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57期 (2011年02月) | ||||||||||||||||||||||||||||||||||||||||||||||
|
2006 年七月二十五日,父親癌末彌留之際,將雙手放在女兒隆起的腹部,並鄭重地把自己的心跳「傳」給了腹中的胎兒。承襲了外曾祖父心跳和中文名字的外孫─春毅,一眨眼已四歲多了。 兒歌出爐 當春毅滿三歲時,女兒就把他送到一家由教會設立的托兒所,為的是讓他早點適應群體生活。剛開始時,春毅不太能適應離開母親,總是哭鬧個不停。兩個禮拜以後,逐漸進入狀況;每週二、週四一大早醒來就嚷著要上學。在女兒接他放學途中,外孫在車上就咭咭呱呱地和女兒分享當天在學校發生的大小事。 一個月之後,他已能把在學校學會的兒歌在家演唱。雖然唱得口齒不清,但女兒聽久了,也隱隱約約地聽出歌詞裏面有 「耶穌」 這兩個字。只要興致一來,他就會開始一首一首地唱著:「你不能把耶穌的愛放在抽屜裏,你不能把耶穌的愛放在書包裏,你不能把耶穌的愛放在盒子裏,耶穌的愛只能放在你心裏」、「我歡迎耶穌住在我心中因為祂使我快樂」、「我不要當一隻不乖的黑黑羊,我是耶穌懷抱中的小 小羊」等等我們都很陌生的福音兒歌。 外孫帶回家的兒歌日日增加,他也把主耶穌介紹給我們的孫女─葛奕涵 (媳婦娘家有不同的信仰背景)。很快地,包括快滿五歲的孫女,我們大家都能愉快地和他一起歡唱。 堅信不移 平常在女兒家用餐時,除非我們在場,他們很少做謝飯禱告。外孫上學後,他堅持大家一定要謝飯。他會帶我們一起說:“ Thank you, Jesus, for the food and all the animals we eat”(謝謝耶穌賜食物和動物給我們吃);他的神情非常嚴肅且誠懇。當我們全家聚餐時,大家都得唱這些福音兒歌並一起做謝飯禱告。 有一天,我們和兒子、女兒一起用餐;餐後,大夥兒東南西北的閒聊著,話題突然由政治轉向宗教;大家七嘴八舌地發表不同的意見。當兒子提到無神論、創造論與進化論這些較有爭議性的論點時,外孫睜著一雙大眼,安靜且專心地聽著,不發一語;在談論的空檔中,他突然舉起一隻手大聲地宣告:“There is Jesus !!! I believe in Jesus!”(真的有耶穌,我信主耶穌!)。他當時的表情是非常堅定的。 追根究柢 外孫特別喜歡和我在電話上聊天,有時我們可以聊半個多小時。有一天,我們正赴查經班途中,外孫來電:「 阿嬤,妳在做什麼? 」「阿嬤要去 學習耶穌的話。」我這麼回答他。「我在學校也學耶穌的話呢!」外孫答道。 外孫表達能力甚佳,因此幾乎每隔兩三天,女兒就會跟我們分享他們母子之間溫馨的對話。她有次提到,春毅飼養的金魚不幸壽終正寢,她依照慣例,由魚缸中撈起那隻毫無氣息的死魚丟進馬桶裡沖走。春毅見狀頻問金魚的去向。女兒只好回答:「金魚死了!牠到天堂去看主耶穌了!」 此時,春毅興奮地問他媽說:「媽咪!妳可不可以也把我沖下馬桶?這樣我就可以見到耶穌了! 」。女兒突然感傷地抱著她那得來不易的兒子說:「喔!你的時間還沒到,還沒到!」。女兒不禁後悔對處理金魚屍體的粗糙;畢竟要跟一個年僅三歲半的幼兒解釋生死的問題似乎言之過早。 信心傳承 家父出生於一個信奉民間宗教的典型臺灣家庭。他二十歲在醫學院就讀時接受了主耶穌為他個人的救主。因為他的信仰和行為上的見證,他的八個兄弟姊妹中有六個家庭分別在不同的階段受洗成為基督徒;更難得的是有多個家庭成員,甚至第二代和第三代,目前仍在教會中熱心服事。台北濟南街基督長老教會牧師在爸爸的追思禮拜中尊稱父親是吳家的「亞伯拉罕」(信仰先驅)。 父親回天家已逾四年,這幾年來思父之情從未減少些許。每當我抱起外孫春毅,總會情不自禁把耳朵貼在他的胸前去聆聽他的心跳。當我聽到他那強而有力的心跳聲時,似乎有一絲微聲在耳邊響起 : 「我在這兒,女兒!」 這是我感覺最貼近父親的時候,心中頓時充滿安慰、感恩和感動。 父親臨終前在病榻上為未曾謀面、也不會謀面的外曾孫所留下的祝福,如今似乎已有了動靜。四歲的外孫小小心靈中福音的種子已經萌芽。離開教會十多年的女兒、女婿因外孫喜歡上主日學而再次回到教會;已滿五歲的孫女也因得跟著表弟一起唱福音兒歌而認識了耶穌。 但願這棵小小福音的種子在周遭眾人的呵護下日漸茁壯、長大,在這個E世代中,成為我們家族的另一位「亞伯拉罕」;也但願我們都好好保養身心,好在年歲更老邁時還能見證到春毅成為多人的祝福。 請上網賞讀本刊第40期作者與父親間的感人故事「愛的心跳永不息」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