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79期 (2014年10)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搭起親情彩虹橋
實例篇
  有真有愛,繼母不難為!
資訊篇
  繼兒女們沒說出的真心話
 
真愛分享
夫妻一世情
  選擇去愛
患難見真情
  傷筋斷骨100天
親子加油站
  家庭時間─從心開始
郭老師劉老師信箱
  可以和孩子一起洗澡嗎?
人生感懷
  衣衣不捨聖約翰
真愛交流道
  超越血緣的親情
一笑抵萬金
  來日方長

立民:單親爸爸
立民原來在美國田納西州開業行醫。1988年,他的妻子在老二剛滿週歲時發現癌症,雖然勇敢地接受好幾回合的各式治療,仍在短短一年後就不捨地離世。

當年不滿四十的立民很快地就自己振作起來。他將診所的業務做了些調整,為的是能獨自教養九歲的女兒和兩歲的兒子。雖然是個單親家庭,然而在如今這開放的社會中其實也挺平常的,靠著教會與鄰舍的幫助與支持,兩個小孩也能在溫暖和睦的環境中成長。立民則因親自帶著兩個小孩投入社區中的各種親子活動,慢慢地生活變得更踏實、信仰更成熟、人格也更健全。作為婦產科醫師,他因親自育兒、理家,更能與顧客(女性患者)親切地聊聊家務事。如此一轉眼就是四年。

這四年間,立民雖然有許多機會接受親友們的介紹相親,但每次都沒有結果。主要還是在溝通上的困難,有時只是語言表達的不同,但更多的是理念上的差異。後來,為了讓孩子能上最好的高中,他們這個單親家庭也搬到了德州。

珮玲:小姑獨處
住在康乃狄克州的珮玲已超過一般公認的適婚年齡,自己也覺得小姑獨處還不錯。只是親友們很焦急,認為她要找到合適的結婚人選,尤其是在華人稀少的康州機會更少,不如歸去臺灣。

珮玲是康州交響樂團的中提琴家,1992年,珮玲已準備和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簽約,回國履新。在這關鍵時刻,珮玲突然收到好友的電話,希望能介紹立民和她認識。珮玲考慮回絕,因為她已經三十幾歲,不想當繼母,並且她已整裝待發,馬上就要返臺陪伴父母。但是,朋友鍥而不捨地力勸珮玲給 這段機緣一個機會,先通通電話,看看是否投緣,況且兩方都是虔誠的基督徒⋯⋯珮玲終於心動了。

邂逅:相見恨晚
就這樣,珮玲和立民開始了這段情誼。三個月之間,他們每天總會聊到深夜,除了電話之外,每天更郵寄一封情書往返。他們就這樣緊鑼密鼓、海闊天空地談人生、信仰、人文、藝術等等,珮玲吃驚地發現立民的價值觀與她是如此接近。在禱告中,她總是問上帝:「祢要我等待的是他嗎?」很快地他們都覺得這段關係該是踏上另一個里程碑的時候。於是,立民飛往康州第一次和珮玲見面。

珮玲帶著立民拜望父母。最讓她感動的是,立民當時就向兩老表白:「小珮未婚,而我已有兩個孩子。在條件這麼不對等的情況之下,我必須要有更多的付出。我不是在為我的孩子找一個疼愛他們的繼母,而是在找一個我可以為她付出生命、讓她幸福快樂的女人。孩子終究會離開我們,我和令媛的關係才是我最關切的。」當然這番話深深打動了珮玲的父母。

接下來,立民很快就決定帶兩個孩子去與珮玲見面。那年冬天,他們一家三口風塵僕僕地由德州幾經轉機來到康州,正遇上大風雪。珮玲回憶,當她從機場把他們接回家時,門前積雪數呎,擋住車庫。無可奈何之下,只好請孩子們幫忙剷出車道。來自德州的兩個孩子從來沒有見識過如此美麗的冬景,立即歡天喜地加入剷雪的陣容,四人一起打雪仗、又合力造了一個大雪人,給寂靜的小鎮添加了歡樂的嬉鬧之聲。珮玲說:「原本我們四人對此番初次會面多少都有點緊張,上帝卻奇妙地以大風雪為我們打破了僵局,讓我們很自然地融成一片。」

天作之合
珮玲表示:「當我年過三十五,常在禱告中向上帝祈求賜下合適的姻緣,上帝卻一直沒有回答我。但我對衪有信心,深信祂為我所預備的一定是最好的。我憑著信心等候,也學會順服的功課。到現在我才了解原來上帝一直在預備我,在這幾年讓我從教青少年樂器中學習如何與他們相處,並從與學生父母溝通中,學會該如何放手、如何作兒女的朋友。其實上帝早就預備了立民,只是在等待最好的時機和場合,才將他領到我面前。這男人就是上帝為我找的伴侶,雖然我們認識才將近五個月,卻覺得已經認識他好久好久了。」

當下,珮玲決定辭去臺北市立交響樂團的契約,嫁為人婦。

立民在珮玲接受他的求婚之後,第一件與她討論的事,是問她是否想懷有自己親生的小孩?因為立民已有一男一女,他已滿足,不再生也是可以。不過珮玲要求給她一次懷孕的機會,因她想親身體驗一下身懷六甲、胎兒在腹中那種親密的親子之情。立民身為婦產科醫師,深深了解懷孕是上帝給女人的恩賜,只要是珮玲要的、只要他做得到,絕不推辭。

婚禮於1993年在康州舉行。珮玲把十三歲的女兒打扮成小伴娘,讓她覺得美麗風光。六歲的兒子則穿上與爸爸同一款式的禮服、擔任保管戒指的使者,讓他展現男孩的勇敢堅強。他們都是婚禮的要角。


愛的存款
珮玲進門之後,立民就向兩個孩子宣佈:「今後這個家的一切大小事情都由媽媽來做決定。我決定她作我的太太和你們的媽媽,那是因為我對她百分之百信任,我相信不管你們喜不喜歡她的決定,都是對你們最好的。」

被問及當時決定擔下撫養、管教兩個孩子的重任時,是否擔心?珮玲篤定地回答:「立民對我的愛就像是上帝賜下的滿溢福杯。作繼母這件事從來就不是議題,我們婚前沒談過,因為我們知道兒女是上帝所賜的產業,是我們的權利也是義務。」

珮玲感恩地說:「我真的是飽得上帝的賜福。兩個小孩從沒找過我麻煩。即使在青少年反抗期,我們都能相互尊重,讓我輕鬆過關。孩子們也從來沒有懷疑過我是否有任何偏心。其實教養是每時每刻的事,平日以愛相繫,到了該管教時,才會得到孩子的肯定與理解。」

當然孩子無心之語有時難免會讓珮玲落淚。當要求被拒絕時,孩子曾憤恨不平地丟下一句話:「對我來說妳只是名義上的媽媽罷了!」這時只能憑著信心度過,知道小孩遲早也會以愛回報的。珮玲語重心長地說:「如果我一直用愛來做存款,萬一必須提款時,戶頭內資本雄厚,就不會大傷元氣。孩子們年紀尚小不懂這道理,愛的存款就成了我的工作,只要我在這方面做得好,要管教他們就不是那麼困難了。」立民和珮玲的小女兒出生後,當時十五歲的姊姊和八歲的哥哥都非常呵護這個嬰兒。

在愛中成長
珮玲的爸媽對這兩個從天上掉下來的孫兒、孫女更是疼愛有加。每每有機會就大包小包幫他們倆張羅好吃的、好玩的。他們舉辦全家族旅遊時,三代同堂、四房共聚,令人稱羡。

大女兒出生之後在臺灣由外婆撫養到四歲才來美與父母重聚,所以和外婆很親。前妻去世以後,外婆也常常來探望孫輩們,一直到十多年前,才因年老體衰不便長途旅行而中止。之後,珮玲在回臺探望自己的父母時,總會帶著孩子們去探望他們的外公外婆,讓倆老享受含飴弄孫之樂,也讓孩子們能代替早逝的母親向他們請安。

大女兒親眼目睹生母飽受病魔摧殘,從小立志行醫,為了考醫學院,曾經每天帶著媽媽準備的兩個便當出門,早出晚歸。即使上了醫學院,只要居家,珮玲還是要求女兒每晚要在午夜前回家。有次她抗議:「媽,我都已經上研究所了,還要有宵禁呀!」珮玲回答:「妳知道,妳不回家我會擔心、會睡不著的。少睡幾個鐘頭還好,但是擔心卻是很累的事。」大女兒畢業後,在丹佛市從醫就業。

兒子在德州大學經濟系畢業後,正好碰到金融危機,很多商科的同學都很難找到工作。他卻很認真地在投資銀行裡擔任沒有福利的臨時雇員超過一年,一方面也在夜間部進修更高的學位,直到景況改變,憑著表現、經歷、學識,即刻就升等入行。為了節省開銷,他情願住在家裡,每天搭公車通勤,長達三年之久,如今才二十幾歲,卻已拿到MBA,當上投資銀行領高薪的副理,擁有自己的房子,開始獨立的生活,卻不時向媽媽請教烹調技巧,可見他還是很懷念「媽媽的味道」。

小女兒也已二十歲了,在東岸知名大學研讀環境工程,志在拯救地球免於人類的破壞。三個小孩都長大了,他們都能敬業樂群、積極進取,成為父母的光榮。不過怎樣教養他們成功,已經超過了繼母的議題,而是天下父母教養子女之道了。

誠摯的愛
珮玲每年一定安排一次國外的全家旅遊。畢竟三個孩子都在不同的地方就業或就學,想全家相聚就得努力安排。每次在臉書上看到珮玲貼在網上一家五口共遊的照片,立民和珮玲永遠是非常親熱,全家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立民說:「小珮總是以這個家為中心,她是凝聚所有成員的向心力。我想她是遺傳了我岳母的天分,她不但計畫大的家庭活動(例如全家出外旅行),即使平常上教會或是參加學校的課外活動,都希望所有成員能一起參與。這個傳統一直持續到今天。」

說到這裡,立民與珮玲認為,由上帝而來的愛是他們維繫家庭和樂的關鍵因素。因著彼此間的愛所衍生出來的尊重和包容凝聚起他們。這是每位父母不論親生與否,都要經歷的功課,是上帝所交託的光榮使命。孩子的眼睛都是雪亮的,感情是豐富真實的,他們願不願意與父母合作,端看父母是否關心他們。孩子們都希望和父母親近,希望與父母站在同一陣線,能作好朋友。只要讓他們感受到誠摯的愛,知道父母願意從他們的角度來看世界,親子關係中的一切障礙與挑戰皆能迎刃而解。

立民的小叮嚀
1.走出迷思:重組家庭在現代社會中已是相當普遍的現象,因此孩子們對繼母的接受度其實很高。小孩其實很早就該學會怎樣相互尊重避免偏見,尤其是在華人文化中,「繼母」總是被描繪成「虐待前人子」的刻板印象,與事實相去甚遠。

2.建立自信:繼母要對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以愛為出發點的管教是對的,並持之以恆。對孩子的權威要建立在互相尊重上,如此孩子自然會感到媽媽是在愛中管教。

3.好的開始:繼母剛開始也許要格外小心,有時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決定都會造成傷害。此時更要反省警惕自己的出發點是不是自私了。剛開始要建立這個感情的基礎是要花上一點心血的。一旦建立良好的關係,就如順水推舟,不是那麼困難了。

4.操練捨己:只在表面上扮演媽媽的角色不但不能持久,而且無法收到果效。只有是真正發自內心的愛,不嫉妒、不求自己的益處,才能恒久、才能永不止息!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