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青少年兒女的心.自白篇
永不嫌遲
█廖美惠
「媽咪,趕快來樓下看,很特別的哦!」剛滿十五歲的兒子興奮地呼叫著。
「現在沒空,手上濕濕的,還要忙著做晚飯呢,等一下再看吧!」我隨意回了他一句。
錯失良機
當我把晚餐備妥,鬆口氣坐在餐桌前時,才突然意識到半個鐘頭前,兒子不知為啥叫我?兒子平時很少這樣大呼小叫地喚我的。
「剛剛樓下發生什麼事情?你要我去樓下看什麼呀?」我打起精神問兒子。
「沒什麼啦!只是我的1000片拼圖完成了,爸爸幫我裱了框,所以想叫妳下來看看裱好的拼圖掛哪裡好?」幾秒鐘後,我感覺到,兒子忽然像隻緊閉的蚌殼,不願再開口多說什麼。
我知道這幅拼圖對兒子意義重大,這是外子上週送他的十五歲生日禮物。這一星期來,他犧牲了玩樂的時間,每晚一人安安靜靜、不疾不徐地執行自己的「千片拼圖計畫」。好幾回叫他吃晚飯,他總是說,「等一下!再等一下就好了!」
就這樣,兒子真的把這數以百計的小碎片拼起來了,拼成了一幅畫,也拼出了他自己的成就感!我想,當他放下最後一片拼圖的那一刻,心中必定興奮雀躍不已。
說實在的,兒子這份耐心,連我自己都做不到。然而就在他完成拼圖,最得意的一刻,當他呼叫我,要與我分享喜悅的那一刻,我竟因手濕,壓根兒沒有留意兒子正打開心窗,邀請我進入他的內心世界。
兒子個性一向安靜,話不多,和女兒活潑性格正好一百八十度相反。在《如何教養孩子品德》一書中曾讀到:「內心世界是我們個人思想、人生大願、串串美夢所在的地方。內心世界也是最隱密的地方,如果沒有主動邀請,誰都沒有辦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時時刻刻都在變化成長,作父母的要對這個時刻特別敏銳!」
該書作者稱「心窗打開」是一種極特殊、極寶貴的時刻,在這樣的時刻,孩子會邀請父母進入他們的內心世界。這樣的時刻,也許會出現在家人一起散步的時候,也許是正在喝熱騰騰的巧克力時,也許是在完成一件拼裝玩具……。總之,常常是在你沒料到的時候,孩子會打開他們心裡的窗,邀請你進入。
是不是孩子年齡愈大,打開心窗的機會就愈少?我為自己錯失兒子好不容易「心窗打開」的那一刻,深感懊惱!
尋找友誼
|
青少年喜歡成群結隊,物以類聚。若氣味不相投,很難打成一片。
(攝影/陳志學)
|
幾天後,我到賓州參加營會,與蘇文安老師談話時,偶然提到青少年教養問題,我特別想知道如何走進青少年的內心世界。於是蘇老師送了我一份〈強化親子關係15問〉。(編按:詳見本期主題企劃「
話題篇」)
與外子看完這15個題目後,同心禱告,求主給我們智慧,在合適的時間與情境下,與兒子一同討論、完成這份問卷。
回顧兒子十五年的成長歲月,他在美國出生,幼兒期隨我們回台灣,八歲再度移民來美。八歲之前,他天真爛漫,與我感情親密。再度來美之後,幾度,我卻為兒子交友問題感到心疼。
三年級,初到美國,上學不到一個月的兒子,一回到家就問我:「今天,同學在學校叫我Intruder(入侵者),Intruder到底是什麼意思呀?」
四年級,坐校車時,他總是安靜地選擇坐在最後一排,最好任何人都不要來打擾他。五年級,老師說,中午休息時間,兒子總是選擇留在教室寫功課,而不願到外面和同學玩耍。六年級,午餐時間,他會一個人坐在角落。七年級,好幾次,我見到他一個人安安靜靜地走路上下學,其他的孩子卻是嘻嘻哈哈邊走邊聊、邊走邊玩!
喜出望外
一直以來,兒子很少和我提及有關交友的話題,一則他個性內向,不擅主動交際;一則過去幾年,我們經常搬家,每兩年就換一個學校。就算是在教會,他也總是遠遠站在一旁,當個旁觀者。有時,我會替兒子抱不平,他是這麼認真負責的孩子,為什麼他周圍的同學,沒有人願意和他作好朋友呢?
曾試著替兒子辦生日派對,邀請小朋友來家裡,盼望能為他製造交朋友的機會,但兒子還是悶聲不響,對交朋友沒有興趣,讓我這為娘的感到無助與不知所措。
過去,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我也常問:「誰是你最好的朋友?」開朗的女兒,一向交遊廣闊,竟回問:「最多可以說幾個?!」安靜的兒子,答案則總是:「我不知道!」或是「我沒有最好的朋友!」
這回做問卷,心想,兒子可能又要回答他的標準答案--「我不知道!」不料,兒子竟說出了兩個名字,接著又說:「雖然現在可能還不是,但是我相信有一天,他們會成為我最好的朋友!」
我和外子心中暗喜,因我們認識那兩個孩子,並和他們的父母熟識。原來,過去一年兒子課後經常與他們一起打網球,慢慢建立了友誼。我還是故作鎮靜,繼續問兒子:「那,他們最吸引你的是什麼呢?」「他們有愛心和耐心的好品格,」兒子露出認真的表情繼續說下去。
言行一致
想起兩年前,兒子剛進入青少年階段,約有一年的時間,兒子像變了個人似的。「不要進我的房間」、「不要牽我的手」、「不要擁抱我」、「我就是不要跟你們出門」、「不要亂碰我的東西」、「不要一直問我問題」……十三歲的兒子突然好像退化成三歲孩子般,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要!」
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是哪裡做錯了,也不知道如何進入他的世界。兒子一味拒絕我,而我能給自己的惟一理由就是:「因為他進入了青少年階段!」我只知道,那時候的他,是全家最令我憂心、煩惱的人物。
去年,邀請兒子一同參加「真善美基要生活原則講座」(Basic Life Principles Seminar),聽完演講後,真誠地請兒子列出他曾被我「冒犯」之處。兒子其實可以舉出我不計其數的錯誤缺失,但他只提出三項:「媽媽常錯怪我」、「媽媽偏心」、「媽媽言行不一致」。我真的感謝他指出我的錯失,並真心請求兒子原諒我,也向上帝認錯悔改。
問卷的第七題:「你希望爸媽做什麼改變?」兒子表示:過去一年,「被錯怪」及「偏心」這兩項,我已經進步許多,但是「言行不一致」這一點,兒子還希望我能繼續努力改進。
我常想:「兒子是上帝派到我生命中來的小天使,但同時也像是我自己的一面鏡子。」有時候,他甚至比外子還知道我的「致命傷」在那裡。我的所言所行、我的缺點,在他面前無所遁形,我更不可能在他面前說一套,做一套。我請求兒子接納我的不完全,我期盼兒子欣賞我的優點也包容我的缺點。
透過諮商人員、上課與相關書籍,我慢慢了解,作為青少年孩子的母親,我不可能靠自己的力量去改變孩子,惟一能做的就是先改變我自己。當我自己可以真正對上帝、對人,常存無虧的良心時,我才能坦然接受面對我的青少年兒子,我才可能真正做到言行一致,我才能夠真正走進他的內心世界!
耐心等候
過去,我一直為兒子的交友過份擔心,那是因為我還是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產業,我並沒有完全把兒子交給上帝啊!
過去,我還是持守傳統華人父母的觀念,要以兒女的表現作為炫燿的資本。
過去,我用世俗的價值觀來評斷他的價值,而沒有真心無條件地接納兒子!
走了這麼多冤枉路,只有真正認清上帝的法則,用新的態度來面對,才可能有出路。我不可能要求兒子一夜之間就改變;我不可能才播種,就想要收成;我不能揠苗助長。我願意給兒子時間,耐心等候,陪他一起長大成熟!
有時我不禁會想,若我在孩子更小的時候,就能夠認識上帝,就播下好的教養種子,或許現在就可以稍有收成。但是,永不嫌遲,不是嗎?聖經上說:「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是的,我還是很有盼望的,因為我相信上帝的應許,我相信上帝必要賜福給順從祂命令的人。
高中畢業後,兒子可能就展翅高飛離開我們身邊。如果,此刻上帝要應允我一個禱告,我願祈求上帝,未來關鍵的四年給我智慧,讓我用合上帝心意的教養方式來贏得我那青少年兒子的心!
作者廖美惠(左二)全家露營,其樂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