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60期 (2011年08月) | ||||||||||||||||||||||||||||||||||||||||||
|
愛,可以是一種挑戰,成年子女的行為或成就猶如父母的成績單。兒女的行為表現若不符父母的理想思維,如何愛就成為一種挑戰。 後現代年輕人與嬰兒潮年代出生的父母,在觀念上有明顯的不同,若再加上在僑居地文化的衝擊,雙方產生語言代溝與文化代溝在所難免。 隨著兒女年紀漸長,父母子女間的互動當然也會不同。兒女年紀小時,需要照顧食衣住行,處處呵護。成年兒女追求獨立的空間,加上彼此對「成熟」的定義不同,兒女的生活軌道與父母為他們鋪陳的軌道一有落差,就會造成許多磨擦與挑戰。筆者採訪本會特約講師,對親情互動及家庭成長極為關注的作家莫非(陳惠琬),並擷取本刊第12期「當成年子女歸巢時」一文的觀察及訪談,為您整合歸納出本文的建言。 資優父母 有口難言 住在紐約的惠美,一想到家族聚會就沮喪又無奈。家族團圓時免不了會問到兒女的近況,這,正是令惠美最有口難言的。 惠美的大兒子是所謂「按部就班」成長的孩子,乖乖地念到大學。雙胞胎兒子從小就頑皮、好動、問題多;兩人到高中後就決定休學,任憑惠美勸、說、罵、哄都不為所動。惠美大學主修教育, 先生是名醫,兩人都是高學歷的資優人士。親戚朋友都以為三個兒子中必有一個會學醫,延續醫師世家的志業。 每次親朋好友相聚,談到孩子們的近況,惠美總覺得,好像把自家的家教成績單赤裸裸地攤在大家面前。成績單上,大兒子的成就差強人意,兩個雙胞胎兒子的成績是紅字,親友對她所說的話,在惠美的耳裡都變成:「嘖嘖嘖,還虧你們都是高學歷,孩子是怎麼教的?!」 父母子女 互動不易 住在新澤西州的Jerry與Lina夫婦,有一對上大學的兒女,他們認為大學時期的「成年子女」與父母的關係,是最難定位與拿捏的。這些年輕人有法定的成年年紀,也有無限的精力,更有初生之犢的冒險精神;面對危機時,卻逃之夭夭,在行為上讓父母處處憂心。他們離家求學,爭取獨立自主的機會,尋找個人定位與價值,挑戰家教與信仰;然而,卻常忽略了「要獨立就要負責」的態度,及面 對生活難題的處理能力。 Jerry在與兒女的互動中學到:盡量讓每次對話都往正面與鼓勵的方向進行。他兒子Joseph目前在美國中部念研究所。他認為:東方文化中父母的話語帶著許多教導與批評,較少鼓勵與讚美。Jerry也認為孩子長大在外學習獨立,父母親應給予信任及鼓勵。其實,他們也很希望得到父母的贊同與祝福。許多時候他們行事的態度與方法,只是想向父母證明他們也能獨當一面。 立定界線 包容忍耐
父母過份干涉子女的生活,過度保護不肯放手,密切關心子女的一舉一動,猶如在頭上盤旋的「直昇機」,此即所謂「直升機父母」。莫非表示這類的父母有些是為了滿足自己的需要,也有些源於父母自己受剝奪的成長經歷,或是出於罪惡感。在父母過度保護下的子女,抗壓性低,面對危機就逃避,內心卻又容易受傷也很自我。這群所謂的「草莓族」、「月光族」、「啃老族」,成了父母 父母該如何修正與子女的關係與對兒女的態度?莫非認為,「子女長大了,父母需要放手,退後,然後做更多的禱告、更少的詢問,給子女更多空間做決定。父母和子女間智慧的界線,就是沒有被徵詢的時候,就不要自動提供建議。」成年子女一旦離家、出社會,所選擇的生活軌道不見得與父母的觀念或做法同調。例如:子女不婚,只選擇同居,或是選擇不同的信仰。 生活在後現代時期的子女,成長環境與父母當年大不相同,當年未婚同居讓人另眼看待,而今日因傳媒的渲染,及對男女親密關係的誤解,年輕人不在乎貞操只在乎彼此是否有感覺。相處時不注重包容忍耐只求「曾經擁有」的價值觀,在在造成與父母的代溝。兒女不同的生命選擇,自然會成為父母的痛。 維持溝通 誠心接納 父母要如何面對子女選擇同居而不婚的情況?莫非建議不要否定或「轟炸」子女,也不要因此斷絕關係,要保持溝通管道的開放,不要斬斷孩子回頭的路。跟孩子溝通,表明自己的看法與立場,雖然不贊成他們的做法,但會尊重他們的選擇。對於子女同居的伴侶,要以尊重的態度善待對方。當然,子女若帶伴侶回家,父母有權申明自己的立場與家規,請他們分房而睡。 《讀者文摘》刊登過一篇非常感人的故事,作者與男友選擇同居而不婚。男友的父母對他們的做法雖不同意,但每次見面卻是非常親切,常烹煮各樣美食款待他們。男友的母親來幫她們搬家,親切又誠懇地與她對談,分享信仰的價值觀,希望他們能早日結婚。後來作者與男友終於結婚,男方的父母給予他們最大的祝福。作者的先生婚後派到外國駐防,在一次戰役中喪生。公婆與作者,在瞬間遭遇最深的傷痛。如今,雖已事隔多年,傷痛仍在,但作者非常感謝當年婆婆誠心地接納她,而那些回憶即是連接兩家特別的情誼。 承擔責任 接受福份 許多從小在教會長大的孩子,離家後就選擇不同信仰或不再觸摸信仰。這對從小為兒女提供教會環境的父母是很沈重的打擊。此時,父母應當如何處理呢?莫非認為「父母要首先處理自己的挫折情緒,釐清焦慮與受傷的情感,然後保持溝通的管道。在東方父母的傳統思想中,子女既是我養育,就是我的財產。然而,按照聖經的教導,兒女是上天所賜予的產業,父母是天父的管家,養育兒女是管家的責任也是福份。信仰不是承襲於父母,而是子女自己選擇的生命決定。」父母要了解子女在世界中所受到的信仰衝擊,在他們的生活環境中,信仰勢必會受到不同言論的挑戰。 子女進入社會後要打造一個新的自我,一個身份。往往,信仰就是一個他們想要證明獨立自主的重要領域。莫非建議父母用成熟的態度與子女討論,也藉此了解他們的思想,而不是用權威的態度、以語言來壓制或貶低他們。 當子女在信仰中徘徊時,也正是他們在追尋自我的時候,這也是子女邁向成熟的過程。在海外成長的華人子女,因文化的衝擊,離家後希望能在兩種文化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找到自己獨創的聲音,重新改寫自己的故事。父母在此時應當尊重子女的自由選擇,給他們空間為自己做決定。 子女成年後,父母在心態與互動上需做調整。既然不要「不問自薦」地多話多事,難道父母就該被晾在一邊當「閒人」?當然不是!父母的智慧與愛心是幫助子女最大的資產。不過父母的精力與資源有限,為人父母要擅用援救子女的精力和資源。 例如,子女遇到金錢危機,父母不要一次就把自己的存款全部投入。子女要求父母幫忙照顧孫輩,父母也得先衡量自己的身體狀況,可不要把自己壯年的體力為帶孫子而用光,落得吃力不討好。莫非建議「父母應做適當的幫助與給予,讓子女有機會學習危機處理,而不僅是用錢來解決問題。」健康的身體是父母最有利的資源,能使子女在打拼時無後顧之憂,讓他們得以把上帝所賜予的才能發揮到極致。所以,維護自己身心靈的健康,是父母每日的課題。 有句老話:「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在這世代顯然已不適用。現今作父母的,若在親子關係中曾因各種原因造成對子女的傷害,就要真心反思、反省,提起勇氣,放下身段,向子女道歉,請他們原諒,這樣才是與成年子女和好踏出的第一步。莫非說:「父母與子女間的臍帶必須剪斷,是生命中一個必要的過程,而且一定會痛。但若由作父母的主動剪斷,比起用外力、或兒女來掙脫掉,傷痛會少得多。」
最後一個孩子高中畢業,未必表示父母已就此進入空巢期;子女大學畢業,也不再等於他們開始完全經濟獨立。 美國作家李蘇珊(Susan Littwin)在她的The Postponed Generation(晚熟的一代)一書中指出,自廿世紀八O年代以來,年輕人進入「成年階段」(adulthood)的時間,比起他們的父母輩足足晚了十年! 「成年子女再歸巢」的現象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呢?在對華人社會趨勢做了觀察分析之後,可歸納出以下三個原因: 1. 父母有能力覆庇成年子女 「戰後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之間)是近代史上擁有最多方面才能、技巧、職業選擇與資源的一代。他們的生活水平,不但優於父母輩,也勝過兒女輩。相對而言,他們的下一代,卻成為近代史上首個成年後的平均生活水平低於父母輩的世代。 太多年輕人自幼家中物質條件豐厚,視衣食住行優渥為理所當然,長大後難以降低標準、從頭來起、去面對「真槍實彈」的世界。而許多華人父母,捨不得孩子吃苦,因此繼續覆庇他們。 2. 對教育的重視 基於「惟有讀書高」的傳統觀念,華人父母大多樂意盡己所能、甚至超己所能來栽培孩子受高等教育。而學位愈高,需花費的時間愈長,對父母的仰賴自然也愈久。 至於兒女本身,因處於資訊爆炸的世代,太多要學的、想學的,學習佔去了他們大部份的時間,多數年輕人IQ或許不低,但人際關係、家庭責任感、自理生活的能力等等,比起上一代往往相對薄弱,更讓父母感受不到他們已真正長大,也就「順理成章」地繼續照顧下去了。 3. 晚婚的趨勢 這一代年輕人普偏較上一代晚婚。而海外華人因對象相對寡少,初婚年齡只有更晚。 華人文化中根深柢固的觀念,認為「未成家」等同於「未成年」,未成年者依傍父母羽翼,則是理所當然的。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