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18期 (2021年04月) | ||||||||||||||||||||||||||||||||||||||||||||||||||||||
|
「新冠疫情何時了,損失知多少?休學休業整人瘋,美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辦公大樓應猶在,只怕人被裁。問君還有幾多愁?卻是遠慮之下無近憂!」―仿李後主《虞美人》 疫情造成的K型社會趨勢 K字的中點,一劃往上,一劃往下,形如疫情對我們個人、家庭、職場和社會的影響。原來有存款和退休後財務規劃的人,在疫情中若能智慧地投資,賺取更多錢,當然富者越富。原來必須做兩份工作才能維生的家庭,在疫情中失去工作,造成貧者越貧。同時,大型的科技和投資公司、Amazon、Microsoft、UPS、Zoom等企業,因應民生需要而賺了大錢。小型的企業和服務業,例如旅遊業、餐館、美髮業等等,卻山窮水盡,難以維持。 在信仰方面,大教會能利用Zoom 和YouTube等高科技,在線上舉行各種聚會,會友開機便能參與,甚至遠在其他地區或國家的基督徒也能上線出席,因此在疫情中,教會的人數和事工增長更盛。反之,小教會缺乏資金和人才,甚至無法支付牧師薪水,令人惋惜。 疫情考驗了婚姻和家庭,適者昌,溺者衰。在婚姻中從沒學過如何解決衝突的人,只會用幼稚任性的方法來彼此對付;疫情中,衝突加劇時,彼此只能勉強忍受,等到有機會時,就一走了之。例如我認識的一對年輕夫婦,婚後一個月就發生疫情,先生繼續每天鑽研他的博士論文,妻子則失業在家生悶氣,懊悔當初倉促結婚是錯誤,決定疫情一過,立馬離婚。 舊常態 新常態 911發生後,我們進機場、上飛機的規則從此改變。慘重的新冠疫情發生後,我們的生活也不可能完全回復如昔,必須面對各方面的新常態(new normal)。我認為最好的新常態,就是把我們在疫情中學到的功課,加在有益的舊常態上,產生1+1>2的效應。 疫情中,我們大量使用科技,但疫情後,必須慎選最有功效的。例如實施居家令時,Zoom是各種聚會最常用的途徑,缺點是兩人同時發言就嘈雜不堪,很難進行有深度、有創新、多人參與的分析、討論和交流。在我的公司,很多文案或策劃因此被擱置了。 我從事塑膠業,以前一年必須去中國四、五次作秀、參展、接洽商務等等。疫情中,被逼居家,只能錄音、錄影,在線上推展業務,例如LinkedIn。因而發現其實可以不倚靠促銷人員,不必付場地租金,節省了許多時間、人力和財力。 我個人相信經歷疫情後,教會也會有所改變。例如有些教會一向各種聚會特多,信徒成為名副其實的「會」友,而忽略了更重要的個人靈修、讀經禱告和家庭信仰傳承。疫情後,相信有不少教會將重新評估各種聚會和活動的優先次序,以及哪些聚會要繼續在Zoom上舉行,以便利行動不便、家有幼兒、路途遙遠的會友。 疫情期間,人人期待政府能及早撤銷居家令,但它對家庭並非沒有正面的影響。例如,作父親的以前從不管孩子的課業,居家時被逼得參與指導;疫情後的新常態,就是透過一同討論課業,孩子體會父親的關注和期望。夫妻在疫情中體驗了彼此尊重和體諒是不可或缺的;新常態就是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孩子們明白爸爸或媽媽在家上班時,某些時間他們不能打擾父母親,因此學會進退有節。 預備成長 重新出發 一組織剛成立時,是初創期,然後進入成長期,穩定後,就進入成熟期。企業本身就是一個生命體,不進則退;教會、家庭也是如此。2020年,因受疫情影響,我們只能長期處於維持期,表面上是兩腳踩剎車,但在後疫情時期,必須及早開始計畫。養精蓄銳後,時機適當時,就可以重新出發。 在Reinhold Niebuhr那篇有名的禱告文中,他向上帝求分辨何者可改變、何者不可改變的寧靜、勇氣和智慧,這也是我們在後疫情時期最需要的。因為,經歷疫情後,不是每個人或每件事都需要改變,重要的是如何慎思明辨。 以家庭為例,居家令頒佈、孩子的學校關閉後,家人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 24小時和睦相處,如何分工合作協調,在在深具挑戰。當作父親的,開始參與做家事,增進與孩子的互動;作妻子的,開始更能體會先生從工作承受的壓力,不論他在公司或在家上班;孩子感受父母的心態有良性的改變,就更快樂、更有安全感,全家人因此更有默契。 在疫情中,許多人學習慎重考慮家庭或財務的優先次序。例如本來想要買新車,後來發現那不一定是必要的。家人用了多年的溝通型態或解決衝突的模式,後來發現強勢的一方,應該詢問對方的意見看法。本來想早點退休的人,後來發現尚未妥善規劃退休生活,所以時機未到。原本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公司處理業務的老闆,發現自己可以從家裡連線進入公司的電腦。又如兒子媳婦希望公婆能常常去拜訪,好多關懷孫輩;當公婆學會使用社交平台,就能隨時與兒媳孫談天,皆大歡喜。 職場上,我本來不信任在家上班的果效,總覺得員工必須露面專心在公司上班才算數,現在我的觀點不同了。在很多情況下,員工只要把該做的事做好、顧客接洽好,就可以在家上班,減少通勤的精神和時間;這是疫情過後我會繼續適當使用的。 以前我常花很多經費換設備,現在找人換修不方便,我就在現狀中嘗試錯誤,也能維持穩定情勢,節約開支。為了公司以後的突破和創新,對於新的產品、客戶、供應商、聘用的人才,我也有新的構思和藍圖。在這些思考過程中,我更體會甚麼是上帝的呼召和異象,甚麼是對工作的熱愛。 在疫情中,我的員工家庭經濟每況愈下,夫妻感情破裂,有的甚至開始吸毒。我請一位墨裔的牧師來關懷幫助他們,但不久就停頓了。我深感他們需要的是全人關懷,帶領他們認識上帝,比給錢更重要。我不輕易放棄,終於找到Market Place Chaplains―專作職場福音事工的人員來進行。這關懷員工心靈需要的事工,讓我可以服事上帝又服事人,非常有意義! 實際的計畫與行動 2021年初,COVID-19 疫苗開始注射後,大家都期待疫情會漸進入尾聲。然而,在勇氣與寧靜裡,在要改變與不改變中,個人、家庭和職場如何取得平衡?我們要如何向上帝求智慧,持續 K型的向上進展? 我鼓勵讀者們拿出一些安靜的時間,就家庭、職場、教會、個人等方面,寫下自己在疫情中學習到的功課,以及可以確實行動的項目。常為這些行動禱告,訂為自己在上帝面前的委身。一週至少一次,把各項目重做評估,依優先次序排列。 在這一連串實際的計畫和行動中,理想不再是理念或空談,而是可見成果的積極進展。您必定可以感受上帝因此賜福了您的家庭和事工。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1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