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2期 (2023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當今家庭,如何迎接 AI∕ChatGPT的挑戰?
叮嚀篇
  長者免驚,你也能善用AI新科技!
幽默篇
  俺如何逼「插頭」作詩?
 
真愛分享
趨勢瞭望台
  社會為何對長者涼薄? !
夫妻一世情
  愛在那裡等著我
家庭EQ坊
  從「字母哥」論成功談起
家庭信仰
  二人成為一體,可能嗎?
長輩關懷
  家有「全職子女」
真愛交流道
  逆境靠真愛
一笑抵萬金
  保證AI學不來

        第一次聽到“soulmate”靈魂伴侶這字,是多年前我問一位女病人:站她身旁的那位男士是她的家屬嗎?她含情脈脈地與他相望,柔柔地說:“He is my husband, my soulmate.”

        第一次見證“soulmate”,是2018年我去真愛會館參加講習會。進行到一半時,有人來敲門,是花店送來一盆高貴雅致的鮮花。蘇文安牧師小心翼翼地把花放在講台上,說:「今天是我和麗珊的結婚35週年紀念日⋯⋯」蘇師母欲語還羞地笑著,蘇牧師看著她,篤定地說:「沒有她,就沒有今天的我!」一語道盡婚姻的真諦—夫妻同心、同行、同建造、同事奉、相扶持、相守望⋯⋯。

        聖經教導婚姻是「二人成為一體」,強調身心靈的和諧一致,共同承受主恩和託付,學習這看似容易、卻是不易的功課。然而,實際情況如何?教會裡鶼鰈情深、同進同出的夫婦固然屬於常態,但形單影隻的已婚人士也非罕見,令人擔心他們會成為教會的邊緣人嗎?他們的需要受重視了嗎?

        目前雖沒有明確的統計數據,但從幾位華人教會牧長的觀察和估計,教會裡妻子信主而丈夫不信者,大約是丈夫信主而妻子不信者的兩三倍。為了多了解這族群的背景、經歷和需要,本刊記者採訪了八對華人夫妻。(以下代號h指丈夫,w指妻子)

        A組每對夫妻中,一人信主較早,另一人較晚。他們的婚姻年數如下:愛力(A1h)/凱莉(A1w),14年;麥克(A2h)/咪咪(A2w),18年;竹子(A3h)/小菁(A3w),44年;心田(A4h)/瑞霞(A4w),46年。

        B組每對夫妻中,一人已信主,另一人則堅持不信。他們的婚姻年數如下:立德(B1h)/盼盼(B1w),13年;傑森(B2h)/愛咪(B2w),17年;老康(B3h)/方琳(B3w),20年;李通(B4h)/黃哲(B4w),22年。

Q1.到了適婚年齡,已信主者有一定要找基督徒男友/女友的想法嗎?與不信者交往時,經歷哪些掙扎?

        採訪的八對夫妻裡,三位妻子和兩位先生是婚前已信主,都坦承當年曾經想要找同信仰的男友/女友。但是—

        「我本來希望所愛的對象是基督徒,然而事與願違,父母也不反對,就抱著冒險的心態,靜觀結果如何。我常找機會向麥克傳福音,他卻不領情,要和我辯論。我辯不過,只能常和他的姊姊在電話中為他禱告。每當牧師講道中提及『信與不信的不能同負一軛』,我就掙扎是否應該和他分手,但兩人除了信仰不同,其他各方面都很契合啊!」(A2w)

        「當時想找基督徒男友,只是信心不夠。父母對我交往的對象是不是基督徒,並沒有絕對的意見,只要人品好就夠了,將來可以帶他去教會。當時牧師因我要嫁非基督徒而拒絕證婚,讓我老公耿耿於懷許久。」(B2w)

        「信主後,我知道結交的女朋友最好也是基督徒,但上帝一直沒給我機會,我就沒耐心再等了。」(B1h)

        「當時我年輕初戀,雖然信主,自以為是個基督徒,卻沒去教會也不讀聖經。現在才知道當時並不認識上帝,也不認為信仰不同是個問題。雖然父母不是很支持,但在我固執堅持下就不反對了。」(A3w)

Q2.決定結婚時,不同信仰的夫妻,曾否討論婚後要如何調停婚姻觀和信仰的差異?

        婚前已信主的三位妻子和兩位先生,和未信者結婚之前,只有兩位曾討論婚後要如何調停婚姻觀和信仰的差異。

        竹子說:「婚前婚後,宗教信仰在我們之間從未是問題,都能彼此尊重,對父母家人也沒有問題。」妻子小菁答:「決定結婚時,他的家人知道我是基督徒,答應我可以不拿香、不參與任何祭拜祖先和偶像。但他全家和鄰居都拜偶像,我雖然無法接受,但知道不能勉強,只能以愛心禱告交託給主!」

        「我上大學前已信主。和凱莉遠距離交往時,我倆都已年過三十,頗擔心她來美後會水土不服,或不肯接受主耶穌為救主。婚前溝通過,她答應婚後會試著跟我去教會⋯⋯」(A1h)

Q3.結婚後,或一配偶信主後,不同的信仰曾否造成夫妻間的摩擦?他們如何處理?

        八對夫妻裡,有七對提到「彼此尊重」和「良性溝通」是減少、解決夫妻摩擦的最佳潤滑劑,不論事情是小如雞毛蒜皮,或大如宗教信仰。從回答中可歸納出以下幾點:

1.彼此尊重,相安無事

        「我生長在佛教家庭,結婚17年後,為了向佛祈求父母身心健康,曾吃素12年。我們雖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卻從未因信仰有過摩擦或爭執;我們彼此相愛,彼此尊重,只感激對方為這個家的付出。」(A3h)

        「老公的媽媽和我的家人都是基督徒,他常感受大家期盼他快信主的壓力。雖堅持不信,他一直很尊重我的信仰,曉得每個星期日是我去教會敬拜的日子。」(B2w)

        「婚後14年我信了主。以前急脾氣的我,學著好好說話,慢慢動怒,藉著禱告讀經,使心態積極向上,因此跟兒子和先生的關係改善許多。我們處理矛盾的方式是彼此尊重,然後折中找一個雙方都能認同和接受的點。」(B3w)

2.信仰不同,三觀不同

        「我不會天真地認為:如果妻子今天接受耶穌為救主,我倆之間所有的衝突都會消失。我們最大的衝突來自不同的世界觀、天國身分、人生目標。當她在痛苦掙扎中,我若說信耶穌就有平安喜樂,她不接受。反之,我在困境中掙扎時,她也沒辦法了解我的痛苦。結婚13年後,現在我不如以往常向她傳福音,她早聽厭了。我改用另一種方式向她見證福音—每天以真愛作好丈夫、好爸爸。」(B1h)

3.我賺的錢,別拿去奉獻

「不同信仰的確會帶來較多的摩擦,好比奉獻這件事。我覺得我們所得的都來自上帝的供應,對不信主的他,卻是辛辛苦苦賺來的。所以我為教會奉獻金錢時,會比較謹慎。通常我們藉著溝通處理彼此間的矛盾,然後把問題放在我的禱告裡,求主賜給我智慧。」(B2w)

4.配偶不爽找碴

        「1992年爸爸病重時,我經歷了上帝的大能和信實,以及教會的關愛,就信了主。外子盛怒,不許我在家聽聖詩,阻止我帶孩子去教會,認為自己不努力,只想依賴上帝,是大錯特錯。在他的監視下,我必須把家事做得完美無瑕,他無法挑剔了,才許我一個月去教會一次。每次到教會,一開始唱詩,我就哭了。雖然困難重重,我相信一個人對上帝的信心有多大,祂要成就的就有多大。只要我存著盼望,就一定可以走出來,但仍常哭著問祂:還要忍耐多久?」(A4w)

        Q4.在甚麼情況,A組中不信的配偶對基督信仰開始轉念?

1.脫離民間宗教的綑綁

        凱莉婚前曾答應未婚夫會試著跟他去教會,但有臺灣民間傳統宗教背景的她,初來美國,對教會、團契生活很不習慣,弟兄姊妹的關心反而變成壓力。加上對基督教認識膚淺,只覺得聖經裡有太多管束人的「不可」。直到孩子進了幼稚園,她積極參加教會的福音班,學習基要真理,又聽到眾多的感人見證,慢慢了解上帝愛世人,基督為贖我們的罪而上十字架,於是在婚後第七年選擇使人有平安、喜樂和盼望的基督信仰。

2.潛移默化上帝動工

        論及婚嫁時,麥克就常陪未婚妻上教堂參加各種聚會,也接受牧師提供的婚前輔導課。他一再告訴自己:「我只是喜歡和她在一起,不一定需要相信這信仰⋯⋯。」旁聽多了,思考多了,心也開始動了,有時還會好奇地翻翻聖經。一回,佈道會快結束時,他誤解司會的指示,莫名其妙地舉了手,馬上有人來和他談「屬靈四律」,他居然沒抗拒,才發現上帝已悄然進入他的生命裡。有了全新的心態和眼光後,他毅然決然地受浸了。

走投無路上帝管教

        心田曾是父母心目中的問題小孩,逃學、欺騙、倒翁」。直到兒子進了大學,荒廢學業,結交損友,像行屍走肉混日子。心田用盡自己的辦法管教兒子,父子關係更加劍拔弩張,甚至大打出手,作爸爸的被警察銬上手銬帶走。戰火未熄,一連串的打擊又接踵而來:最令他引以為傲的女兒得了憂鬱症,幾次企圖自殺;妻子得了癌症;他被迫離開自己草創的公司,失業了。在走投無路的窘境下,他開始想進教會。

下期預告:A組夫妻兩方都信主後,信仰對家庭生活、夫妻關係有何幫助?對於B組堅持不信主的配偶,他們主要的阻攔是甚麼?回顧婚後的年日,有甚麼最令人難忘的場景?對於婚後多年配偶仍不信主的兄弟和姊妹,受訪者有何建議和鼓勵?教會對配偶尚未信主的弟兄和姊妹,有些甚麼勸告與建議?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3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