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30期 (2006年08月)
主題企劃
資訊篇
對症下藥止家暴
故事篇
我願意
話題篇
迎戰婚姻暴力
 
真愛分享
個案剖析
夫妻一世盟
牽手偕行
我妻我友
真愛書香園
感動叛逆的心
親子加油站
圓夢
真愛電影院
不作寂寞的父親
健康資訊站
不想「中厚」就要動
一笑抵萬金
另類思考


不作寂寞的父親

█方昀

  從日本到中國雲南的麗江,是一段不算短的距離,但是對高田剛一老先生來說,不會遠過於他與兒子高田健一的心靈距離。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和兒子的距離就像是一望無際的海洋,一波波拍擊著海岸的浪花,帶不走他的孤獨與遺憾。
  那一天他接到媳婦的電話,急忙趕往醫院會見重病的兒子,卻聽到病房裡冰冷的拒絕,高田老先生失望地離開病房,帶著媳婦交給他的兒子工作錄影帶,黯然神傷回到海邊。
  錄影帶裡是兒子到中國雲南麗江蒐集面具戲的紀錄,面劇戲演員李加民先生邀兒子再到麗江,他將為兒子表演一段關公著名的「千里走單騎」。高田先生定定地注視畫面,陌生的地方、陌生的語言、陌生的工作,他不了解兒子的世界,他和兒子彷彿相近實則相遠。

失落的親情
  2005年首映,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千里走單騎》,帶著觀眾走進日籍父親與兒子的心靈世界,父子間的距離如同日本到中國雲南那麼遙遠,這樣的距離在今日許多父子之間並不少見。
  與日本傳統社會相近的中國文化,同樣塑造寂寞的父親,被傳統社會要求必須堅強勇敢的男性,離開兒童時代就把眼淚收起,孤獨地走向成長之路。
  高田聽到雲南麗江的召喚,儘管要克服路途的遙遠顛簸以及陌生語言的障礙,為兒子繼續拍攝面具戲卻是他目前唯一能為兒子做的一點點事。
  好事多磨,李加民因案入獄,在獲得官員的鼎力相助後,高田先生見到了李加民,當他架設好錄影器具準備拍攝「千里走單騎」時,關公面具後面的李加民卻泣不成聲。
  原來李加民想到了從未謀面住在石頭村的私生兒子,高田婉拒大家的好意勸阻,排除萬難到偏遠的石頭村,他認為,只要李加民見到他思念的兒子,一定會好好地唱關公的那一齣戲。
  每一步艱難的步伐都讓高田貼近兒子的心。兒子是如何面對這些陌生的人呢?翻譯員告訴他,他的兒子幾乎沒有朋友,常常是寂寞一個人。那麼兒子為什麼到這個地方來呢?他為什麼要蒐集面具戲呢?面具戲對兒子的意義在哪裡呢?高田焦急地打聽他兒子的種種,希望多聽到一點兒子的事情。
  原來寂寞的他在日本海邊,寂寞的兒子在中國麗江,兩顆寂寞的心無從對話,硬生生隔著千江萬水,即使身上流淌著相同的血液。

角色與面具
  高田從來不知道他的身上有一個無形的面具,他不曾像李加民自由地在大眾面前哭泣,「能這樣哭也是幸福吧?!」他忍不住這麼想。
  無形的面具是社會化的產物,它與個人的主體認知常有相當的差距。一個人在社會人生的種種場合,自然會去扮演適合各種場合的角色,但當社會對某些角色寄以特定的期待時,往往會與主體的認知產生一些差距,差距愈大,自我的壓力與衝突就愈大。
  有的人為了滿足大眾的期待,就悄悄地把面具戴起來,離開群體再把面具拿下,只是日子久了,面具不知不覺就始終掛在臉上,主體的認知被永遠隱藏,逐漸在社會壓力下迷失了自己。
  一個成熟的男人可能扮演不同的角色,當公司的老闆是一個角色,當工作上的同事是一個角色,當妻子的先生是一個角色,當孩子的爸爸是一個角色。清清楚楚自己在什麼角色的位置上,應該如何適當地表現自己。「角色」的詮釋是靈活的,由主體認知和內在的智慧來統領指揮。
  「面具」就不同了,它是僵化的價值附庸,流俗的產品,為了迎合社會或是討大眾歡喜,或是豎立權威展現風範,特意表現出別人所期待的行為或形象。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面具,乃由那個時代多數人所崇尚的社會價值和行為模式,再配合壓抑個人主體認知、避免爭議的人性的弱點製造出來。
  戴上約定俗成的價值觀的「面具」者,往往不敢在人前表達真正的自己,壓抑或隱藏造成自我的疏離。真誠的品格在社會上流失,是人類群體進步的最大阻礙。

尋找面具底下柔軟的心
  社會化同樣塑造了高田的面具,他把內心真實的情感埋藏起來,小楊楊成了摘除他面具的人。
  終於找到了李加民的小兒子楊楊,楊楊卻趁著車子故障一溜煙不見了蹤影,高田急著追尋楊楊,兩人竟在荒野石柱群中迷失了方向。
  灰暗的天幕逐漸籠罩大地,隔絕了人聲吵雜,高田與小楊楊一老一小卻有了心靈的溝通,語言不是問題,語言不是絕對必要的工具,一個關心的表情、一個逗趣的動作,拉近了原本陌生的兩顆心,高田不曾擁有如此貼近的感動,他甚至不記得是否曾經這樣擁抱過兒子。今天卻能代替李加民擁抱小楊楊,在懷中睡著的小楊楊又彷彿成了他病重的兒子。
  他一向怯於表達,但是面對年幼的小楊楊,他必須用最原始的表情和動作,吹一聲漁人哨子回應小楊楊的好奇、捏一下鼻子開個玩笑,他的表情生動了,面具軟化了,他看到了自己的柔軟的心。
  一段遙遠的拍攝之旅成了親子心靈交流之路,當高田一步一步走進兒子的心靈世界,也一步一步走近小楊楊,而當他越靠近小楊楊的心,就越靠近病床上的兒子。
  摘下面具探索彼此,由不知道做作的小楊楊身上,高田老先生找到了他和兒子相互渴望的親情。

父親若願卸下面具,與孩子坦誠交心、以愛互動,
才能傳承最寶貴的「真實」生命。

作貨真價實的父親
  當時代越進步,社會越是多元尊重,「面具人格」就會愈來愈少。當然,無可諱言的,現代的父親仍然害怕在孩子面前認錯,覺得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不可摧毀。
  正如威廉士所說:「你無須永遠是對的。你的孩子需要一個男子漢作他的父親,而不是一套公式。他要的是貨真價實的父母、會犯錯卻不塗鴉掩飾的人。」我們寧可真誠向孩子道歉,讓他們學會對真理負責。
  讓孩子看到父親成長的痕跡,看到父親處世的態度,看到父親解決問題的方法,甚至看到父親內心的掙扎、困頓和突破,這是真實的人生教材,是子女踏入社會之前,父母所能提供的寶貴生活材料。
  高田的兒子渴慕的也是真真實實的父親吧!
  不曾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缺席,並努力上父母成長課程的外子,今年給兒子一張生日卡片,上面寫著:「我珍惜彼此雕刻生命的日子,謝謝你!」看到父子真情擁抱,我深深體會兒女也能豐富了父親的生命。
  「真實」活絡了父子交流的管道,卸下完美的面具,父親與孩子才能充分交流親愛柔軟的一面。
  孩子是上天賜給我們的明鏡,父母的處世標準常常反映在孩子身上,幾乎無所遁逃,孩子的行為說明父母的價值觀,父母身上的矛盾、衝突、妥協的人格,都會在孩子身上顯現。
  也許對許多父親來說,社會上的成就才是大事,養兒育女是小事,是母親的事。但是德雷莎修女卻說:”I don’t do big things. I do small things with big love.”
  確立生命永恆的價值是人生大事,拿下面具向孩子謙卑學習,不只是孩子的呼求也是自己內在靈命的呼喚,雲南麗江不在千里之遙,就在自己的心中,陪伴孩子走他生命的每一個過程,和孩子一同成長是上天給父親的殊榮,也是自己美好生命的完成。

家,不在千里之外
  現代社會中有許多賺錢養家的父親,以「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理由,讓孩子成為「父親缺席」的一代,「假性單親」這個新興名詞說明了父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失落的部分。
  沒有認真參與,就沒有情感豐收的甜美。
  病危的高田健一請父親返回日本,他說面具戲對他一點都不重要,是的,他看到了卸下面具的父親的慈愛,他也在臨終前拆掉了自己的面具,願意誠懇真實地接納父親,沒有遺憾地離開了世間。
  不需要千里單騎蝺蝺獨行,在家裡、孩子身邊,就有豐富的愛的寶藏,讓父親收成生命的美好。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