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期 (2003年08月) | |||||||||||||||||||||||||||||||||||||||||||
|
吳家夫婦頭痛、傷心、焦慮,只因──
兒子長大不長進 主答 吳子良
求助個案 阿龍自十二歲起被父母送出國,單獨在美國當小留學生,因為無法適應異國文化的生活和學習壓力,生活懶散、讀書不專心、幾乎沒有朋友,一放學就關在寄宿處看中港臺連續劇、武俠小說。
阿龍十六歲時,他的父母王氏夫婦搬來美國,總算一家團圓。為了補償他,為他買名貴跑車、名牌服飾、最先進的電腦設備,有求必應。但阿龍的讀書態度和人際關係絲毫沒有改進。
如此渾水摸魚好幾年,中學總算勉強畢業。父母很希望他念大學,除了幫他付學費,每個月還給他一千美元花用,但他還是不用心唸書,一天到晚躲在家中上網,並看許多色情雜誌和光碟。
他在家中住到廿五歲才出去自己租房子。廿五歲時,大學已讀了七年,好不容易似乎可以畢業了,卻在畢業典禮前兩個月宣稱要放棄學業,對父母苦勸不理不睬。
此外,父母很擔心他沒有正當的交際,希望能幫助她交易性朋友,以為他談談戀愛,生活可以過得正常一些,但他總是不聽勸。
王先生王太太痛心疾首,卻莫可奈何。他們到底該拿這懶散、退縮的兒子怎辦?
以下是資深青少年及親子輔導治療師吳子良先生的分析和建議。
情境剖析 阿龍的父母在他十二歲時就把他送來美國當小留學生。我們並不清楚在什麼情況之下,他們做出這個影響極其深遠的決定。資料也沒有顯示在決定過程中,他們是否徵詢了阿龍的意願。這個因素,對阿龍來美後的適應影響甚大。
歸納我們接觸到的許多小留學生個案,發現他們來美的原因不外以下兩種:
無論如何,王氏夫婦必定希望兒子在北美能有較好的成長和前途。很明顯的,在他來美之後,因父母缺席、語文能力落後,在適應上是出了差錯。他生活懶散、讀書不專心、甚至有點自我封閉,不思上進,看來似乎是個「懶孩子」。 好些權威的研究報告都指出,多數小留學生普遍都有不同程度的適應困難,有些甚至在長期適應不良下,產生輕微或嚴重的抑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s)。 從心理輔導的角度來看,阿龍經歷著好些適應上的困難症狀(Adjustment Disorder Symptoms),包括失落、迷惘、抑鬱的情緒,進而影響到他的學習及人際關係。此外,阿龍似乎沒有得到充分的照顧、了解和幫助,只好用看錄影帶、讀武俠小說來逃避現實。 當然,並非所有的小留學生都會產生病態的情況。若父母把孩子送來美國之前,能預先給他心理準備,且在來美之後,安排充足的照顧和支持,在發現適應問題時即刻找心理專家幫助,一般都可以逐步克服困難,使生活重歸正軌,並且不會產生長期的情緒或行為症狀。 不幸的是,王先生夫婦徒有一片苦心,卻因事先預備不足,事後又誤以為物質可以彌補一切,未能及早提供合適幫助,以致阿龍行差踏錯、積重難返。 阿龍已廿五歲,要改弦移轍並不容易,但「遲做」總比「不做」好。以下是我的建議。 建議一:讓孩子為自己負責 不要以為以為補償虧欠,讓孩子的歲所欲,便可治好他鬱結的心緒,感動他求學上進。 無可否認,孩子確實需要有多些自由選擇的空間,也需要物質上的滿足和鼓勵。但必須讓子女承擔起重建自律改進學業和人際關係的主要責任,來換取所嚮往的自由和獎勵。不然,孩子不但難以改進,問題反而會變本加厲。 建議二:掌握孩子的需要 王先生王太太希望阿龍能上大學,因此他們用金錢資助的方式,勉強「幫」他念大學。這顯然並非阿龍的志趣,但他為了得到父母的經濟支持,只好繼續以退為進的方式過活,以看雜誌、光碟,甚至放縱情慾來發洩和逃避,並未正面去處理心中的鬱結和苦痛。不幸的是,阿龍的父母用錯了苦心,繼續容許他逃避,竟達七年之久。之後,又繼續想為阿龍安排對象,希望他可以正正當當的去成家立室,過父母想他過的「正常」生活。 顯然的,阿龍的父母再度失望了。原因是,他們掌握不到阿龍的真正需要,卻常常迫使他為了父母的期望而活。於是,只有成龍夢碎,痛心疾首。 王氏夫婦應當與阿龍懇談,幫助他朝興趣所在、力所能及的目標,一點一滴開始努力,積累自信。若他仍想完成學業,就幫助他完成,否則就要重新做生涯規劃。 建議三:尋求專業協助 經歷了這麼長久的苦心,努力,換來的是失望,王氏夫婦當然痛心,要大罵兒子一事無成。這當然只能一洩心中苦悶,對現實大概無補。 王氏夫婦在此時應該請專業輔導者幫助,找出阿龍真正的癥結到底是語文、交友、心理或家庭問題,好正確而深入地從過去的傷痛中汲取教訓。 並在原有的苦心好愛子之心上面,加上合適的關懷和引導,助阿龍學習為自己的生命負責任,重訂自己的生命目標和方向,不再為了反抗父母的期盼,一味以「逃避」的方式去活。 在這個過程中,父母要確實明白兒子是成人了,要放鬆掌控,帶他像個獨立的成年人,讓他為自己的前途做決定并負起責任。 但同時,仍保持對他的關愛心,鼓勵他去接受輔導,好讓輔導師能更明確的診斷他的心理困擾、給予引導和治療。當然,若能鼓勵他到教會,以信仰來改造心靈,則收效必定更大更深。 在我輔導的個案中好幾個類似阿龍的情況,也見過有好些感人的進展和成功例子。但願王氏夫婦不要灰心,因為真愛終能感動人心。 養兒育女價非低 在美國,養一個小孩要花掉父母多少錢?
資料來源: Scientific American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