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67期 (2012年10月)
主題企劃
輔導篇
  伴兒女搶渡婚姻險灘
親歷篇
  誰成了「第三者」?
 
真愛分享
有真有愛
  搭築祭壇的藍圖
親子加油站
  放手,放心
郭老師劉老師信箱
  丈夫想腳踏兩條船
單飛也能高飛
  單親快樂過佳節
一笑抵萬金
  不忍實說

        「離婚後的每個節日,都是最最難過的時刻。看到其他夫妻帶著小孩的幸福模樣,好生羨慕!多麼希望能和前妻像朋友般,心平氣和與孩子過一個節日......」現住新澤西州的吉瑞說出那遙不可及的渴望。

        在洛杉磯從事機場接送的楊威廉,每逢佳節倍思臺灣的親人,加上離婚頭六、七年找工作不順的壓力,多數時候就是和獨子四眼相看,或「睡一覺 就過」,根本沒心思過節。

        失婚的頭一年,力莉最排斥的就是感恩節、聖誕節等長假日。如果天氣不好還容易過,但看著左右鄰舍趁好天氣紛紛出門散心,特別覺得形單影 隻。她說:「若要出遠門,擔心方向感不好、路途太長開不了,真是力不從心,況且節期還不是和女兒兩個人吃飯,與平日有何不同?」

        佳節休假或是特殊紀念日,一般家庭多是歡聲笑語、圍桌用餐的畫面,但就單親家庭而言,可能更加孤寂落寞。

        單親家庭的形成通常是由於喪偶、離婚、分居或「假性單親」;後者又稱「配偶不在」(spouse absent)現象,因一方長期在外地工作、住院、出征、服刑等因素而聚少離多,使得另一方承擔較多教養子女的責任。

        若再細察單親家庭當中的心理、經濟和親子關係,單親爸爸、單親媽媽的狀況不同,父兼母職、母兼父職的挑戰相異,單親子女的個別成長差異亦是南轅北轍。尤其離婚單親的情感糾結較為複雜,他們身心靈所受到的衝擊和挑戰,實非三言兩語所能道盡,箇中艱辛只有當事人明白,外人也無從完全體會。

享受佳節行動開跑

        如果可以在平時克服負面情緒的纏擾,事前安排過節計畫,以實際行動預防焦慮,遠離假日悒鬱症(holiday blue),單親也能享受一個健康快樂的 節日!

行動一:勤練心靈保健操

第1式:自我照顧─自省、原諒、感恩

        失婚時,力莉的女兒正值敏感青春期,不了解母親的愁苦,反而誤解母親不睬她,兩人都受到很大的傷害。力莉由此認知到孩子是獨立個體,要年幼的孩子來分擔母親內心孤單是不正確的,於是告訴自己一定要努力走出傷痛。

        只要負面情緒來襲,便藉外出轉換心情,或打開音響、聽聽詩歌、看書讀經、禱告、買花佈置,刻意營造家中的和諧氣氛。直到力莉有次意外收到 女兒祝賀母親節的大束鮮花,想起女兒從受父母婚變之害到現在可以來安慰母親,心裡著實感動,卻也意識孩子已長大,更要積極把自己照顧好,才能使孩子飛得更好更遠。

        在美東從事學術研究工作的老李,在婚姻結束後,一直很注重孩子教養課題,不但以身作則,遵循聖經原則,且大量閱讀教養書籍。然而在孩子身上仍看到自己的不足,老李時時自我提醒,要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

        記得某年母親節,看到其他小朋友與母親親暱,孩子又難過又生氣地問:「為什麼我沒有媽媽?」又當其他小朋友問:「你媽咪在那裡?」眼 見孩子支吾其詞、不知所措,老李一邊心疼孩子,一邊說明父母離婚的事實,並教導孩子回應難題的合宜方式,使孩子不至再受傷害。

        承受多年精神家暴及艱困還債歲月的顧玲,回想從前在家庭時間裡「缺席」的丈夫,甚至限制社交生活,不允許妻兒上教會或和親友聯繫,各個節日成了空洞的名詞。單飛後的她,抱持感謝上帝的心,原諒前夫帶來的精神桎梏,拋開過去彷彿孤兒寡婦般生活的陰影,遇事正向思考,在困境中堅強應對,以喜樂的心治癒憂傷,迎向美麗寬闊的藍天。

        住在賓州、丈夫於十八年前病逝的簡海蘭,因兒子的提醒,體認到要感念身邊愛心陪伴的朋友,而不是見到他人家庭和樂,回想傷心往事,生出嫉妒。調整步伐後的她,更加獨立自主,喜樂自在。有次兒子來電請求聖誕節與女友家人共度,起初不樂意的她,旋即輕鬆笑著回答說:「那,你是說和 我優先過感恩節囉!」

第2式:選擇願意改變的信念

        單親不等於寂寞可憐,選擇願意改變的信念,是突破心理障礙的關鍵,而每一次的信念選擇,就是一次美好的慶祝。

        曾苦於自閉憂鬱的威廉、遭遇慘痛婚變的顧玲,不約而同勸勉單親朋友一定要先敞開自己、接受別人的友誼,才能得到幫助、脫離黑暗。力莉也 見證說:「聽取再多專家意見和他人經驗,最後還是回到自己要不要去做、願不願意改變。」

        五年前發生嚴重氣喘的俞黃碧茹女士(人稱俞媽),倏忽明白潛意識急著想見歸回天家不久的丈夫,子女卻還在懷念父親的悲傷裡,於是向上帝禱 告要健康活著,求上帝代替丈夫與自己同行。轉念後的她,積極參與禱告事工,以六十八高齡開始學習使用電腦,為要隨時分享見證。俞媽特別勉勵年長者不要拒絕成長,人生的下半場,日日是佳節。

第3式:靈性成長,持續操練

        「以信心仰望上帝」來面對苦難,就能拓寬心境。三年多來陪伴昏迷不醒的丈夫,簡鄭麗卿師母選擇相信上帝有美意,歷經苦難必有祝福與榮耀。她抓住上帝的應許宣告說:「我要過彩虹般的日子!」

        當時頓失支柱的簡師母氣力盡失,身心備受衝擊,某日瀕臨崩潰而躲進臥房,被細心成熟的兒子發現。那一刻,兒子像是知心朋友安慰鼓勵,重啟她再度向上的動力。然而,從小飽受疼愛的女兒,拒絕接受事實,不去醫院看望。幾經安慰禱告,母女終在淚水中解開心結。爾後三人約定每週一次查考聖經,藉由靈性成長共度難關。

        丈夫病倒後的第一個感恩節,簡師母問兒子:「是否還要慶祝?」兒子立刻點頭說好。師母馬上到超市選購最好最嫩的火雞,並邀約孤單友人共 度。父親節,兒女們還特意用氣球、卡片佈置病房,並在父親耳邊說祝福的話,並獻唱詩歌。

        簡師母和兒女以實際行動堅守對上帝的信靠,以信心邁出下一步,重大節日成了他們特別向上帝獻上感恩,重新得力的里程碑。

第4式:找出專屬的過節方式

        力莉坦言情緒的不穩定,會使孩子沒有安全感、懼怕節日來臨,不如找出和女兒過節的可行方式:既然開不了長途車程,在經濟許可下,帶女兒參加旅行團,或是改去近的景點,或去Shopping、看電影、聽音樂會、餐廳用膳、陪女兒看她喜歡的DVD等共同有興趣的事。她發現若能在節期好好陪 伴孩子,孩子的心情也跟著放鬆。

        五歲由單爸撫養,十三歲後由單媽養育,目前在洛杉磯擔任幼兒園副園長的蘇俊忠(大衛),多與教會、母親、姊姊等家庭友人歡度佳節。而與父 親情感親密的大衛,會準備特殊節日卡片或禮物寄給在臺灣的父親,也會抽空返臺探視,並將那份對父親的濃濃思念,化為每月至少一次電話交流的實際行動。

        因子女成家、丈夫病逝,聖誕節不能再像以前齊聚一堂點蠟燭、交換禮物、唱詩、分享,俞媽應三位子女要求,周遊探視,立志為兒女孫輩帶下祝福。

第5式:主動開口,或接受邀約與親友共度

        力莉認為要健康看待婚變後的「身分轉換」。單親並非疾病,若有一般家庭的朋友邀約,不妨大方接受,這正是鼓勵自己跨出去的時機。隨著女兒離家求學,力莉會特別在長假中安排一兩天的聚會,或是邀請朋友到家裡聚餐、吃火鍋。

        常忘記自己生日的威廉,卻為了讓兒子開心過生日,積極主動開口,請朋友們「表示一下」,好友們總是慷慨回應,使兒子歡欣度過一個又一個的 生日。

        老李、大衛亦認為參加各樣教會活動,有助於跳脫負面情緒泥沼,他們感激每位曾邀約陪伴的親友。

        待獨子成婚,海蘭原本的家變大了,她常收到親家五位千金精心準備的節日禮品,或受邀與親家一同旅遊過節,好不快樂。

第6式:穩定的教會和團體生活

        預防節日憂鬱,單親朋友要保持與外界接觸,除有正當休閒的書友、文友、棋友、樂友、球友、山友等,更要有信仰上的知心好友和穩定的教會生活,樂於與一般家庭相處,以建立健康的單親小家庭生活。

        威廉、老李都表示,教會給他們家的感覺,成為大家庭的一分子,令他們過著更有意義的感恩節和聖誕節。大衛說:「單親朋友若能找到一個適合的教會和像真愛單親家庭關懷團契這樣的支持團體,並與其他會員建立良好關系,就不會孤單過節,甚至所擁有的節日經驗會更加豐富,遠超乎一般人的想像!」

行動二:愛用增能補給品

        許多機構和教會皆舉辦各類關懷單親家庭的活動,是單親過節度假的優質選項。另外,助人也是一種創意的過節方式,不僅可為自己加添豐厚的喜悅與意義,更將愛的祝福傳遞給眾人!所以說「自助助人」乃是單親朋友提昇節日快樂指數的妙方。

第1盅:參加單親營會及相關活動       

        離婚以來心緒起伏不定的吉瑞,去年十一月甫參加「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舉辦的營會,體驗充滿基督之愛的大家庭。他說:「每位參加者真實坦露的分享,彼此相互激勵 , 營 會提供的教育和引導課程實用性高,真是讓自己重新翻轉,也更有力量陪伴身旁的同路人!」

        多年前受到蔣海瓊老師「單親也是一個家」的教導與啟發,海蘭享受一個人的家,及和兒子兩個人的家、和親友相聚的家、邀請友人過節的家及「主裡是一家」的家,並積極參與單親營會的事奉。她看到原本抗拒參加營會的單親朋友,慢慢投入,進而重展歡顏,心中無盡感恩。

第2盅:幫助他人,傳遞祝福

        海蘭對周遭有需要的人特別熱心,經常分享書籍詩歌,或問候代禱,主動陪伴他們。與妹妹一家歡度感恩節時,海蘭亦熱情邀請孤單的訪問學者、平日無休的餐館工作者同樂。而餐館友人妻子獲簽證來美定居後,常以道地的湖北菜接待海蘭;回到原鄉的訪問學者,也難忘當初的盛宴,不時捎來溫馨的問候。

        不知丈夫何時能甦醒的簡師母,堅信上帝有奇妙旨意,以自身經歷安慰身邊苦惱人,一雙兒女則同心協力參與生命重建事工。

        苦盡甘來的顧玲,不但用滿滿的愛心扶助大洛杉磯地區的單親朋友,並開放家庭接待遠客、舉辦各樣活動,或烹煮美食撫慰遊子,每年更長住泰北五個月宣教。愛上帝愛人的她,成為多人的祝福,沒有孤單失落的節日感受。

        單親家庭長大的大衛,自告奮勇負責真愛家庭協會南加州單親團契聚會時的兒童節目,使單親父母毫無後顧之憂參加學習課程,以致他們能運用所學所得在孩子身上,提供孩子更健康完整的照顧,達到「一人吃補,全家受益」的果效。

有信有望有愛的單親佳節

        身為單親不代表失去擁有快樂節期的權利。真愛家庭協會單親事工輔導黃麗薰師母指出,雖然單親路上挑戰重重,起頭又較為艱難,但若單親朋友能堅持信靠上帝,從跌倒中學習,將活出更加堅韌、更具意義的生命價值。因此,單親朋友一定要改變觀念,以開放積極的態度,創造並享受快樂的 節期體驗。

        多位單親朋友付諸行動,透過「勤練心靈保健操」、「愛用增能補給品」,將原來可能染上藍色憂鬱的節日,轉化成繽紛多彩、有信有望有愛的美好佳節。誰說單親不能快樂過佳節!

延伸閱讀

本刊第54期「單親不孤單」及第56期「平安夜裡真平安?!」專題探討;第55、56期〈冬盡春來,玫瑰將盛開〉上下篇;第61期〈帶子郎的感恩路〉。蔣海瓊著,《單親不孤單》有聲教材,美國:真愛/溪水旁聯合出版,2009。簡文騰、鄭麗卿著,《沒有掌聲的路》,臺北:天恩出版社,2010。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