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6期 (2015年12月) | ||||||||||||||||||||||||||||||||||||||||||||||
|
香水蘭開花時,滿院子芳香撲鼻,色彩繽紛,使我想起了婆婆。有一年我生日,她送我現金100美元,指定要我去買花籽。她知道我愛花,但常捨不得花錢去買。我就買了幾百顆花籽,前前後後地種。一年復一年,總是有著不同的花在開,婆婆的愛及教導,正如這些花兒,常常圍繞著我。 嫁予客家郎 訂了婚,婆婆在臺灣,尚未直接有交集,只知道她曾在苗栗縣當選過全省模範母親。當時唯一接觸是志信的大姊。大姊因先出國,四個弟弟(外子排行老四),一個妹妹,都是她資助出國的,她吩咐的,弟妺們惟命是從。當時的確有點戰戰兢兢,還好,不久後,她搬到北卡去了。新婚校園生活頗為甜蜜的。 婚後半年,公婆從臺灣退休來美定居。我們和二哥陪同他們到處遊覽,才到第一站華府林肯紀念堂,婆婆照像時,突然,踩空一節樓梯,從二十幾級白色大理石建築的樓梯,頭朝下跌到梯底,嚇得我們不知所措。經送醫急救,我獨自在醫院陪伴她過了緊張的第一夜。 她毫無怨言,雖吃不慣醫院供應的西式餐飲,卻安靜地慢慢嚼著,以增加體力。相形之下,隨後趕來照顧婆婆的大姑、小姑,反倒顯得沒有她的從容自在。感謝上帝!後來,婆婆奇蹟式地安然無恙,只有右手手掌須要做復健。 體恤晚輩 第一次帶孩子到洛杉磯公婆家時,她叫我不用這麼早起床照顧小孩,平日要上班又要帶孩子太辛苦,來西部玩,多休息一點,孩子交給她看即可。她又說我生孩子是剖腹的,很傷身體要多休養。 初時我當然不敢,她卻一再強調並鼓勵我去休息;以前聽說客家人重男輕女,原來我還怕她會嫌我沒生男孩,但她總是體恤小輩又特別愛護我,我也從沒聽過她抱怨任何人,慢慢地我害怕及防備的心放開了。 心願成就 婆婆沒念過書、不識字;但她跟著六個孩子小時候,晚上做功課時,她自己也在一旁學習。六十幾歲,來美後繼續自學認字,年老時不但可看中文報,寫些中文字,連簡單英文都會。她雖瘦小,卻堅忍持久,極少生病。平時不多言,從不動怒。2000年中風後,不能言語,六個兒女從各地來,沒有間斷地輪流陪伴著她,兄弟姊妹妯娌們,原先的隔閡與生疏,都因婆婆的中風而化解了。 婆婆葬禮當天晚間,我們圍坐看著外子幾年前錄好婆婆親口敘述的劉家從大陸到苗栗的奮鬥史;在貧苦中如何培養子女,在小河溝中如何教孩子游水;如何苦中作樂;大豐收時囤集花生曬乾收藏⋯⋯。這夜的分享,喚起了婆婆的孫輩們尋根的念頭。這時我突然想到,是否婆婆最後是為了孩子們的和睦,寧可自己在病床上安靜等了六個月,直到全家和睦,才回天家的? 仍舊說話 婆婆的身教幫助我認識,並讓我學習到很多我婚姻中因原生家庭而帶來的困擾。我想,人與人的相處,不能有以偏蓋全、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否則常常會造成猜疑、不信,自我封閉、人際關係不好,人也不會喜樂。人生是不斷的學習,婆婆八十二歲信主 ,結交了很多好朋友,不時電話問侯,喜樂開朗。常常為人多走一里路;婆婆都八十幾歲了,還會帶盒木瓜,在洛杉磯換三次公共汽車去看我生病的母親。現在想起來都讓我汗顏。 2001年5月婆婆去世,留下不多的遺產,子女們為紀念她成立了一個家人團聚(reunion)基金,到如今我們全家族己搭了三次遊輪,最近一次,六個子女夫婦加上各家子女與孫兒輩共三十四人,出席率幾乎是百分之百。我們的下一代除了大團聚外,他們自己還常常來往相聚,真是如經上所說,婆婆雖然死了,卻仍舊說話。 作者與夫婿劉志信院長一同在美國北加州基督神學院事奉。 真愛 54321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