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咪別抓狂!
上期貴刊主題企劃話題篇〈全A媽咪,拆雷有方〉,簡潔扼要列出四種最常見的「媽咪抓狂地雷」,我終於知道一天到晚嘶嘶作響的心理引信到底藏在哪兒,真是說到我心坎兒裡去了!而更寶貴的,是讓我知道該如何拆除引信,讓恐怖的抓狂雷區成為美麗的親情園圃。這真是及時雨啊!謝謝教導的胡慧玲牧師和執筆的林滋恩女士。(臺灣‧臺南‧張之雲)

重金屬樂手住我家
上期真愛主題企劃實例篇〈饒舌歌手住我家〉,作者和夫婿對兒子特殊興趣的包容、同理,以及不懈的禱告,給了我很大的提醒。回想起來,我實在太容易以自的見解和喜好強加在孩子身上,太少留給他們嘗試錯
誤和自由發展的空間;更遺憾的是,太專注於爭取作家長的權利,而未用同等或更多的心力為孩子禱告。
兒子九年級時迷上重金屬音樂,回想那段魔音穿腦、震耳欲聾,吃飯吃到一半都會被爆音震得失手掉落筷子的年日,再念及因無盡的爭吵而高中未畢業就離家的兒子,身為基督徒,我們虧缺了甚麼?答案不言自明!(美國‧西雅圖‧Jack)
一位美國公立小學校長的叮嚀
第一代臺灣移民當美國公立小學校長?既是資深教會師母又是知名公立小學校長?在臺灣、在美國都當過老師、當過家長?—這種組合真是太難得了。
衷心佩服貴刊編輯團隊的觸角和人脈。劉桂美女士既是專家又是過來人,剖析一針見血、建言實用明確,對我幫助太大了!這篇採訪的最後一處引文,應是出自「馬丁路得金」(金恩博士)而不是馬丁路得,對嗎?(中國‧北京‧馮煊)
編者回應:衷心感謝馮煊女士的細心,該段引語確實出自「馬丁路得金」,為校對疏失向受訪者和讀者們致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