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11期 (2020年02)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投資於兒女生命中至關鍵的頭三年
實例篇
  在人生的黎明中建造
 
真愛分享
真愛婚戀坊
  療癒情傷停看聽
真愛故事舘
  愛,在不離不棄時(第一幕)
家庭旅遊
  最特別的旅程‧溫哥華篇
單親路上伴你行
  失婚曠野覓天光
雲端精選
  天父給女人的一封信
婚姻雕塑坊
  真愛的3種面貌,你瞧見沒?
真愛交流道
伴至愛勇渡人生險灘
一笑抵萬金
  拉拉扯扯為哪樁?

        臺灣衛生福利部統計顯示,歷年立案托兒所,三歲以下托嬰人數從2014年的14,858人,增至2018年的26,637人―短短四年間,增加了將近80%。根據中國2015年人口普查統計,全國有27.3%的零至二歲幼兒由母親以外的其他人照料。而農村留守兒童中,有 60%以上不滿三歲就與母親分離。如此眾多的嬰幼兒,在生命初期就常與母親分離,或上托兒所,或由他人代養,這對他們的生命會造成甚麼影響?

人之初……
        人,雖號稱萬物之靈,但呱呱墮地後的生命最早期,卻是所有生物中最脆弱、最無助的。小貓、小狗、小牛、小羊……,出生後立刻能主動爬到母親身旁,吸吮母乳而使自己得以存活。人類的嬰孩出生後,只會吸吮,無法抬頭、翻身,更不會爬。若非有人照顧、撫養,根本無法生存。

        為 甚 麼 上 帝 創 造的一切生物,惟獨人必須經歷三年的依賴期?零到三歲的發展歷程中,是個關乎一生的重要時期,心理學家稱之為「依戀時期」。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嬰兒和母親(或特定撫養人,下文泛稱為「母親」)之間就展開了「依戀關係」。每當嬰孩不舒服而哭泣求救時,母親的笑臉出現了,擁抱、餵奶、拍嗝順氣、說話安撫、更換尿布、清潔身體,給他溫暖乾淨的衣服……。

        一次又一次,透過嗅覺、聽覺、觸覺及視覺,嬰孩開始期盼母親的出現。他熟悉母親的氣味、聲音、動作、心跳,及母親微笑的臉龐。伴隨這一切而來的,是身心的滿足,知道自己是安全的,是被保護、被歡迎、被疼愛的。日復一日,嬰孩與母親穩定建立起健康的「依戀關係」。

母嬰關係,有因必有果
        心理學家安瑪麗(Mary Ainsworth)於 1965 設計了著名的「陌生情境實驗」(Strange Situation Procedure),透過在陌生情境中,母親與嬰兒短暫三分鐘的分離,來觀察並歸納出兩者之間的三種「依戀型態」。

1.健康安穩型
        這類型的孩子在短暫分離後,再度與母親相聚時,會爬向母親,想要被抱、被安慰。從過去的經驗中,他知道母親是可以信賴的。所以他很容易被安撫,而且得到安慰後,很快就會繼續開心地玩玩具。這類型孩子的母親對他的需求很敏銳,而且會很快地去滿足。

2.反抗焦慮型
        這類型的孩子對母親的離開會感到憤怒。他知道母親有時會有反應,有時卻沒有任何反應。所以他會鬧得很兇,瘋狂地黏著她,努力想要改變她。這些嬰孩一旦不開心了,就很難安撫。因為母親的不可預測,使孩子不確定母親究竟是否愛他。

3.逃避焦慮型
        這類型的孩子,不是對母親不聞不問,就是避開母親的目光,不肯被擁抱,就算被抱了,也會掙扎不已。通常他對分離不會有甚麼特別反應。他太常被母親拒絕,母親也極少與孩子接觸,因此他不再對母親抱著期待。他告訴自己:「我不需要任何人!」當別的孩子切望媽媽出現時,這孩子卻無動於衷地玩玩具。

        反抗焦慮型及逃避焦慮型的孩子,與母親的依戀關係非常不健康,情況若是持續惡化,這兩類型的孩子有可能會形成「反應性依戀障礙」(Reactive Attachment Disorder)。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嬰兒時期若因受到嚴重忽略,或長期虐待,而未能與特定撫養人建立一對一、關愛、安全、信任的依戀關係,就容易形成「反應性依戀障礙」。

        有此障礙的小孩,不但在嬰兒時期就不再為身心需求哭泣或尋求安慰,若曾遭施暴虐待,還會因被撫觸或擁抱而受驚哭泣。漸長以後,很難再與其他照顧者建立關係,而且常有注意力不集中、自我封閉、自卑、反叛、對人無反應、冷漠、無法接受愛、衝動或不能控制情緒等態度和行為,有些小孩甚至在很小的時候就出現嚴重暴力傾向。

        當然我們也要特別留意:心理和精神障礙疾病的起因和症狀是相當複雜的,當孩子有類似「反應性依戀障礙」的態度和行為,不要輕易武斷地歸咎於父母,應找專家診斷治療。

孩子的安全本壘
        親子「依戀關係」,其實從胎兒在母親子宮中就已經展開。十月懷胎期間,他熟悉母親的心跳、母親的聲音。從出生的那一刻起,這個看似甚麼都不懂的嬰孩,開始全人全心擁抱、認識母親。他開始真實地看見母親、聽見母親,被母親保抱懷搋,然後透過與母親正面的雙向互動,建立起一對一、真實、親密的愛的關係!

        在嬰孩零到二歲期間,父母親以滿足嬰孩生理、心理的「需要」而建立親子間的信任。兩歲之後,孩童開始探索自我以及身邊的世界。奇特、好玩的事物吸引他,開始有許許多多「想要」的東西。此時父母的任務,除了滿足孩子的「需要」,應開始對孩子的「想要」設定限制,以幫助孩子建立真正的安全感。

        所有的嬰孩都會依戀父母雙方,但還是有先後次序。當孩子疲倦、生病、沮喪時,會先到母親那裡尋求安慰。母親扮演主要的養育者,父親也經由陪孩子玩,成為孩子重要的依戀對象之一。

        研究顯示,對父母雙方都有穩固依戀感的孩子,是最有自信和最具潛力的。而與父母雙方都缺乏此種關係的孩子,則截然相反。當孩子對父母有信心,知道他們是他的支持,才有可能在他的世界探索和冒險。

        健康、穩固的親子依戀關係是孩子的「安全本壘」!孩子的安全感與對人的信任是否充足,自我認知與自我形象是否健康,是不是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是否能與他人建立長久愛的關係,是不是覺得這世界對他友善,這些攸關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生命基石,皆在此時期奠定基礎。

        萬丈高樓平地起,有穩定根基的孩子,面對人生必能充滿信心與勇氣。他內心知道自己是有人愛,是受歡迎、有價值的。日後面對人生的挫折難處時,他確知有家可回。這份愛的力量可以幫助他走過低谷,攀越高峰。

孩子最需要甚麼?
        回到本文一開頭的問題:為何上帝所創造的生物中,惟獨人類在生命早期是如此脆弱、無助?為何一個人出生後,有三年之久必須完全仰賴撫育者來愛他、照顧他?原因之一是:上帝希望每個父母透過養育子女的過程,花足夠的時間、精力與孩子在一起,建立一對一、真實、親密的愛的關係!這是祂極美好的心意與智慧。

        在孩子人生的黎明階段,竭力建立健康且充滿愛的親子依戀關係,不但能培養出充滿自信、擁有健康自我形象,又有安全感的孩子,父母還能因得著孩子的愛與信任,在他們的生命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孩子會在乎、關切父母所在乎、所關切的價值理念。

        有了這份愛的關係,父母的管教才能產生實際的正向作用。否則,管教往往會帶來憤怒、怨恨與不平。父母親自撫養照顧孩子,三年中與他建立心與心的連結,使親子依戀關係為管教鋪下根基。愛與管教相輔相成,使父母得以在孩童未來發展中,訂出規矩、劃出界線,幫助孩童建立誠實、負責的好品格。

        華人父母常說:「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甚麼是孩子的「起跑點」?就是他生命的頭三年!這三年,孩子所需要的不是最好的保姆、托兒所,不是學識淵博的學者、專家……,而是真正願意花時間、精力,親自養育、照顧、陪伴,無條件愛他的父母親。這是父母在兒女生命中最重要的投資!

智慧的抉擇
1.要質也要量
        長期沉重的房貸壓力,往往成為夫妻親自育兒的攔阻。然而,大房子可以以後再買,孩子的成長卻不會等人。若夫妻都上班是絕對必要的,可考慮上班時間和地點的變通,例如兩人選不同時段或日子上班。

        所謂「優質時間」,「質」固然很重要,但是若沒有「量」,哪裡來的「質」呢?若夫妻都是上班族,更需要在親子時間放下一切雜務,專注於孩子,無論是交談、遊戲、講故事、郊遊、教導,只要有愛,有創意,這段溫韾有趣的時間,會成為孩子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2.夫妻團隊耐力長跑
        養育生命是耐力長跑,需要親密夫妻團隊協力達成。因此,繼續經營夫妻之愛是必修的功課。作丈夫的,要更加體貼妻子的需要。下班後主動接手照顧孩子,假日找長輩或親友幫忙照看孩子,安排夫妻獨處的約會時間……,讓彼此得以從忙碌的生活中透氣、休息,重新得力。

        對妻子而言,養育嬰孩的第一年,每天餵奶、換尿布……,日子似乎漫長無止盡。然而除了照顧嬰孩,更要注意照顧自己身、心、靈的需要。有快樂的母親,才會帶出快樂的孩子。參加母嬰支持團體或教會小組,都是很好的選擇。

3.祖父母從旁協助
        祖父母當然愛孫子、疼孫子。但要切記,無論陪伴孫輩的時間長短或方式如何,阿公阿嬤的角色定位理當是幫忙照顧,而非主責撫養,尤其當孫輩小於三歲時。(編按:請上網參閱本刊第101期〈顧不顧孫〉一文)

 

延 伸 閱 讀

1. 《選擇在家》(Home By Choice),白安德‧亨特博士,學園,臺北,1996。
2. 《轉個彎,一樣有路走―讓孩子自信過一生》(The New Hide or Seek),杜布森博士,愛家,臺北,2012。
3. Love and Logic Magic for Early Childhood: Practical Parenting from Birth to Six Years, Jim Fay & Charles Fay Ph.D., Love and Logic Institute, CO, 2015
4.Women Leaving the Workplace: How to Make the Transition from Work to Home, Larry Burkett, Moody Publisher, IL, 1995.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0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