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94期 (2017年04月) | ||||||||||||||||||||||||||||||||||||||||||||||||||
|
為衰老而稱謝 聖經上很清楚地說,長壽是上帝的賜福。在我的嬰兒潮世代同輩朋友中,有不少人忙於照顧年長的父母。當他們聽我這樣說,通常會表情冷淡地看著我,回答說:「也許是吧?」我明白他們的意思。 我們千萬不要忘記,即使是衰老和疾病,都有它的意義和目的。老化過程就是一連串的剝奪。如果我們活得夠老,我們最終會失去美貌、體力、財富、獨立性、對身體的控制、尊嚴,甚至自我。這一切都足以使我們在生活中變得有魅力、有價值,並且自給自足,因此很容易成為我們的盲目追求的偶像。 如果我們順利地走完老化過程,在生命的盡頭,除了上帝以外我們將一無所有,全然赤裸與無助,完全仰賴上帝和別人的愛。在所有提供我們原本人生價值的事物都被奪去之後,我們終於找到了和上帝相處的正確關係。這是何等的祝福!讓我們為衰老而感謝上帝! 助己助人 在一般人心目中,療養院不是一個令人愉快的地方,因為它象徵著衰老和死亡。三十多年前,療養院心理師是冷門行業,工作環境差、挑戰性大。為甚麼恰克卻偏要到那種地方去?這要從他的家庭背景說起:恰克兩歲時罹患小兒麻痹症,下半身癱瘓,被送往離家很遠的復健中心接受治療。回家後仍無法站立,童年有很長一段時間,是一個人坐在椅子上度過的。然而父母並沒有放棄希望, 家人和鄰居天天輪流來為他復健。 經歷漫長痛苦的過程,他終於能正常行走了。這造成日後他對別人的病痛非常敏感。 恰克幼年曾多次目睹家中長輩死亡。先是一位患上癌症的姑婆搬來與他們同住,恰克眼看一個活生生的人逐日消瘦,直到逝去,感到無比震撼。但接下去的經驗更令他刻骨銘心。姑婆去世後,她八十多歲的寡母,就是恰克的曾祖母,也被接來同住。一天大人都出去工作了,家中只留下小恰克和曾祖母。他忽然聽見屋裡有奇怪的聲音,跑去一看,曾祖母倒在地上,性命垂危。在他還沒來得及打電話求救前,老人家就走了。 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恰克的父母又陸續照顧了幾位長輩,包括他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恰克自己也從被照顧者變成了照顧者。他曾陪伴在患鬱血性心臟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的祖父身邊,當祖父呼吸困難時安慰他。也會在上學前和放學後,先繞道至外祖父母家探望二老。對他而言,照顧長輩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這也影響了日後他對職業的選擇。 最大的挑戰 他發現如果能和病人建立關係,知道他們個人的情況,找出困擾的原因,病況會逐漸有起色。他在十五至十八家療養機構推廣這種治療方式,也成為失智症協會的固定講員。 首先,他幫助病人面對自己的恐懼、缺陷和挫折感,一旦他們願意接納自身的限制,心態有所改進,就能接受別人的照顧,也能配合治療。 另一方面,是幫助家屬和醫護人員知道病人的心理需要,在照顧過程中,協助病人滿足他們的需求。在病人、家屬和醫護人員三者之間,最容易幫助的是病人。至於幫助三者達到和諧的關係,往往成為最大的挑戰。 家屬總想盡力減輕病人的痛苦,可是又無能為力,於是轉而要求醫護人員,做這做那。其實這僅僅反映了家屬的無助感,病人未必真的有需要。當醫護人員不便或無法配合家屬的要求時,衝突就產生了。像這類的問題非常普遍,解決之道在於對病人的需要有共識。 真正的需要 德夫博士認為,病痛是無可避免的,而悲觀卻是可避免的。所以他主張:心理師的責任不是消除病痛,而是消除與病痛相關的負面心態。他認為病人所受的痛苦主要來自三方面: 1.身體方面:像癌症或其他疾病帶來的疼痛,可以借助藥物來減輕。 2.心理及社會方面:像焦慮、憂慮等心理問題,可使用諮商或藥物來解決。至於人際關係上的衝突或糾結,則可利用家人會談的方式,來加強彼此的溝通、明白各人的需要。 3.精神及心靈方面:因著疾病引起對人生意義的懷疑、害怕未來、怕死、怕不知死後到那裡去。這時就需要有人和他談到宗教信仰、人生意義和永恆。 有時,某方面的問題可能引發另一方面的症狀。有一位女士非常怕死,怕死了以後會去很可怕的地方。她長期以來有嚴重胸痛氣緊的毛病,服藥也不見效。後來她成為基督徒,有了永生的盼望,不再怕死,身體的疾病亦不藥而癒。 進行治療要配合病人的需要,才會有成效,不然可能適得其反。很多時候,心理師所要做的只是傾聽,讓病人敞開心懷說出自己的問題,不必多加指點,答案自然就出來了。 作為基督徒和心理師,德夫博士覺得,他的使命是幫助病人找到人生的意義和未來的盼望。他並不反對有人把人生的意義建立在個人的成就之上,譬如財富、地位、兒女。 但是一個人的未來,並不單是建立在過去的成就上。聖經上說,藉著耶穌基督,我們可以得到永生。所以我們的未來,是建立在基督上。這就是有福的確據:一個信主的人將來可以見主、像主,在永恆的國度裡與主同享榮耀。主裡的盼望給人生帶來的意義,超越生死。因此,自以為有成就的人不必驕傲,自以為沒有成就的人也不必沮喪。因為我們的未來,不是靠自己的努力,而是靠那位愛我們、為我們死的耶穌所預備的。 德夫博士鼓勵大家:向前看未來的盼望,而不只停留於回顧過去的成就,人生就會充滿希望! 作者黃琪恩博士為美國俄亥俄州希達維爾大學心理系教授 延伸閱讀
美國讀者為本會奉獻50美元以上者,可索贈其中一冊,臺灣讀者請電02-2515-3551向天恩出版社洽購。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7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