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68期 (2012年12月) | ||||||||||||||||||||||||||||||||||||||||||||||
|
島田洋七小時跟佐賀的阿嬤(外婆)說:「阿嬤!我不會英文......」阿嬤說:「那你在答案紙上寫我是日本人......」 「阿嬤!我也不太會寫漢字......」「那你寫我可以靠著平假名和片假名活下去。」 「那......我也討厭歷史......」「那你就在答案紙上寫我不拘泥於過去......」 哈哈哈,好可愛的阿嬤,不按牌理回答的阿嬤。 島田洋七是日本喜劇泰斗,小時因母親無力撫養他,把他「騙」到開往佐賀的火車上,與在鄉下的阿嬤(外婆)同住。佐賀阿嬤雖然過著貧窮的日子,但她的樂觀及「另類」人生觀,影響了洋七的一生。 可愛的另類阿嬤 我也是「另類」阿嬤(祖母)帶大的小孩。我的出生,讓阿嬤歡喜異常,特別是一頭黑髮,圓滾滾的眼睛,常被阿嬤抱出去獻寶。五歲時,父親因車禍雙腿不良於行,從此母親陪著父親復健,跟進跟出地照顧行動不便的父親,於是阿嬤就擔起照顧我的責任。 印象中,阿嬤不曾要求我在課業上認真,因她覺得我已考進當時非常難考的幼兒園,「必定」聰慧,而且老師也說我長得很可愛,所以學業「必定」沒問題。晚上我們一起看歌仔戲,看完後我還得在阿嬤的榻榻米上,披著浴巾再演一齣歌仔戲。 島田洋七因阿嬤樸實認真有趣的生活態度,為人生奠立下一輩子的影響,可見生活老練的祖父母,對孫兒女教養所帶來的正面影響,能使孩子走上長遠有意義的人生道路,更帶出雋永的生活回憶。而我這天天跟阿嬤躺著吃點心的孫女呢?阿嬤對我有什麼終身影響及美好的回憶? 隨時禱告的阿嬤 阿嬤是個隨時禱告的祖母。除了每天帶我睡前禱告,生活中也見她隨處隨時為家人、朋友、國家元首或世界大事代禱。「創造宇宙萬物的阿爸父上帝,祢起風降露,出日落雨,我們在你的翅膀下攏得著平安⋯⋯。」這是阿嬤的禱告開頭。阿嬤過世已多年,至今我仍能用閩南語唸出這段開頭語,也曾寫過一篇文章懷念很會禱告的超級阿嬤。 記得,阿嬤每早晨總是坐在靠大門的椅子上陪我們吃早餐,臨出門前必定為我們禱告,求上帝保守我們出入平安;這也是我當母親後為孩子所做的事。我終於明白當年阿嬤的用心,孩子只能交予上帝帶領,在充滿各種誘惑的環境中,祈求上帝引領做對的選擇。阿嬤的信仰用言教、身教深深地烙印在我的生活中,信仰的傳承是無價的傳家之寶。 勇敢嘗新的阿嬤 阿嬤生於臺灣的日據時代,到學校念書學日文,結婚後國民政府遷臺,就要學「國語」,老年後陪我們移民到美國,生活在文化、語言、人種都不熟悉的環境裡,她是如何能做到「既來之,則安之」的生活信念? 當年爸媽要送我們到美國繼續中學學業時,六十八歲的阿嬤自告奮勇地當「陪讀」。當年我們剛落腳紐約,沒有人會說英文,但阿嬤用臺語走遍遠近市場,用臺語請魚店的義大利裔老闆清魚,也用臺語在中國城跟廣東菜販及肉舖買食材。 一次,家裡的檯燈點不亮,她要我陪她到十條街遠的Woolworth買零件來修。秋天的午後,微駝的阿嬤手上拿著大型檯燈,慢慢地走過車水馬龍的十條街,十五歲的我,不甘願地跟在她後面。隨她走進店裡,見她大聲地用臺語跟與年紀相仿的店員雞同鴨講,我低著頭尷尬地想躲開,卻見阿嬤拿著零件付錢。回家後,那盞檯燈明亮如新地擺在客廳, 我心中充滿感謝與佩服,但仍希望她以後講話不要那麼大聲。
阿嬤六十八歲到美國自學英語,先從字母學起,再學說數字。很努力地把住家地址、電話學會。等孫子們申請大學時,她也專心記下美國各大學的名字。晚年時,她常唱日語詩歌,有不明瞭的字句就拿來問在日本長大的孫婿(我的先生),連他都汗顏心虛地對阿嬤說:「這樣用功,可能會考上東京大學喔!」 記得大約八年前初接觸文字工作時,我不僅要學習以多年不用的中文書寫,還要重新熟悉注音符號學中文打字,拼字時口水噴滿鍵盤還只能拼出幾個字,實在氣餒!然而,阿嬤低頭扶案練習英文字母的模樣、紙上歪歪斜斜的字跡,在在都提醒著我要向她學習。 傳統文化及家族歷史的傳承 年輕時的阿嬤,喜歡帶我到處串門子,特別是夏天的午後,我們到鄰家的布店、開金鋪的親戚家,或到開藥局的舅公家;童年在長輩的故事中度過,沒有手機也沒有電腦,但充滿有趣的家族故事,成為我寫作創意的來源。 雖然我只在臺灣住過十多年,許多朋友卻訝異於我道地的臺語,這是阿嬤的影響。阿嬤喜歡教我臺灣俚語、詩句及日本的傳統兒歌,這都是她那一輩的傳統文化。而這些日據時代的臺灣文化卻正在逐漸消失中,使我更加珍惜「阿嬤的話」。臺灣新生代年輕人有許多成長於隔代教養家庭,也對「阿嬤的話」懷念特別多,有許多歌手創作感人的歌曲,來懷念與祖母同住的童年時光。 「既來之,則安之」是阿嬤對移民生活的態度。她在百變的環境中仍嘗試找出不變的生活習慣。飲食、烹飪就是她堅持不變的重點。阿嬤烹調食物全是傳統的臺式煮法,我身為大孫女,有幸在她做飯時耳濡目染,也喜歡臺式料理,各種懷舊糕餅都讓我回憶起與阿嬤躺著吃點心的時光。 祖父母因年歲與生活歷練,是介紹與保持傳統給孫輩的好老師,他們的人生經歷如一座待孫輩去挖掘的寶山。阿嬤就是我對臺灣根源、傳統的生活導師。 難以承受的上輩恩怨 阿嬤年輕時,祖父在外娶了偏房,受過西方教育的阿嬤不能茍同祖父對婚姻不忠的行為,堅持不接受如此的婚姻關係,壯烈反抗直至與祖父分居。當然,阿嬤的床邊故事也包括當年她如何勇敢向公婆抗議,即使被打罵也要反抗到底。故事中的小老婆是很妖邪的狐狸精,祖父是被迷惑的負心人,我甚至能照著她講的故事,畫出一幅幅「動畫」。 上一輩的恩怨,用故事延伸到了孫輩。祖父很疼愛我,我也覺得他很慈祥,但阿嬤說他是負心漢;年幼的我對祖父的愛迷糊、困惑不已。阿嬤有時會叫我去跟祖父要生活費,才上小學的我,在祖父辦公室老成地等待「適當時機」,待祖父微笑向我走來,我卻大聲地以朗誦語調說:「阿公,阿嬤說這個月的錢還沒給!」當然,阿公的微笑霎時僵住,跟我媽媽抱怨阿嬤的不是,我被夾在中間,不知如何自處。 上一代的恩,或許可延伸到下一代仍存感恩,但,我希望上一代的怨事能止於當事人,特別是祖父母輩的恩怨,不應讓孩子對長輩的關係陷入迷霧中。2012年暑假有機會在臺灣偏僻鄉村小學當義務英文老師,班上的小朋友一半來自隔代教養家庭。一年級的小蘋對我說:「老師,我很喜歡妳,我也很喜歡外公外婆。我不喜歡爸媽,我跟他們有仇。他們都不給生活費⋯⋯」小蘋可愛的臉頰在我面前晃著,很難相信這是七歲小孩的心聲。小蘋的外婆站在教室外嚴肅地觀察她,玩遊戲時小蘋快樂地大聲說話,外婆在教室外大聲斥責:「妳給我安靜一點,要不然回家就打妳!」 小蘋唯唯諾諾地安靜不說話了,而我卻很想跟小蘋的外婆說:「請妳不要對她這麼嚴厲,也請妳不要跟她抱怨大人之間的事。」但我沒有勇氣去對這位辛苦的外婆說,因為我知道,親人間的愛恨情仇,不是那麼容易就能釐清撫平的。 英文營結束前,小蘋對我說的故事做了回應:「老師,我希望心中也有妳的平安!」我攬過她來抱著,轉頭將淚水輕輕擦掉。「會的,主耶穌會賜妳平安。記住老師說的故事。來,我教妳禱告。」 反哺是上天的賜福 臺灣歌手蕭煌奇在他創作的《阿嬤的話》中有段歌詞: 「阿嬤妳今嘛在叨位(阿嬤妳在哪裡) 這首歌,激起許多人對祖父母的懷念,在網路上許多人回應,多數都是對歌詞感到心有戚戚焉! 幼時的我體弱多病,阿嬤常半夜帶我去找兒科急診。移民美國後,換我要帶阿嬤去給醫師看,美國的醫療體系跟臺灣不一樣,但阿嬤總有辦法找到會說臺語或日語的醫生,「吩咐」醫生開藥。當年帶阿嬤看醫生或買菜對我來說都是苦差事,如今回憶往事,真感謝上天賜我機會照顧阿嬤,讓我得到反哺的賜福。 由於過去跟阿嬤相依為命的溫馨回憶,我也常鼓勵兒女們跟我媽媽或我的公公婆婆有日常的互動。家中最喜樂欣慰的事,就是看到孩子們與外婆去買菜、吃飯,或是孩子們要煮飯給爺爺奶奶吃。雖然都是生活小事,但在回憶的時博物館中,件件都是感恩的珍藏。
阿嬤彌留那日,我抱著小孩到她床前唱日本兒歌給她聽,微笑中,我看到她仰望著窗外藍天,依稀唸出我爸爸的名字,是否意味着在天堂的兒子要來接她去了?墓園的追思禮拜上,我在心中輕聲問阿嬤:「可知道妳要終老美國?喜歡我們幫妳選的墓地嗎?」我知道阿嬤會喜歡的,因為這裡有許多臺語教會的朋友。阿嬤曾說,以後要跟老朋友「住」在附近,因為這樣唱詩歌或練合唱比較有伴。這就是我可愛的超級阿嬤! 5. 五大主軸:透過出版、培訓、網路、輔導、國際等五大主軸來推展家庭事工。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2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