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愛家庭雜誌 第146期 (2025年12月) | ||||||||||||||||||||||||||||||||||||||||||||||||||
|
韓劇《苦盡柑來遇見你》,透過女主角愛純以帶著詩意的眼光,看自己、看環境、看生活,以為自己的根應該在首爾,卻在長滿柑橘的濟州島看到生命的豐收。
故事從愛純70歲開始,她在教一群老人寫詩,回顧這一生,把心裡隱藏的最想說的話寫出來。 「我是誰」決定你的眼光 每個人一出生就從父母呼喚自己的語氣和態度,慢慢認識「我是誰」,也在每個時刻與父母的互動關係中,找到自己的歸屬。對父親早逝、寄居在叔叔家的小愛純來說,找到這份歸屬很不容易,她總要走過遠遠的山路才能看到為了生計改嫁的母親。 母親是惟一真正愛她的人,為了不讓女兒跟著她吃苦,只好兇巴巴地把她趕回叔叔家。母親問小愛純:「妳為甚麼喜歡我?」小愛純拉著媽媽的手回答:「因為妳是媽媽,這麼簡單,妳不懂嗎?」 終於搬來與母親同住,給小愛純無上的幸福,她的「我是」逐漸增加內容,「我是班長」、「我會寫詩」、「我會照顧弟弟妹妹」...... 。但是她非常擔憂,害怕必須潛水抓取鮑魚攢生活費的「海女」媽媽有一天會被大海吞噬。幾年後,不幸真的發生了! 一個魚販的兒子寬植,小小年紀就會拿黃魚給小愛純吃,儘管被罵被驅趕,還是痴痴地愛護跟隨她。他不懂詩,但是愛純笑,他就笑,愛純哭,他就哭。在小愛純失去母親時,他成了愛純惟一可以信賴的人。 何處是吾家?被叔叔嫌棄、不願當海女、沒錢上大學,投奔寬植是愛純惟一的選擇,她的淚水從寬植憨厚木訥的口中大聲背誦的〈鄉愁〉,得到了安慰,也為愛情增添勇敢前行的燃料,兩個年輕人走上建立自己家庭的第一步。 角色推敲出愛的能力 寬植當了爸爸,這角色讓他從男孩變成挑起全家生計的男人,他越愛家,就越努力工作。從在船上打工忍受嘲諷屈辱,到終於帶著愛妻登上屬於他們自己的船,他們歡然擁抱,全然忘記之前的苦楚。 愛純放棄了大學夢、詩人夢,懷抱著的孩子,就是她的世界。她成了熱情叫賣的魚販,沒有一點委屈難堪,熱情付出是她的真我。 有關係才產生「角色」,「角色」與「真我」互動連繫─真我灌溉角色,角色實現真我,關係豐富了他們的生命。 母親認為「海女」並非愛純命定的角色,因為她能寫詩,能讀書。從母親的肯定和鼓勵, 愛純的真我從此得到發展。 除了上帝,沒有人能完全知道你的「真我」,每個人都需要找到上帝在我們身上的呼召,才能活出「真我」。「真我」並不是孤獨的、隔絕的、空想的,而婚姻是淬鍊真我的地方之一。(請參考拙著《幸福,就在這裡》第四章「角色裡的深愛」。) 沒有真我參與的角色很難與別人建立真實的情感,夫妻之間、親子之間都是如此。如果能用「委身」的態度傾心交談,藏在後面的真我必能與對方的真我會晤,而彼此珍惜。 誠如寬植不能忍受妻子被長輩無理對待,他不善表達,但了解愛純的心,就不惜披上「不孝」的外衣為她擋住萬箭穿心。而愛純總是在先生出門打工時,用滿滿的笑容給他一天的鼓勵;在先生受傷仍忍受被無賴老闆欺負時,她勇敢地挺身而出,捍衛守護。這都是深深相愛、相互疼惜,瞥見真我存在的印證。 難關成了愛的深刻記憶 環境會跟我們的生命對話,困難尤是。一天,小兒子學愛純在岸邊等待父親歸來時,竟被暴風雨激起的海浪吞噬了稚嫩的生命。椎心自責日夜痛擊愛純赤忱的心⋯⋯。 母親留下的激勵話語,鄰居們送上食物的暖心溫慰,加上兩個孩子的自責流淚,讓各自在屋內一角傷痛的夫妻重新連結,攜手站立起來。 難關是人生必然的劇本,有的夫妻或互相指責,或為了逃避傷痛的記憶而選擇分離。愛純與寬植選擇繼續前行,卻絕口不提失去的小兒子。 愛純念念不忘失去的小兒子,卻看不見還活著的另一個兒子銅明仍需要她撫慰。她生氣銅明在學校搗亂,越拿他和姐姐比較,銅明就表現越糟糕。人或許常深刻地惦念失去,而忽略在旁的擁有,而被忽略的一方也用各種不同的方式表達存在感,這樣糾結的關係,也是需要在前進的生活中被喚醒與開解。 劇中女兒金明長大失戀了回到家中,父親帶著她到船上看日出,以旭日的盼望撫慰女兒受傷的心。父女深刻的對話讓女兒從挫折中走出,迎向她所期盼的「和父母一樣的幸福婚姻」。 衝突中看見愛 兒女長大成人,父母應該卸下心頭煩憂之時,考驗卻接踵而來。兒子銀明不符合父母期待,屢屢被叼唸不滿,心中壓抑的情緒終於爆發。寬植無法接受,愛純卻聽進去了,明明愛孩子,卻傷害孩子那麼深,從來沒有跟兒子有真正的交談,許多不經意說出的話,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銀明要登上遠洋漁船證明自己的能力,愛純淚流滿面擁抱他,聲聲道歉,聲嘶力竭,風和海都同聲哭泣。理性上兒子可以了解父母的愛,可是傷害往往來自於情感的挫折,愛純至此只能用盡全力呼喊:「你是我們的一切!」彌補了孩子情感的失落,重新體會家庭的溫馨。 結褵五十寒暑,寬植在病體的煎熬中呼喚當年失去的小兒子,愛純才知道他們各懷罪咎是沒有必要的,彼此的真愛其實可以共同承擔這苦難,這正是婚姻最珍奇的功能。 愛是真我的共同語言 寬植是繼愛純幼年失去雙親之後,以寬厚愛她疼她,陪她一起長大的人,而「母親」的角色使她脫去少女的任性,讓仁愛寬容滋長。身邊的人都默然變化,連習慣酸言酸語的婆婆也改變心態,說:「我要是有妳的命,早就寫一千首詩了。」鼓勵愛純多寫詩。一向苦待人的老闆船長,竟也想學寬植邀女兒到船上看日出,想在暮年重新和妻子愛戀。 寬植結束了人間的使命,臨去醫院前把大門加了安全鎖,碗櫃的盤子全都移到下層,方便愛純取用。最後一次躺在床上像愛純的母親一樣,輕拍著妻子的背,哼著搖籃曲,唱出無盡的愛⋯⋯。 上帝的恩賜不會沈寂,即使在流淚的低谷,也有抬頭望遠的豐富想像,「因為有你,我的生命天天是春天」。愛純真的出了詩集,雖然必須用淚水時常澆灌心中的幸福小花,但是感謝更多,生命終究成了一首讚美詩。
|
|||||||||||||||||||||||||||||||||||||||||||||||||
|
|
Copyright © 2001-202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