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2期 (2015年04)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智慧休閒者的豐碩果實
資訊篇
  家庭休閒樂何如
實例篇
  愛,在家人山上下海時
 
真愛分享
親子下午茶
  我愛做家事
家庭職場
  最奇妙的一天
Family Time
  搬遷兼旅遊,真好玩!
郭老師劉老師信箱
  與即將離巢的兒女談性說愛
真情真愛顧長輩
  熊熊來我家
一笑抵萬金
  逆向思考
真愛交流道
  步下紅毯,踏進課堂

        據《每日郵報》2014年9月份的報導,一名十一歲男童因為不願做家事而與家人起衝突,居然將自己鎖在房裡,用警員父親的手槍自盡。這則新聞震驚當地社區,槍支管制、親子溝通問題再次成為新聞焦點。當然,悲劇主角與家人間,或許存在更多不為人知的問題;做家事的爭執可能只是導火線,但也有不少人想問:「做家事真的是件苦差事嗎?」

        在我們家,做家事是「特權」,是擁有某種特定條件的人才可以享有的權利。例如,只有媽媽和爸爸才夠資格在廚房中當「大廚」動刀開伙,小孩子只能在旁邊當二廚遞食材或「跑堂」擺餐具。又如:弟弟還只是個會喝奶睡覺的小貝比時,沒有條件收玩具,只有哥哥才夠資格幫忙收(但可以示範給弟弟看、教他把玩具撿起來)。

        再如:倒垃圾是乖乖吃完飯後才有的特權。我們會在吃完飯,夜色漸濃時說:「我們去吹涼風、倒垃圾吧!」於是大人拿大垃圾袋,也分給孩子一小包,父子或母子手牽手將垃圾袋放到屋外的大垃圾箱裡。短短的一小段路,可以趁機抬頭欣賞天上如銀盤般皎潔的月亮,數一數有幾顆星星。運氣好的時候,還會碰到閃著流星般耀眼光芒的飛機掠過喔!在老二還小的時候,「帶老大出去倒垃圾」更是爸媽只能輪流享有的特權,因為其中一個人得在家看熟睡的弟弟呢!

        2013年暑假,妹妹的女兒來家中小住。「家事特權」更升級成了「好玩的運動」。我要表兄妹倆自行劃定自己專屬的區域,然後發給他們一人一支清理木地板用的手動小吸塵器,外加一盒吸塵紙,要他們試試看,兩人合作能在多短的時間裡將各自的「屬地」清理乾淨!洗烘好衣服後,還要舉辦摺衣大賽,在三回合比賽中,看誰能兩次把衣服、褲子、內衣褲、襪子,摺得最快、最整齊!表兄妹倆「玩家事」玩得不亦樂乎,所有事情都做完後還直問:「還有沒有衣服可以摺?」老二在一旁看得手舞足蹈、躍躍欲試,所以我們也「賞」給他幾件小衣服練習摺著玩。

        要訓練小小孩做家事,父母還是得發揮點創意的。其中最核心的原則,就是不要讓他們覺得是「被迫」去做家事,而是榮獲一種身為家人的「特權」。我們從不對孩子說做家事是誰該負責的「工作」;也從不因為小孩做家事而給物質獎勵或零用錢。因為,這是我們的家,每個家人都可以為它付出,好讓這個家變得整潔。

        偶爾需要專業人員來做一年一次的洗地毯、清洗屋頂、外牆時,我們就會跟孩子解釋,只有外人才不是「免費」來家裡打掃,因為這是他們的工作而非家事,家人才有免費做家務的特權。做家事就是愛家的一種表現。家是屬於每一個家人的,愛它,就會願意為它付出,願意看到它整整齊齊、乾乾淨淨。而且,當家人一同做家務時,也是一種親子互動、增進溝通的好機會呢!

親子下午茶:家事養成一二三
1.孩子還小時,讓他們在身邊陪著做家事。
2. 當小孩做得不夠熟練,不要馬上糾正批評他,私底下再幫忙補救一下就好了。
3. 要適時地鼓勵讚美孩子做家事的舉動,但避免用物質或金錢作為獎勵。

作者開有《大姊小恩的部落格》,歡迎上網享讀。
本會設有親子事工,負責人為胡慧玲牧師,歡迎上本會網站查詢相關服務、課程及教材。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