真愛家庭雜誌 第52期 (2010年04月)
主題企劃
故事篇
  奔向更美的家園
話題篇
  讓過去為未來効力
資訊篇
  家庭樹,生命樹
 
同心迎戰人生考驗
理家理心
  整頓廚房大作戰
夫妻一世情
  最難忘的約會
親子加油站
  孩子,我聽見了!
真愛EQ坊
  天寬地闊書中遊
褓姆與幼兒
  念三娘
郭老師劉老師信箱
  怎樣才算正常?
真愛交流道
  子女排行有玄機


 



剪不斷理還亂
         「長沙婚前培訓班擠爆棚!準婚族、新婚族、恐婚族忙充電!」長沙晚報2009年12月14日報導。這則新聞引 起社會普遍的關注:為什麼「婚前培訓」受到年輕人熱捧?到底在培訓些什麼?
         婚姻健康教育者郭平教授指出,「婚前培訓」目標在於:學會了解配偶。尤其是要認識對方原生家庭的生 活經歷。
         湖南長沙「心晴園心理諮詢中心」,最近所提供的一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結婚新人有 1098.3 萬對,其中就有226.9萬對在同年內離婚。原因是性格不合、習慣不同、溝通困難、對婚姻的期待有差距、對兒女教養意見相左等等問題。浙江寧波「愛情婚姻諮詢中心」,2009年 7月 15日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150個婚姻瀕臨崩潰的案例中,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有78例,占52%。
         台灣資深婚姻輔導葉麗華說,台灣社會非常缺乏婚姻教育,導致離婚率年年飆升,原因主要與價值觀不合 有關,頗多人完全沒有考慮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很多女性以為「丈夫愛我就會聽我的」,其實,妻子「絕對無法切割」丈夫與原生家庭的關係。
         「千絲萬縷」,是美國「家庭治療大師」薩提爾(Virginia Satir),形容一個人和原生家庭的剪不斷理還亂的關聯。

白馬王子和白雪公主
         男女交友擇偶時,強烈受到雙方原 生家庭經歷的影響。
         曉冰的父親是軍人,高大英挺,官拜空軍上校,在外或在家都是個「仁慈的權威者」,母親都聽他發號施 令。父親對曉冰疼愛有加,直到上國中時還將她抱在腿上看電視。
         她說:「我的白馬王子非軍人莫屬!」談戀愛時和軍人才來電,決心非軍人不嫁!後來結婚對象是個飛 官,果然是她父親的翻版。
         天風出生台灣本省人家庭,年齡大她二十歲的大姊嫁給外省人(指1949年之後才移居台灣的大陸人), 是他的另類老媽,他從小就和大姊的孩子「外省姑娘」一鍋吃飯,一床睡覺。本省人一聽他開口講話,就「判定」他是外省人。
         大學時,和他來電的女孩子都是外省姑娘。到北美求學後,吸引他眼球的都是海峽對岸的靚女,後來遇見 北京姑娘溫嵐,閃電拍拖,一年半後台北人迎娶北京人。

遠水救不了近火!
         建立婚姻與家庭的先決條件,是一個人能夠割斷臍帶作大人,讓夫妻關 係超越父母與祖先原生家庭的影響。
         琴恩與母親非常親密。結婚後天天都打電話給母親聊上好一陣,大小 事都要報告,冷落了新婚的丈夫。琴恩常說丈夫不懂她的心,生悶氣就跑回娘家抱怨,母親就打電話數落女婿,甚至找她婆婆怪罪教子無方,造 成極深傷害。
         琴恩母親原意想幫女兒解決問題,卻越補洞越大!兩人不會自己化 解矛盾,越來越相敬如「冰」!夫妻似乎隨時有拆夥的可能。後來經牧師引導她為自己和老公禱告,「家務事」就是「她和老公的事」,不再讓母親 介入,兩人關係終於出現轉機。
翠雲台北人,藍天廣州人,結婚後兩人定居北美。翠雲不滿藍天花許多時間在電腦上,幾番提醒無效後,第一個念頭就是回娘家散心、搬救 兵。可是家遠在台北!要先買好機票,又要飛幾千英哩才回得去!不但花大錢,還真折騰人!家人真是遠水救不了近火!
         幾番算計下來,翠雲沒有退路,但有靠山!她決定讓雙方家人完全淡 出,自己面對兩人關係的問題,直接和藍天對談,一起禱告。他們知道「天怎樣高過地,照樣,上帝的意念也高過我們的意念。」兩人放下己見,順服 天上指揮官上帝的帶領,問題終得逐漸化解。這種模式使夫妻默契日增,感情日深。

全職家庭主婦vs.職場達人
         父母親的婚姻互動模式,影響到下 一代對男女與夫妻角色的期望。
         雨薇的父親工作勤奮,作風強勢,母親一手打理家務,敬重丈夫, 一家人和樂融融,很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內」的婚姻。雨薇從小認定這就是幸福婚姻的藍圖,一心一意只想作個婚後在家裡織夢的小婦人。
         但她在大學舞會上結識的男友志綱,全心全意走出國留學的路,是 父母早為他安排好的人生路。志綱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超級女強人,辛勤工作培養四個子女出國留學,反對志綱娶她這個「胸無大志」的女孩。
         婚後雨薇隨夫出國陪讀,志綱期望她也能一起攻讀學位、找高薪工 作,但在家帶孩子、打理家務,讀世界日報副刊、看連續劇DVD、逛街買漂亮衣飾,是雨薇人生的全部。
         丈夫在矽谷工作後步步高升,雨薇心滿意足。但夫妻缺少共同語言, 越來越陌生。雨薇說,不想為任何人改變自己。後來志綱經常出差遠東,大把機會接近職場麗人,從精神外遇開始,終致提出離婚,娶了在業務上 能衝鋒陷陣的職場達人。

從流浪漢到甩手掌櫃
         原生家庭父母教養兒女的模式,直 接影響到個人的自我形象與認同。
         來自中國江西的管平是家中老么,父母一向放任他自由發展。他從 小在鄰居、同學家的時間比在自己家還多,經常不回家睡覺,也不向父母請示批准,而父母也從來不過問他人在哪裡。
         沒人重視他的存在,他很缺乏 自信,說話非常被動,聲音也很小。
         初中畢業以後到城裡打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薪水完全自己花用,是典 型的「月光族」(到月底就身無分文),還常常入不敷出。打麻將是家常便飯,徹夜不歸也司空見慣。
         他妻子說:「結婚第三天,他就沒回家睡覺!也不說一聲,沒人知道 他在哪裡!常常說不想工作,薪水依然是自己花掉,沒錢還要找老婆拿!他早已習慣到處流浪,遊手好閒,不打工,反倒打麻將!」
         她苦笑道:「記得有一次,我請他幫忙把打工的錢寄回家鄉,是給寄 養在國內三個月大的大女兒買奶粉的錢,他卻把錢拿去打麻將!當時我氣得就想和他離婚!他不管家計、不管孩子,徹頭徹尾就是個流浪漢!家 裡有這麼一個『甩手掌櫃』,不如沒有!他說要改,但有心無力!」

娶妻看岳母,嫁夫看公公
         原生家庭的功能不論正負,都可能再現於後代身上。
         譬如,父親家庭的弟兄姊妹有多人外遇和離婚,父親和兒子在面對婚 姻中難免的問題時,尋求第三者的安慰或離婚,依然成為具體而可能的選項。
         來自中國的賀菱回憶說,她老公來美留學的第二年就有外遇,向她提 出離婚,經由牧師多次協談,還是以「免談」結束。沒老公,就沒身分;也沒工作,還要拖著兩個小蘿蔔頭,這結局對她真是晴天霹靂!賀菱回顧, 婚姻生活中沒有爭吵,到底她錯在哪裡都不知道,怎麼說離就離!
         深傷巨痛中,她開始看到公公的兄弟也都是離過婚的,公公婆婆兩人 相處一直是水火不相容的火爆局面。 結婚一年,公公就要和婆婆離婚,婆婆鬧喝農藥自殺,公公害怕出人命,

歹竹也能出好筍
         當我們面對目前婚姻問題時,若能客觀地從各種角度來探討雙方原 生家庭的經歷,就是在「發現」,並了解問題產生的原因,使我們能夠積極地負起自己的責任,看見「我不注定成為父母缺陷與失敗的犧牲者」,定 意改變自己,開創新局。
         對「原生家庭與婚姻」研究甚深的正道福音神學院林國亮教授強調: 「上帝給我們自由來改變家庭的結構與習慣,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靠著聖靈的力量,付諸具體行動。」讓我們從本期主題企劃的剖析、實例和建言 中,深刻認識自己的過去,讓過去只能「影響現在」,但不能「決定現在」,更不能「決定未來」,反而「為未來効力」!歹竹也能出好筍!


♥叮嚀:回顧療傷, 迎向新境

1:舊事已過,不必追究過往,原生家庭的問題不需重提。
        叮嚀:「凡走過的必留下痕跡!」舊事雖已過,但回顧過去從中反省,能更了解自己。
        婚姻輔導劉永齡與郭淵棐夫婦與人協談時,就常常鼓勵個案回顧過去的成長歷程。因為,原生家庭父母間的關係、親子關係、對金錢管理的習慣與看法、都是個人性格成形的重要因素。而自信、膽怯、易怒、害羞、悲觀、樂觀,及解決問題的態度等,都與原生家庭息息相關。
        回顧成長環境,剖析自己、反省反思,才能了解自己缺點與優點,如此才能改善個性中負面的習慣與反應,自然而然地產生悲天憫人的情懷,脫離過去的捆綁,開拓視野,因而為人際關係加分。

2:今日我行我素,都是過去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
        叮嚀:叮嚀:北美有許多小留學生因當年父母的主張,沒有選擇地被「丟」在異鄉升學。因語言與文化的差異,再加上成長過程中缺乏榜樣與教導,人生路大多走得坎坷曲折。這群小留學生長大後,有人感恩於過去的留學經驗,有人把受苦受難的經驗歸咎於父母的「拋棄」,將長大 後多疑、苦毒、沒自信等缺失都推到父母身上,自暴自棄,有錢花錢,有氣出氣地「報復」父母當年的決定。
        其實,原生家庭的影響並非全是負面的。雖然家庭環境及家教對個性形成有很大的影響,但人必需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不可一味把自身的缺點全推在家庭環境惡劣或父母的無知與傷害。
        住在紐約的張百玲與張百威姊弟初中時隨父母移民到美國,父母親過去都在演藝圈,工作時間晝夜顛倒,沒能好好照顧他們。來美國後,因為語言關係,沒有固定的工作,全家生活不安定。兩姊弟有充分的理由來怪罪大人的決定,但他們選擇體貼父母的辛勞,為自己的前途負責任,週末幫家計到處打工,在學校努力念書。
        百威回憶:「我的父母也很無奈,因為家境不好念書少,也沒有親子溝通的觀念。在當年不安定的生活中,我跟自己說,一定要把書念好,才能脫離這個環境。」當然教會的朋友與輔導也是幫助他們往正面看待事物的良師益友。今日百玲是開業律師,百威是某大醫院的醫學教授,提到過去,感謝父母的辛勞,百威更是常常參與義診與醫療傳教的事工。

3:愛我,就要全然接受原來的我。
        叮嚀::時下流行一句日劇台詞:「請讓我任性一下吧!」另一首英文流行歌曲 "Just the Way You Are" ,歌詞敘述男友不願女友照他的喜好而改變自己。這些話聽起來真是窩心又羅曼蒂克,但現實生活及婚姻關係裡,沒有人是完全不需要改進,而老是以最原始的個性與人相處。
        有人在原生家庭中受到百般寵愛,嬌生慣養,結婚後也指望先生像父母一樣地對待,因為她不想為別人改變,失去自我。有人身為長子,在家老是發號施令,結婚後仍把持如此「果決」的「英雄本色」,期望太太全然接受他的意見。
        每個人都需要成長,若到四十而立的年齡,仍是二十歲的個性,是件讓人憂心的事。過去原生家庭負面的經驗也許會帶出個性上的缺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因彼此相愛的緣故,願意為配偶改進,就是真愛的表現。「每天都是新的一天,每天都要決定今天的態度是如何!」婚姻輔導劉永齡這樣鼓勵大家。

4:把原生家庭的家規與習慣樣樣帶進 婚姻,是傳承的佳話。
         叮嚀::當留則留,當改則改!住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李齊與賴 美婷生長在兩個截然不同的家庭。
        李家是軍人世家,事事講求紀律。賴家三代都是生意人,講求效率。李家從不過生日,只是兒女要向母親磕頭感謝她生產之苦。賴家全家都愛過生日也非常好客。
        李齊習慣一起床就穿戴好,棉被摺疊好後才出房間,即使週末也是如此。美婷心想週末不上班,穿睡衣吃早餐看報紙是放鬆的享受。
        李齊覺得美婷生活鬆散沒紀律,美婷不能明白週末放鬆有何罪過,何況她從小就這樣。「睡衣問題」只是兩人常常的爭吵生活習慣問題之一,雙方都認為自家的生活習慣最好。宛如台灣民謠裡的「阿公欲煮鹹,阿嬤欲煮淡,兩人相打撞破鼎」,一鍋好吃的佳餚沒了,只聽到鍋破的「淒厲嚨咚嗆」。
        後來,夫妻藉著溝通,了解兩人的期望及需求,彼此讓步接納,重新建立共同家規與習慣。李齊與美婷的「睡衣問題」在溝通後,有了折衷辦法:週間照李齊的習慣,週末大家放輕鬆。過生日,先打電話跟母親感恩,再去慶祝。多年下來,李家的小孩也學會在生日時先向美婷感恩,全家再溫馨慶祝生日。
        新組家庭不僅能延伸原生家庭的好習慣,也能設立新的習慣與傳統。李齊與美婷信主受洗後,兩人就決定要設立新的傳統。
        全家出門時,由爸爸先禱告再出發。孩子們睡前,全家一起禱告。
        一個月至少有一次全家的短程健行等。李齊與美婷回顧自己的成長過程,發覺都很缺乏與家人相處的時間,現在自組家庭後,希望為孩子所花的時間,能成為他們的美好回憶。
        有意義的家庭傳統越多,家庭越緊密,家庭關係越健康。

5:從原生家庭來的傷害是一生難以饒 恕之傷痛。
        叮嚀: 原生家庭的經驗,有時會帶來一生難以磨滅的傷痛。例如被 父母虐待或在家中遭遇性侵害都會讓當事人傷痛至極,成為一輩子埋在心中黑洞的祕密。每個人面對原生家庭的傷害都有不同處理的方式,但放在心中不肯饒恕是不健康的。
        婚姻輔導郭淵棐記得一個輔導個案。某女士因受傷害,不能原諒她的哥哥。這個傷痛隨她多年,後來成為基督徒,仍然難以釋懷。郭老師對她說:「如果妳不願意饒恕,怎能要上帝饒恕妳呢?」她聽了這話,眼淚決堤而下,願意踏上「饒恕之旅」。
        所謂「饒恕之旅」,因饒恕不是一個即時動作,而是一個過程,它需要時間來完成。猶如傷者了解自己的傷口需要醫治,踏上去醫院的路程。劉永齡老師表示,首先,她(他)需要找一位合適又可信任的人傾吐過去的傷害及委屈。或者,寫文章或記日記都是很好的「出口」。再來,就是當面或書面去與那人講明,即使那人已經過世,還是能用寫信的方式為自己的傷痛做個結束。等時間到了,甚至也能祝福那個傷你(妳)的人。
        重新面對傷口,需要很大的勇氣,但把過去的傷口掀開來處理,能使自己從苦毒怨恨的捆綁中釋放出來。過程雖然痛楚,但是「消毒」傷口的痛,是盼望及癒合的前奏。願意走上「饒恕之旅」的人,心中從怨恨傷痛轉變為恩慈體諒,打開牢籠,成為一個自由的人。

    原生家庭與婚姻.資訊篇

    好書選介
    1. 林國亮,《家庭樹,生命樹—原生家庭探討完全手冊》,2004,台北,雅歌。
    2. 薩提爾,《家庭如何塑造人》,1994,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3. 高偉雄,《我為什麼是我?—探討原生家庭對個性的影響》,1994,台北, 校園出版社。
    4. 大衛.席蒙得,《傷癒》,1988,台北,學園出版社。
    5. 大衛.席蒙得,《恩典—全人醫治的祕訣》,1994,台北,校園出版社。

    佳片共賞
             以下影片,均有值得參考借鏡之片斷,但並不表示本刊認同其整體之價值 觀及情節,家長宜先過濾。
    1. 看誰在找碴 The Story of Us,原生家庭與夫妻溝通。
    2. 喜福會 The Joy Luck Club,母親對女兒人生婚姻之影響。
    3. 我的希臘婚禮 My Big Fat Greek Wedding,在一樁跨族裔婚姻中,父母 及親人扮演的角色。
    4. 搶救婚姻40天 Fire Proof,父母的榜樣助兒女婚姻起死回生。
    5. 婚姻糾察隊 Licence to Wed,原生家庭在成婚過程中的角色。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