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59期 (2011年06月) | ||||||||||||||||||||||||||||||||||||||||||||||||||
|
到此為止? 「在文字當中,最骯髒的字眼,就是 ─退休」。 外子凱毅正引述著知名作家的話,對著眾人談他的退休計劃,訴說他第一個黃金十年的起始⋯⋯。看著他侃侃而談的模樣,我享受著「美夢成真」的感覺,妙妙曼曼、恍恍惚惚⋯⋯這夢是從何時織起的呢? 十五世紀,西班牙興盛一時,擁有地中海兩岸,從當時所鑄造的錢幣可看出她自視已坐擁了整個世界。古錢上鐫刻著直布羅陀海峽兩側的峽角,並題上「到此為止」,自滿之意當不在話下。 但哥倫布這個改變歷史的人物出現了,他以冒險犯難的精神跨出了既有的地界;憑藉著探尋新事物的熱情,海峽以外,他發現了許多以前未知的地方;「到此為止」的題字不得不被改變,於是,西班牙的錢幣上,峽角仍在,只是圍繞這海峽的刻字,從「到此為止」改成了「加上更多」(plus ultra)。 這個故事可以隱喻我們的人生歷程,在無可迴避的中年之後,有人是「到此為止」,有人是「加上更多」。
自我預備 話說1996年底,我與好友淳悅結束了跨越西班牙七個城市的短宣之行,回到洛杉磯,發現先生把孩子們看得好好的,冰箱中還塞滿了弟兄姊妹送來的食物。哇!真的是上陣的與看守的應該同工同酬哩!嚴格地說,此行稍感美中不足的,就是兩個姊妹在對弟兄個別的服事上難以稱職,於是我想,有朝一日若能夫妻一同宣教,那該有多好,這就是我宣教美夢的起始。 與此同時,我聽到世界華福中心總幹事李秀全牧師和林靜芝師母在五十五歲成為宣教士的見證:當他們還在波士頓牧會時,一面說服自己的教會差派他們出去,一面勤練身體。在白雪皚皚的冬季,每早晨離開溫暖的被窩,驅車前往室內泳池運動,若不是有個更高的使命在驅動,那可不是簡單的事。難怪靜芝師母說,在泳池裡每一次隨著臂膀划水的動作,就會默念:「游向宣教!游向宣教!」 先生是個游泳高手,但為了配合我這個旱鴨子,於是我們選擇了「走」向宣教。住家附近的山坡路成了我們鍛鍊身體的場所。就是雨天,也可看到兩把晃動的傘,傘下有兩個人,邊走邊念著:「走向宣教!走向宣教!」 我們將身體的預備放在第一,因為沒有好的身體,一切也就談不上了。除了身體外,其他需要預備的,還有靈命、知識、技巧和財務。「預備自己」是服事熱忱最真實的表明。 「服事主」的真諦 先生自己擬定的計劃是在五十五歲以前退休,進入全時間事奉,沒想到他卻是跌跌撞撞地進入五十歲(編按:閻凱毅的見證,請上網參閱真愛雜誌53期第5頁),但如同使徒保羅所說的,我們是奔跑有定向的人,就算人生中有時風浪來襲,拖延我們的行程,卻不能阻止我們邁向終點的決心。事奉的崗位也許有變動,卻不會改變我們事奉的核心內容。 轉眼之間,凱毅六十歲的生日已翩然來臨,對這件(我認為的)大事,先生選擇在巡迴培訓的路程上度過。他說,這是我們黃金十年的正式起跑點,就在我們智慧、經驗、體能、財力交會的最高點,要立志完全奉獻給上帝。我想,服事上帝是要「向著標竿直跑」罷。 十幾年前,選修神學課程時,認識了張媽媽。今年五月,她從職場退休。她興奮期待五月以後的日子,因為排滿了宣教的行程。六十五歲的她常感謝上帝,賜她強健的身體可以服事。在我寫本文之際,她正預備到國內集訓後,報考某種諮詢師的執照,盼望能更多方位地服事主、服事人。看她的見證,我想,服事上帝是「需要多走一哩路」的罷。認識Adam 和Susan 也有十幾年了,Adam是我在「北美中華福音神學院」的同學,Susan 是女兒的鋼琴老師。Adam十多年前,就每年都把公司的假期累積起來,用在短宣上。早年的短宣,是人到了香港,就會有一段音訊全無的真空期;Susan 的掛記也只有在禱告中交託給主。 過去幾年,Susan也加入了短宣的行列,與丈夫同心同行。去年他們的女兒出嫁,兒子也進了研究所念書,Adam索性早早退休,帶著Susan搬到了宣教工場,盼望能更有果效地服事主、服事人。看他們的見證,我想,服事主是「要單有一個心志地跟從主」罷。 歡喜迎接 一個基督徒,不論是適時退休,還是有計劃地提早退休,都意味著某些責任的結束,更意味著專職事奉的起始。前者令人輕鬆,後者令人興奮,因為處處充滿了新機、充滿盼望;走在這條路上的人,往往越走越有活力。人有活力,也就越發顯得年輕。正應了西方的諺語:「盼望」與「青春」原是孿生兄弟。而「積極」更是基督徒生命的基本元素,積極的動力來自「盼望」,盼望的終極目標來自「上帝的應許」。正像聖經《希伯來書》所記的許多信心偉人一樣,他們對所盼望的應許是「遠處望見,歡喜迎接」。 我們夫婦也以「歡喜迎接」的心情,迎向我們第一個黃金十年。2010年11月,結束了初試水溫的培訓工作,回到洛杉磯,等著與女兒們共度感恩節。 小女兒上完假期前的最後一堂課,才走出教室,就接到一個令她興奮莫名的電話,接著她一面走回宿舍,一面打電話給我;只是她講得又急又快又喘,再加上手機的收訊有一搭、沒一搭的,我只能就聽到的一兩個字做回應,一旁的先生只聽到我八分貝的高音也是又急又快地說:「工作?妳還在念書,怎麼去工作!念書要緊⋯⋯家裡不缺錢,妳好好的念書。」先生一見這苗頭,就打手勢安撫我,同時接過電話要女兒回到家再講。 原來,有許多企業,都到大學裡去招募應屆畢業的優秀學生,有的甚至額外付出簽約金來鎖住優秀人才。女兒就是得到了一份高於一般薪資幾乎雙倍的工作,外加一萬美元的簽約金,確定她畢業之後會如約上任。她回家和我們商量後,於感恩節的前一天簽字,定下她生平的第一份正式工作。 媽媽的心 我瞠目結舌的模樣一定很可笑,但面對我從未聽過的這種事,這大概是惟一可用的表情。想著我們在著手安排黃金十年的預算時,也為她做了預算,以備不時之需,因為美國居高不下的失業率,正諷刺著每年暑期各學府那隆重盛大的畢業典禮─許多的青年學子在那樣的典禮中,被送入了失業人群。在感恩節的早晨,我也有了和女兒一樣興奮莫名的心情,來到上帝前深深下拜,為著祂體貼入微的愛,也為著祂讓我們沒有後顧之憂地邁入宣教之途。 母親的角色,使我對孩子的「掛慮」與「叨唸」總是焦不離孟,孟不離焦。左邊才因女兒有了工作可以獨立自處,而安心地把「掛慮」收進左邊的口袋,不想右邊口袋的「叨唸」卻迫不及待的鑽出頭來,盯著預備出門選購聖誕禮物的女兒追上幾句,「妳長大獨立了,有了工作要盡心盡力做好,賺來的錢不要亂花,也不要賺多少、花多少,一定要會儲蓄⋯⋯,還有,該給主耶穌的,要早早預備好,⋯⋯永恆的投資最萬無一失⋯⋯,對了,妳要不要支持一對宣教士夫婦,妳很認識他們喲,對他們所做的事,妳都可以放心⋯⋯」 第一位贊助者 不等我說完,捉狹的眼神已閃在女兒的眼眸裡,揚起嘴角,笑著"yeaaa"了一聲。哈哈,做夢也沒想到,「美夢成真」還有外一章,支持我們出去服事的宣教夥伴,竟然產生於自己家中。當然,在用財力支持我們宣教之前,孩子們是用心支持我們─每當我們出發之際,孩子總是主動為我們禱告,差我們出去。 想起過去所聽,將兒女獻上作傳道人的信息,這倒是一個值得逆向思考的題材。相較於人生道上初試啼聲的孩子們,成熟的父母應該更能放得下、放得開吧!畢竟,事奉主是心甘樂意的回應呼召,是自由意志的選擇順從。獻上孩子之前,作父母的 先獻上自己,相信,這樣的榜樣會產生最好的連鎖效應,實現「至於我和我家,必定事奉耶和華」的心願。 恭喜你! 故事講到這兒,似乎應該結束了。尾聲,我想對你說,你若是單身,「恭喜你,在基督裡你能更自由自在,更機動彈性地事奉主。」你們若是夫妻檔,「恭喜你,在基督裡,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你若是還帶著一群小鴨,「恭喜你,在基督裡,五人可追趕百人,百人可追趕萬人。」 你問:「真的恭喜我嗎?」 「真的恭喜你!」因為在基督裡,你能為自己的生活,再抹一層璀璨的色彩;你能為自己的生命,再添一筆鏤金的歲月。 祝福你,「加上更多」(plus ultra)。 作者張梅為本會董事暨會務顧問閻凱毅夫人,曾任記者。閻凱毅同時任本會會務顧問,十年來在本刊美編創意上參與甚深。目前夫婦倆常同赴亞洲宣教及培訓。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