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46期 (2025年12)
主題企劃
話題篇
  讓我們來「愛」管閒事
教練篇
  用愛的行動創造家庭傳承
實作篇
  全家大小樂善好施
 
真愛分享
婆媳心曲
  直到兩手緊相握
理家理心
  愛長存,心自在
孩子,你說呢?
  孩子,你怎麼不愛回家?
家庭EQ坊
  EQ老師的義大利EQ課
家庭電影院
  覓真我,尋真愛
真愛交流道
  尋找黃昏後的美景
一笑抵萬金
  老當易撞?

八年抗戰

        我和秀全的父母之間,曾有很困難的關係。他們是遷居臺灣的廣東客家人,有五個女兒,只有一個兒子─秀全就是那萬千寵愛在一身的獨子,所以在公婆眼中,甚麼樣的女孩都配不上他們的兒子。

        我和秀全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地在同一個教會、同一個團契長大。15歲時,他開始追求我,每天陪我騎自行車上學。他的母親知道後,就特意去了解我的情況。她發現我不僅不是客家人,而且比她兒子大一個月。更糟糕的是,我看上去瘦瘦弱弱的,不曉得能不能傳宗接代。

        於是秀全的媽媽強烈反對,遇到我,總是把臉調轉過去不看我,但我還是每次都恭恭敬敬地叫她「李伯母」。有時秀全強拉我去他家吃飯,他媽媽也是沉著臉,三兩口把飯扒完,起身而去,我仍是不發一句怨言。

        如此持續了七、八年,我們一直在為兩人的關係向上帝禱告,想確定我們是否是祂所配合的。但是,秀全對感情的執著,更惹怒了父母,終於有一天,當秀全提出要和我訂婚時,他們從香港寫信來說:「兒子,你長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不過,你要是和林小姐訂婚,你就沒有父母了!」

兩難抉擇

        秀全很痛苦,因為他知道父母是言出必行的。然而,要放棄相守多年的感情,也是心如刀絞。他跪在上帝面前,求問該怎樣選擇。上帝就把十誡中的「當孝敬父母」放到他腦海中。他順服了,忍著心痛寫信給父母:「爸爸媽媽,我決定放棄林小姐。」

        那時我同意秀全的作法。聖經十誡斬釘截鐵地說:「當孝敬父母」,卻未說過:「你要為了女朋友而放棄父母」。 我倆深信,既然是上帝的旨意,祂必會開路。當時我們兩人都決心一生為榮耀主而活,若搞到要和父母斷絕關係,怎能榮耀主?

        為了逃避傷心地,秀全決定出國留學,行前,他父母從香港回臺灣,竟然送給他一枚訂婚鑽戒,說:「兒子,把它送給林小姐吧!」秀全接過戒指,父、母、兒三人抱頭痛哭。

        原來父母接到他的信後,感覺自己贏了,心情十分愉快,就去教堂做禮拜。恰好那天牧師說:「有些人你雖不喜歡,可是耶穌愛那個人,而你愛耶穌,所以你也要愛那個人⋯⋯」。秀全的媽媽非常感動,就問秀全的爸爸:「我們愛不愛兒子?」爸爸回答:「當然愛!」「那麼,我們能不能愛兒子所愛的呢?」接著,秀全的父母到我家中提親,我倆一年之後就結婚了。

為主而做

        公婆雖然從理性上接納了我,感情上卻不容易。對婆婆而言,積累了八年不滿和怨恨,那種「奪子」之痛,是很難一下子一筆勾銷的。而我,也是一想到要作她的媳婦,就不寒而慄。但我清楚知道,我的婚姻是上帝的旨意。所以祈求祂幫助我作個孝順的媳婦,就像聖經中的路得一樣。

        我真心實意將秀全的父母當作我的父母,就用愛媽媽的心去愛她。我努力尊敬公婆,凡事請教。我雖然讀過很多育兒方面的書籍,但是孩子一哭鬧,我還是去找婆婆指導。

        婆媳之間最重要的,是靠主得力量,凡事為討祂的喜悅而做。聖經《箴言》16:7說:「人所行的,若蒙耶和華喜悅,耶和華也使他的仇敵與他和好。」連仇敵都能和好,何況是婆婆─她養育了我的丈夫,是我的恩人呢!

        婚後不久,有一天清晨,走出臥室門,看見婆婆一個人坐在飯廳裡,臉色凝重、眉頭緊皺。我心裡害怕,不知是不是自己又做錯了甚麼,惹她生氣。我實在很想退回臥室躲避她,但是上帝賜下智慧,我就勇敢地走到她面前,問:「媽媽,您為甚麼臉色不好?是不是不舒服?」她回答:「是呀,我頭疼,血壓升高,睡不著。」

        我馬上扶她進屋躺下,幫她煎藥⋯⋯。我能感覺到,我們之間的牆開始慢慢坍塌,而一座溝通的橋樑正逐漸成形⋯⋯。我和婆婆的感情越來越好。她非常信任我,把她的藥品、老倆口的財產,都交給我管理;看到我用新式方法做飯、理家,她都能接納。

兩女亦安

        有人說,屋簷下有一個女人,才是「安」字;換句話說,屋簷下同時有兩個女人,就不安了。然而,公公婆婆和我們同住了20年,婆媳到後來親如母女,無話不談。就是這樣的奇妙!當一方主動把手伸出時,另一方遲早也會伸手回應,直至兩手緊緊相握。

        當婆婆和我的衛生習慣不一樣,把廚房搞亂時,我不會介意。當公公婆婆「含貽弄孫」時,我不會認為他們在搶我的兒子,反而非常鼓勵兩個兒子一放學,就直奔祖父母膝前,使他們老懷得慰。

        我和秀全牧養教會多年,發現婆媳關係緊張的主要原因,就是有一方堅持主權。例如媳婦認為婆婆餵孫子的方法很不衛生,但婆婆堅持不改,媳婦就不讓婆婆餵小孩,因為「這是我的兒子」。如此一來,婆媳矛盾就爆發了!

        鼓勵孫輩愛祖父母,常與祖父母親近,更是兒媳婦和公婆相處、討公婆歡心的不二法門。而且,當公婆有孫輩陪伴的時候,兒媳的壓力也會減輕很多,可以多做自己的事。這事半功倍的方法,年輕的媳婦們要切記。

良言忠告

        對於和公婆相處有困難的姊妹,我建議:

        1. 向主求愛心,因為惟有愛能感化人。

        2. 學習謙卑,尊重長者。

        3. 要有智慧,如果看到婆婆有何不妥的做法,要讓丈夫出面去溝通,而不是自己強出頭。

        對於夾在父母和妻子之間、左右為難的男士,我的忠告是:

        1. 要知道怎樣愛妻子。女人最需要的,是丈夫的愛。當婆媳關係緊張時,你要在妻子面前給她肯定,讓妻子得到愛的滿足。

        2. 要帶著妻子一起孝敬父母,使父母有滿足感和安全感。例如節日贈禮若稱父母的心,不妨就聲稱是太太買的,是太太孝順公婆的。

        3. 要有擔當。當出現矛盾時,要挺身而出負起責任,而不是把過錯推在父母或太太頭上,以致於他們之間的關係越來越緊張。

本文經許可取材改寫自《海外校園雜誌》第153期,蔡越對李師母之採訪。靜芝師母為本會創會董事李秀全夫人,已於2025年10月23日在臺北安息主懷,她愛神愛家愛人的典範,仍舊激勵著許許多多人!。


   
Copyright © 2001-202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