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4期 (2015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愛裡沒有懼怕
資訊篇
  幸福,就在這裡!
 
真愛分享
家庭職場
  大哥,交個朋友好嗎?
關係處方箋
  化解衝突=資源處理?!
Family Time
  全家動員服事去
真愛故事館
  伴百歲老母走最後二十年
親子加油站
  兒子的「空花盆」
真愛交流道
  看哪,祂在做一件新事
一笑抵萬金
  自尋出路

        2014 年5月在臺北發生的捷運殺人事件,造成四死二十三傷,震駭了整個社會。兇手鄭捷當時才大二,媒體描述他在警局受偵訊時,面對自己的冷血犯案「幾近無感」,並供稱自己是隨機殺人。四個月之後,一位外表清秀斯文、同學印象中「愛開玩笑、幽默風趣、與人互動一切正常」的臺灣大學研究所高材生,因不滿女友執意分手,在臺北街頭對女友狂砍四十一刀,犯下駭人的慘案。

        每當這類令人驚心怵目的悲劇發生後,社會與媒體常不斷對犯錯者的父母發出責難,質疑他們的教養方式與家庭功能。然而,大多數子女犯下大錯的父母,在孩子出事之前,往往沒有察覺任何異狀,對於心目中一向正常乖巧的孩子竟做出決絕的行為錯愕不已。

現象:危機四伏,焉能不驚?
        現代父母到底怕什麼?以下是幾位家長的分享─

恐懼之一 孩子過不了情關
        近年來,無論美、中、臺,令人驚心的情殺事件經常躍上頭條新聞。事件中不乏出身名校,鄰居、師長、父母眼中聰明、優秀,平日表現正常的年輕孩子。根據臺灣衛生福利部於2014年發表的報告,2013年通報的臺灣青少年自殺未遂事件中,有六成是由於感情或人際關係受挫。為什麼這些孩子會感情受挫就痛下殺手,奪取別人的生命,或放棄自己的生命?

        一位母親分享了她家族中的一樁憾事:親戚的成年兒子,勒斃了提出分手的女友後,打電話向媽媽告別,然後從高樓一躍而下,結束自己的生命。他的父母一夕白頭,流著淚一再向女方家庭道歉,但再也喚不回兩個年輕的生命。那男孩家境非常富裕,長得英俊挺拔。從小父母便疼愛有加,接接送送學習各種才藝,小學畢業後到美國求學,一路順遂地拿到名校碩士,進入大公司任職。他平日待人彬彬有禮,是親戚眼中令人稱羨的模範生,不料卻因無法承受分手的打擊,一手毀掉自己和女友的人生。

        許多年過去了,他的父母仍深居簡出,自責不已:當年養育孩子時,究竟做錯或少做了什麼,孩子才會走上這條不歸路?

恐懼之二 孩子沈溺網路
        電子產品普及之前,搭飛機時座位若太靠近幼童,便可能隨時被情緒失控、吵鬧啼哭的孩子吵得無法休息。但近年來飛機上出現一個普遍現象:小乘客人手一台平板電腦,各自低頭玩遊戲、看卡通,全程不吵不鬧。

        外出用餐時,常見大人盡興地大快朵頤、聊天,孩子則安靜地在座位上大玩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甚或是全家人安安靜靜地各自低頭以手機、電腦配飯,一餐飯下來,彼此幾乎不說一句話。孩子的朋友到家裡作客,第一件事常是詢問上網密碼。一群孩子聚在一起玩線上遊戲、傳訊息、聊天,如果網路出問題,便唉聲歎氣,大呼無聊。

        網路的普及,雖然為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也讓現代父母憂慮不已。他們擔心涉世未深的孩子沈溺在虛假的網路世界中被欺騙或遭霸凌,也害怕孩子過度沉迷網路,傷害了腦部發育、情緒發展,造成人格扭曲等。然而,若強行限制孩子上網,常會引發親子大戰,弄得兩敗俱傷。「如何幫助孩子善用網路的好處,不致演變成網路上癮?」是現代父母的一大難題與懼怕。編按:敬請密切注意本刊下期(85期)主題企劃。

恐懼之三 孩子濫用毒品
        許多人以為只有不被關愛、生長在問題家庭或加入幫派的年輕人才會吸毒,其實不然。由於毒品越來越容易取得,不少年輕孩子低估了毒品對身體的危害,以毒品提神,熬夜讀書應付考試,甚或通宵玩樂,或借此逃避成長過程的挫折、尋求同儕認同。

        有一位在正常家庭成長的青少年,父親是專業人士,母親在孩子年幼時便辭去極具前景的職位,一心一意當全職母親。那位備受父母疼愛、悉心教養、人見人愛的孩子卻染上毒癮,令父母錯愕傷心不已。而孩子會陷入毒網,只是因為同學拿毒品給他,慫恿他嘗試一下,他不好意思拒絕,沒料到竟漸漸成了上癮者,身心靈遭到嚴重損傷,淪為慢性病人,全家伴著他艱困地與毒癮對抗。

        根據美國國家學院於2014年發表的調查,全美已有將近三千六百萬人濫用藥品和上癮,毒品的使用者遍及不同年齡、性別、族裔、地區。臺灣衛生福利部最近的調查則發現,臺灣地區單是登記有案的吸毒者與販毒者,保守估計已超過二十萬,其中大多數為十八至三十四歲的年輕族群。而最常見的吸毒理由,竟是因為好奇、無聊、趕流行。毒網重重,孩子染上毒癮已成了現代父母的夢魘之一。

恐懼之四 孩子成績不如人
        孩子年幼時,抱著粉嫩的小寶貝,父母很容易心滿意足,只盼望心肝寶貝健康、快樂長大。孩子第一次微笑、翻身、站立,走路、開始自己進食⋯⋯等,任何微不足道的進步,父母都歡欣鼓舞、大力拍手讚賞!

        然而,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對孩子的期望越來越多。為了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要求孩子學習各式各樣的才藝、參加競賽、補習、參與社區服務、爭取暑假實習機會、遷移至好學區內⋯⋯。考試成績不理想,便焦慮害怕,責備孩子不夠用功、細心,造成親子間的張力。近年來美國大張旗鼓實施教育改革,臺灣教改亦翻來覆去、折騰不休,讓作父母的更加憂慮,擔心孩子無法在連家長、老師都弄不清楚的教育變革中過關斬將。

        其實,許多父母都同意,全A成績、從名牌大學畢業,並不能保證孩子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許多父母回顧自己當年那些成績數一數二的同學,如今也不一定就過得比別人好。然而,受傳統觀念及社會風氣制約,當孩子成績不理想時,多數華人家長還是免不了憂心忡忡,害怕孩子以後進不了知名大學,在職場上不具競爭力。

恐懼之五 孩子無法平安長大
        孩子是爹娘的心頭肉,加上現代家庭普遍少子化,若發生白髮人送黑髮人的不幸事件,會成為許多父母一生無法彌平的傷痛。

        一位住在洛杉磯的母親,分享了兒子學校裡近來發生的一連串不幸事件:一名十二年級的孩子發生車禍,當場不治;一位罹患腦瘤多年的孩子,終究敵不過病魔走了;另一位孩子從生病、進加護病房,到離開人間,約莫只有一星期。學校送出電郵,請家長注意孩子的情緒反應,家長們的心情也大受打擊,擔心有一天不幸的事件臨到自己的心肝寶貝。而那些失去孩子的父母所經歷的更是人間至痛。

        那位母親自己也曾經歷喪子之痛。多年前,她抱著興奮、期待的心情準備迎接新生兒,不料孩子出生時沒有哭聲!雖然緊急救活了,沒想到幾個月後竟在睡夢中離去,留下無盡悲痛與無解的謎。

        除了意外與疾病,自殺已成了青少年死亡的主要原因。根據美國自殺與疾病防治中心官方網站的資料,自殺高居全美十至二十四歲人口死亡原因第三位。臺灣衛福部2014年的調查也顯示,自殺高居臺灣十五至二十四歲族群死亡原因第二位,自殺身亡的年輕人中,年紀最小的竟然只有十二歲。

        孩子因意外或疾病去世,對父母來說,已是人生至痛。若孩子本可好好活下去,卻親手結束自己的生命,父母除了承受喪子之痛,還要痛苦地面對自己或旁人無止境的質疑:是否加予孩子太大壓力,或是不夠關心孩子的身心變化,孩子才會無望地走上絕路?孩子是許多父母的希望與夢想。孩子比父母早走,父母情何以堪?此後的人生將是何其沈重艱辛啊!

恐懼之六 從小怕到大⋯⋯
        除了以上所述, 我們收集到的「父母的恐懼」,可說涵括了一個人生命週期的每一階段。

        孩子青少年時期,給智能手機,怕他們濫交朋友,不給,又怕他們落伍閉塞;害怕他們交上壞朋友誤入歧途;害怕他們遭受挫敗放棄學習;害怕他們拒絕與父母溝通;害怕父母離婚帶給孩子難以癒合的傷害。

        孩子再大些,港臺的家長特別害怕孩子上街頭抗議示威遭人利用;北美的家長則害怕他們開車出事,或在男女雜居的大學宿舍裡受侵犯。

        孩子成年後,怕他們不結婚,怕他們亂結婚,怕他們結了婚不生小孩,怕他們生了小孩養不起,怕他們一輩子買不起房子⋯⋯。

        更往後,怕自己老了被小孩「棄養」⋯⋯。

對策:愛中無懼,從家做起
        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吳貴珠老師指出,父母的懼怕雖然林林總總,但追根究柢,許多懼怕其實環環相扣,有著相同的根源─現代社會普遍以外在表現,如優異成績、高薪工作、俊美外表、出色才華等來定義成功。這使得父母與孩子在自覺或不自覺中忙於追逐外在表現,忽略了生命的內在品質,也使得孩子的生命表面看來平順,內裡則空虛脆弱,沒有目標。

        此外,父母須釐清自己的角色。華人傳統文化中,常將兒女當作父母生命的延續、一生的盼望,父母有權主導孩子的人生。但聖經上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兒女屬於上帝而非父母。上帝對每個人的生命自有計畫,父母受上帝之託撫養孩子,只需善盡管家與園丁的職責,將一切憂慮交給上帝,向上帝求取教養兒女的智慧。一定要好好珍惜對兒女仍有影響力的年日,刻意經營、邊做邊學。

        吳貴珠表示:「父母可以做的事很多,好好經營家庭生活是最重要的。」父母的價值觀深深影響子女的處世態度與抉擇。父母若終日憂心忡忡,處處管束子女,只會使子女更加焦慮,與父母漸行漸遠。惟有父母願意改變自己,以身作則,與子女一同成長,才能遠離懼怕與憂慮,親子一同迎向有意義、有目標的人生。她提出幾個能幫助家長免於無謂焦慮恐懼的釜底抽薪之計─

對策1 在家中強化情感教育
        現代的孩子普遍早熟,許多孩子在中學階段,甚至小學高年級時便嚮往戀愛。然而,大多數華人父母只重視孩子的成績、課外活動表現等,從來不和孩子談論感情,只一味告誡孩子在求學階段專心讀書,不要浪費時間交男女朋友。然而,待孩子完成學業後,又不斷催促他們找對象。這使得孩子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完全沒有機會學習如何談感情,而成年後,又背負著父母親友加予的成家壓力。

        如果父母關係良好,孩子或許可以從他們的身教中學習如何經營感情,但如果父母彼此間吵吵鬧鬧或關係冷漠,孩子又沒有機會從其他管道學習,怎麼可能自動學會如何尋覓心儀對象、如何深度交往?

        孩子從小便與父母親有情感的互動,與朋友以及心儀對象的相處,必是從家庭的學習開始。孩子在家庭中應當學會樂於分享、尊重別人、關切別人的需要。許多現代人在情感世界裡非常自私,常是因為成長過程中,父母只要求他們的外在表現,忽略了孩子對「愛」的渴求。

        父母親應從孩子在襁褓中時,便回應、關懷他們在情感上的需要,願意花時間和孩子玩耍、談心,也鼓勵孩子關懷家人,讓孩子在「被愛」與「愛人」的環境中成長,情感得到安全與滿足。

        子女年幼開始交朋友時,父母應常常和孩子聊聊他們為什麼需要朋友、朋友間應如何相處等,為孩子的人際往來打下健康的根基。孩子進入中學後,可以和孩子更深入地聊聊他們是否了解朋友的優點與缺點,幫助孩子學習了解、尊重他人,為人際相處與談戀愛奠定良好的基礎。

        與夫婿洪本全一同負責本會婚前事工的吳貴珠再三強調:「情感世界的功課從家庭開始!」父母任重道遠,但也很有盼望。最好在孩子年幼時,便幫助他們建立健康的感情觀,然而,即使錯過了孩子的童年時期,只要願意放下身段與孩子溝通,仍然有機會感動子女調整對情感的態度。

對策2 注重內在品質
        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要重視孩子的內在品格勝於外在表現。父母若看重孩子的品格,孩子也會自發地發展自己的內在品質。

        吳貴珠提出:「內在品質與愛有關,越真實的愛,越重視內在品質。」很多父母口裡對孩子說:「爸媽看重的是你的品格,而不是你的成績。」但在家庭生活中,卻甚少誇讚孩子美好的內在品質。一旦孩子學業成績不佳或失業時,父母便愁眉苦臉; 孩子考得高分或賺取高薪時,則喜形於色,四處炫耀。孩子從父母的行為中,便明白父母心裡真正看重的是什麼。

        一個看重自己內在品質,不以追求外在成就為人生目標的孩子,在面對挫敗時,往往有較堅強的承受力,能夠在挫敗中學習,重新出發,不致在外在失利時,因為沒有內在品質支撐,方寸大亂,做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憾事。

        除了看重自己孩子的內在品質,子女選擇伴侶時,父母也應提醒孩子重視對方的內在品格,而不單是外表、學歷、家世等外在條件。鼓勵孩子花時間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與父母相處的模式、如何解決困難、對待朋友的方式等。

對策3 學習面對失去與衝突
        每個人一生中,都不免經歷關係的「失去」,然而,許多孩子在父母的過度保護下,從來不曾學習面對「失去」。

        從孩子年幼起,父母便應幫助孩子面對「失去」。當孩子的玩伴因故疏遠、好朋友搬家、寵物死去、祖父母過世時,都是很好的機會教育。父母應讓孩子談談心裡的感受,引導他們面對每一段關係的「失去」。

        孩子準備談戀愛時,父母一定要教導分手的技巧:例如決定和交往對象分手時,一定要真誠地感謝、肯定,並且祝福對方,切忌口出惡言、批評論斷、躲躲閃閃,或藕斷絲連。

        孩子失戀時,父母千萬不要說:「那個人哪裡配得上你」或「天涯何處無芳草」等等於事無補的話,而要以同理心,陪伴孩子度過傷心、失落,和孩子談談分手的原因,鼓勵孩子為曾和對方共度一段人生歲月而感恩,並且思考在這段關係中學到了什麼。

        在「失去」任何一段關係之前,通常會先經過溝通、衝突的階段。父母的身教,常是孩子處理衝突的依據。夫妻相處難免有爭執,如何處理彼此之間的衝突,將影響孩子和他人相處的模式。

        吳貴珠說她和先生意見不和時,非但不避諱讓孩子知道,而且希望孩子透過觀察父母如何溝通、解決問題、誠心道歉等,學習成熟的情感態度。父母若言談間傷到孩子,也應學習主動向孩子道歉。如果父母從不認錯,孩子便可能有樣學樣,霸道地認為凡事都是自己有理。

對策4 愛惜寶貴的身體
        身體是上帝創造的,每個人的身體都獨一無二,非常寶貴。 父母要愛惜身體,作息正常,重視運動與飲食,作孩子的好榜樣。管教孩子時,一定要學習控制怒氣,尊重孩子的身體。

        吳貴珠曾輔導一位從小在教會中成長,非常乖巧的孩子。那孩子年紀輕輕便和女朋友發生性行為,牽扯出許多複雜的問題,非常痛苦。輔導過程中,孩子娓娓道出他小時候動輒被有情緒問題的母親以曬衣架、棍棒等抽打,身上佈滿傷心、屈辱的記號,從來不覺得自己的身體尊貴。

        吳貴珠表示,許多孩子在談感情時,不知道自己以及對方的身體都非常尊貴,應該保留給將來要攜手共度一生的伴侶,若輕易地和交往對象發生性關係。一旦有一方提出分手,性關係帶來的迷戀感可能使另一方無法面對,做出傷害自己或傷害別人的極端行為。

        一個愛惜身體的孩子,面對毒品、網路等試探時,也會較有自制力,不隨意放縱私慾,傷害自己的身體,面臨挫折沮喪時,也比較願意堅強面對,不放棄自己的生命。

對策5 以身作則,脫離沉迷
        上世紀末以來,網路與電腦科技發展迅速,鋪天蓋地地籠罩了人類生活的每一層面,為生活帶來許多便利,但也造成現代父母心中深深的憂慮。

        許多父母限制孩子上網,擔心孩子沈迷網路,但自己卻一天到晚滑手機、回LINE、逛臉書、回郵件⋯⋯。孩子看到父母成天離不開網路與電腦,卻要求他們節制上網時間,當然難以心服。

        父母若希望孩子不要沈迷網路與電腦世界,務必以身作則,嚴格自我限制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更不可貪圖一時方便,把科技產品當成保姆,打發年幼的孩子。有個北美華人家庭,長久以來常為了孩子放學後便黏在網路上而傷神。幾個月前,夫妻倆決定晚餐之後便關閉家中網路,大人帶頭閱讀、玩桌上遊戲、聊天等。剛開始實施時,孩子抱怨連連,但堅持一段時間之後,孩子漸漸習慣沒有網路的生活,不需催促,晚飯後便主動拿起書本閱讀。

        此外,網路攻擊、網路霸凌層出不窮,孩子缺乏人生經驗,父母應加強他們的「網路安全教育」與「網路倫理教育」,讓孩子知道絕對不可在網路上批評他人,也不理會別人的攻擊。據報導,臺灣相關單位已積極呼籲將網路霸凌增添入教科書中,可見網路倫理教育的重要性。

        此外,許多軟體號稱「教育類」,使父母趨之若鶩,認為既可以讓孩子學習,又能免於孩子吵鬧,實在是一舉兩得。然而,根據研究,年幼孩子的學習仍應透過閱讀傳統書籍、在大自然中遊戲,以及與人的互動。這樣所激起的想像力和真實感,這是電子產品無法達成的。

對策6 聆聽孩子的心聲
        這一代孩子面臨的環境、挑戰,有許多是父母成長時不曾經歷的。父母要多聆聽孩子的想法,進入孩子的內心世界。若倚老賣老,強迫孩子接受父母的想法,只會讓孩子關閉與父母的溝通之門。

        以網路沈迷來說,如果父母只是一味責罵,孩子可能認為父母是為反對而反對,不如引導孩子分析網路的優點與缺點,探討如何使用網路,並和孩子分享曾發生的網路霸凌事件。讓孩子自己做判斷,遠比父母單向、生硬的教訓、嚇阻有
效。

        同樣的,開誠布公地和孩子談論濫用藥物的現象、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吸毒,及早讓孩子知道毒品或許能帶來短暫的快感,但事後會更沮喪,而且會傷害大腦與身體。讓孩子知道父母關心、了解他們的需要,願意和他們一同學習、成長,將使孩子面臨試探時較為謹慎。

        回歸根本,吳貴珠再度強調家庭互動的品質非常重要。她表示,每個人都有情感需求,與真實世界關係淡薄的孩子比較可能以外在成就、網路、毒品、性關係,或其他事物來填補內心的空虛。孩子和父母相處的時間非常寶貴,父母應花時間帶領孩子投入多彩多姿的真實世界,例如全家人一起聊天、看電影、和朋友聚會、投入公益活動、接近大自然⋯⋯。讓孩子擁有父母的愛與陪伴,以及豐富的精神生活。

祝福:愛裡沒有懼怕
        聖經上說:「愛裡沒有懼怕,愛若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父母由於關愛子女,擔心孩子的平安、健康、前途等等,而產生種種的懼怕。然而,帶著恐懼的愛,必定造成雙方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引發親子間的緊張、衝突。

        父母是孩子生命的塑造者,不是導演與指揮者。父母只需善盡管家的職責,將家庭的主權交給上帝。孩子有自己的人生道路與功課,父母若將生活重心完全擺在孩子身上,以孩子的成就為自己的成就,以孩子的失敗為自己的失敗,常常憂心忡忡,叨唸孩子,不僅無法造就孩子,還可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造成反效果。

        吳貴珠鼓勵父母們放下懼怕,常常為孩子禱告,並且充實自我,與孩子一同成長,以自己的生命影響孩子的生命,成為子女的祝福。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