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朋友可以分享啥?           六歲的孫子一向宣稱我是他的best friend (最好的朋友)。有一回我們夫婦帶他去購物,買完後就在賣場外的餐飲攤幫他叫了一杯他最愛的巧克力冰優格,他立即津津有味地埋頭苦幹起來。         我裝出饞涎欲滴狀,逗他:「阿公是不是你的 best friend?可不可以分享一點?」─沒反應。         我再問一次:「阿公是不是你的 best friend? 」─他嘴巴不停,只把頭又點了一下。         「那麼,best friend 可不可以分享一口?一口就好嘛!」我裝作更加熱切地央求著。─他還是頭也不抬,只輕描淡寫地回答:「Best friend 回家可以分享玩具啦!」(高芳) 對號入座?           四歲的外孫來家裡小住。當早,他跌一跤破了點皮,大哭一塲。我急著安撫並幫他貼上 OK 綳 才止住哭泣。當晚臨睡前,嬤孫倆躺在床上依照慣例輪流說故事。兩、三輪下來,我已編不出故事⋯⋯。突然想起早上的光景,便慢條絲理地開始說:「從前有個小孩子,有一天不小心摔了一跤,流了一點點血就大哭⋯⋯」不等我說完,外孫急急忙忙辯解道 :「但是,他的外婆有幫他貼 o k 綳啊!」
  (瑩瑛)   心軟的奶奶           小孫女三歲半那年,有次我帶她去逛街,她看到一隻可愛的絨毛玩具小猴子,要求我買。我愛孫女心切,當然二話不說就買了。過了十分鐘,逛到另一家商店,她又看到一隻較大隻的絨毛猴子,又要求我要買。我考慮了一下說,「No!已經有了, 不可以再買。」         小孫女態度從容,不卑不亢地說:「剛剛那隻是baby,現在這隻是媽咪,baby 需要媽咪照顧!」衝著這分想像力和說服力,我這個心軟的奶奶只好又乖乖掏錢了!(海蘭) 相濡以沫?           小外孫女九個月大時,有天我如常在傍晚到她家。一聽到門鈴聲,她竟爬到門口來迎接我,她大聲叫我也跟著大聲叫。後來她開始吃點心,我裝出很想吃的樣子,她竟然把嘴裡的「好東西」連口水也一起吐出來與我分享,她大聲笑我也大聲笑。         接下來我們祖孫倆一起聽音樂、一起跳舞,還不會講話的小女娃,真是給了我這外婆最美好的時光。 (陵兮)   升級版閱讀者           有一回我在臺灣,三歲半的小孫女透過網路,在螢幕上大聲又開心地朗讀給我聽。四歲生日前夕,我到她家,見她忙著在讀書,我請她唸給我聽聽  ,小孫女居然很嚴肅地對我說:「我已經學會read in mind(在心裡默唸), 真正的閱讀者是讀在頭腦裡,而不是讀出聲音的!」(美津)   鍥而不捨           去年,教會團契在我家聚會,一位姊妹帶來一鍋好吃的點心。那天,正好七歲的小孫女也在我家,也品嘗了這鍋甜點。隔幾週,小孫女突然說想吃上次那種「白白的、甜甜的、細細的、黏黏的⋯⋯甜湯」。聽了半天,我還是不知道她說的是什麼。後來, 小孫女跑到廚房,找到一個景德鎮著名的「米碗」給我看。在燈光下,這碗裡透出一粒粒透明類似白米的圖案。我這才恍然大悟,「阿哈!原來她指的是西米露!」小孫女幾乎用盡了所有她能想得到的形容詞,而我這個奶奶居然後知後覺。最後,我當然煮了一鍋香香甜甜的西米露,這犒賞這位鍥而不捨的小女孩。(介莉)   向誰買魚?            前兩天,我在電話與三歲的小孫子聊了幾十分鐘後,換內人與他談話。我就出門去買魚,準備當晚餐享用。小孫子問奶奶:「爺爺去哪兒?」妻回他:「爺爺去買魚了!」小孫子天真地問:「爺爺went to buy the fish from water (去向水買魚嗎)?!」(淵棐) 孫輩最愛:一群三到九歲孩子談最喜歡和祖父母一起做的事—   ‧我喜歡─看阿公在院子裡種盆栽,和阿公一起飛風箏。(葛原隆提供)‧我喜歡─替阿嬤塗漂亮的指甲油、幫阿嬤的頭髮上髮捲。(吳瑩瑛提供)
 ‧我喜歡─躲在棉被裡面聽奶奶講故事。(簡海蘭提供)
 ‧我喜歡─婆婆教我唱歌,帶我禱告。(張陵兮提供)
 ‧我喜歡─爺爺奶奶陪我們一起做手工。(許陳美津提供)
 ‧我喜歡─爺爺奶奶陪我們玩 Othello board game。(黃吳期馨提供)
 ‧我喜歡─爺爺奶奶陪我們玩躲貓貓還有拼圖。(郭淵棐提供)
 ‧我喜歡─週末的清晨,爺爺奶奶帶我們去吃bagel 。享受香噴噴的烤麵包及互道早安的人。(康介莉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