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63期 (2012年2月) | ||||||||||||||||||||||||||||||||||||||||||||||||||
|
電影《姊姊的守護者》(My Sister’s Keeper)描述一個平凡的家庭,卻被罕見的「急性前骨髓性白血病」所籠罩著的故事。 影片一開始,一段盡訴心中矛盾的獨白:「儘管,我一直希望姊姊能活下去, 但她的死會是我這一生中最幸運的事⋯⋯。」一針見血地點出了全片張力所在。 我活著是為了什麼? 一個年僅十三的美國女孩,用這樣的方式向父母宣告自身的權益,讓我思索許久。如果是我,又會怎麼做呢?在親情的天平裡要偏向哪邊?傻傻地聽命於父母?還是看著手足死去? 東方文化灌輸的親密關係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父母與子女之間可說是最親密的關係,「你」「我」之間沒有疆界,即使已經成年也不能區分什麼是自己的?什麼是父母的?在面對自主權利角色、幸福追求時,便會出現迷茫、困惑,如果得不到父母的贊同,更是不知所措,甚至充滿負咎感。
三個孩子的心思 而姊姊因為疾病讓父母把注意力都放在她身上,而成為家中最受矚目的孩子,但她也不願意用妹妹的健康和快樂的生活換取自己的苟延殘喘。母親愛她,卻從沒有問過她願不願意這樣活下去。 而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叛逆的哥哥對妹妹說:「我的駕照上註明我是個器官捐贈者⋯⋯我確信我死了比活著有用。—我身體的零件比我整個人有用。」 這位家中如隱形人的長子,以住車庫、釀私酒、縱火、偷車等抗議的行動表達他的失落、憤 怒。我們要討論的不是他到底是不是壞孩子,而是他為什麼會變成這樣?這是真實的他嗎?還是因為他想用乖張的行為來掩飾他的脆弱,利用叛逆舉止來讓自己受到父母的注意?妹妹還能為姊姊捐出一些什麼,但是他什麼都不能做。於是哥哥選擇自我放棄,或許也是想試探父母是不是真的放棄了他。 當妹妹在家中投下與母親對簿公堂的震撼彈,同時也震撼了哥哥。妹妹說:「我要證明我的自我價值。」哥哥於是問:「那我的自我價值呢?」 青少年在尋找自我 皮亞傑(Jean Piaget)認為青少年已發展至「形式運思期」,其特色是個體能運用抽象的、合於形式邏輯的推理方法去思考解決問題。青少年期的一個最大特徵就是尋找自我。他們從同伴中尋找,也從心靈中尋找。 在討論青少年時,「角色認同」指的是一個人尋求有意義的自我認知,就是在尋求了解她是誰?他(她)倒底是甚麼?以及他(她)將要往何處去?也就是在這時候,青少年開始找尋及接受個人對自身生活方向的責任。 多數人對於人生的決定以及對於自我價值的看法,都與青少年期有相當大的關係,因此青少年時期不只在生理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時對個人心理特質的發展也具有關鍵的影響。 片中的媽媽堅持小女兒救姊姊,而沒有考慮過她真正的感受。十三歲正是反叛的年紀,也是女兒找尋對自身價值的時候,她接受姊姊的暗中協助,把父母告上法庭,爭取自己身體的控制權。而姊姊一面裝作堅強,卻曾經做過傻事。 真心愛你的青少年寶貝 雖然,彼此關係有時會充滿張力,也確有一些難題;但孩子卻會為父母的心靈注入新的元素,令父母再感受生命的動力。定要把握住孩子初中、高中的這段時間,因為這段時間正值青少年尋求自我價值、自我肯定,建立自我形象的階段,若是能在教會和父母都認可的小團體裡,彼此有良好、健康、平衡的互動,既可在屬靈生命上有所成長,也能訓練孩子社交和團隊合作的技能和委身。 聖經中亞伯拉罕和撒拉看他們的兒子以撒,對以撒的態度、臉色,都以他是從上帝得「喜笑」的緣由而出發,對以撒的言語、管教,一直把他當是「祝福的產業」來栽培。願我們也都學習對兒女的態度臉色從「喜笑」中出發,帶著祈禱祝福來栽培上帝所賜的產業。 再者,《姊姊的守護者》一片裡的「哥哥」不只是存在於電影中,或許我們的身邊也有這樣的青少年,等待我們去看到他裡層的真實和渴望,或是等待一雙溫暖的手去撫平他的脆弱。令人開心的是,電影裡的哥哥最後找到了一條陽光的道路,我們由衷地希望身邊眾多的「哥哥」們也可以找到這樣的明天。
網上延伸閱讀 看電影學真愛,寓教於樂,是本刊主編蘇文安牧師所倡導頗具特色的課程之一。在真愛雜誌上多年來亦不定期推出「家庭電影院」專欄,並於某些主題企劃的「資訊篇」中以「佳片共賞」推薦相關影片,讀者迴響熱烈。歡迎上網瀏覽。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