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06期 (2019年04月) | ||||||||||||||||||||||||||||||||||||||||||||||||||
|
另類網紅 孫安佐在社群媒體上恫嚇同學:「5月1日不要來學校,因為我要持槍攻擊學校!」警方逮捕他後,又在他的寄宿家庭搜出大量子彈和槍枝。折騰了大半年,孫安佐終於在11月被強制遣返臺灣,終身不得再入境美國。 被關了261天的孫安佐現身桃園國際機場時,手插口袋、嘴角上揚、雙眼翻白,被媒體解讀為「吊兒啷噹,態度輕佻」。他還當著媒體的面催促:「爸,快給我手機!我已經八個月沒玩手機了!」結果呢?當然是「心想事成」囉!回家後孫安佐隨即將臉書大頭貼換成他手持十字弓射擊的照片,再度引起網友熱議。後來他在網上動作頻頻,竟成了另類網紅。 網路和電視名嘴們紛紛拿孫安佐和新任高雄市長韓國瑜的女兒韓冰做比較。資深記者羅友志在臉書上分析:韓冰,出身平民化的實驗學校,獨立思考負責任,在爸爸成功贏得高雄市長選戰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面對鏡頭落落大方、謙虛有禮、討人喜愛;孫安佐,初中高中都念昂貴私立雙語學校,高二時前往美國,被捕後花掉爸媽數以千萬計臺幣的救命錢,面對鏡頭卻輕佻無禮、只知關注自己的休閒娛樂需求。 保送兒女坐牢三訣 他們愛子心切,我們當然能夠理解。然而,為人父母者,若還有機會、還有可能,如何防範未然?如何教養出尊重別人、能負責任及自立自強的下一代? 美國休士頓的麥韋恩法官(Peace Wayne Mack)有感於十七至十九歲青少年被判刑的案件越來越多,而許多家長仍然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做出犯罪的行為。麥韋恩法官認為之所以會有這麼多不知天高地厚的小霸王,問題出在沒有給孩子足夠關注的父母。他在臉書及YouTube上發表短短三分鐘的感言,題目為:「如果你要保證你的孩子會坐牢,請做以下三件事」― 1.讓你的孩子為所欲為。他們去哪裡不需要跟你報告,跟誰出去、去做甚麼你也不必知道,隨便他們愛做甚麼就做甚麼。 2.不要教他們最厲害的能力―「責任感」。他們所說的話、所做的事都不需要負責任,完全沒有相應後果。他們不需要好好上學做功課、不需要幫忙做家事。如果他們抱怨和耍賴夠久,你就放棄管教,因為這樣比較輕鬆。 3.讓他們盡量撒謊。假裝不知道,不用管太多。 麥韋恩認為,一般而言,認真管教的父母不太會教養出有犯罪行為的孩子。沒想到,他的YouTube上傳之後,逾三千萬人次點閱。很多父母感謝他提醒大家如何正確與孩子互動。 養成「媽寶」太容易 有這樣永遠「全力以赴、立即介入、保護到底」的媽媽,孩子當然一犯再犯,完全沒有機會學到寶貴的教訓。這是在剝奪孩子學會為自己行為負責任的機會!我的建議是:父母先把信用卡收回,借錢給兒子還卡債,孩子再打工慢慢還錢。父母一定要堅持到底,無論花多少時間,一定得要求孩子有始有終地還清全額。 孩子出生後,當然需要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及呵護。但是當他開始學走路時,若搖搖晃晃不小心跌倒,我們就要鼓勵他再接再厲。我想沒有父母會說:「哎呀,寶貝啊!爸媽捨不得你摔跤,讓我們從此把你放在輪椅上,推著你到處跑。」但是很多父母的確在孩子闖禍時總是幫他善後、有求必應,等於是將他的心智放在輪椅上推著跑,這絕對是養成「殘障的貴族―媽寶」的好方法。 正視神聖親職 上帝既然交託我們「為人父母」的天職,我們一定要慎重其事承擔起來。現在有太多的資訊和課程,可以學習如何有效又恰到好處地管教孩子。然而,父母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良好的生活習慣,並以身作則,才是最重要的。 父母要學會教養孩子的口訣:「生他養他,聽他懂他,伴他導他。」生與養這兩項,多數父母自然而然會去做。但是比較不容易的,是學會作一個好的聆聽者,而不急著批評或指正。真正聽清楚了、聽懂了,才能行使說話的權利,換句話說,You earn your right to speak by listening (肯傾聽的人說話才能帶出影響力)。遺憾的是,太多父母反而按照錯誤的口訣教養孩子:「生他養他,寵他慣他,怕他躲他。」 在作者和王祈老師合著的《一分鐘EQ教練》中,強調父母成為孩子情緒教練的重要性。不是一味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替他解決問題(例如送他出國或讓他上寄宿學校),而是平常就刻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挑戰來臨了,父母可以引導孩子自己發現問題的癥結,帶領他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升孩子面對、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是孩子一生受用不盡的無價之寶。
|
|||||||||||||||||||||||||||||||||||||||||||||||||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9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