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5期 (2024年02月) | ||||||||||||||||||||||||||||||||||||||||||||||||||
|
退休是享受黃金歲月的大好機會,也是人生另一階段的開始。總有一天,職場生涯結束的日子終會來臨。近年全球趨勢顯示,現代人平均比以前更早退休。若以60歲退休,85歲離世來算,還有頗長的25年人生路要走。 不少人面對退休,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手上有大把時間可自由揮灑,憂的是不知如何善用這一大段光陰。 人生上半場多半投資在學業、事業、家庭,人生下半場如何享受有意義的退休生活,讓生活變得充實不留下遺憾?預約幸福退休生涯,你準備好了嗎? 期盼透過以下三個案例及其剖析,提醒大家退休後依然要勇於改變,樂於學習,為自己與家人創造幸福人生。 案例A:夫妻一退休一在職,相看兩相厭, 怎麼辦? 前華爾街分析師小李,因工作壓力過大,於57歲那年選擇早退。原以為王子公主從此將過著幸福逍遙的日子,畢竟以他過去職場打拚累積下來的資產,已經可以達到財務自由。小李妻子在州政府上班,若屆齡退休,可拿到優渥退休待遇,但還得等個七年。 剛退休的小李一開始滿心歡喜,自告奮勇當家庭主夫,買菜做飯,整理庭院,偶爾還接送妻子上下班,每週固定約朋友到公園健走,享受無壓力的退休生活。然而一年後開始出現輕度憂鬱。「妳忙妳的,我做我的,這樣的日子有啥意義?」小李意興闌珊,不願與妻溝通。而妻子仍然職場、家庭兩頭忙,捨不得提早退休。看到老公每天只會盯著電視、手機,她深感無奈,兩人漸漸相看兩相厭。 回應A:一期一會,珍惜當下 一則以喜,多則以憂:「喜」的是小李57歲就達到財務自由,這並不容易。但有更多則「憂」;最大的憂是他們夫妻倆已長時間不溝通了。小李的「退休症候群」很常見:一開始對退休感到新鮮,但新鮮感過後,現實與夢想不符,就出現失落感。推測很可能是兩人沒有事先好好討論小李退休後的生活安排,以致無法同心同行。當然,還必須找出更深層的問題,例如金錢觀、價值觀、性愛觀是否不一致。 刻意安排,用心經營:一般來說,女人比男人更懂得安排生活。建議李妻要刻意找出與先生的共處時間。先從出門前、下班後、睡覺前這三個時段練習,試著主動給先生擁抱,說聲「我愛你!」「你辛苦了!」不要小看肢體接觸的力量,不要覺得這是老生常談,夫妻情感就是靠著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互動建立起來的。至於小李,可以爭取每週或每月固定一次與妻子深度溝通談話,或找婚姻輔導。小李有何委屈,有何不滿, 有何期待,都可用健康的方式向妻表達。在問題還沒擴大前,彼此真誠相待,修復無意中的傷害裂痕。 一期一會,珍惜當下:「一期一會」源於日本茶道精神,其意義可引申為「一生一次的機會,當下的時光不會再來,須珍重之。」婚姻生活好似夫妻一起搭乘觀光列車,同賞沿途風景,共嘗人生苦甜。退休後的慢生活,理應達到最幸福的階段,要珍惜這不多的歲月。妻子離退休還有七年,但人生沒有多少個七年,不知道哪一天,其中一人會先下車,建議小李夫妻倆都應該彼此珍惜,甚至重修戀愛學分。 案例B:單親媽媽退休後住哪兒? 63歲的艾美半年前老公離世,她在保險公司上班,向來精通數字,擅於理財,也經常幫助客戶做退休財務與保險規劃。老公生前已將財產交代清楚,財務方面艾美倒不擔憂,糾結的是,退休後不想一個人住在目前的大房子。但到底該住哪兒? 兩個成年女兒,一已婚,一單身。艾美隨時可以退休,但不知道退休後應該邀請單身的小女兒回家住?或搬到更靠近大女兒家附近?或是賣掉房子搬到老朋友所住的老人公寓社區? 回應B:謀而後動,周全考量 若留原處,建立新界線:若想留在原處與小女兒同住,艾美第一個要思考的,是平日與小女兒的關係好嗎?再詢問她是否願意搬回同住。若小女兒願意,艾美需學習並尊重女兒是長大並獨立的個體,不能嘮叨,不能再把女兒當小孩看,母女之間是成人與成人的關係。母親成了單親,女兒長大成人,彼此生命都經歷了改變,彼此建立新界線,給彼此空間,才能減少同住的衝突。 若搬近女兒,先好好溝通:搬家是人生大事,需提早規劃,若太匆忙會產生意想不到或後悔莫及的情況。不管是單親或雙親家庭,退休後總想靠近兒女的家,彼此看顧。艾美搬家靠近大女兒是不錯的方案,但事先需與女兒女婿好好商量。最好能做到一面保持自己的獨立性,一面又因靠近女兒而保持連結,若有孫輩,也能互相幫補。特別提醒:一定要把女婿的意見列入考慮。 獨處但不孤獨:在陪伴單親家庭的過程中,我常提醒“Alone, but not lonely”,獨處但不孤獨。看來艾美似乎是個能力很強的女性,建議退休後找到新的生活目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另外,學習獨處非常重要,能夠與自己相處愉快,才能享受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 案例C:回籠工作或提早享受退休? 喜歡音樂的老張60歲退休前,是臺灣臺中一家經營有成的小公司老闆。受新冠疫情影響,生意一落千丈,與妻討論後決定關閉經營20年的公司。老張退休後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學彈吉他。此外,他也積極參與各項義工活動,四處旅遊,對於退休生活感到滿意。 退休半年後的某日,老張生意往來的舊識來電,邀請他到朋友公司幫忙。老張心裡猶豫:「老朋友看得起我,我才60歲,身體也還硬朗,應該還有生產力吧!但像目前這樣,玩玩音樂,做點義工,到處走走,其實也挺好!我到底應該提早退休享受人生?還是重返職場再幹幾年?」陷入糾結的老張認真地自問。 回應C:提升意義感 家人第一:雖然老張沒有提到他的家庭關係,但退休後仍要把家人列為第一優先考慮。老張以前事業有成,想必生活忙碌,如今退休有時間了,應投入更多時間、心力,與家人相處。多陪伴配偶或高齡父母,就算孩子已長大,也要主動經營親子關係。 實現夢想:老張有喜愛的興趣是好事,實現自己以前想做而沒時間做的夢想,是許多「退休新鮮人」必然經過的階段。老張甚至可以給自己更高一層的挑戰,吉他學成後,可到社區或教會,對不同的年齡群,教人彈琴,或是義務表演,自娛娛人,利人利己,榮神益人。其次,老張也可以從五花八門的各種課程中拓展興趣,例如加入合唱團、雕刻班、外語班⋯⋯, "think outside of the box",突破框架,嘗試自己以前從未做過的事,說不定會發現新的才能喔! 半退半工:華人常有「要做到死」的執念。這種觀念,與其說是「熱愛工作」,不如說是害怕退休。不論是主動或被迫退休,只要坦誠面對,妥善規劃,每個人都可以享受鮮活、幸福又豐盛的退休人生。老張猶豫是否重返江湖,其實還有一個選擇:若沒有經濟壓力,「半退半工」也可行。一方面以兼職或顧問方式,貢獻累積幾十年的專業;一方面享受退休生活的彈性時間。想提醒大家的是,「朋友看得起」,是讓老張想重返職場的動機之一。他打拚一輩子,在職場追求成就,工作表現成了自我認同的一部分。但人真正的滿足感和價值感應是發自內心,而不是靠外在環境與別人的肯定。 提升意義感:在健康狀況還好的初老期,退休人士的生活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是快快樂樂迎接生命的新頁,到處旅行,投入嗜好,跟老同學、老朋友恢復聯絡,忙著學習發展新的興趣。另一類則是對閒下來的狀態很不習慣。或者想回籠上班保持生產力,或選擇顧孫,或作義工,或將精力放在投資理財。其實大部分退休的人都在這兩者之間來回擺盪,包括老張。老張的選擇其實不在於何時退休,或是否繼續工作,畢竟興趣夢想或工作都只是外在的表象,不一定是人生價值觀的完全體現。盼望老張擴大思維,找到屬於他自己的意義感,嚴肅面對自己究竟想要甚麼,能貢獻甚麼,讓日子過得更有意義。 預約幸福退休的關鍵 人是有慣性的。安穩的職位讓我們有如被豢養的動物,久而久之,那不受控的本性,漸漸被馴服了。等到退休那一刻真的來臨,可以完全脫離「牢籠」時,反而不知所措。 當然,每個人因年齡、健康程度、職業、興趣及家庭狀況不同,對退休也就有不同的考量與準備。然而,退休是人生另一連串新挑戰的開始。身體、關係、財務、住處、休閒、興趣、夢想⋯⋯等,都需妥善安排。 綜合上述三位專家的建言,可以看出退休後的人生能否過得好,關鍵在於有沒有建立核心價值,及樂觀平衡的態度。不論如何,職場生涯總有一天會結束,不論提早退休或屆齡退休,超前部署,認真面對,勇於抉擇,才有可能預約幸福退休。 |
|||||||||||||||||||||||||||||||||||||||||||||||||
Copyright © 2001-202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