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3期 (2015年06月) | ||||||||||||||||||||||||||||||||||||||||||||||||||||||||||||||||||
|
黑夜不可怕,除非它不會結束; 終於發生 舒適柔軟的沙發上,母親正襟危坐、雙眼發直,感覺好不協調。雖然心不在焉,但在這樣的氣氛下,我跟哥哥也只能依樣畫葫蘆地坐在母親兩旁。片刻沈寂之後,母親開腔了:「如果我跟你們爸爸離婚了,你們OK嗎?」 笑,在當時的氣氛下是相當不合宜的,但那卻是我最想有的反應;不只竊笑,更是仰天大笑!這大笑不是對母親的諷刺,更不是藐視,卻是為她對兩個兒子那執著的愛感到不可思議。好笑,因為這不是她第一次這麼問;好笑,是因為她遲遲不能為愛自己的緣故做出必要的決定。就在那天,我從母親的口裡得知,大笑也許並不過分。因為,她不再需要為同樣的問題痛徹心肺,輾轉難眠。她真的,離婚了。那是1999年的事。 心路歷程 在缺憾中長大的孩子,生命的旅程總是多了些波折。在臺灣,我除了讀書、畫畫之外,別無長才。來美國時,雖然已經是國中生,但是身高只有一米四六、掛著書呆子式的眼鏡,在人高馬大的外國同學眼裡,怎麼看怎麼不順眼。在陌生的環境中,我老是被嘲笑、搶錢、丟石頭、吐口水⋯⋯,經歷了各式各樣的羞辱。於是,我有了新的人生座右銘:有債不討非君子,有仇必報真漢子。 從那一刻起,我過著「寧我負人,毋人負我」的生活。我發誓,任何人冒犯我,一定加倍討回來。我走上了歧路,結識了許多損友。就這樣,過著灰暗、憤怒的生活。 然而,成了所謂「壞孩子」之後不久,我就深刻感受到,原來憎恨和報復是這麼的空虛。在報仇之後,我究竟得到了什麼?什麼都沒有!惟有更多的空虛。感謝小時候家人與師長的諄諄教誨。我居然懂得問自己,如果人生繼續這樣下去,活著的意義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使我對信仰產生極大的好奇。 在這樣的掙扎當中,我認識了上帝。雖然受洗時仍半信半疑,並且對基督教存有許多心結,但是上帝讓我在信仰旅途上,藉著對真理的逐漸認識,以及各樣超自然的經歷,切實明白祂的存在與真實。 珍惜所有 因著這寶貴的應許,我可以用一種截然不同的態度及高度,來面對自己身為單親孩子的處境,不僅戰勝了怨恨與抱憾,更增添了不少感恩與喜樂。 仔細思索父母離異這件事,我發現:「關係」的價值,並非取決於它是否「存在」,而是取決於它是否「健康」。正如我十六歲之前,母親雖然有丈夫,卻未因此過得更快樂,我也不敢肯定,如果父母不離婚,我就一定會過得更好。 歷經破碎者最容易陷入的迷惘,不外是以為「擁有」必定勝於「沒有」。我並非全盤否認「擁有」的美好,卻因著看到太多不健康的關係所帶來的痛苦,不免質疑所謂「擁有」所製造的假象。任何美好的關係都需要投資及經營,事業如此,親情更是如此。這樣的理解,幫助我不再強求任何已失去的東西,反倒學會更珍惜、重視當下。 同理待人 雖然一開始相當排斥,但當所愛的母親,一次又一次分享她的憂傷與痛苦之時,我學會了聆聽的功夫,開始能以同理心來看待所有的事物;連在我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我至終也能體諒。 其實,事隔多年之後,我有機會與父親交談,並問及他的心歷路程,發現他也實在歷經了不少波折。對父親而言,他的痛苦也是真實的。我沒必要用單方的說詞或外在的表象來譴責他。因為,在這個破碎的世代中,人人都需要有多一點的恩慈與憐憫。 還有一件事至今仍然記憶猶新:母親跪在床前禱告的畫面。那是在我未信主前的年日中,很令我震撼的一個場景。雖然當時我並不知道母親正在為什麼事禱告,─是為她所受的痛苦?她的婚姻?還是她的孩子?但我卻從其中明白:很多事情不是憑人的智慧可以克服的。對母親而言,離婚所帶來的衝擊及困境,需要有外在超自然的力量來幫她克服。母親倚靠上帝的畫面,在我心中種下了未來開花結果的信仰及生命。 健康成長 愛與原則,就是健康成長的秘訣。現在的我,擁有美滿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我對這個家的未來有莫大的信心。因為黑夜已經過去,傷痛已被撫平;眼淚也許還會再流,但是晨光總會在歡慶中信實地來到! (作者為傳道人,係本會單親家庭關懷團契召集人萬惠香次子。)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