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裔有別真愛如一.話題篇
彩虹橋上的姻緣
█鍾越娜
談華人子女的跨族裔婚姻
「愛情如此複雜,
有時毋須全弄明白,
只須全心去接納。」
一位母親的心聲
潘太太和準媳婦海倫花了一上午,逛遍購物中心及附近的幾家珠寶店,千挑百選,終於買下了一對鑽石耳環,和一只碎鑽鐲子。這是她送給這位洋媳婦的結婚禮物。
兩人最後找了一家咖啡館,坐下來用午餐。潘太太捶著發痠的腿,看著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海倫,心想為了兒子,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準媳婦出招
回想過去幾個月的經歷,恍如一場夢。原先以為海倫不過是兒子經常來往的異性朋友之一,誰知平地一聲雷,兒子突然宣布已和海倫訂婚,連婚期也選定了。潘太太和丈夫還來不及消化所受到的震撼,就得開始忙兒子的婚事。
作父親的每一提起仍忿忿不已,但潘太太心疼兒子,知道兒子心意已定,沒有挽回的餘地,就決定敞開胸襟,盡力接納這個金髮碧眼的兒媳婦。
海倫今天興致特別高,話也說得比往日多。餐畢,侍者送來賬單,海倫立刻就接了過去。潘太太心裏浮上一絲溫暖﹕雖然是個「外國」孩子,畢竟還能體會到我的一片善意。
海倫付了賬,把收據仔細端詳一遍,忽然伸出手說:「八塊兩毛五!」見潘太太一臉錯愕,她就耐心地解釋:「我們兩人一共吃了十九元,但妳沒有叫飲料,所以妳只欠我八塊兩毛五。」
潘太太一顆心彷彿一下子沉到了井底……
擋不住的潮流
家裏出現不同膚色、不同族裔的洋女婿和洋媳婦,組合成「彩虹家庭」,可能是多數華人移民家庭早晚要面對的事實。
根據1990年的美國人口普查,一百五十萬的異族通婚家庭中,有31%牽涉到一個亞裔配偶,而亞裔只占美國總人口4%。此外全美國一百萬的混血兒當中,有一半是亞裔與白人所生。可見跨族裔婚姻在亞裔中的普遍,而且這個數目正以每十年就增加一倍的速度上升。
人口專家估計,目前適婚年齡的亞裔中,男性將有一半與非亞裔結婚,而女性則高達60%。幾年之後,這個比例將更可觀。這實在是一個驚人的數目,顯示「兒女在華裔圈子中找對象」的理想,將成為許多華人父母遙不可及的夢。
其實這本是移民社會的自然現象。不同種族在同一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通婚是必然的後果。社會學家都同意,異族通婚是消除種族藩籬,促進種族融合最直接而有效的方式。華人在美國落腳越久,就越難對抗這股洪流。
記憶猶新的禁令
美國雖號稱移民社會,但她並非一開始就順理成章地接受異族通婚。在1920年代,美國絕大部分的州都仍訂有明令禁止。雖然這些禁令主要是針對黑白通婚而設的,但有很多州也將白人與印地安人、白人與亞洲人的婚姻懸為厲禁。
1950、60年代民權運動的風起雲湧,多少有助於美國大眾態度的轉變。最有名的是1967年發生的「羅聞(Loving)案」。
羅聞先生是白人泥水匠,娶了黑人女子為妻。由於當時異族通婚在維吉尼亞州是非法的,所以他們特地到華盛頓特區行婚禮。待兩人度完蜜月回家,卻發現警長已等在門口,將他們逮捕。後來他們分別受審,各被判入獄一年。
經過一再上訴,案子到了美國最高法院。最高法院判定:「在美國憲法保護下,人人有選擇與異族通婚的自由,國家或政府無權干涉。」此一經典判例,終於推翻了當時仍殘留於十六州的禁令。想想看,這也才不過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呢!
?華人心,父母情
今天在美國,不同族裔的人固然在法律上已有權自由締結姻緣,但這並不表示整個美國社會在心理上已能全然接受他們。華人由於受傳統觀念影響,在面對兒女嫁娶異族時,反彈也往往格外強烈。
難掩失望之情
其實移民來美的華人大多能體會,下一代與異族裔人士通婚,是無可避免的趨勢。正如兩個女兒都嫁給白人的潘燕女士所說:「當初我們把小孩帶到美國,就已經有了心理準備。特別是我們住在中西部,孩子平日接觸的大半是洋人,要他們只在自己的族群中找配偶,也未免太強人所難了。」
另外一位娶了洋媳婦的華人更有妙喻:「這就像把牛放到遼闊的草原上,卻只准牠在一小塊面積約占百分之四的草地上吃草,其餘百分之九十六的草只能看不能碰。這不但殘忍,而且根本行不通!」
話雖如此,但大部分華人父母心中都暗自期望﹕孩子找的對象若是華人,那可是「第一特獎」;若是其它國籍的亞裔,也還差強人意;若找了一名非亞裔,就彷彿抽到了末獎,而若是白人以外的其他族裔,就更是連末獎也未抽中!
擔憂有緣由
華人父母的反對其實並非無的放矢。姻親相處是最常見的顧慮。
問題不只在多出了一個洋女婿或洋媳婦,而是馬上冒出了一對洋親家,和一堆速成的洋親戚。若是自己英語欠佳,就又加上了一個心理負擔與障礙。
親戚相聚,不能暢所欲言,總是一種遺憾。飛揚協會的李順長會長,對女兒嫁給洋人從無抱怨,他說,若真有一點不習慣的地方,就是親族聚會時「得打起精神,捲著舌頭說英語」,溝通上無法像與自己同胞那樣淋漓暢快。
除了語言,華人父母也常對其他族裔的不同觀念和行事方式感到不適。
住在南加州的吳女士,每次聽到洋媳婦直呼自己的英文名字,就覺得頭皮發麻。「我們中國人,有誰會叫婆婆名字?簡直沒大沒小!」
她打發兒子去溝通,帶回來的理由總是千篇一律:「Amy說明明不是自己的媽媽,要叫您一聲媽實在蹩扭。」後來一位同病相憐的朋友好言相勸,吳女士這才罷休。朋友勸她:「別在這種小事上計較!只要兒子仍舊叫妳媽,將來孫子還叫妳奶奶,就該心滿意足了。」
已移民美國多年的林韞珠女士,小兒媳婦也是白人。林女士的丈夫去世之後,小兒子曾好心邀請她去一塊兒住,但被她婉拒了。她的顧慮是,「東西方的家庭觀念各異,有親戚來家裏住兩個禮拜,對我們華人而言是家常便飯,但對美國人來說,可就成了天大的事。既然娶的是洋媳婦,我這個作婆婆的就該自我收斂點。」
她的座右銘是:「結了婚的兒子,潑出去的水。」由於從一開始就保持開放和接納的態度,婆媳之間倒也相處融洽。
先對付「可解」的
華人父母除了擔心自身的適應,還有另一層顧慮,就是文化上的差異可能為當事人本身的婚姻添加難處。
專精婚姻與家庭研究的台福神學院林國亮教授,積多年輔導經驗,指出異族姻緣若出問題,文化差異固然可能是因素之一,但主要的問題通常出在個人。他建議不要把所有問題都一股腦兒推到種族因素上,以致偏離了重點。
「婚姻問題很少純粹是種族方面的,應該把焦點放在兩人的互動關係上。」他建議,華人父母反對的理由若是「無解」的,例如對方的族裔背景,最好擱置一旁,而試著先處理那些可能解決的問題,如個
性、生活習慣等。後者解決了,就比較容易忍受無解的部分。
?有樂趣,富挑戰
住在加州千橡市的汪清女士也認為,婚姻成敗的關鍵在個性;她的白人丈夫思想保守,很多觀念跟華人相近,相處起來並不困難。
當東方遇見西方
一般而言,對中華文化真正有興趣的「老外」,和華人結婚正如魚得水,不亦樂乎!
爾灣地區的葛洛思律師就是典型的例子。他從小就嚮往東方文化,說得一口標準普通話。後來娶了華裔妻子,來往朋友多是華人。他很恢諧地說:「有時候我都忘了自己是老美。早晨起來照鏡子,看見鏡中出現一個白人面孔,還真會嚇一跳呢!」
至於第二代華裔,文化的適應較不成問題。李順長觀察自己兩個洋女婿之後,得出這樣的結論﹕「女婿雖然是洋人,但因為性格成熟、家庭出身良好,父母和華人一樣家族觀念很深、重視兒女教育。有些地方我覺得他們『比華人還華人』。女兒從小在此地長大,思想和生活習慣已和洋人無異,我相信即使她們與華人結婚,也不一定會如此幸福。」
打開另一扇窗
跨族裔婚姻固然有不少挑戰,但也能帶來無窮樂趣。
住舊金山的尼蔻,是愛爾蘭後裔,嫁給在印尼長大的華裔之後,忽然發現「人生又多了一扇窗」,得以一瞥東方文化的豐富內涵。
由於丈夫的緣故,她開始熱衷學中文,學做辣得讓人流淚的咖哩雞,擠在華人市場「辦年貨」,享受中國春節的新鮮習俗。她的丈夫喬林在一旁補充說:「如果沒有和尼蔻結婚,我這一輩子也不可能慶祝聖派垂克日。」(編按:聖派垂克日St. Patrick's Day為愛爾蘭民俗節日,訂在每年三月十七日)
有一個美麗中文名字的郝夢心,丈夫是第三代的華裔,她自認兩人不論在語言或生活習慣上,都是「一國」人。
婚後郝夢心為了更多認識丈夫的背景,而開始上中文學校。金髮的她擠在一大群黑髮的華人小孩中,顯得格外醒目。四年下來,中文程度比丈夫高明不知幾倍。
有趣的是,她的華裔丈夫反而是因受她感召,而開始對中華文化產生興趣。在她的慫恿下,他們曾暢遊中國,平日華人社區的活動也絕不輕易錯過。她認為能跨越中西兩個社交圈,是一大樂事。
教養方式拉鋸戰
差異能帶來新奇和樂趣,也能帶來壓力。但就像所有的婚姻一樣,當事人經營婚姻的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許多異國鴛鴦表示,最大的差異往往不在夫妻本身,而在教養兒女上。
能講流利中文的魏克勤牧師形容,他和從台灣來的妻子林秋如幾乎無話不談,可謂水乳交融。但一觸及孩子的學業,中美觀念的差異就浮現了。他說:「如果孩子功課做了一半,要求到外面玩耍,放鬆一下,我絕無異議。但孩子的媽總是堅持,一定得寫完功課才准出去玩。」
這種情形在汪清女士家裏也屢見不鮮。她的老美丈夫主張盡量讓孩子自由發展,在學業上不必插手太多,以訓練孩子獨立自主。汪女士表示:「其實我算不上嚴厲,但另一半總替孩子叫屈,好像我這個嚴母把他們管得
動彈不得似的。」
如何處理才是關鍵
芝加哥西北大學臨床心理學家黃維仁博士指出,根據研究,一樁婚姻的幸福與否,和夫妻之間的差異大小啊黃博士說:「夫妻吵架的原因都大同小異,例如金錢,家務,姻親,性,異
性朋友。關鍵在處理差異的態度。」
他強調:「跨族裔婚姻有好處,也有挑戰。因為人本來就是由各種性別、年齡、社會背景、個性等組成的,異族通婚只是在這之上增添更多差異罷了。」
?道真言,展雙臂
有句非洲諺語這樣說﹕
一旦墮入情網,
就是懸崖峭壁,
也頓時成沃野平原。
愛情的力量非同小可,許多華人父母面對熱戀中的子女時,對此尤其感受深刻。所謂「異族戀」的驚人爆發力,即在這個「戀」字上。愛情所滋生出的鉅大動力,會讓人為了所愛,勇往直前,不計一切攔阻。
因此父母若極力反對,甚至實際以行動阻止兒女與非華裔交往,最後功敗垂成的機會較大,而且很可能為親子關係烙下長遠的傷痕。
有話請早說
黃維仁博士奉勸父母:「這種事只能『影響』,不能『規定』。世界上最殘忍的事,就是剝奪孩子心中最愛,包括他們感興趣的事業,或愛上的人。用強勢逼迫,很可能會造成悲劇。若硬要逼孩子在愛人和父母之間做抉擇,孩子大多數會選擇愛人。既然孩子兩方都愛,何必逼他們只選一方?」
真愛家庭協會會長葉高芳博士分析,許多華人父母其實並非極力反對子女與異族通婚,而是因為文化差異,尤其是語言溝通的困難,不易與洋女婿或媳婦保持親密互動而倍感遺憾。
葉博士建議,如果作父母的真有自己的堅持,就必須趁孩子還小的時候,把自己的期盼告訴他們,免得有一天孩子陷入情網,發現父母的態度,才一肚子冤枉地說:「我還以為你們不在乎呢!」
葉高芳提醒,父母要找適當時機告訴兒女:對其它族裔的文化好奇、感興趣,是人之常情,但不能作為結婚的動機,必須有相當的感情為基礎,否則新鮮感消失以後,就可能面臨適應的危機。
葉博士更強調,即使雙方有感情基礎,也必須冷靜理性地評估婚後可能遇到的困難,並思考因應之道。據他的觀察,白人要融入華人配偶的社交圈似乎較容易,而華人要融入白人的社交圈中,需克服更多社會文化的障礙;此外,華人丈夫融入妻子的族裔文化有時比華人妻子融入丈夫的族裔文化困難。
溝通管道要流暢
開誠布公地討論、坦白表達自己的感受,是父母與子女溝通的最重要原則。
其實下一代華裔並非存心違背父母的期望,只是身處美國的大環境,常常身不由己。
從小在美國長大、目前擔任心理諮商師的張怡欣就表示,年輕一代的華裔大多能體會父母離鄉背井的辛苦,和為兒女前途所做的犧牲,他們也很在意父母的感覺,希望能儘量符合父母的期望;如果不能做到,心中也不好受。
所以兒女若另有選擇,作父母的大可不必視為對自己的攻擊或反抗。因為下一代接觸的社會面較廣,他們選擇對象時是選擇自己合適的,而不計較對方的文化或族裔背景。
這就像有些人選擇藝術或文學為業,而未如父母所願去當醫師或律師一樣。這純屬個人的選擇,絕對不是故意違抗父母。
在日益開放的移民社會中,華人父母當務之急乃是與孩子保持流暢的溝通管道,在兒女婚事上坦白道出心中感受,和可能有的顧慮。待該提的建議都提出之後,就全力支持兒女,彼此體諒。
一旦女婿或媳婦過了門,更要不論膚色背景,大展雙臂,全心接納,視為己出。
願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屬!
作者鍾越娜為活泉出版社資深編譯、本會特約同工。經常在各地主領婚姻親子講座,與夫婿趙享恩教授定居洛城西郊千橡市,育有一子二女。
相片一:想到兒女的配偶,在你心目中,膚色族裔是否有上下好壞之分?
相片二:趁孩子還小,告訴他們自己對他們婚姻的期盼,比較容易奏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