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0期 (2003年04月) | |||||||||||||||||||||||||||||||||||||||||||||||
|
丈夫過世後,她奇怪自己何以如此痛不欲生。這才驀然驚悟,原來,兩人已── █許譚天鈞 二00二年二月二日,我最後一次為牧世做早餐,因為當天下午他進了醫院,十天後就回了天家。 生離死別,癌症病房裡最是多見。四十四年來,身為紐約癌症中心的醫師,我曾用各樣的話安慰別人,這次卻安慰不了我自己。這「失肢」之痛(phantom pain)無以表述。 聖誕禮物 2001年丈夫給我的聖誕禮物,是一本皮面金邊的聖經,大字體的現代中文譯本。翻開 面,幾行端正的字,竟成了遺囑: 給我至親愛的賢妻, 神藉著這本聖經把我們結合在一起,四十年以上的夫妻關係,叫我們的靈命不斷長進,更靠近主,樂意為主所用。 我生平對教會的一點點貢獻,若不是你多方面的鼓勵支持,是無法達成的。 但願這本書作為你一生的導路慈光,在你感覺孤單無助的時候,書中的話將安慰你,扶助你,叫你知道,主就是你最可靠的同伴。 深深愛你的丈夫 許牧世 回顧一生 感謝上帝,帶領我倆過了四十二年蒙福的婚姻生活。像牧世那樣病弱的身體,能活到八十八歲,盡心盡力事奉祂,謙卑地跑完了該跑的全程,這實在是上帝的恩典。 回想那天早晨,當我把做好的早餐放在牧世桌前時,他很欣賞地、笑瞇瞇地對我說:「我倆都已經接近了人生的終點了,回顧一生,我們的婚姻生活是幸福的。我們該寫些感受來勸勉現代的年輕人,要慎重對待婚姻關係。」 很快地,早餐用完,他已經寫了好幾頁。題目就是「我的婚姻」。其中的重點是:婚姻是上帝所設立的。維繫美滿婚姻的重要條件是─由共同的信仰產生相同的人生觀;配偶之間非但要容忍由原生家庭和成長過程所帶來的差異;同為信徒的夫妻,每天要固定排出一點時間一同查經禱告,這可幫助二人在靈 上的長進,同時應提醒自己,這是上帝所配合的婚姻,是神聖的。 他寫下這些後,轉頭囑咐我:「妳繼續寫吧!」 同心許願 我一生做的只是醫療工作,不會寫作。生活在美國五十多年,寫中文盡是白字或自造字。但為完成他的心願,我現在就用寫醫學報告的方式來完成吧! 一九五O年代,我參與了紐約中國基督徒團契。團契中有一位網球好手,帶我去看他打網球,也教我打。他那耐心教導的態度深得我心。他是資深的單身漢了,圍繞在他身旁的女孩子有好幾位,他都沒有 靜,可見他在選終身伴侶的問題是很慎重的。 團契的人很快看出我們有了感情。他的好友們都不同意,因為他們覺得我習慣評斷人、個 又太強。他們對他說:「你娶這樣的妻子,這輩子都要自己舖床的。」這類的話全沒改變他的心。 一九五九年八月,有次禮拜完後,我們這對已經過了中年的 人,手牽手向河邊走去。在一 樹下,他誠懇地向我求婚。我眼中盈滿快樂的眼淚,很容易地就回答了“Yes”。 後來我知道他用自己全部財產的六分之五,買了一枚小白銀戒指,上面還有幾顆碎鑽。他把這戒指戴在我左手的無名指上,我們同心在上帝的面前許願說:「願我倆的婚姻蒙上帝賜福、榮耀祂的名。」 聚少離多 既是上帝所安排,我們就不浪費寶貴的時光,快快定好了日子,那年十月十日在麥迪遜大道的長老教會舉行婚禮。當天醫院同事、教會同工以及朋友們來了五 多位。按那時窮學生的慣例,每位客人我們只付了1.5美元的茶點費。 我倆結婚後的頭十二年,有十年是分離的。其中除了我幾次向醫院請過長假,帶女兒陪他住過半年以外,其餘都是在紐約、香港、台灣他工作的地方,與他作短期的聚晤。 牧世離開我到香港去工作的時候,女兒才四個月大。我白天託褓母照顧她,自己在醫院上班,晚上趕回家。日夜忙碌,只有懇求上帝保佑我遙遠的愛人和寶貝小女。 有關心我的牧師娘鄭重勸我要防備,夫妻這樣長期分開不好,也不該。我也認為這不是正常狀況。 但牧世對華人基督教文字工作極有抱負,雖自知健康不佳、但還是憑信心單獨出遠門、鞠躬盡瘁。我敬佩他的勇敢和決心,自然要支持。況且,他又有一切可資信任的品質,藉著禱告和讀聖經,我們心靈相通,天涯若比鄰,因此我從未不放心過。 我最擔心的,只是他的生活起居。他在香港,不會說廣東話,住在青年會的一間小房間,晚上一人進餐,天天只叫一道菜。每晚給我寫長信,是他最大的樂趣。 二人一體 小女兒曾問我,為什麼我們常常去飛機場?我也曾在香港申請考醫師執照,但當地是英國系統,不承認美國學位,沒有批准。 有一天,小女兒給他爸爸寫了一 信,那信深深觸 了他的心,使他結束了香港的事工。信中她問爸爸:「將來天堂相見,我們會認識嗎?」 我們的婚姻能如此幸福,是雙方的貢獻。我們都看重婚姻,雖然當初都已過了中年,卻能等待上帝的選擇。聖經說「二人成為一體」,那就是合而為一,沒有你的、我的之分,更沒有「我比你強、你比我好」之爭。 與牧世結婚時,我是在癌症中心工作,他也已經投入基督教文字工作。後來,我在白血球症等方面的成就,被人稱為癌症專家。牧世有機會跟著我去世界各地開會演講,他坐在台下,以我為榮。當他在各教會講道時,我就坐在台下,為聽不懂華語的會眾譯為英語,同樣心存感恩。 有朋友打電話問我關於聖經的問題,我若答不出來,就把電話交給牧世。他講道後常有人問問題,我就在後面等。有一次等了好久,我慢慢地走到前面,原來他在解答一些關於癌症方面的問題,大家看見我就笑了。 你我不同 就像一般的夫妻,我們有完全不同的個 和家庭背景。 我從小嘴就很利,被家人認為能幹。只要買東西,一定死命向店主講價。沒想到這是牧世最不能忍受的壞習慣。我們初到台灣,坐三輪車,下車時問車夫多少錢。回答說三塊。牧世笑瞇瞇地對車夫說:「唔,五塊錢好嗎?」這是他的習慣,好習慣! 他常擔心我在家請客,怕我太累,因為我總是煮太多菜。結果每次都剩下很多。幾天後的剩菜他不吃,亦不准我吃。我卻本 節儉,捨不得丟。 冬天,牧世最享受的是坐在或躺在火爐邊看柴火燃燒。有時看很久很久的時間,我真是覺得稀奇,就問他:「明天的講章預備好了沒有?」他照常幽默地回答:「因為看著妳忙忙碌碌走上走下使我發昏。」他還邀我停下,坐在他身邊一同看那美麗的火焰不停地變化。 我在醫院工作常是早出晚歸,往往到家已過九點,牧世將熱呼呼的飯菜都擺在桌上。 我 氣與別人不同,別人心情不好就吃不下東西,我心煩時吃得又多又快。牧世一看就知情形不妙,沒敢問我,在廚房靜靜地走了兩圈,等我吃完才輕聲問:“Is it that bad?”(那麼嚴重嗎?) 我便把生氣的事一股腦兒倒出來。他雙手放在我肩上安慰說:「吃虧事小,生氣事大,為什麼不寧願受冤枉呢?」他知道聖經的話,亦能行得出。我知道,卻不一定做得到。 血脈相連 夫妻倆的個 不同是很正常的,佈道家葛培理曾說:“If both are the same , maybe one is not necessary”(如果兩人完全一樣,就不需要另一個了)。 我倆個 雖不同,血型卻是相同的“O”型。一九九二年,牧世又一次需要 大手術,我不願他接受別人的血,就將自己500CC多血輸給他。 向來他都是被別人稱道的gentlemen(紳士),無論到哪裡,對人總是客氣周到。手術後有天晚上在病房裡,護士以為他睡著了,便將他面前的電視拿走。他突然大喊“Don't touch it!”(不要拿走!) 我和女兒面面相覷,覺得奇怪極了。女兒說:“Daddy is never like that!”(爸爸從來沒這樣過啊!)。後來女兒突然恍然大悟,對我說:“He's got your blood!” (因為他輸進了妳的血!) 牧世常說,他是管大事,我是管小事。大事如聯合國是否接納某個國家,小事是家裏的柴米油鹽、申報所得稅和投資等等。一九九七年丈夫送我的生日禮物是本聖經,上面寫著箴言書 一章29節:「才德的女子很多,唯獨妳超過一切。」他真是深深地愛我! 備覺孤單 牧世在一九六八年做了第一次心臟大手術,因為醫生說他若不 手術就不能去遠東工作。那次手術九死一生。後來身上裝了pace maker(心律調整器)。一九八八到一九九二那幾年,大小手術就 了十二次,次次如行過死蔭幽谷。 每過一年,我就衷心感謝天父。近幾年來,他更是病痛纏身,白天晚上我是他隨身醫師兼特別護士,他還說:「我怎麼每天吃一個蘋果還是不能叫醫師離開我呢?」(美國諺語:"An apple a day, keep doctors away",是說一天一個蘋果,就會身體健康,醫師遠離。) 我喜歡用正三角形來形容我們的婚姻關係。上帝是三角形的頂點,我們是底邊的兩個點。我跟上帝的關係拉近,丈夫和我的關係也更接近。現在,上帝接回了我的丈夫,我應當無語,然而我備覺孤單,不受安慰。有時甚至想,如果我們的感情差一點倒好了。 天上的安慰 然而,我至終仍然領受到上帝親自的安慰。我憶起在牧世入院後的前幾天,他在病床上一直要筆(他一生所愛的),寫下了最後的幾行字,雖不清楚,仍可讀出是司布真(Spurgen)的名言:「生不可喜,可喜的是有主同在;死不足懼,可懼的是不認識主而死。」 是的,可喜的是主與我們同在,可喜的是牧世雖然回了天家,卻留下大量著作、譯作,繼續透過這些文字對人說話;可喜的是上帝賜給我們這美好的四十二年婚姻生活。感謝上帝! 也盼望這篇我們夫妻倆多年攜手同心在婚姻旅途中的掙扎與學習報告,真能如牧世的遺願,成為年輕人的提醒。
作者譚天鈞醫師為知名癌症專家,原任紐約康乃爾大學醫學院教授、史隆凱特殊癌症中心主任醫師兼藥物發展部副主任,現已退休。其先夫許牧世教授為資深文字工作者,在北美及東南亞各地開創事工、培育後進,參與聖經現代中文譯本工作,貢獻卓著。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