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31期 (2006年10月) | ||||||||||||||||||||||||||||||||||||||||||||||||||||||||
|
吾家兒女已適婚.感恩篇 心願了,向前行
█李秀全、林靜芝 我們夫婦都生於1940年,是父母心中寶貝的「龍子」、「龍女」;十四歲在教會相識,十五歲開始交往,經過八年愛情長跑。 於大學畢業、兩人都成為全職傳道人後,在父母、親友的祝福中,廿三歲那年,在主裡結為夫妻,一轉眼,四十三年過去了。 神聖的託付 嫁給客家人的獨生兒子,壓力是很大的,蒙上帝憐憫,婚後五年中,上帝賞賜李家二位可愛的孫子:顗恩、頌恩,也為李家帶來二十年充滿感恩、三代同堂的歡樂歲月,直到祖父母安息主懷、回到美麗的天家。 「為人父母」是一項神聖的託付,我們夫婦嚴肅地面對這份天賜的職責,同時,秉持著早年校園團契輔導張明哲伯伯給我們的教導:神工人事奉的優先次序是:生命→生活→事奉。 因此,在四十多年全職事奉的生涯中,我們在忠於「主的事工」時,更看重與「事工的主」的關係,並看重「道成肉身」的生活見證。也因此,雖然忙碌,我們靠著主擁有美滿的家。 慢條斯理 當老大十二、老二八歲時,我們全家從台灣搬到美國波士頓,牧養華人教會十八年。 兩個孩子在中西文化雙重的薰陶下,開闊了他們的視野,也豐富了他們的人生。 時光飛逝,兩個兒子先後進入大學,除了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涯,正如所有的華人父母一樣,我們不能不關心他們在多元文化校園中的感情生活。 事實上,他們在求學期間都交過女朋友,當時,我們還以為他們會像爸爸一樣,大學畢業以後不久就結婚成家。 沒想到他們並不積極於婚事,而是相繼進入職場:哥哥「落葉歸根」,回到臺灣,將所學的回饋社會;弟弟則「落地生根」,在異鄉奮鬥,力爭上游。 奇怪的邏輯 十多年前,當我們倆都過了半百,心中好想抱孫子時,兩個兒子卻在婚姻上毫無動靜,老爸老媽心中難免焦急。幸虧乾兒子、乾兒媳的後代們讓我們少許可以過一點爺爺、奶奶的「乾癮」! 有一天,當老大顗恩和爸爸“Man to man talk”(男人對男人深談)時,他突然嚴肅地告訴爸爸:「我想我不會結婚了……」老爸差點昏倒,急忙問:「怎麼啦?到底是什麼事使你對婚姻怯步?」兒子說:「因為你們的婚姻這麼幸福,我找來找去,找不到一位像媽媽那樣的女孩……,何況,我想我也不可能像你一樣做那麼好的丈夫……」 當秀全把兒子這番話轉述給靜芝後,老媽立刻把兒子叫來,好好地開導:「孩子,怎麼那麼笨!你現在認識的媽,是已經長大成熟的女人;三十年前,當媽媽剛結婚時,是個笨手笨腳、又不懂事、又常犯錯的女孩;你拿今天的媽作量尺去量你的女朋友是不公平的。孩子,幸福婚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 的,是兩個人靠著上帝的恩典,漸漸成長出來的……」 兒子以他慣常的順服態度,似乎是聽進去了。而我們作父母的,唯一能做的是「為孩子禱告」,並且學習「放手並交託主手」(Let go and let God)的功課。 終於…… 相信是禱告的功效:2004年復活節,老二頌恩與交往五年的女友在聖壇前結為婚配,建立以基督為主的家庭,而且在2005年為李家添了一位期待多年的曾孫。 2005年,老大顗恩帶著交往快五年的女友來美國與我們全家團圓並訂婚,巧的是,四十二年前的同一天,正是我們訂婚的日子。 回到臺灣,小倆口經過許多考量及安排,決定於12月10日舉行婚禮,因為那一天是我們的結婚紀念日,他們這樣刻意的安排,令我們作父母的既窩心、又感動。 更感動的是婚禮那天,當顗恩在「謝親恩」時,誠摯地向天天為他禱告的外婆及向盡心培育他的父母謝恩,全場為之動容,更不用說我們這對老爸老媽了。許多親友都難以相信看來年輕英俊的新郎已經41歲了。 有時我們會擔心,年紀這麼大了才結婚,新郎又大新娘足足十一歲,會不會因習慣了單身貴族的生活型態或個性僵化,而使夫妻不易適應? 感謝主,十個月過去,我們經常在網路上讀他的「部落格」,發現他們過得很開心。 主要是他們有上帝居首位,並且兩人都願意尊重對方、改變自己,他們的一句銘言是:「其實幸福就在日常生活中」! 專心前行 兩年多前,當我們拿到美國政府的「老人醫療保險」(MediCare)時,似乎是該退休了。 然而,我們的老師艾德理牧師(David Adenly)說「Retire(退休)就是Re-tire」,意即將車子換上新車胎,繼續前行。 是的,上帝要我們來到「告老之年」還要「再打拼」,今年八月把我們放進更難、更艱鉅的事奉崗位——世界華人福音運動。深知自己無力承擔,唯有切切靠主。 就職前上帝讓我們看到兩個兒子都已成家,而且兩家都愛主時,讓我們最感溫馨,也最得鼓舞。因此,可以專心為「華人教會普世宣教」獻上我們的餘生。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