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52期 (2010年04月)
主題企劃
故事篇
  奔向更美的家園
話題篇
  讓過去為未來効力
資訊篇
  家庭樹,生命樹
 
同心迎戰人生考驗
理家理心
  整頓廚房大作戰
夫妻一世情
  最難忘的約會
親子加油站
  孩子,我聽見了!
真愛EQ坊
  天寬地闊書中遊
褓姆與幼兒
  念三娘
郭老師劉老師信箱
  怎樣才算正常?
真愛交流道
  子女排行有玄機




         臨床心理學家葉吳慶宜博士,在睽違半個世紀後與曾經照顧她的褓姆三娘重逢,乍一見面,不禁熱淚盈眶。幼年 被懷抱和呵護的記憶,霎時跨越半世紀的阻隔,如暖流迴繞衝激她的心房。這一份感恩,這一份思念,和生命成長的足跡觸動了她,因此更深入地探討褓姆的角色和她們對幼兒的影響。

半世紀的深情
         褓姆在兒童的成長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但是一般人常忽略了她們、也忽略了她們的貢獻,而且對她們的態度也都失之輕率或偏差。
         我小時候,父親常說:「啊!妳這笑起來的樣子就像三娘。」我對這評語有些不樂意。
         三娘是我三叔的太太,曾經在我家住過一段時期。當時我大概是兩,三歲左右,三娘常常照顧我,很喜歡我。當我被母親責備時,就哭著找三 娘。可是三娘不是自家人,小心靈裡認為她是外人,不被家人接受。所以當人說我像三娘時,就覺得自己也不被接納。因此也不願意別人提說我曾被三娘照顧過。
         來美國多年後,我五十多歲時,決定回家鄉去探親。當時三叔已經去世了。我們在武漢宴請親友。
         老遠的,有人說三娘來了。我一看見三娘,無名的親切感油然而生,忍不住哭了。我發現三娘很漂亮,和我幼年的印象不一樣。
         三娘拉著我的手對我說:「妳呀!小時候我抱妳,抱到手都酸了。」顯然三娘花了很多心思在我身上。再想到從前父親說我笑起來像三娘,也許我的一些性情和品格也都受到三娘的薰陶和影響。三娘顧我、抱我,抱到手酸。這何嘗不是一份疼愛?體會到這份愛,我為童年的無知而覺得有愧。除了對三娘的感恩,更覺得對 照顧幼兒的褓姆應該有一份尊敬。

褓姆影響一生
         近幾年來腦神經科學的發現與我個人的臨床經驗都告訴我:幼兒時期的照料者(父母或褓姆),對一個人心智與人格發展上的影響是無可 比擬的。
         為什麼幼兒時期的褓姆特別重要?
1.人的腦部在嬰兒期發展最快
         研究人格發展心理學的科學家們,越來越發現,嬰兒在出生後前三年的經驗非常重要。嬰兒出生時,腦的重量只有他成人時的25%,兩 歲時,卻已增加到80%,可見其心智發展在這二到三年間年中有多大的變化!
         嬰兒出生時腦部的基本結構都大致已經存在,腦細胞的數額也接近滿足。但是整個系統很不成熟,腦神經細胞之間的連接尤其簡陋。
         這連接網的複雜程度決定一個孩子心智發展的程度,而它的擴張與伸展,完全有賴於幼兒天生的基因與他生長的環境不斷交互影響的結果。
         也就是說,嬰兒透過視覺、聽覺,嗅覺和肌膚的觸覺,從環境中所受的刺激,在腦神經連接網的發展上,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幼兒的看 護者(父母和褓姆)就是這些刺激的主要供應者。
         我有一位朋友,在女兒滿月後,便將她交給褓姆,自己去上班。兩三個禮拜後便覺得孩子好像有些反應遲鈍。醫師檢查,孩子並沒有毛病, 只是反應有點像在託養機構或孤兒院缺乏照料的孩子。
         朋友說孩子是託養在褓姆家。醫師認為可能褓姆有問題。於是她換了褓姆。一個月後,孩子的反應和以前大不相同。這就顯示出幼兒腦部的神 經系統的發展因為環境和刺激的不同而有產生差異。
         孩子滿月後到第一個褓姆家,也許褓姆除了給孩子吃之外,並沒有給他其他的刺激和滿足,孩子就變得有些遲鈍。可是第二個褓姆給他充份的 擁抱接觸和滿足,他就有了健康的反應和成長。如果孩子繼續長期留在第一個褓姆家,可能就因缺乏各種感官的刺激而變成無法挽回的發展遲緩,造成永遠悔恨的悲劇。
2.依附關係
         嬰兒與長期照顧他的人(父母或褓姆)會慢慢建立一種依附關係。他有需要時,會去找她,看到她會快樂歡欣,會盡量去與她接近,要靠近 她,要她抱、要和她玩。離開她時會哭鬧,會難過,會傷心思念。這種依附關係是他長大以後人際關係的基礎。人幼年若有正常穩定的依附對象,到成年就比較容易擁有正常穩定的人際關係。
         有一位四十歲出頭的男士,一直都不想結婚,心裡好像總是覺得欠了什麼。原來,他在家排行老三,兩個哥哥出生時,母親都全時間在家照顧。他出生後。母親不願和專業脫節,便想要再回到職場,於是請了褓姆在家照顧他。這褓姆待他像自己的孫兒那樣全心全意。他叫褓姆為阿姨。每天醒來就喊姨呀,褓姆立刻跳 起來抱他。他對褓姆有很深的依附之情,兩人也從來沒有分離過。
         到他三歲要上幼兒園了,母親覺得不需要褓姆了,於是把她辭掉,也沒有對孩子做什麼解釋。他們彼此沒有道別,這褓姆就像在他眼前消失 一般,當孩子問起阿姨時,父母就說她已經走了,而且強調「我們是你的爸爸媽媽,我們不會離開你,以後也不要再提她。」
         這孩子得到的訊息是,他以後不可以想她,不可以提她。所以他對姨娘想念的情緒,悲傷與難過,被拋棄的感覺都沒有得到紓解和接納。 據說自褓姆離開後,孩子變得很消沉;不想吃、不想動、不想玩、睡眠不安、愛哭,有憂鬱症的癥狀。到三個月後才開始好轉,約九到十個月之後 才完全恢復。但是這也只是表面的康復而已,在心深處的創傷可能不是如此就消失了。
         另一方面,阿姨照顧孩子三年,離開的時候,心都要碎了。離去後,非常想念這孩子,甚至幾年之後都想回來看他,但是都被拒絕了。父母希 望這孩子能把她忘記,也不認為這事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他們也相信孩子以後會忘記有這褓姆。但事實並不是如此。
3.幼年時的經驗雖然不記得,但沒有消失
         腦神經科學家近來發現,人有兩種記憶:一是隱形記憶(implicitmemory),一是顯形記憶(explicitmemory)。隱形記憶從出生就具備,而 顯形記憶在兩三歲時才發展。
         顯形記憶是在意識裡的記憶。人知道他所記得的是什麼。不去想時,就擱在一邊,去想的時候,就可以把它找回來。
         隱形記憶不在意識中,但是在以後的行為、情緒、知覺、思想、感覺中都有它的痕跡。出生後早期的經驗都存在隱形記憶裡。雖然在意識裡不記 得,但人長大後對某些人或事、物,有「似曾相識」,莫名的喜歡或厭惡的感覺,甚至「一見鍾情」都可能是受到隱形記憶的影響。
         例如某個一歲小孩被火燒傷過,長大後他可能不記得這件事了。可是當他靠近火的時候,曾經被灼傷的部位就有灼熱的感覺,或者看到火就會 驚嚇。這種反應都是隱形記憶的表現。
         前面所提案例中,孩子被阿姨照顧三年,阿姨的音容笑貌和對他的擁抱關注,一切的一切都存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潛藏在記憶裡。這依附的對 象忽然離去,就好像一個孩子忽然失去了母親,不去安慰他、不讓他去哀悼,這對小心靈是很大的打擊。中斷的記憶造成了難以填補的失落感。所以後來在男女的親密關係上,他總有些害怕,好像和人有了親密關係就是一種冒險,他會忽然間失去這個人,而失去之後也得不到解釋。
         又例如有一對年輕夫婦在生了孩子後,來到美國。他們把孩子留在大陸,請孩子的舅媽照顧。在美國奮鬥了兩三年,腳步站穩了,經濟狀況也好 些了,便把孩子接到美國。孩子來了後很想念在大陸的舅媽,舅媽也很想念這孩子,可是父母不許孩子和舅媽連絡,也不讓舅媽來美國看他,自己又沒時間照顧他,一來就將他送到托兒所,他原來的依附關係中斷了,又沒有強力的情緒支持來幫助他應付新環境的挑戰,不久他就有嚴重的心理與行為問題。
         這種處理孩子和褓姆關係的模式,在華人圈中似乎並不鮮見,讓我相 當擔心。

善處理嬰兒與褓姆間的關係
1.容許不同的依附關係。
         褓姆既然是幼兒環境刺激的供應者,又是他依附的對象,她的重要是可以想象的。我們就應該尊重她、愛護她、幫助她、教導她,盡量不輕易調換她。肯定並鼓勵她與孩子建立良好親密的關系,這是對孩子健康的心理有益處的。
         有一次我在公園散步,看到一位中年婦人坐在那兒哭,我去關心她。她告訴我,她在一人家作褓姆,因為自己沒 家,也沒有任何親友,只有住在被照顧的幼兒家裡,可是嬰兒的父母非常擔心孩子與她太親,會影響到親子間的親密度,所以只要父母在家的時候,就給她兩個選擇:關在自己的房間不出來,騙 孩子說她出去了;或者真的出去。
         父母不希望孩子的愛分散了給褓姆。他們希望和孩子的親情是單純的親子關係,沒有褓姆的涉入,這是可以理解的。
         其實父母對褓姆的嫉妒,對孩子的愛的爭奪,與怕失去孩子的愛的擔心是不必要的。孩子可以有不同的依附關係,有不同愛的對象。他對父母有 依附、有親情,他也可以同時對褓姆有依附、有親情。
         像在公園中的婦人的情況很讓人担憂,對孩子也會有非常負面的影響:孩子會感到困惑,不解,與自我懷 疑。為什麼有時要我跟她好,有時又不要我跟她好?她如此顧我、疼我,為什麼我不可以喜歡她呢?難道我的感覺是不對的?
2.大方且智慧的處理分離
         在這種情況下,最好是為褓姆安排一些外面的活動,例如上教會等,讓她在父母在家的時候有地方去。若褓姆一定要在家,而孩子又一直要黏 著她,父母不應罵孩子或褓姆,而應該用有興趣的事來吸引孩子,使他自願地來跟父母。或是好聲好氣地告訴孩子,今天是褓姆休息的日子,不要去打擾她。父母通常比較了解自己的孩子,會很容易就可以轉移孩子的興趣的。
         站孩子雖然可以有幾個依附的對象,但是必須要有一兩個恒常的依附者。如果孩子託養在褓姆家,父母每週去看望孩子,要比完全不去好。 但是這樣的親子關係比不上孩子和褓姆的緊密依附之情。孩子帶回來後,父母需要有時間來建立和強化親子的關係。
         當褓姆必需要離去時,要給她機會向孩子道別,以後盡可能讓她與孩子有來往。例如有一家人為他們的兩個女兒請了一位西班牙裔小 姐來照顧她們,這小姐很喜歡孩子,很快就和兩個女兒建立了很好的關係。她每週來三天,兩年之後,女兒們要接受學前教育了。剛好年輕的褓姆也要繼續讀書,就終止了這段照顧。
         但是女兒對她戀戀不捨,所以父母就準備了一個正式的告別儀式。她離開後,也常常來看兩個女孩。她回西班牙,還特別帶西班牙的土產 送給孩子們。女兒想念她的時候會問母親她怎麼樣了?她們這樣持續地維持這份關係。後來接觸雖然漸漸減少,至今四年,仍然有間歇的聯繫。這樣的處理方式,孩子的心靈就不容易受到創傷。

我的祈願
         回顧童年三娘對我的愛,五十年後再見面,隱形記憶中的感情頓時化成為淚水,那是無法掩飾的感情,也 是無法壓抑的記憶。這感情、這記憶不止存在三娘和我之間,同樣存在於所有愛心褓姆和孩童的依附關係。影響孩子一生的心理發展。父母必須妥善處理。
         願天下父母在把心愛的孩子託養給褓姆時,對於必然會產生的依附關係能有正確的認識。(以上所舉案 例皆經拆解重組,以保護個案隱私。若有人有類似經歷,正證實現象的普遍性。)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