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94期 (2017年04)
主題企劃
話題篇
  職場媽媽不寂寞
實例篇
  我的職場好媽媽
資訊篇
  延伸閱讀+影音資源
 
真愛分享
晚風習習木長青
  衰老背後的祝福
真愛故事館
  舉家窮遊到地極5之3
親子加油站
  跟著女兒來YoYo
家庭EQ坊
  五十歲長者?!
單親心曲
  與光同行
真愛交流道
  關懷長期病患照顧者
一笑抵萬金
  現代孝子

為衰老而稱謝
        在我的成人主日學班上,有位弟兄每次提出的代禱事項都是求上帝接母親走。我聽了總是很難受。我可以理解為甚麼他要為母親求死。他母親住在療養院,又老又病,外加嚴重失智。即便如此,我還是覺得這位朋友可能忘記了上帝對我們生命的計畫。

        聖經上很清楚地說,長壽是上帝的賜福。在我的嬰兒潮世代同輩朋友中,有不少人忙於照顧年長的父母。當他們聽我這樣說,通常會表情冷淡地看著我,回答說:「也許是吧?」我明白他們的意思。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即使是衰老和疾病,都有它的意義和目的。老化過程就是一連串的剝奪。如果我們活得夠老,我們最終會失去美貌、體力、財富、獨立性、對身體的控制、尊嚴,甚至自我。這一切都足以使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有魅力、有價值,並且自給自足,因此很容易成為我們的盲目追求的偶像。

        如果我們順利地走完老化過程,在生命的盡頭,除了上帝以外我們將一無所有,全然赤裸與無助,完全仰賴上帝和別人的愛。在所有提供我們原本人生價值的事物都被奪去之後,我們終於找到了和上帝相處的正確關係。這是何等的祝福!讓我們為衰老而感謝上帝!

助己助人
        以上這篇簡潔深刻的短文,原題為Thank God for Aging,是我共事二十多年的好友,人稱「恰克」的查理斯德夫博士(Chuck Dolph, Ph.D. Clinical Psychologist)所作。他是美國希達維爾大學(Cedarville University)心理系教授,也是臨床心理師,在俄亥俄州多所療養院從事心理治療逾三十年,是老人照顧的專家。

        在一般人心目中,療養院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地方,因為它象徵著衰老和死亡。三十多年前,療養院心理師是冷門行業,工作環境差、挑戰性大。為甚麼恰克卻偏要到那種地方去?這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恰克兩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症,下半身癱瘓,被送往離家很遠的復健中心接受治療。回家後仍無法站立,童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度過的。然而父母並沒有放棄希望, 家人和鄰居天天輪流來為他復健。 經歷漫長痛苦的過程,他終於能正常行走了。這造成日後他對別人的病痛非常敏感。

        恰克幼年曾多次目睹家中長輩死亡。先是一位患上癌症的姑婆搬來與他們同住,恰克眼看一個活生生的人逐日消瘦,直到逝去,感到無比震撼。但接下去的經驗更令他刻骨銘心。姑婆去世後,她八十多歲的寡母,就是恰克的曾祖母,也被接來同住。一天大人都出去工作了,家中只留下小恰克和曾祖母。他忽然聽見屋裡有奇怪的聲音,跑去一看,曾祖母倒在地上,性命垂危。在他還沒來得及打電話求救前,老人家就走了。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恰克的父母又陸續照顧了幾位長輩,包括他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恰克自己也從被照顧者變成了照顧者。他曾陪伴在患鬱血性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的祖父身邊,當祖父呼吸困難時安慰他。也會在上學前和放學後,先繞道至外祖父母家探望二老。對他而言,照顧長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影響了日後他對職業的選擇。

最大的挑戰
        1982年,已成為心理師的查理斯德夫博士開始在療養院工作,負責治療有行為問題的老人。這些人往往因為失智或其他疾病引起焦慮、憂鬱等症狀,藥物對他們效果不彰。他於是從情緒和精神兩方面著手。

        他發現如果能和病人建立關係,知道他們個人的情況,找出困擾的原因,病況會逐漸有起色。他在十五至十八家療養機構推廣這種治療方式,也成為失智症協會的固定講員。

        首先,他幫助病人面對自己的恐懼、缺陷和挫折感,一旦他們願意接納自身的限制,心態有所改進,就能接受別人的照顧,也能配合治療。

        另一方面,是幫助家屬和醫護人員知道病人的心理需要,在照顧過程中,協助病人滿足他們的需求。在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三者之間,最容易幫助的是病人。至於幫助三者達到和諧的關係,往往成為最大的挑戰。

        家屬總想盡力減輕病人的痛苦,可是又無能為力,於是轉而要求醫護人員,做這做那。其實這僅僅反映了家屬的無助感,病人未必真的有需要。當醫護人員不便或無法配合家屬的要求時,衝突就產生了。像這類的問題非常普遍,解決之道在於對病人的需要有共識。

真正的需要
        治療的目標應當配合病人的需要。到底甚麼才是病人真正的需要?現代醫學的一大誤區就是把「治癒」當作是治療的最終目標,「消除病痛」當作是醫療工作者最主要的任務。持守這個觀念常會給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帶來很多挫折,特別是遇到癌症、失智等病例。

        德夫博士認為,病痛是無可避免的,而悲觀卻是可避免的。所以他主張:心理師的責任不是消除病痛,而是消除與病痛相關的負面心態。他認為病人所受的痛苦主要來自三方面:

        1.身體方面:像癌症或其他疾病帶來的疼痛,可以借助藥物來減輕。

        2.心理及社會方面:像焦慮、憂慮等心理問題,可使用諮商或藥物來解決。至於人際關係上的衝突或糾結,則可利用家人會談的方式,來加強彼此的溝通、明白各人的需要。

        3.精神及心靈方面:因著疾病引起對人生意義的懷疑、害怕未來、怕死、怕不知死後到那裡去。這時就需要有人和他談到宗教信仰、人生意義和永恆。

        有時,某方面的問題可能引發另一方面的症狀。有一位女士非常怕死,怕死了以後會去很可怕的地方。她長期以來有嚴重胸痛氣緊的毛病,服藥也不見效。後來她成為基督徒,有了永生的盼望,不再怕死,身體的疾病亦不藥而癒。

        進行治療要配合病人的需要,才會有成效,不然可能適得其反。很多時候,心理師所要做的只是傾聽,讓病人敞開心懷說出自己的問題,不必多加指點,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作為基督徒和心理師,德夫博士覺得,他的使命是幫助病人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未來的盼望。他並不反對有人把人生的意義建立在個人的成就之上,譬如財富、地位、兒女。

        但是一個人的未來,並不單是建立在過去的成就上。聖經上說,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可以得到永生。所以我們的未來,是建立在基督上。這就是有福的確據:一個信主的人將來可以見主、像主,在永恆的國度裡與主同享榮耀。主裡的盼望給人生帶來的意義,超越生死。因此,自以為有成就的人不必驕傲,自以為沒有成就的人也不必沮喪。因為我們的未來,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那位愛我們、為我們死的耶穌所預備的。

        德夫博士鼓勵大家:向前看未來的盼望,而不只停留於回顧過去的成就,人生就會充滿希望!

作者黃琪恩博士為美國俄亥俄州希達維爾大學心理系教授

延伸閱讀


趁你還記得
醫生無法教的非藥物療法及有效照護方案,華人世界第一本以十二年親身侍親經驗寫成的失智症居家照護分享,具體實用、觸動人心,為自己、為親友,皆不容錯過!


安寧伴行
臺灣安寧醫護推手趙可式教授全情全心之作。如何在生命最後一程走得既有愛又有尊嚴?書中精闢的教導和動人的真實故事,帶讀者體驗痛苦、學習痛苦,如此,當機會來時,方能掌握痛苦、改變痛苦。


晚風習習木長青(書+MP3)
本書為本會長輩事工負責人葛原隆醫師伉儷合著,探討長輩關顧及自我成長的十五大課題可讀又可聽,問世後廣受矚目與肯定,可作為長輩事工和團契、主日學教材。

美國讀者為本會奉獻50美元以上者,可索贈其中一冊,臺灣讀者請電02-2515-3551向天恩出版社洽購。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7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