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與前配偶相處.話題篇
前夫前妻間的戰爭與和平
♥認知:承認憂傷其來有自
█蔣海瓊
戰火無止無休
文琳忙了一整天,把家裡打掃乾淨,將堆積了一個星期的髒衣服洗好、烘乾、摺疊起來,一一送到兒子強強、女兒咪咪的房間。晚餐也擺上桌了,就等著孩子們回來,吃完飯還得趕著把強強送去音樂會。強強學了一年的小提琴,這是第二次演奏,作媽媽的可真還有點兒緊張呢!
「這個人還是這麼不守時!」已經5:05了,門口還沒有動靜,文琳不禁嘀咕起來。文琳和前夫偉明離婚已三年,雖然偉明有週末的探視權,但不一定每次都來。這個星期文琳本來想讓他換個時間的,但對方堅持,而且保證在五點之前把孩子送回來,文琳才勉強答應。
5:25,文琳開始焦躁起來….…,5:40,文琳擔心極了….…5:55….…偉明的手機沒有回應。6:15….…6:30….…文琳的幻想力發揮到極致,各種可能的慘劇在她腦中一幕一幕的浮現出來。驚慌中,她不知是不是該報警。
一輛白色旅行車從巷口開進來,停在門口。偉明忙著講手機,兩個孩子正開心地享用漢堡、薯條和可樂。文琳懸在半空中的心霎時在憤怒中爆炸開來。
「現在幾點了才回來?你有沒有時間觀念?我做好了飯菜,你卻餵他們這些垃圾!跟你說了一百次,強強晚上要表演,一定要早點回來吃飯、洗澡、換衣服,你這個沒有時間觀念、不負責任的父親,帶著孩子還要不停地打電話!既然跟那個狐狸精這麼難分難捨,幹嘛還回來看孩子嘛!……強強、咪咪!你們兩個只曉得吃漢堡,為什麼不提醒爸爸早點回來?.」
文琳像是開機關槍一樣,掃射眼前所有還會移動的「敵人」。偉明當然也不甘示弱,叉著腰回罵過來。兩人你來我往,幾乎演出全武行。
兩個孩子縮在門邊兒,薯條灑了一地。
十歲的強強心裡想:「還吵什麼呢?不是早就離婚了嗎?」
八歲的咪咪心裡很內疚:「都是我的錯,我不該吵著買漢堡的。」
最後偉明拂袖而去,文琳繼續么喝著孩子換衣服去音樂會,上了車還是不停咒罵偉明。咪咪裝著若無其事,眼光木然地看著窗外。強強沉著臉,心裡說:「我恨小提琴!」
這種場景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文琳、偉明、和孩子之間,顯然這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離婚結束了文琳和偉明的婚姻關係,但是有孩子在中間,兩人不得不仍有互動。難怪心理學家說,離婚是婚姻關係的死亡,同時也是永無休止的悲劇。而悲哀的是這個悲劇並不是侷限於男女主角,而是包括了他們的孩子,甚至於親朋好友。
依照一般人的想法,夫妻之間的爭執,無論是精神、情緒、甚至肢體上的,似乎應該隨著雙方簽下離婚協議書而休兵。事實不然,離婚之後,憤怒、苦毒、憂傷、悔恨……等情緒,依然啃蝕著當事人的心靈。戰事仍有可能一觸即發。
難道這場戰爭永無結束的一日?「和平」總在遙不可及的天邊?
其實,若是雙方都願意放下攻擊的武器,謙卑學習,努力付出行動,理性地與前妻/前夫溝通,那麼在婚姻失敗之後,仍有可能在教養子女的領域裡,維持雙贏的局面。
在配偶離去之後,不論對方離去是因為死亡、是因為婚外情、或者是其他外力所造成的,當事者都會經歷極大的憂傷。
特別是當婚姻出現問題,瀕臨破裂邊緣,最後以離婚收場,在整個的過程中,當事人心緒複雜,猶如跌落憂傷的深谷,不知何時才能攀上山峰,重見藍天。
憂傷五階段
我們華人很不願意談內心的感覺,所以常常把憂傷藏在心裡。其實憂傷是很自然的,那是一個過程,我常常把憂傷的過程稱之為「憂傷的深谷」(圖)。憂傷的過程可分為五個階段:
1. 否認期:離婚以後(特別是被迫離婚的一方)最直接的反應常是震驚、麻木、難以置信、甚至拒絕接受事情的真象。「這是真的嗎?」「不會發生在我身上吧!」這樣的問題反覆在腦海中出現。等到感覺慢慢恢復,理智上知道這已是無法挽回的事實,悲痛中往往將自己封閉起來,減少與外界的接觸,以免勾起傷痛。
2. 憤怒期:第二個階段是情緒慢慢放鬆,憤怒是首先出現的情緒。憤怒的原因是自己無力控制或扭轉當前的情勢;憎恨的對象可能是前夫/前妻、親友、自己、甚至於上帝。
3.討價還價期:自責和內疚的感覺,也常出現:「若是當初……或許今天就不會……。」有時又存有幻想,希望能挽回失去的情感。
4. 抑鬱期:除了憤怒、自責、罪疚感之外,恐懼也常是縈繞不去的重大壓力。「將來的生活怎麼辦?如何面對社會的壓力?離婚後如何面對親戚朋友?……」有時恐懼的原因不完全是為了生活的不安定,而是沒有勇氣面對不可知的未來:「下一步還會有更壞的事發生嗎?」恐懼帶來絕望,隨之而來的則是沮喪、灰心、悲觀、喪志……。這一連串抑鬱的情緒,終於讓人跌到憂傷的谷底。
5.接受期:俗話說:「時間是醫治傷痛的良藥。」但是每一個人所需的「藥量」不一,因此時間長短也不盡相同。一般說來,從創傷到癒合需要一至三年。接受事實,表示接受自己新的身份。在這個階段當中,同時需要重建的是自尊心、自信心和新的生活形態。而真正走出憂傷深谷的關鍵,則在於饒恕。因篇幅有限,容後再談。
勇敢面對情緒的真相
雖然憂傷的情緒可以分為五個階段,但其間並沒有明顯的分界線,更不表示到了第三階段就就離開第二階段了。人的情緒很複雜,也很難控制。有時,一天之內會經過所有的過程;有時,卻在某一個階段中停留很久。然而隨著時間的逝去,當事者還是應該慢慢地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一步一步走出憂傷的深谷。
大部份的過來人都不願意回憶過去的傷痛,對於負面的情緒則有意掩飾或忽略它的存在。基督徒更容易陷在愧對上帝的罪惡感中,覺得憤恨是大罪、恐懼是沒有信心、憂慮是不懂得交託。殊不知上帝創造人,也賜予人情感。憂傷或快樂都是與生俱來的感覺,不懂得或不敢宣洩自己的情感是不健康的。
當然,這並不是談某種感覺的「對」與「錯」,而是說人在傷痛當中的某些感覺是真實的、是正常的。了解自己的情緒之後,可以幫助自己了解對方的情緒,進而增進溝通的技巧。
♥ 行動:化敵為友顧兒女
行動1:學習溝通
麗麗與前夫共享兩個孩子的監護權,孩子在爸爸、媽媽家各住一個星期。剛開始的時候,兩個家庭兩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孩子很難適應,大人也爭吵不斷。後來,麗麗意識到自己必須改變溝通的方式,她開始在電話中感謝前夫對孩子的教導,和生活上的照顧,然後在適當的時機提出問題,共同謀求解決之道。
於是,麗麗與前夫的關係從劍拔弩張,到逐漸能夠平和地討論孩子的品行和學業。他們已各自再婚嫁,破鏡無法重圓了,但是藉由成熟的溝通,讓孩子在和睦的氣氛中成長,是不幸中的大幸。
前文提到強強晚上有音樂會,文琳本不願意讓孩子跟爸爸出去的。其實,孩子晚上有重要的活動,白天確實不該玩得太累。若是雙方在事前能理性地溝通,這個爭吵的場景就可以避免了。
人們因為不同的理由結婚,離婚者也因不同的原因分開,或許是外遇、個性不合、經濟問題、或性生活不協調……等等。但根據統計,85%以上的根本問題都是出在溝通不良。
有人說,婚都離了,還有什麼「溝」好「通」的?!其實,溝通在任何一種人際關係中都很重要。離婚以後,除了沒有孩子的離婚者可以一刀兩斷之外,或多或少都要互相接觸的,這也是人際關係中的一環。
行動2:設定界限
小芳因為前夫屢次不忠而離婚,自己帶著三歲的孩子辛苦地生活。前夫偶爾來看孩子,會順便帶點小禮物給小芳。單純的小芳以為前夫已有悔意,也好言相待,兩人很快有了性行為。不久,小芳懷孕了。她以為這是再續前緣的良機,沒想到對方不但拒絕,反而譏笑小芳「難耐空閨寂寞,誰知道孩子的爹是誰」。
維忠是三個兒子的單親爸爸,前妻再婚後,仍然保留家中的鑰匙。前妻隔一陣子就會回來煮飯、洗衣服、大清掃。她自由進出,儼如家中的主婦,而且一面做一面數落維忠不愛乾淨,不會照顧孩子。維忠聽得心煩,次數多了,就大吵一頓。事後想想,孩子需要母親的照顧,就由她去吧!
玉祺離婚後,為了心疼女兒,也是常回去看看,做點飯菜。前夫不但不感謝,反而挑三揀四,一會兒太油了,一會兒太甜了,又嫌她把東西放亂了。
夫妻關係原本是最親密的,一旦破裂,雙方的身心靈都受到重創。但是也就是因為原有的親密關係,造成離婚後在精神、情緒、甚至在肉體上都難劃清界線。
小芳沒有持守身體的界限,讓前夫佔了便宜。維忠向生活需要的現實低頭,而維忠的前妻和玉祺都沒有守住界限,任由內疚感主導,繼續入侵已經破裂的關係,造成更大的困擾。他們之間形成不健康的互相依附的關係,真的是剪不斷理還亂。這三個家庭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很難脫離糾纏不清的泥淖,開展前面的新生活。
行動3:堅持原則,保持冷靜
孩子的生活紀律和學業品德,應該是父母親優先關注的重點。若父母一方的計劃導致生活或教導上的困擾,另一方應堅持原則。例如文琳認為強強晚上要表演小提琴,白天不宜玩得太累。她可以事先與前夫溝通,若是不能改期,或可縮短出遊的時間,或是吃個中飯就送回家休息,預備晚上的音樂會。
人與人相處難免有磨擦,與前妻/前夫打交道更難,因為有過去傷痛的回憶,雙方的信任已完全破壞,再加上兩人原來是很親密的,完全知道按那一個按鈕可以擊中要害。在這樣的情緒張力之下,只要是星星之火,就有可能燎原。這時,保持冷靜是避免戰火的方法。
前述案例中,文琳的焦急、憤怒是可理解的,但是她當著孩子的面將怒氣傾洩而出,同時不給任何人解釋的機會,對當時的情況不但毫無幫助,反而弄得更加複雜。她口無遮攔的詬罵每一個人,不但傷害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
其實當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把孩子帶進家裡,立刻換好衣服,趕去音樂會。事後再與前夫溝通,了解當天遲歸的原因,並討論如何避免再發生類似情況。
行動4:鼓勵、支持孩子與雙方的親友來往,特別是祖父母
夫妻離婚並不代表孩子也要與雙方的親戚離婚,特別是不要剝奪他們與祖父母相處的機會。
單親媽媽美玉帶著四個孩子移民來美,她自己的父母兄姊都在美國,她卻每年都輪流讓一個孩子回台灣與祖父母相聚。
後來祖父病重,已經讀大學的大女兒想休學一年回去照顧祖父。當美玉知道大女兒的計劃時,非但沒有阻止,反而大加讚賞和鼓勵。
女兒如願陪伴祖父一年,並將上帝愛世人、信耶穌得永生的福音傳給他。祖父在臨終前一個月受洗成為基督徒。
美玉不因前夫的不忠遷怒二老,她寬容的氣度,養育出有孝心、孝行的女兒。也因著他們祖孫三代之間真誠的接納和相愛,才能活出這麼美好的見證。
當然,每一家姻親之間的關係未必都這麼單純,但是若雙方皆有誠意,在經濟和時間都許可的情況之下,幫助孩子維繫祖孫之間的親情,是值得努力的。
行動5:避免三角習題
女兒對爸爸不滿,或兒子對媽媽不滿,另一方儘量不要介入,以免演變成複雜的三角習題,很難解開。
例如:前夫答應周六上午十點來帶孩子去動物園。孩子穿戴整齊了,等到中飯時間爸爸仍然沒有出現。孩子的失望是可理解的,作母親的可以讓孩子自己給爸爸打個電話留言(除非孩子太小),而不必自己親自用惡言惡語去轟炸對方。
若是孩子的生活費沒有按時寄來,應該循正常管道與對方交涉,千萬不要讓孩子出面向爸爸要錢。
孩子對爸爸或媽媽的行為不滿,不要加油添醋地醜化對方,只要給予正確的教導。孩子若有疑問,譬如說:「媽媽答應要來看我的,為什麼一直沒有來?」這位單親爸爸可以回答:「我也不知道。」
托爾斯泰曾有一句名言,大意是說每一個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樣的,但每一個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故事。單親家庭所經歷的磨難,非常人所能理解。即使同為單親,也各有各的難處。人際關係本來就是一門學問,與前夫/前妻相處,更需要屬天的聰明、智慧、耐心、和力量,謹在此為每一位單親家庭的孩子和他們的父母禱告,願戰爭休止,願和平降臨,願喜樂長存、願傷痛得醫治。
相片說明:
路是人走出來的。失婚男女或單親爸爸/媽媽,若願學習用真愛與真理來排難解紛、聯手教養孩子,前景照樣充滿盼望。
路是人走出來的。
失婚男女或單親爸爸/媽媽,若願學習用真愛與真理來排難解紛、聯手教養孩子,前景照樣充滿盼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