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4期 (2015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愛裡沒有懼怕
資訊篇
  幸福,就在這裡!
 
真愛分享
家庭職場
  大哥,交個朋友好嗎?
關係處方箋
  化解衝突=資源處理?!
Family Time
  全家動員服事去
真愛故事館
  伴百歲老母走最後二十年
親子加油站
  兒子的「空花盆」
真愛交流道
  看哪,祂在做一件新事
一笑抵萬金
  自尋出路

        現代父母過於忙碌,孩子又少,因此總是盡量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但其實未必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是甚麼。我從養育兩個女兒間隔十年後再有兩個兒子,無論進出職場或選擇在家,在忙裡忙外中陪伴他們從幼兒開始,走過青少年狂飆期,坐了四趟「雲霄飛車」,感慨良多。

        二十年來,在每週的Family Time中,我們夫妻學習不斷與孩子們建立各種溝通的管道,將具有衝突性的問題轉化為建設性的討論,讓全家總動員起來,共同分享成長的喜悅。

總動員:關心另一家庭
        要如何遊說孩子願意參與家庭活動?許多家長都想知道有何秘訣。若是家有青少年,似乎更加困難。有次我在一個青少年家長聚會中分享,會後認識一對跟我們一樣育有四個孩子的夫妻。我想當然耳地以為他們應該與我有同樣的感受:家裡常熱鬧非凡,雖然忙碌但很喜樂。

        不料,後來他們告訴我,他們是重組家庭,夫妻雙方都帶著一個青少年孩子再次踏入婚姻,所以他們對孩子教養的做法是,誰帶來的孩子就由誰來教,婚後共同生的孩子就共同教養。於是許多家庭問題接踵而來,夫妻無法秉持相同的教養原則,孩子學會從中鑽漏洞,其中還有個患有自閉症的孩子,需接受專業特教的輔導,從他們的言談中,可以深切感受到他們在緊張的親子關係中,充滿著無奈與無助。

        在某次的Family Time中,我特別提出為這個家庭代禱,因為看見許多的煩惱重擔壓在他們的肩頭上。如何關心他們又能有實質的幫助呢?經過一番熱烈討論,我們決議全家安排款待他們一頓豐盛的午餐,讓他們能輕鬆享受一段歡樂時光。過往總是聽到許多青少年父母說,他們出去關懷探訪時,把孩子獨自留在家裡,因為他們不願同去。然而,這次我提議我們全家庭總動員去關心另一個家庭,卻引起大家的共鳴。我們說好一個月後邀請他們來家裡作客,在此之前,有機會見面時,大家就分頭去找所需要關心的對象,父母對父母,孩子對孩子,先培養友誼。老三還特別上網去查詢,學習如何與自閉症的人互動溝通。

        兩家歡聚那天,兩個兒子輪番上陣、設計不同的活動陪孩子們玩耍。兩個姊姊關心兩個青少年的女兒,彼此分享移民心情、求學歷程、還有當姊姊的心得與責任。這對夫妻很感動地跟我說,他們從來沒有被邀請作客過,他們也害怕去別人家作客,因為孩子特殊的狀況,擔心給人惹麻煩,尤其兩個青少年的孩子,來自不同原生家庭,很難溝通作伴。我能體會他們養育四個孩子的艱辛,鼓勵他們全家勇敢地走出來。我發現,只要事先做好準備,要招待他們其實不是想像中那麼困難。

總動員:在教會服事
        這次全家共同關心另一個家庭,從有想法到付諸行動,讓我有很深的感觸,父母要成為孩子可學習的榜樣。身教重於言教,父母彷彿是教練,隨時在孩子身旁訓練引導他們,增進他們的判斷力與適應力,從中建立正確的價值觀。例如,接待另一個家庭,這樣的服事必須是出於甘心樂意,沒有任何條件的。

        自從有了全家服事的經驗後,我們常在Family Time中,討論不同型態的家庭活動,目的是帶動全家一起服事,彼此成為夥伴關係,學習同心同行。

        記得2013年在美國加州洛杉磯時,我們全家一起在教會裡參與服事。老二幫忙司琴及教兒童主日學;老三擔任打鼓班的義工老師;老四參與音響及電腦管控的服事。

        2014年回到多倫多,在救世軍教會聚會,我們夫妻一起配搭敬拜團,兩個兒子仍然參與打鼓的事奉;當教會每月定期去老人院領聚會缺同工時,我們及時的參與,頗受歡迎;每週五晚上的青少年聚會,小兒子與我們再次動員出擊,服事社區跨種族文化的孩子們。

男生出動:幫鄰家顧嬰兒
        在另一次的Family Time中,我們討論兩個青少年兒子當小褓母的事,他們興致勃勃地談論他們的想法,我則分析、回應,供他們參考。

        因為鄰家2014年5月才剛生了男嬰,夫妻都上班,所以請中國的外婆來家同住,幫忙照顧小孫子。因多倫多寒冷的冬天又長又冷又下雪,哪兒也無法去,只得待在家裡,邀請兩個兒子幫忙照顧,讓外婆可休息。

        他們兄弟倆搖身一變,成了超級褓母,一方面可以用英文唸小書給幼兒聽,陪伴他玩耍,另一方面外婆英文不靈光,他們可以陪外婆用中文聊天,真是一舉數得。他們輪流每週去兩次,每次一個半小時,每次回來都會彼此交換心得,例如:如何換尿片,如何逗小嬰兒笑。他們有時彈鋼琴給他聽,有時陪他玩捉迷藏,教他在地上爬行。聽他們津津樂道照顧幼兒的種種,及得到工資擁有自己零用錢之後的規劃,樂此不疲。我這才發覺原來男生也可以當小褓母,且能從中培養品格。

總動員:暑假返臺顧外婆
        這幾年我們全家一起服事,看見上帝那如陶匠般的恩手,不斷在雕塑我們每個人,成為祂合用的器皿。

        最近在Family Time中,討論搬回臺灣照顧九十歲母親的可行性。在我們尚未移民加拿大之前,她就與我們同住,事隔八年,臺灣北部親人在長期照顧下深感疲憊,我們盼望讓他們有喘息的機會。經過家庭會議討論後,計畫今年暑假搬回臺灣有兩年陪伴母親,等老三要升大學再搬回加拿大。討論過程中,兩個青少年兒子說因為曾在美國洛杉磯住過神學院宿舍一年,現在他們覺得已被訓練得住哪裡都能適應了。

        然而,正要著手進行返臺準備之際,臺灣南部親人及時表示可以接外婆同住,以致於我們返臺搬遷計畫由兩年改為只需安排一個暑假,上帝的計畫真是奇妙,我心中充滿了感恩。

        總之,藉著Family Time的溝通管道,幫助我們無論往何處去,家庭團隊的行動力絲毫不減,而且始終凝聚著全家的向心力。我深信上帝不斷給我們拋出人生的考題,操練我們去挑戰自己的極限,使家中的每個人生命更加長大成熟,成為多人的祝福,用家庭影響家庭,用生命影響生命。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