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5期 (2024年02月) | ||||||||||||||||||||||||||||||||||||||||||||||||||
|
去年夏天南加氣溫飆高,炎熱暑氣讓人胃口欠佳。去華人超市買菜時看到一堆切好的冬瓜,用塑膠袋一塊塊紮好。不如煮鍋冬瓜湯退火消暑吧! 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煮冬瓜湯,特地打電話問媽媽做法。媽媽說很簡單,熬排骨作湯頭,切點薑絲,湯滾後加入切好的冬瓜就行了!媽媽還不忘叮嚀:「冬瓜要削皮喔!」 哼哼,老媽太看不起我了!人家我早就請教過估狗(Google)大神,知道冬瓜要削皮啦!而且還知道「豪華版」的冬瓜湯會加點蛤蜊肉下去提鮮呢!這不,我連蛤蜊都買好了! 想不到,自以為萬事俱備,還是出了個糗。 既然都說冬瓜要「削」皮,那就用「削皮器」來削囉! 欸,這個冬瓜還真不好削,大大一塊加上皮又滑溜溜的,好幾次差點手滑削到手指頭。而且冬瓜皮怎麼這麼厚哇? 一大塊冬瓜削完,削皮刀都鈍了。 後來才知道,原來去厚厚的冬瓜皮得用菜刀─可憐的削皮刀如果會說話,應該會哭訴道「無理虐待」、「負荷超量」吧? 除了冬瓜,我也曾鬧過另一齣苦瓜笑話。 那一回煮苦瓜,也是先打電話問媽媽,苦瓜要不要削皮?媽媽在電話那頭止不住大笑,說她想到以前阿嬤講過的古早笑話:「菜瓜幼幼(細細)要削皮;苦瓜粗粗不削皮。」一位新婚小媳婦下廚,做了兩道菜:菜瓜與苦瓜。結果卻難以下嚥─原來菜瓜沒有削皮就下去炒;苦瓜卻刨了皮再煮湯。被婆婆訓斥一頓後小媳婦不服氣地說:「誰知道菜瓜細皮嫩肉的還得削皮,苦瓜一身粗疙瘩卻不用刨皮呢?」 冬瓜、苦瓜⋯⋯ 這些廚房裡的尋常食材,著實給我上了一門震撼教育。還有在臺灣夏天常吃的筍子,也曾讓婚前遠庖廚的我傷透腦筋。婚前只會吃筍,對筍的常識卻很貧乏,連如何料理筍都是一知半解。婚後頭一次在華人超市看到新鮮帶殼的筍,開心極了,馬上想到媽媽以前煮的排骨筍子湯。估量著就我和老公兩人,吃不了太多,便只選了一顆中號的筍回家。 我興冲冲動手剝筍皮的時候,卻發現皮越剝越多,筍子越變越小,心裡慌了起來:「該不會買到黑心筍了吧?怎麼像洋蔥一樣皮剝不完啊?」當下連忙打電話向媽媽求救。媽媽在電話那頭啞然失笑:「筍子本來就是這樣啊!要先把深色的外皮剝掉,還要用刀削去老硬的淺色部份,然後再切塊下去煮湯。」原來如此! 那晚端上餐桌的排骨竹筍湯,一整鍋都是排骨,筍塊倒像是點綴用的,少得可憐。 隔天,我又去超市買了三顆筍回家。「這回總不會再出錯了吧!」我開始剝皮削皮。可剝著剝著,手竟癢了起來。等煮完排骨筍湯後,手背上已經起了一粒粒小疹子! 「不會吧?筍子又不是芋頭,也會讓人皮膚發癢嗎?」原來我對「筍子」還是沒有「知己知彼」嗎?打電話給媽媽,媽媽淡淡地說:「是啊!我剝竹筍時手也會發癢。」是遺傳嗎?我們母女倆都對筍子皮膚過敏?怎麼都沒聽媽媽講過? 想起媽媽常做的筍子料理─那媽媽不是每做一道手就得癢一回?可印象中卻從沒聽媽媽抱怨過。 冬瓜、苦瓜、竹筍⋯⋯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能端上餐桌成為尋常料理,過程其實一點兒也不簡單。 所有願意為家人委身在廚房裡煮飯的女人,同樣也不平凡。 |
|||||||||||||||||||||||||||||||||||||||||||||||||
Copyright © 2001-202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