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28期 (2006年04月)
主題企劃
故事篇
少年Kai的網路告白
話題篇
助青少年破網而出
資訊篇
安全上網健康成長
 
真愛分享
單親園圃
他們做對了
真愛電影院
冰消雪融迎春光
單身心曲
我回家了,你呢?
人生省思
請讓我優雅地老去
成長有路
好好愛自己
真愛下午荼
看數字,思婚姻
寓教於樂
晚安之歌
一笑抵萬金
烤肉最怕


一路走來,這位年輕女孩覺得她的「重組家庭」是如假包換的「正常家庭」,只因──
他們做

█可怡


  認識不久的朋友,總免不了要問這樣一個問題:「妳有幾個兄弟姐妹?」「妳是獨生女嗎?」「妳是老大嗎?」「妳是老么嗎?」我的回答是:以上皆是。我不是在玩「腦筋急轉彎」,我的確擁有「多重身份」。
  首先,我的親生父母只有我這個女兒,我是獨生女。但是在美國我媽咪和繼父家中,有繼父在前次婚姻中所生的哥哥、姊姊,所以在這個生活了十七年的「新」家中我是老么。我生父再婚之後,又生了一位可愛的小弟弟,因此回到台灣的家中時,我就成了大姊姊。

對玩具自言自語
  我出生在美國,四歲隨父母回台灣,父母離婚後,媽咪隻身再度赴美,我和爸爸住在爺爺奶奶家。每年有兩次,我獨自搭乘飛機來美看媽咪。直到九歲那年,我選擇和媽咪住在美國後,又開始每年拎著皮箱回台灣看爸爸。
  四歲到九歲住在台灣的這段時光,爺爺奶奶非常疼愛我,記憶中爸爸有很多的時間陪伴我玩。後來他交了一位女朋友琴阿姨,她也很疼我。我可說是「三千寵愛在一身」:住在漂亮的大房子裡,擁有大批有求必得的新式玩具,又有一群大人呵護著我,叫我「小公主」應是最貼切的形容詞了。
  九歲以前,我是家中唯一的小孩,習慣和大人之間的相處應對,反而是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時,總是格格不入。雖然有這些長輩的疼愛,但我常常還是覺得很孤單、無聊,成天一個人在房子裡對著玩具自言自語。
  媽咪在美國再婚後的聖誕假期,我第一次去拜訪她的新家,房子雖然不大,但有前後院可以盪鞦韆、玩沙堆。進到屋裡,見到認識卻仍覺陌生的繼父,從未見過面的哥哥、姊姊,別提我心中有多彆扭了,但是還不到一天,我就深深被一種特別的氣氛吸引住了。

我想留下來
  我看到媽咪在飯菜香味繚繞、抽油煙機轟轟作響的廚房裡忙著做飯,端出一盤又一盤是我愛吃的菜。木訥寡言的繼父專心地幫哥哥修理玩具,兩個哥哥姊姊跑進跑出地玩耍,他們說的流利英語我聽不懂,我說的中文他們聽不懂,調皮的哥哥還學我結結巴巴的洋涇邦英文,氣得我想哭!
  但是我強烈地被那種「家」的感覺打動了。我告訴媽咪我想留下來和她住,驚喜的媽咪立刻和台北的爸爸聯絡,爸爸和奶奶商量後同意我留下。
  我想,已被寵壞的我,可能讓奶奶開始吃不消,所以他們才答應得那麼爽快吧!記得當時奶奶特地又打電話來,告訴我:「可可,不是爺爺、奶奶、爸爸不要妳,妳若住不習慣,隨時可以回來。」
  留下來住的起初幾個月,因為語言不通,是最難捱的一段時光,從來尖牙利嘴、嘰哩呱啦口不饒人的我,這下可成了小啞吧!一向和爸爸親密的我,面對著沉默陌生的繼父,心中有許多的失落感。
  大我三歲的哥哥,不知從哪兒來那麼多花樣捉弄我,有一次大人都不在家,他哄我說,要表演變魔術給我看,但得先把我綁起來,我傻乎乎地讓他牢牢的綁在椅子上,他卻走開去自個兒玩不理我了,任憑我又哭又叫,也不給我鬆綁。
  當我決定留下來之後,媽咪很慎重地和在台灣的爸爸談妥,彼此管教孩子的態度要一致,不能任由我隨心所欲往返台美之間,成為逃避管教的漏洞。但事實證明,媽咪的擔心是多餘的。因為雖然在新家中有許多的不適應、學校環境又陌生,但我從來沒有過想回台灣住的念頭。

從獨霸到分享
  轉眼十七年過去了,如今我已廿六歲,在小學任教,大學及研究所主修的是兒童教育,接觸許多單親家庭、重組家庭的孩童,看到他們所面對的問題,我知道我是個幸運兒。
  沒有孩子願意父母離異,但許多現實婚姻中的無奈與悲劇又無法避免,那麼,如何使破裂婚姻對孩子的傷害減至最低?如何幫助孩子在單親、重組家庭中健康成長?我成長的經歷中有什麼可以幫助這些孩子?我父母究竟做對了什麼?
  我想,我父母做對的第一件事,是讓我留在美國。當時奶奶一定已經看到我的任性與驕橫,她雖然視我如掌上明珠,仍忍痛放手讓我留在媽咪身邊,因為她知道他們對我的溺愛反倒會害了我。
  在美國新家長住下來之後,我發現一件新事:我竟然要學習與別人「分享」!我要和別人分享我的媽咪、我的玩具、我的零食、我的房間、浴室……。這真是一門不容易的功課。剛開始我只覺得自己被排斥、被欺負,慢慢才明白,我其實是個愛哭、愛告狀、愛質疑,惹人煩的霸道小妹妹。
  環境逼得我要與人分享,否則連表哥表姊(舅舅、阿姨的孩子們)也受不了我,丟下我一個人獨抱新玩具,但是一個人玩的滋味更不好受。
  我感謝媽咪從來沒有袒護我,她由著我在與哥哥、姊姊、表哥、表姊的打打鬧鬧中學習與人溝通、分享。
  漸漸地我年紀愈大,也愈願意誠實面對自己的缺點:我是如此自私的人,我需要改變,否則交不到朋友。我是被新環境逼著改變個性的,否則今天的我就成為一個孤僻、自私、不受歡迎的人了。

一視同仁
  我的生父生母之間一直維持著友善的關係,良好的溝通,對我的管教責任上,他們彼此尊重、協調。在這個基礎上,媽咪發揮了她的智慧,她定意把這個「重組家庭」建造成一個「正常家庭」。我想這是我的父母做對的第二件事。
  不論是在美國或在台灣的家,我知道我都是被完全接納的,琴阿姨生的小弟弟小我十二歲,我們之間起不了衝突。但是美國的家中,哥哥、姊姊才分別大我三歲、兩歲,我們之間的互動可就精彩了。
  繼父是傳統型「男主外,女主內」的觀念,所以孩子們的教育全落在媽咪身上。媽咪訂了一套家規,而她的原則是「一視同仁」、「自己的決定,自己要負責」。
  有一次哥哥欺負我,搶我的鉛筆盒,我順手拾起一條皮帶追著他跑。媽咪見了立刻喝止我,把皮帶奪去,責備我拿皮帶會打傷人。她拉起我的小手,把皮帶高高舉起,輕輕抽了一下,我的小手立刻紅了,我看到她的眼眶也紅了。
  後來她知道是哥哥先欺負我,她錯怪了我,但我並不生她的氣。反倒是經由這件事件,哥哥對我的態度收斂了許多,也許他終於明白,媽咪確實是以無私的愛心公平對待三個孩子。

學習負責
  姊姊的個性外向,喜愛戶外活動,不多話,和我同住一個房間,我們兩人相處得不錯。
  姊姊上大學第二年就想休學,媽咪和她長談之後,尊重她的決定,讓她休學去打工。一個只有高中畢業文憑、沒有一技之長的女孩子,實在不易找到一份如意的工作,晃蕩一年後,她終於決定回校修完大學課程。
  回想那一年,媽咪背地裡操了不少心,但她從不嘮叨姊姊。她總是如此說:「妳們自己做的決定,後果要自己負責。」這是我媽咪做對的第三件事。
  記得姊姊高中畢業那年,她的生母堅持要她搬過去同住,她順從地搬出去了。媽咪好捨不得,偷偷哭了幾回,不到三個月,姊姊又提著皮箱搬回來了。這回不論她的生母怎麼威脅利誘,她都不肯再回去。我們從來沒有問她為何來去匆匆,但當她再回家門,宣佈「我回來了!」的那一刻,我真真覺得我們是一家人。
  媽咪雖然訂了一套家規,但她給我們合理的自由度。高中時,她鼓勵我去教會。每星期五晚上有青年學生的團契聚會,九點半結束,一群年輕人一起去吃宵夜、聊天,哈啦一番才分手。
  平常晚上十一點是家裡宵禁時間,但只要我在十一點前先打電話回家,問媽咪可否延一個小時,十二點以前回家,她一定答應。
  她的原則有彈性,不是把孩子抓得緊緊地,所以哥哥、姊姊自外州大學畢業後,都回到家附近找工作定居,不捨得離家太遠。
  高中十一年級時,有一位大學男生邀請我參加他的大學舞會,我興奮地問媽咪可不可以去?
  媽咪說:「妳真的想去參加嗎?妳知道我們家宵禁時間是十一點,而大學舞會大約是午夜十二點才真正開始。但妳十一點前就得回家……。妳是個高中生,他們都是大學生,妳覺得妳會玩得開心嗎?妳好好考慮,若仍決定要去,我沒有意見,但妳十一點前要回家。」
  我考慮不到十秒鐘,立刻打消了這念頭,現在我很高興媽咪以她的智慧方式來保護我的安全。

有樣學樣
  第四件我認為我父母做對的事是,不論他們頭次婚姻失敗的原因是什麼,但在他們各自的第二次婚姻中,我見到他們對婚姻、家庭、子女,持著慎重、負責任的態度,竭力避免再蹈覆轍。這影響了我在交異性朋友時,慎選交往對象。
  對自己沒有過的,總是特別憧憬,我極為嚮往有一個自己的小家庭,自十六歲起就想要結婚。幸好我一直沒有男朋友,否則後果堪虞。感謝父母在第二次婚姻中,給我的好榜樣,使我不失去對擁有正常婚姻的盼望,也不輕易陷入感情的迷思漩渦中。
  我有幾次與異性交往的經驗,都為時頗短就宣告結束。因為我與異性交往是以結婚為目的,不是為談戀愛而戀愛。如果覺得彼此個性不合適,或對方不是一位適合結婚的對象,就停止交往。
  最近我曾與一位男士交往,他是獨生子,父母極疼愛他,對他照顧得無微不至。在交往中,他期望與要求我像他母親一樣呵護、照顧他,唯他至上。我覺得他處處挑剔,其實他自己並不快樂。他不能妥協的態度,讓我覺得不可思議,也吃不消,這場交往當然很快就結束了。
  我在這位男士身上,彷彿看到小時候的我,如果個性沒有改變,今天的我可能也是如此以自我為中心。而兩個自私的人結婚,彼此互不相讓,沒有溝通,不懂得如何去愛人,配偶和孩子都會受到傷害,婚姻不會幸福。

催我離家
  最後一件我覺得媽咪做對的事是:「把我趕出家門」
  我在上大學期間住校,除了按時上下課,其他時間隨我自己安排,幾點睡覺、幾點起床都沒人管,愛上那兒上那兒,我很喜歡這種自由自在的生活。
  大學畢業後繼續上研究所,住在家裡。哥哥結婚了,有自己的家,姊姊搬到離公司較近的地方租房子住。平日家中只有我和媽咪、繼父,我常黏著媽咪一起聊天,母女感情極好,繼父仍是言語不多,我喜歡住在家裡的生活。
  但想想媽咪和繼父婚後立刻成了五人行的家庭,十幾年來忙著工作、照顧我們,夫妻間並沒有很多獨處的機會。好不容易我們都長大了,有的時候,我會覺得我好像霸佔了媽咪,奪去繼父和她之間相處的時光!
  研究所畢業,爺爺為我在美國買了一棟小房子。當我找到工作後,媽咪開始鼓勵我搬到小房子自己住。乍聽這個建議,我挺生氣的,好像有被拋棄的感覺。我自小就怕孤單,現在要我一個人住,多恐怖!
  想到要自己煮飯、洗衣、打掃,不能再在家中當大小姐享受媽咪的服務,而且我的收入只夠我一人花,現在要養一棟房子,每月水電瓦斯,加上每年房地產稅,都要我獨力負擔,想到不能再隨心所欲花錢,心中實在老大不樂意。
  媽咪很有耐心地一直對我下遊說功夫,幫我定訂出搬家計劃,陪我去挑選家俱,依我的喜好來佈置小房子。她告訴我除了歡迎我週末回去外,平常每週一、三可回家吃晚飯。搬家的日子愈近,我心中掙扎愈大,那陣子備受脫離家庭、連根拔起的恐懼。

離巢自立
  如今搬離家一年多,我的恐懼不再,其實獨立生活並沒有那麼可怕嘛!現在我會處理帳單、計畫收支,找一位女房客分租一個房間,有伴也增加收入。
  當我覺得孤單時,我不會以尋找異性朋友來排遣時光,因為寂寞時投入這種感情中太不理智,也易受傷害。去學畫畫、烹飪、學新語言,充分利用與規劃時間,這些學習讓我有成就感。
  而當我學會處理這些日常生活時,我發現其實我也在為將來擁有自己的小家庭做準備,我將會是個賢妻良母呢!倘若再拖個幾年,我不肯獨立生活的心態定了型,不但害了自己,也連累勞苦多年的父母不能安養晚年、得到休息。我想,作父母的真要懂得適時放手,相信孩子有自我調整的能力,千萬別心疼孩子吃苦。
  我開始感謝媽咪將我「踢」出家門,不再作個永遠長不大的「賴家族」。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