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6期 (2002年08月)
真愛焦點
名家談真愛
表演
珍愛青少年
小時候,爸媽強迫我……
焦點話題
才藝與親子關係孰重
人生好故事
我兒柏毅
 
真愛分享
家庭閱覽室
親子共探奇幻之園
個案剖析
讓孩子成為EQ高手
夫妻加油站
床頭吵,床尾和
雋言慧語
閃電的故事


親子共探奇幻之園
從《魔戒》與《哈利波特》談起

█黃瑞怡


  在各種現代文學體裁中,奇幻文學(Fantasy)在近  年吸引了許多忠實讀者。從鳥獸能作人語的  物幻想故事(Animal Fantasy,如美國作家E. B. White的名著《夏綠蒂的網》),到縱橫時空的科幻小說(對中文讀者來說,香港作家倪匡的作品應該不陌生),奇幻文學以各種樣貌出現在讀書人眼前,往往讓展卷者難以釋手。

奇幻文學的魅力
  為什麼奇幻文學有這麼大的魅力呢?當然,優秀的奇幻小說,就像其他小說類型,作者「說故事」的能力往往是吸引讀者的關鍵,但奇幻文學確實有它獨特引人之處,譬如:滿足甚至拓展人們想像的空間;提供躲避現實的避風港;提供另類面對現實、解決問題的切入點;滿足人們對「靈界」事物的部分好奇心等。
  下面將與讀者中的父母一同對《魔戒》和《哈利波特》這兩部西方奇幻文學傑作進行最簡潔的剖析,並對希望藉閱讀加強親子互  者提供若干建議。

奇幻文學瑰寶—
《魔戒》前傳及三部曲  
 圖書館、書店中書籍琳琅滿目,但能傳世者終究是少數;英國學者托爾金(J.R.R. Tolkien, 1892~1973)的《魔戒》系列,無疑是奇幻文學中佼佼傳世之作。這部廿世紀中葉發表的作品,並未因時間而褪色,卻受到好幾代讀者的喜愛,獲得「廿世紀之書」、「兩千年來最偉大作品」的頭銜,甚至激發了許多西方後起之秀在同一領域耕耘。如同中文版譯者朱學恆所言:「《魔戒》掀起了文學界的革命,開創了奇幻文學的長河大江,並且又接著激發了角色扮演遊戲的風潮。」
  若要深入探討《魔戒》系列,可能可以寫上幾本學術論文,在這兒僅簡單分享幾點:

成功建造「中土世界」
  《魔戒》系列的時空背景,並非我們熟習的現實或歷史時代。托爾金以其深厚的西方歷史、神話、語言、文化學養為基礎,創造了「中土世界」(Middle Earth)。其中精靈、矮人、人類、哈比人各族,均有自己的領土、語文、歷史,歷歷如在讀者目前。這種再造「架空世界」(“Secondary World”,英文原詞即托爾金所創)的能力,是讀者神遊的基礎,也是奇幻文學的顯著特色。

波瀾壯闊的史詩
  《魔戒》系列故事,以魔戒持有者哈比人佛羅多,和他的忠僕山姆萬苦千辛前往魔戒鑄造地末日火山毀戒的過程為主軸,並以魔戒遠征隊其他團員合力對抗魔影為輔線,二線最後合而為一,進入魔戒聖戰高潮。
  賦予《魔戒》人文深度的,是作者對人類歷史的關懷。托爾金自述他在《魔戒前傳》出版後,原想就此打住,但在「⋯⋯許多讀者來信鼓勵之下,開始了續集的寫作, ⋯⋯一旦筆者開始之後,這個故事不由自主喚醒了在下對於遠古歷史的記憶,甚至在這個故事結束之前,小說本身就成了歷史的見證。」。三部曲因此跳脫了虛無飄渺的氣氛,而成為人物鮮活、有血有淚、波瀾壯闊的史詩。

深刻描繪人心追尋
  魔王鑄造的魔戒,為什麼對靠近它的人總有莫名的吸引力?因為它觸  了人人都有的貪念;貪婪可能以各種形式包裝自己,但其中惡的火種終會吞沒持有它的人。
  在《魔戒》故事中,少數的智者知道「抗拒誘惑最好的方法不是正面迎敵而是轉身離去」,巫師甘道夫、人皇亞拉崗因此能全身而退,但多數的凡人只要靠近魔戒,就難免陷進網羅,人類勇士波羅莫、白袍巫師薩魯曼、還有生命扭曲變形的咕嚕,都為此付上慘痛的代價。
  當然,命運與魔戒最息息相關、也最牽  讀者心弦的,無疑是魔戒持有者佛羅多和他的摯友山姆。佛羅多經歷萬般艱難、幾番出生入死後,終於到了末日火山口。
  眼看他摧毀魔戒、拯救世界的歷史  任務即將完成時,我們卻讀到「佛羅多以驚天  地的氣勢朗聲說道:『我來了,但我決定不執行我來此的目的—我不做了,魔戒是我的!』」哀哉!佛羅多在最後一刻跌倒了,他的心終究敵不過試探,整個中土世界是否也將從此落入黑暗深淵?

引人深思信仰價值
  魔戒終究仍是被毀滅了,但如同評論者鄧嘉宛所說:「魔戒最後能被銷毀,靠的不是個人意志堅強、信守承諾,也不是群體努力奮鬥不懈,而是因為有恩典,恩典的媒介,是全書裡最悲慘的一個角色⋯⋯。」是的,魔戒深刻描寫了人  軟弱、人力有限,但卻在幾乎絕望的關頭看到濃重烏雲之上的一角藍天──上蒼的憐憫和恩典。
  《魔戒》全書中,找不到一節聖經經文,也沒有宗教細節的描述,但在托爾金的娓娓道來中,隱隱可聞信仰的回聲,使讀者自然而然經驗了恩惠、救贖、犧牲、信心、愛心、忠實⋯⋯等等寶貴的精神。
  《魔戒》帶給千萬讀者的,不只是因故事  聽引起的情感激盪,更有深刻的思想衝擊與心靈感  。

魔幻旋風—
《哈利波特》系列
  自《魔戒》前傳及三部曲於五十年前出版迄今,奇幻文學作品有如  花齊放。儘管部分學院派人士對此文體仍持保留態度,廣大讀者對它的喜愛卻不容否認。但縱觀半世紀來的西方奇幻文學,似乎沒有第二朵像羅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般甫一綻放,即風靡全球的奇葩。
  一位評者語帶幽默地說:「如果閣下至今未聞哈利波特大名,你可能甫自外太空倦遊歸來,或過去幾年都在冬眠狀態⋯⋯。」

語調角度大異其趣
  究竟是什麼因素,能讓少年巫師哈利波特的魔力,跨越文化、語言、種族的鴻溝?我們是否同意若干評論所言,在托爾金離世三十年後,他的生花妙筆終於有了傳人?
  表面上看來,《魔戒》和《哈利波特》是有不少相通之處:作者都是英國籍,都是說故事高手,都營造了一個虛擬、卻栩栩如生的「架空世界」(《魔戒》的中土世界、《哈利波特》的魔法學校),故事中都有神奇奧妙的魔法、高潮起伏的正邪鬥爭、生死與共的情誼。然而,我要提醒讀者思考二者之間的「不同」。
  我先拋磚引玉提出一點:兩套書的敘事語調有明顯的岐異。托爾金抱持虔誠基督徒悲天憫人的胸懷,和鑽研古文學、歷史後沉澱出的智慧,他的語氣因而不疾不徐,帶著深刻的哲理和詩意,許多片段都值得反覆咀嚼。
  羅琳對人情世故也有深切的洞察力,但她的敘事風格少了托爾金的溫暖,卻承襲英國另類傳統的尖刻甚至黑色幽默,常在令讀者捧腹之餘犧牲了厚道。
  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陸續推出,氣氛從第一集的歡愉,逐漸轉向更多的冷凝陰暗。此外,托爾金的寫作角度是宏觀歷史的,筆鋒帶著對自然、人文命運的終極關懷,羅琳則關心一名少年的成長歷程,並嘲諷社會現象。如果說《魔戒》是波瀾壯闊、情景交融的史詩,《哈利波特》或許像是曲折離奇、扣人心弦的通俗連續劇吧?

反映兒童普遍需要
  回到前頭提出的問題,《哈利波特》究竟為何能吹起如此旋風?有識之士如張光譽先生已指出,後現代社會壓力日增、人心空虛、商界逐利,傳播媒體在此風潮後推波助瀾,乃是不可忽視的力量。在這兒我想進一步探討的,是《哈利波特》故事本身引人之處。
  羅琳迄今發表四本作品,一步步引領讀者進入虛實相映的魔法世界,這個世界與我們生活的現實環境有許多平行的聯結。如公私立學校對照魔法學校,商業銀行對照精靈守護的銀行,腳踏車、溜滑板對照飛天掃帚、美式足球賽對照魁地奇賽,郵差對照貓頭鷹⋯⋯。
  在羅琳天馬行空的想像中,哈利波特每年由倫敦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搭乘霍格華玆特快車進入的世界,顯然充滿了比多數人童年回憶中更有趣的事物。在魔法、巫術絢麗的包裝下,《哈利波特》吸引了E世代的目光。
  但它真正引起讀者共鳴之處,並不是讀者們可望不可及的巫術,而是哈利波特從童年至青少年的成長歷程,反映了現代孩子心靈的普遍需要:對親情的渴望,對友誼的追尋,年歲漸增後對異  的憧憬,如何在厭惡他的老師、排擠他的同儕間求生存,以及「至少在一件事發現自己、證明自己」的自我追尋(從哈利波特頭一回跨上飛天掃帚,他就發現自己對飛行的敏銳似乎與生俱來,他也成為最年輕的魁地奇球賽搜捕手)。

家長要以智慧面對
  每一集的哈利波特故事,都記錄了他那一年在魔法學校的酸甜苦辣,使年年在學校裡成長的下一代,確實會感到「於我心有戚戚焉」;為人父母、師長者,你是否清楚認識孩子各方面的需要?他是否在哪一方面有待彌補的空  ?他願意和你分享他的生活點滴,包括《哈利波特》為何使他沉迷嗎?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隨著《哈利波特》系列銷售連破記錄,它所引起的爭議也與日俱增,我們應正視部分基督徒所發出的異議,不能僅僅視為危言聳聽。
  作者羅琳或許從未刻意要寫出少年巫術  科,但她書中對佛地魔的黑暗勢力、恐怖行徑描述得淋漓盡致,正邪對抗時白魔法又因為欠  絕對真理支撐以致有時為達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再加上書中對現實世界「麻  」(不帶巫師血統者)語多嘲貶,而對巫師血脈每加褒揚,孩子在閱讀過程如無適當引導,可能產生如下後遺症:對巫術、靈異世界盲目追尋;手段與目的間是非曲直混淆;甚至產生莫名的恐懼、惡夢等等。作父母的豈可不慎!

親子共讀樂融融
  無論是已列入經典之林的《魔戒》,還是風潮方興未艾的《哈利波特》、或是其他任何一部好的少年文學作品,都提供了有心父母和子女在炎炎長夏深入閱讀、共同成長的機會。下面提供的點子,盼望能幫助願與兒女共探奇幻文學花園者:
♥親子共讀
  親子共讀的概念,可以有不同形式的運用。當孩子年幼時,每天花一點時間朗讀經典文學作品給孩子聽,絕對是值得的投資。孩子有能力閱讀後,不妨轉換角色,讓孩子唸給家人聽,或輪流朗誦。
  「家庭讀書會」也是親子共讀的延伸。親子可以各自推薦好書,從中選定一本,排定閱讀進度,擇期討論。如果父母想和在美國成長的孩子一同閱讀《魔戒》這樣大部頭經典,又望英文而卻步,不妨考慮孩子讀原文,父母讀中文,討論時雖需要一些翻譯的耐心,但一樣會有效果。
♥比較小說與電影
  《魔戒》、《哈利波特》及其他許多兒童少年文學名著都有電影版本,親子在征服原著後共賞電影不僅僅是娛樂,也可從原著和電影版的異同、高下引發精彩的討論。
♥同覓再創作之樂
  當孩子對某一特定奇幻文學作品興趣盎然,讀得滾  爛熟時,父母親不妨更進一步,鼓勵孩子做批判  、多面向的思考:「如果你是某某書的作者,續集(或前傳)的主要情節會是什麼?」「如果把《魔戒》改編成電玩遊戲,哪些場景非包括在內不可?」「《哈利波特》第四集的  面一定要這樣畫嗎?你有沒有新點子?」  
 從類似問題出發,親子可以一同腦力激蕩,享受再創作的樂趣—原來從一兩本書做起點,學習的天地是如此遼闊!

涵泳奇幻海洋
  華人古老的觀念是「開卷有益」,但廿一世紀資訊包羅萬有,如果任由兒女遨遊書海(或網海、電玩海⋯⋯)往往有損無益。
  明智的父母親不應只注重學科成績,也要關懷他們身心靈各種需要,了解他們課餘所讀的書,甚至與孩子們一同暢遊文學花園、涵泳奇幻海洋。你不需是專業園丁或游泳高手,只要有一顆願意和孩子共同成長的心就夠了!


 

作者黃瑞怡擁有兒童文學教育博士學位,與夫婿林聖倫育有一子,定居南加州。讀者若對上述討論有任何回應或需要親子一同閱讀的相關書目,歡迎與作者聯絡。 E-mail: juiyi_huang@hotmail.com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