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43期 (2008年09月)
主題企劃
親歷篇
  簡單就是美
話題篇
  寧少勿多心豐足
資訊篇
  心靈財富無價寶
 
真愛分享
理家理心
  向囤積宣戰(上)
母愛的力量
  為孩子投資生命價值
經驗分享
  岳父岳母住我家
青春不叛逆
  何時說不何時說可
親子加油站
  生命的投資
愛與被愛的藝術
  親密不打烊
故事森林散步
  童年反恐戰
真愛下午茶
  最壞情況求生術
真愛交流道
  尚有後續



在簡樸中自在度日.話題篇

寧少勿多心豐足

██ 廖美惠

♥儉樸生活是非題

夫妻性親密是非題
  1. 只要消費得起,沒有必要區分什麼是「需要」還是「想要」。
  2. 善用各種促銷拍賣,也是一種理財方式。
  3. 不論我怎樣努力工作,薪資永遠是不夠用的。
  4. 錢財是邪惡的、世俗的,能避則避。
  5. 常看廣告可以獲取最新資訊,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6. 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儉樸生活是自我苛求。
  7. 操練儉樸生活應該是由改變外在的行為做起。


拒絕「多」的打擾
         「少」,不是現代人喜歡的字眼,現代人流行的字眼是「多」。多 吃一點、多存一點、多看一點、打折品多買一點,多兼個差、多一棟房、 多讀兩本書、多聽幾張CD,多去幾個地方旅行,甚至多認識幾個朋 友,多幾個頭銜,都會讓人神采飛揚。但重新思索一下,若把人生比 喻成爬山,你會如何減輕生命的行囊,而不被「多」所打擾?
         從一個人的支票簿或信用卡帳單,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出這個人 的價值觀和人生哲學。一個人把錢花在什麼項目上,與他的生命優先 順序、時間管理和生活型態息息相關。
         我們真的需要這麼多嗎?日昇日落,太陽底下沒有什麼新鮮事。 不論我們爬得多高,走得多遠,我們所需要的,永遠都不過是一些最 基本的東西。
        

案例1:一塊錢美金,改變一個家的氣氛
         專業護士美華,自從生了老三之後,選擇走回家庭。「以前為了多 賺錢,常以醫院為家,照顧不了家庭,只好請入住褓母。結果女兒與 褓母的感情比和我還親熱,」經夫妻討論後,美華決定回家帶孩子。
         過去是雙薪家庭,可支配所得較多,但是賺得多,花得也多。美 華計算過,光是繳稅、交通費、伙食費、餐館外帶(因沒時間煮飯)、 美容費、褓母費、為「安慰自己」瞎拼(Shoppi ng)的開銷……等等支 出,薪水至少有三分之二收入最後沒有落入自己口袋。
         「我很後悔,過去有收入時沒 有好好存款,手裡一有錢,消費習 慣就膨脹,想買什麼,就買什麼。買 了一堆讓我開心十分鐘,之後就覺 得沒有必要的東西!」美華說。
        以往美華上超級市場總會順 便帶一束花,「一打玫瑰花十美元,一枝玫瑰花一美元,既然不再 上班賺錢,就要學習如何少花錢囉!那就買一枝吧!」美華時常提 醒自己,要改變消費習慣,少賺就要少花。
         玫瑰花買回家後,美華把花擺 在客廳茶几上,偌大的客廳只有一 朵花,太不相稱。移到餐桌上,也嫌 單調。最後放在廚房檯面一角。
         這時美華突然發覺,廚房杯盤狼藉,報紙信件凌亂堆在台面上, 影響欣賞花視線,遂捲起衣袖,把廚房打掃收拾一番。
         接著她看到廚房窗戶太髒,開始刷洗。又見窗台旁的瓦斯爐台面,油垢斑斑點點,就順便擦乾淨 吧!一不做二不休,接著刷鍋子、清冰箱、清櫥櫃,丟掉一些過期食品 及不用的瓶、罐、碗、盤!
         就這樣,因為一朵玫瑰花,讓美華花三個小時把廚房大大整頓 一番!這次經歷,美華學到一個重要功課,「因為不懂收納整理,平 白重複購買,浪費了許多錢。」
         美華認真地說:「廚房是女人最重要也是花最多時間的場所!」 她決定,從今以後廚房要隨手收拾乾淨,信件馬上處理歸類存檔,不 堆放在廚房檯面;鍋碗瓢盆能少則少,一整年用不到的餐盤也不該 留;更不必囤積乾貨,把廚房變成一個小超商,因為空間被擠滿,臨 用時反而找不到。
         美華心想,生活要過得有滋味,關鍵不在乎花錢多,而是創造 一個有秩序的空間,使這個家變得更有效,更簡單。走進廚房喝杯咖 啡,美華不再為凌亂的廚房煩心,經過外在與內在的「打掃」後,她 已開始享受「寧願少、不要多」的甘美。

案例2:少買、少吃、少賺
         家庭主婦小真,育有兩男一女。小真生長在基督教家庭,父親 是牧師,自幼就耳濡目染父母儉樸的生活型態。從小至今物質雖不充 裕,但她從不覺得自己貧窮,反而內心時時感到幸福與富足。
         「我很感恩,能夠二十年在同一間教會、二十年住在同一間房 子、丈夫的工作二十年在同一家公司、一台舊車開到二十萬哩還可以開。……」在感恩節聚餐中,小真分 享了她的見證。
         小真的家,空間雖小但很溫馨,三房兩廳沒有二樓、沒有地下室,也 沒有閣樓儲藏室。兩個兒子同住一個房間。把餐廳佈置為孩子的書房;廚 房內的餐桌,是愛的基石,也是全家人最常使用的地方。
         「寧願少,不要多」一直是小真持家的秘密武器。 物慾不強的她 認為,只要一個人心靈儉樸、思想儉樸,自然而然生活就會過得儉樸。

◆少買:
每次與丈夫逛街時,她都會先想,買東西很容易,但是帶回家後, 有沒有地方可以擺放? 每次逛街,小真總是愉快地瀏覽櫥窗(Window Shopping) ,最後往往把物品放回,「可以欣賞,但不一定要帶回家擁 有!」少買就少花腦筋打理收藏,況且少花一塊錢就是多存一塊錢,這 是小真的購物哲學。
         現在,小真也開始訓練她十二歲的女兒。每年一月份就給女兒一整 年的購衣費,錢花完了,就不能再買了。女兒反而很謹慎使用錢,每次逛 街女兒總是說:「這件衣服不值得這個價錢,再等兩個月,更便宜些再買 吧!」

◆少吃:
小真家很少外食,倒是常邀請朋友到家中吃飯。家中請客時,她根 據客人數目備餐,但絕不會估計過高,一反華人請客「寧願剩不可不 夠」的邏輯。小真認為「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飯」,她很少購買加工現成食 物,儘量採買當季或打折食品,準備的每個菜量也不過多,況且客人也多 會準備點心或水果。她的幾道拿手菜,德式烤馬鈴薯、滷豬腳、辣瓣麵、 涼拌木瓜絲、山東大餅及五榖八寶粥…,道道精美營養,且常有變化, 客人也不必被強迫吃撐。

◆少賺:
小真的丈夫從事電腦業,有幾次跳槽加薪的機會,但他選擇留在 原來公司,一待就是二十年。「想多賺一點,就需要犧牲許多事,付出沉 重代價,而且壓力更大,付出的時間更多,通勤時間也是一項成本。多賺 錢,不是壞事,可是錢不等於趣味、幸福。寧願少賺一點,多點時間給家 人,只要夠基本生活就可以了。」
         現代人有很多煩惱,不過說來說去,金錢總是脫不了關係。一位朋友「伊媚兒」這封「金錢萬能嗎?」給 小真,她很贊同,因為這也是小真和丈夫一直共有的信念——
             金錢可以買房子,卻不能買到家;
             金錢可以買好床,卻不能買睡眠;
             金錢可以買到鐘,卻不能買時間;
             金錢可以買到藥,卻不能買健康,

         所以金錢並不是全部,它無法買到真正的平靜、喜樂與健康。 

減少開支自我檢測表
    □ 哪些服務是你付錢給別人去做,而其實是你自己可以做的,如洗衣服、割草、洗車子?
    □ 你是否訂了一些可有可無的期刊或報紙?
    □ 你願意用電郵或寫信降低長途電話的費用嗎?
    □ 你能否利用車庫拍賣或網上拍賣的方式,將不需要的東西賣掉?
    □ 有沒有一些信用卡應該銷毀?
    □ 你能降低煤氣水電費嗎?
    □ 你家庭的寵物是否花費你太多的時間、精力與金錢?
    □ 你是否參加了一些收費很高的俱樂部?
    □ 你能多走路、多騎車、少開車?
    □ 你是否花過多的時間與金錢在你的嗜好上?
    □ 有沒有一些娛樂或嗜好是你應該放棄的?


♥儉樸生活小叮嚀

         西方諺語:「一個擁有遊艇的 主人,在他一生中最快樂的兩天是:他買了船的那一天;及他把船賣了的 那一天。」生活在消費時代,現代人要和排山倒海而來的「想要」奮鬥, 並不容易。在這充滿物質誘惑的年代,「儉樸」有時候成了被人取笑為 「落伍」的生活型態。
         「儉樸」並不等於禁慾主義,而是一種不受物質慾望綑綁的價值觀 與生活態度。
         以下我們列出有關儉樸生活的 七大迷思,探討如何保有儉樸並享有 「財務自由」(Financial Freedom)的 生活,不陷入「想要」(want)大於「需 要」(need)的物質綑綁。

*以下七個問題,答案都是「否」,才是正確、健康的儉樸生活觀。

1. 只要消費得起,沒有必要區分什麼是「需要」還是「想要」。
         小叮嚀:「媽咪,我『需要』那個玩具!」小玲拉著媽媽,指著架上的 玩具說。「老爸,我『需要』一個新的iPod,因為舊的容量不夠,且款式太舊了!」
         「老公,LCD液晶電視畫質太棒了,正降價促銷,咱們家的電視『需要』汰舊換新囉!」
         「老婆,車內空間嫌擠,『需要』換車了,最好是四輪傳動,可以上山下海!」
         以上是耳熟能詳的句子,其實很可能並非真正「需要」,而是「想要」。現代人的生活充滿太多「想 要」,廣告引誘人去消費的花招實在太多,有時還是令自以為精打細算的消費者落入陷阱而不自覺。 買東西是為了它們的效用,而不是為了它們的身分。「想要」的東西可以不買,「需要」的東西是一定要 買。衝動的購物行為,容易跌入「想要」而非「需要」的物慾誘惑。即使消費得起,購買前也應該問自己,是 真的「需要」,還是僅僅「想要」。

2. 善用各種促銷拍賣,也是一種理財方式
         小叮嚀:根據統計資料,每個美國成年人平均有六張信用卡, 每家平均債務在九千美元以上;2003年全美消費調查,美國人每分鐘消費八百萬美元;不少美國人被沉重 的信用卡債務壓得透不過氣來。
         為什麼會造成這麼多的「卡奴」,很大原因在於盲目的消費習慣,即使消費不起, 仍難抵抗購買慾望,想要更多、更新、更好的產品,遂陷入財務惡性循環。
         一個人處理金錢的態度:如何賺錢,如何花錢,對他的品格是決定性的考驗。最明顯的例子就是, 遇到促銷方案,買一送一,換季大拍賣……,總以為把握促銷是為了省錢。購物若只為了貪便宜而不是為了 需要,這不僅不是正確的理財觀,反而家中的東西愈積愈多,生活落入被物質侵佔而渾然不知。
3. 不論我怎樣努力工作,薪資永遠是不的。
         小叮嚀:一位理財顧問提出一個令人深思的議題:A先生,年薪2萬 美元,入不敷出,所以來找他輔導;B先生,年薪5萬美元,同樣入不敷出,來找他輔導;C先生,年薪10萬美元,還是入不敷出,也找他輔導。 因此他歸納出一個結論:無論什麼薪資階級,人們總是說「錢不夠用」,但真正的問題不是不夠用,而是如 何少花?
         曾任世界銀行研究員、現任東華大學經濟系教授的溫英幹表示,許多收入高的家庭,仍覺入不敷出, 除了沒有節制的消費之外,另一個原因就是負債。房貸、車貸、信用卡債……,往往為了還債,透不過氣, 反而降低生活品質。故應儘早有計畫地還清債款。

4. 錢財是邪惡的、世俗的,能避則避。
         小叮嚀: 素來提倡簡樸生活的許宗實牧師指出,聖經中有很多有關錢財的 教導,例如:「要謹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貪心,因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豐富」;「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 命,有什麼益處呢?」如果不了解優先順序,不停追求大房子、好車子、送孩子上名牌大學…,當賺錢成為生活 中最重要的目標,無形中就要犧牲其他方面的生活,並可能將錯誤的價值觀一代傳一代。
         「即使是雙薪家庭,購買房子時,最好用單薪計算,才不會讓自己陷入財務緊張。所謂「由儉入奢易, 由奢入儉難」。及早建立儉樸的生活型態,學會享受簡樸生活,進而有更多的資源祝福別人。

5. 常看廣告可以獲取最新資訊,才不會被時代淘汰。
         小叮嚀: 現代人常被廣告給洗腦了!電腦、電視、報紙、雜誌…,形 形色色的廣告灌輸了一些似是而非的物質消費標準。要怎樣才跟得上時代,要如何才不會落伍,要用哪個 產品才能有魔鬼身材、要穿什麼名牌才有品味、要用哪種手機才夠炫、要開什麼車才適合身份………。 廣告會賦予產品某些形象,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會被洗腦,即使現在消費不起,一旦有機會,就會跟 著去添購代言者使用的產品,因為想要追求他們心目中偶像形象。 有人甚至主張不看廣告產品,收到郵寄廣告拆都不拆就直接丟到垃圾桶。因為,廣告的目的就是希望 在最短時間,吸引消費者花錢。要學習不受廣告的影響,不要讓廣告來告訴你該買什麼,一切該用則用,當 省則省,甚至沒有也可以過日子,自然也不會被廣告牽著鼻子走。
         假如我們想真正地與配偶有性 親密,那我們就得在一天中,用跟性 慾沒直接關係的方式來表達愛,讓 配偶經常感受到被愛。這種觀念叫作 「從早到晚親熱」(making love all day long)。
         當我們在一天的生活過程中,尊 重、服事、珍惜我們的配偶,就等於 我們整天都在「親熱」、滋養愛、培 植愛、表達愛、慶祝愛。這些行為, 給家裡帶來愛的氣氛,而在性關係 中,我們互相獻上身體,如此鞏固並 加強我們持續不斷的愛。
         有位先生在給小孩子換尿布 時,笑著對太太說:「親愛的,我現 在在跟妳……哦!」當太太煮了好吃 的晚餐,並把餐桌擺好,準備要享用 時,她會輕聲地在他耳邊說:「親愛 的,我現在正在跟你……哦!」剛開 始,只是開個小玩笑,好在一天中保 持溝通,後來真的使他們在性愛上 更親密。
         對這對夫妻而言,是一個大突 破。他們親身體驗,在一天中互相表達愛的動作,帶來的結果是:兩人真 正用性關係,表達他們的愛。這就是 「從早到晚親熱」的圖畫。婚姻中的 性親密,不只是話語或感覺,或是性 關係本身:它更是承諾、行動、忠誠 以及犧牲。它是一種生活方式。

6. 人生苦短,應及時行樂,儉樸生活是自我苛。
         小叮嚀::儉樸生活的前提,必須 有比眼前的享受與方便更遠大的目標。西諺云:「省下的一塊錢比賺得的一塊錢更值錢。」
         現代人習慣用一隻手消費,然後用另一隻手遮住他們的眼睛。每到月底很多人害怕到信箱拿信,因為 信用卡帳單,讓他們嚐到先享受後付款的痛苦。他們已不知不覺陷入分期付款的消費型態,以為只要有能 力付第一個月,就表示有購買能力,殊不知,幾個月之後他們可能失去工作,無法付帳單。

         聖經中使徒保羅強調:「有衣有食就當知足」;「我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這是我已經學會了。我 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正是儉樸生活的金科玉律。當一個人有知足的心,即使他有能力消 費,通常也不易陷入「想要」大於「需要」的陷阱。

7. 儉樸生活應由改變外在行為做起。
         小叮嚀:操練儉樸生活,外在消費習慣的改弦易轍當然重要,然而 最根本的還是要由內而外,因為聖經說:「你的財寶在哪裡,你的心也在哪裡。」要了解,一切都是上帝給的,我 們的責任就是要作忠心的好管家。
         成功與否不是以擁有多少的外在物質來衡量。一個願意淡化物質慾望的人,反而過得快樂,因為他不會為了虛榮,花費太多時間、金錢在穿什 麼、住什麼、吃什麼、用什麼,以及別人怎麼看他。
         儉樸讓人自由、平靜,不讓生活埋在「多」和「複雜」;不讓心靈受花花綠綠的刺激;不需要左顧右盼;不 需要倉促搶成一團。一旦從「裡面」開始,建立一種簡樸、簡單的心靈狀態,外在的生活型態自然就會反璞 歸真。
         值得欣慰的是,已有愈來愈多人提倡回歸儉樸生活。儉樸生活的關鍵不在「外表」,而在檢視「內心」; 儉樸並不是不能享受生活,而是不受物質慾望綑綁, 在「需要」和「想要」之間,劃下界限。



作者廖美惠(中坐者)與夫婿王治元及一雙兒女,享受著簡樸卻豐盛的生活。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