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05期 (2019年02月) | ||||||||||||||||||||||||||||||||||||||||||||||||||
|
2018年8月中旬《瘋狂亞洲富豪》(Crazy Rich Asians)在北美三千多家戲院上映後,創下了出人意外的記錄。單是上映第一週的票房收入3500萬美元,就足夠支付電影的製作成本。在美國國內上映20天後,就賺進了1億1700萬美元。 也許有人會問:這怎麼可能?這電影不過是狄斯尼式的愛情故事,不是嗎?在這視亞裔為非主流的國家裡、在白人佔優勢的好萊塢,一部以亞裔為主題,由亞裔編劇、導演、飾演的電影,可能吸引非亞裔人士買票去戲院觀看嗎? 事實證明,這電影如此叫座,是有一些文化、社會等因素,也因此帶來很多正面和負面的迴響。 電影一炮而紅後,電視台和各報章雜誌都爭先恐後採訪導演和男女主角。導演Jon Chu曾談到在他成長過程中,能感受美華兩種文化的不同,卻不知自己到底屬於哪一邊。所以他導演這電影的目的之一,就是探索自己對文化的認同。 本刊記者設計了六個問題,邀請八位在美國出生成長、介於20至40歲(其中五位已婚),並看過《瘋狂亞洲富豪》的亞裔年輕人,從個人和家庭的角度來分享觀後感。參與分享的四位女士是:Shirley Chen,教會長老夫人;Mindy Huang,社工師;Grace Rosso,家庭主婦;Acacia Wang,研究生。四位男士是Yuchi Chiu,中學老師;Ryan Lee,醫師;Kevin Morimoto,工程師;Jonathan Sha,律師。 Q1 請扼要敘述電影的主題。你覺得劇情能將主題闡述得深入透徹嗎? 「在這現代浪漫喜劇中,講述了一位華裔美國女孩初次去見男友家人所經歷的試煉和勝利,同時展示了亞裔美國人在持守自己的文化傳統,和擁抱新的美國文化時所面臨的種種困難。」(R. L.) 「電影的主題是身分認同、家庭、文化和歸屬,特別是關於兩代之間的關係,以及亞裔美國人與亞洲人的關係。我認為在一部不到兩小時的浪漫喜劇裡能闡述這些,可說是很不錯了。」(M. H.) 「這電影的主題很清楚―家庭、犧牲和毅力。也就是為了家庭的益處而放棄你個人的幸福。」(S. C.) 「主題是你若努力不懈,並且堅守倫理準則,就能實現夢想。我相信這電影原本想表達『愛能超越社會階級的攔阻』,但闡述得不甚好。」(K. M.) Q2 影片中最吸引你的場景、對白或角色是甚麼?這讓你聯想到自己的哪些人生經歷? 「看到Rachel的媽媽告訴她:『妳生長在美國,妳看起來像華人,妳說的是中文,但在這裡……』(指向她的頭腦和心胸)『……妳是不同的。』從那刻起我哭了20分鐘,因為銀幕上的某個人與我有相同的感受,終於有人能了解我在身分認同上所經歷的尷尬,和不被接受的挫折感了。原來我並不孤單。成長過程裡所積壓的憤怒,在一場好哭後終於被釋放了。」(Y. C.) 「麻將是許多華人和華裔美國人很熟悉的、具有文化特色的遊戲。對於Rachel,這個特殊的遊戲由母親傳承給她。Rachel和Eleanor在麻將桌上的對決是很感人的一段,Rachel本來有雙贏的優勢―Nick向她求婚了,自摸的『一條龍』也在她手上。但她不願破壞Nick和他媽媽的關係,決定『退一步,海闊天空』,讓Eleanor贏了那局麻將,作為讓她感覺仍對兒子擁有影響力的象徵。生為華裔美國人,Rachel的角色最能代表我在文化方面的經歷。我崇尚美國人的個人獨立精神,努力向上邁向成功。同時,我也能感受Nick的處境:身為獨子,一有女朋友就必須帶回家,好讓家人品頭論足一番,直到終於找到一位大家都滿意、願讓她嫁進門的好女子。」(R. L.) 「我喜歡Rachel和Nick的母親Eleanor在樓梯上對質的那一幕,有許多的情感和心機在背後交織著。我能感同身受,了解有些人在某些情況下並非存心卑鄙,他們所做的決定其實也是為了顧全大局。」(S. C.) 「Eleanor演的似乎是反派角色,但其實她只是以她認為對兒子最好的方式行事。她的結論或理由可能最終是錯的,但沒人會懷疑她的動機是否真誠。同樣,在成長過程中,我經常不同意父母的看法,以及他們對我的期許、為我做的決定。然而,多年來我越來越意識到,父母雖不完美,但他們總是真心想要我得到最好的。」(J. S.) 「令我最有感觸的,就是電影裡提到亞洲人有其文化傳統。然而,生長在亞洲的人卻認為亞裔美國人是『無根』的一群。我希望這電影能更真切描述在美國的非亞洲人如何看待亞洲人,如此一來,就可以凸顯亞裔美國人的處境―我們在美國並不完全被認同,在亞洲也不完全被認同。」(K. M.) Q3 你認為這部電影對像你這樣的美籍亞裔,有何特別的意義? 「以前我從不認為有必要在美國製作的電影中,看到所有演員能反映我的朋友、家人和自己。直到我看了這電影,才真正知道自己多麼需要它。通常在一部擠滿白人的電影中,亞洲演員只能飾演某些類型的角色。然而,在《瘋狂亞洲富豪》中,每個亞裔角色都是獨特的個體,都有其獨特的性格和需要。令人耳目一新的,是女主角所扮演的,正是我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卡在兩種文化之間,兩邊都做得不夠好。但這部電影告訴我:這完全OK。」(M. H.) Q4 如果你的父母像Nick的媽媽一樣,想干預你的婚事,你會怎樣處理? 「如果我已到了適婚年齡,已夠成熟,即使違背父母的意願,我還是會很自信地決定自己的婚事。我會面對父母,向他們解釋:我很感激他們對我的關切,但他們錯了,這是我自己該做的決定。尊重父母與盲目服從是不一樣的,我會盡力與他們溝通。」(J. S.) 「我會為父母禱告,期望他們終有一天會喜歡我的配偶。我不需要改變我的決定,只要耐心地等候,直到他們不再堅持。」(S. C.) Q5 你生長在北美,而你的父母很可能還深受亞洲文化和價值觀念的影響。在成長過程中,你曾否注意到在某些事上,你父母的做法和其他美國人父母的做法不一樣,而事後你很感激他們這樣做,立志也要這樣做在自己的子女身上? 「從我小時候,祖父母就住我家,我和他們很親近。但是學校裡的白人孩子覺得很奇怪,認為我的祖父母沒有生病,也沒有特殊需要,幹嘛要跟我們住一起。祖母臨終在安寧病房時,我的家人每天都去看她。我媽媽的所有家人都住在五條街半徑的範圍內,我和阿姨、舅舅、表兄妹一起長大。若有孩子,我希望能為他們提供這樣的環境,並向他們傳遞家族親情的重要性。」(M. H.) 「我一定會像我的父母那樣,傳承我們丘家的語言和美食。我的孩子們必須學講普通話,知道各種華人節日的由來,以及我們在節日吃甚麼食物的習俗。我希望他們也像我的父母,會做最好吃的餃子和蔥油餅!對我來說,食物是融洽的象徵。家人一起製作食物或一起慶祝節日,會形成傳統和美好回憶,使一家人更團結。」(Y. C.) 「我很感激父母將家庭放在第一位,從他們所做的決定、犧牲,和為整個家庭的利益所做的計畫,甚至他們如何使用週末的時間,都可以看出家庭對他們多麼重要。對我來說,全家人每天晚上一起吃晚餐,就是和樂家庭簡單又美好的一幅畫,也是我要傳承給後代的。」(A. W.) 「我的父母從不覺得他們有甚麼特權或資格,只是謙卑地努力打拼,為未來儲蓄,不輕率地花錢。我很佩服他們,希望能傳承他們的職業道德,以及照顧財務的好管家精神。」(G. R.) Q6 你認為這部電影有敗筆嗎? 「這電影顯然高舉惟物主義,從電影的各場慶典喜宴就可以看出其奢華狂歡的腐化程度。」(K. M.) 「從嚴謹的基督徒觀點來看,我認為電影中Nick和Rachel在婚前睡在一起是不對的。」(R. L.) 特邀回應者:鄒鍵(James Zo),在美國受教育和成長,文化與故事學教授。 這部電影所創下的耀眼票房紀錄,是無法否認的。但是除了票房以外,我實在很難說這是一個有感人突破的好故事。 劇中男女主角的人格中看不到任何足以推翻傳統與權勢的魅力。劇情從開始到最後飛機上的求婚,都籠罩在財富的金色光芒中,惟一的賣點似乎就是要吸引觀眾羨慕財富。至於男女主角,除了想結婚,在劇中也找不到「真愛」的影子,他們的『真我』是空的!結局勉強跳到皆大歡喜,這早就在觀眾預料之中,缺乏鋪陳、毫無驚喜。 其實,我認識不少亞裔富豪,他們並非都是財大氣粗、瘋狂炫耀。但製作人、導演和編劇,似乎只不過是遠遠地假想一般人所羨慕的富豪生活,卻無法對他們真正的喜怒哀樂做任何稍具深度的刻劃。 我多年來在美國不同族裔之間努力搭建橋樑,衷心期盼亞裔能有受肯定的表現。從這個角度而言,不能不說,這部電影太令人失望了,因為它只是大大強化了其他族裔對亞裔的刻板印象! |
|||||||||||||||||||||||||||||||||||||||||||||||||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9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