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33期 (2007年01月)
主題企劃
親歷篇
  我得了憂鬱症
資訊篇
  憂鬱症知多少
話題篇
  走出陰霾,迎向藍天
 
真愛分享
個案剖析
  不要叫我草莓族
親子加油站
  團圓永不嫌多
來自父親的祝福
  提昇兒女的自我與關係
真愛下午荼
  生命中難以取代的
人生省思
  說的比唱的好聽
經驗分享
  存款
樂享銀禧歲月
  聰明老人幸福十誡
真愛交流道
  敏銳的時代嗅覺


提昇兒女的自我與關係
來自父親的祝福系列之二

█莫非


父親對兒女自我的影響
  父親對兒女生命最大的祝福,不在遺產,而在對於他們的肯定。這方面很多父親不了解,他對兒女的褒貶,在兒女心中好比下了一道「緊箍咒」,不管兒女長得多大飛得多遠,往往很難逃離他的手掌心。
  然而不自覺地,許多父親教養常是「世襲制」,上一代的教養方式成為往下傳遞的主要參考。家庭風格若是沉悶嚴肅,自然也是一代傳一代。因此我們可看到一些家庭照片中,若祖父、父親都不茍言笑,一張嘻皮笑臉兒子的相片背後,常承擔著莫大的叛逆和傷害。
  尤其華人父親對兒女,多用訓斥來改造,用剔除來磨塑,是用「減法」來把孩子壓入社會模子。而非用肯定來建造兒女,用「加法」來鼓勵兒女有健全的自我形像。《紅樓夢》中賈政這父親,每見賈寶玉便看不順眼,覺得他欠罵,是典型地用喝斥,來剪掉刪除所惡的兒子特質。
  但剪剪剪….….到後來,只剩下頭抬不起、腰桿兒挺不直的影子,在社會上飄來蕩去。也可以這麼說,當你看到一個無法頂天立地的兒女,常和他們不健全的父子關係有關。
  如果說自我形象,是用愛和接納來組合,那麼對父親來說,便必須先由拋棄社會標準規範、回歸欣賞孩子的個人特質開始。
  社會標準規範又是什麼呢?「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一般看到不論中外,父親表達愛,常在著重孩子的成績上。一開口便是「功課做了沒有?」「考試考得怎麼樣?」「將來選擇什麼科系?」
  難怪許多兒女會覺得,家裡功課最好的小孩最得父親寵愛,功課差勁的便常失寵。以此類推,如果職業選擇上,照父親期望的行業去發展,或子承父業,和父親關係便最融洽。而選擇工作若與父親所望不同,或讓父親大失所望的,通常父子關係也最糟。
  感覺上,兒女必須用獎狀或成績來「贏得」父親的愛,而不是隨便你是怎麼樣的人、做怎麼樣的事,父親都會接納、都會愛。
  因此,若要主動接納孩子本相,父親便需要先一層又一層地脫去社會眼光和世俗軌道,從頭認識孩子的潛質和特長,肯定他或她。浪子回頭的故事,說實在並非完全在啟示浪子回頭,更多的則是在著墨父親的等候。對那安分守己的長子,和那叛逆離家的幼子,父親一樣地接納和肯定。
  就因為不容易,所以才要學習。也可說父親不是生成,而是長成的,就和母親一樣。一切只看是否有心。

父親對兒女關係的影響
  父親和兒女的互動以及肯定,不只讓兒女體會父親的愛,更重要地,還為兒女未來人際關係也墊了基。尤其,影響兒女面對權威人物時如何自處,父親就是他們起初、也是最好的參考點。因為父親是兒女生命中第一位權威男性。
  父親的示範,塑造兒女對男性應該是怎樣,以及應該怎樣對待的期望。這影響兒女日後在學校和工作上、或在生活裡與其他權威男性的相處。
  如果父親習於嚴管嚴教,孩子從小看到的父親,總是繃緊了臉,不聲不響,一開口便是打罵,會使孩子老沒自信,且會對父親的權威式講話口氣反彈。日後,很可能會想掙脫父親的鐵血教育來
尋找自己。
  同時,兒女長大後對待權威,也會落入兩種模式。一種是對權威過度追求或崇拜,來彌補老得不到父親接納的渴望。另一種是對權威仇視或恐懼,面對權威不知如何相處,反老覺得遙不可親。在學校常怕做錯會受罰,在工作場合,則對上司總敬鬼神而遠之。
  而且成人後的兒女想到父親,多是傷害多過感念。即使對父親有愛也表達不出。很多且是在父親過世後,還渴望對父親傾訴那從說不出口的心聲,父親和兒女間的關係相當疏離。
  也許有人雖被逼出龐大的社會角色身影,日理萬機,內裡卻永遠是一個渴愛長不大的孩子。也有人可能名不見經傳,一生小市民身份,內裡卻有莫大寬容和對世界的遠見。完全視父親在兒女心中是如何對待。所以作父親的,要能不斷地對兒女讚美與肯定,兒女走出家門時,才能帶著自信看著地平線,一腳邁出。



作者本名陳惠琬,為本會特約同工。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