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50期 (2009年11月)
主題企劃
實例篇
  至於我和我家
資訊篇
  他們做對了
話題篇
  言傳身教.生生不息
 
同心迎戰人生考驗
理家理心
  我廚我心(上)
晚風習習
  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
愛與被愛的藝術
  夫妻性親密會影響事奉?
真愛下午茶
  女兒失戀了!
親子加油站
  補修的父母功課
全人深度之旅
  雪山碧海享真愛
真愛你我他
  誰在伴我奔跑?
真愛交流道
  知易行難




失而復得,體會更深
        目前住在鳳凰城,致力於第二代信仰事工多年的李道宏牧師,本身是第三代的基督徒,從小在教會長大,參加兒童主日學、青年團契等活動。然而,從小浸泡在教會裡裡,並不表示對信仰沒有疑問。
        離家上大學時,接觸生物課程,使他懷疑「造物主」的存在,加上功課忙碌,也沒有定期聚會,逐漸遠離家傳的信仰。回憶這段心靈流浪的時光,李道宏說:「年少時,在教會出入,但卻不曾好好思想信仰這回事, 扎根不深,以致遇到挑戰時,無法為自已所信的真理辯護。」
        大學時,他身旁的朋友大多不是基督徒,生活圈及朋友的影響也是使他離開信仰的原因之一。直到與女朋友(現在的師母)交往時,再度認真思考這從小就接觸的真理,而他兒時在夏令會決志,願意一生獻給上帝的志願又重新燃起。在行醫近二十年後,轉換人生跑道,從醫師變成牧師。

迷路又被尋回
        住在新州,也是第三代基督徒的 周惠玲女士,成長在一個基督徒大家庭。她與雙胞胎姊姊是典型的「乖寶寶」,認真念書彈琴,參加教會青年活動,全部接收教會所灌輸的教 導,如願地考上大學,成長之路平順單純。
        「乖乖牌」不代表所學的聖經真理能在生活中自然應用。離家在外的求學生活,心中默默對信仰產生懷疑,但因從小就生活在教會圈裡,所以還是「習慣性」地參加大專團契。對於信仰一事,就讓它「順其自然」,成為一個不用深思的生活點綴。
        大學畢業後在醫院上班,生活圈不再只是限於教會活動,面對挑戰與新環境,使她重新思考信仰的重要。
        迷路後又尋着,惠玲運用上帝給她的第一手經驗,在教會裡服事兒童及青少年。早年一直被「灌輸」信仰的她,如今喜愛用引導的方式,挑戰刺激年輕人多思考,以行動來體會愛人愛神的的真諦。
        惠玲表示:「這麼多年來,我體會到不能強制小孩的信仰走向,畢竟我們不可能盯著他們一輩子。但我們可以盡全心全力地教導啟發下一代,期望他們走到正路,選擇走以基督為中心的人生道路。」

離家後的挑戰
        上述兩個例子關鍵都在「離家後」。不可否認,許多年輕人,從小隨著父母親到教會,上大學離家後,信 仰被挑戰,有人迷失有人戰敗。
        所以,如何在孩子尚未離家時,適當地裝備他們,使他們離家獨立面對各方挑戰及試探時,仍能站立得穩,即使跌倒,也能爬起,成為父母及教會的一項大課題。
        李道宏根據對第二代服事的經驗,以「3F」來分析影響信仰生活的元素。「3F」代表Friend(朋友) ,Family(家庭),Faith(信仰)。

Friend (朋友)
        無可否認,朋友彼此影響遠大,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 為孩童創造良好的交友環境,是幫助他們建立「益友圈」的開始。李道宏與周惠玲從小就在教會長大,他們的朋友大部份是教會年齡相仿的「教會 朋友」 (Church Going Friend)。
        這群好朋友一起在教會長大,有相同經歷,彼此鼓勵,即使離家後,仍能彼此連絡、提醒,代禱。有敬虔的朋友 (Godly Friend) 是讓離家的孩子繼續持守信仰的原因之一。
        李道宏表示:「小時候遇到很好的主日學老師及團契輔導也是很重要。」
        孩子從小參加主日學,若是遇到表裡不一或只講律法心中無愛的老師,真會教他們對信仰敬而遠之。反之,若遇到體貼有愛心的老師或輔導,願意聆聽及耐心教導,會讓孩子受益無窮。
        因此,主日學老師及青少年輔導對孩子的態度及教導方式非常重要,如同聖經裡保羅對年輕的提摩太,耐心親切地指引教導,成為提摩太「敬虔的大朋友」 (Godly Elderly Friend)。

Family(家庭關係)
        過來人指出:不少父母認為培養孩子信仰的工作,交給教會就是了, 殊不知父母親的引導與啟發才是關鍵。身教比言教有功效,不知不覺中,孩子觀察吸收父母對上帝的敬虔、服事心態、言語舉動等生活態度,都能 對他們的信仰造成影響。
        李道宏發現離家仍繼續參與教會的年輕人,多數有下列共同的家庭背景:敬虔的母親、委身服事的父親、全家常一起用餐、討論信仰。反之,家庭不美滿,聚會次數就少。
        惠玲回憶,小時候周氏家族的團聚年年舉辦,人數眾多、需要兩部大巴士接送。家族聚會內容精采,有詩歌、短講勉勵、家族歷史回顧,還一起遊山玩水。周氏家族信主至今已五代,據惠玲觀察,如今還走在基督信仰裡的親友,大多是常參加家族聚會的,可見家族凝聚力也是吸引人持守信仰的原因。
        李道宏說:「當年把信仰丟了,父親仍然日日為我禱告,他常常跪在房門外為我禱告,而我也因要趕去上課,就跨過父親出入房間。」父親的禱告雖然沒有馬上成就,但李道宏明白父親真正為他的信仰焦急關心。
        讓孩子「看到」父母的關心,用禱告來呼喚孩子在信仰上「歸家」,是父母耐心與恆心的操練,但結果也往往超出所求所想。
        新約聖經裡提摩太也有常為他禱告的母親與外祖母,所以,婆婆媽媽們,加油!多多為下一代禱告吧。

Faith (信仰)
        信仰傳承,猶如接力賽跑,父母親是教練,教會是練習場地,萬事具備,也要跑者出力,願意受訓練。如         果基督徒家庭的孩子,在離家前就已經很少去參加主日聚會或其他活動,對信仰漫不經心,離家後,繼續參與教會、持守信仰的機會就減少。
        信仰的傳承,不像文化知識,只靠教導、教條學習,當成傳統傳下去。信仰是個人與上帝建立關係,把天父與祂兒女的關係建立在隨時隨地的空間裡。
        讀經禱告需要培養與紀律,父母親若能從兒女小時以身教鼓勵讀經禱告的習慣,兒女將會受益無窮。
        要為兒女祈求,有受教的心、願意受裝備,有敏感的心去回應上帝對他們的呼喚。

傳承的障礙與迷思
        基督信仰的傳承,是父母一輩子的工作,也是教會代代相傳的信仰接力,重要性不言可喻。眼觀當今華 人父母與教會,卻隱藏許多障礙,使第二代事工難伸展。
        李道宏表示,文化是最大的障礙之一。華人教會及父母普遍不重視兒童信仰教育,常把兒童主日學當成星期日的兒童照顧,只有少數教會或父母願意花時間為孩童量身打造一套合適的教材或師資訓練。
        特別是北美教會近來新移民家庭增加,許多移民父母年幼時沒接觸過兒童信仰課程,因此對於兒童信仰課程很陌生,也不明白要參與或支持兒童及青少年事工。
        而華人對教育的迷思也是一個大障礙。華人家長普遍把教育重點集中於學業。任何對學業有助的活動,盡都鼓勵孩子參與,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於信仰教育,則僅定位為幫助孩子品學兼優的手段之一,其目的常是要孩子,在家聽話,在教會有限度的服事,所謂「希望孩子愛主,但不要太愛主」。
        「解鈴還須繫鈴人」,父母親的信仰態度及管教的出發點是傳承的根基,如同聖經上提到,要「把房子建造在磐石上」。好的夫妻關係即是好的開始,花時間與子女一起相處、交談、享受休閒時間,則是第二步。
        而以身作則,接納、尊重及聆聽,陪兒女一起經歷上帝,更必須成為例行日課。
        新澤西州的陳先生與陳太太,兩人年輕時都經歷過年少輕狂的歲月。結婚生子後才漸漸發現基督信仰的真實與寶貴。兩人立志把三個小孩帶到上帝面前,期望他們一輩子不偏離義路。
        三個小孩一同管教,卻有三個不同的結果。老大非常有創意,思想自由,凡事總有疑問,喜愛挑戰傳統。 老二溫文良善有耐心,有邏輯思想也擅分析,全盤接受父母的教導,也樂意參與教會服事。老三年紀尚小,仍在觀察中。
        陳氏伉儷如此分享:「提到老大,許多人都對我們的教導存懷疑的態度,但說到老二,卻反問我是怎麼教?教得那麼好。兩個小孩,一個人家怕怕,一個是人家最愛。所以上帝很奇妙,祂讓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個性及特質。其實,不是我們教得好,或是我們忽略老大,盡本份在我,成就與得著在上帝的手中。」
        是的,把兒女帶到上帝面前,盡心盡力盡性地「秀」出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賜福與能力。在祂規劃的時間裡,把基督信仰這又真又活的寶貝,在人生的跑程中傳遞下去,成為代代都精采的基督化家族。



♥叮嚀:兒女信仰,父母主責

信仰傳家寶是非題
  1. 到教會的小孩都不會變壞,信仰也會自然成長。 □是□非
  2. 父母是基督徒,孩子自然也是基督徒。  □是□非
  3. 父母全心投入服事,孩子自然也會熱心服事。 □是□非
  4. 牧師、長執的子女應該為他人樹立榜樣。 □是□非
  5. 信仰傳承不需特別教導,等孩子長大,自然會懂事理解。 □是□非
         以上問題的答案,皆為「否」,才是正確的信仰傳家觀。


1. 到教會的小孩都不會變壞,信仰也會自然成長。
        孩子們的確可以在教會學習聖經對品格與道德的教導,然而根據資深臨床心理學家葉吳慶宜博士多年的觀察,最能影響孩子行為與價值觀的,還是父母。父母是孩子第一個榜樣,與孩子相處的時間最久,因此孩子能見到父母私密的一面,知道父母是否言行合一。         從事教育工作數十載的龐康妮博士也表示:「信仰成長與知識增長不同,因為信仰是活的。」她相信孩子信仰成長需要家庭、教會,與學校三足鼎立,而家庭的影響最長遠也最直接。
        因此父母除了講述聖經故事,隨著年齡增長,也要陪孩子一起讀聖經、一起禱告。更重要的是以身作則,將信仰生活化。不僅因為父母是孩子仿效的對象,也是讓孩子明白聖經的教導並非束縛人行為舉止的規條,而是上帝為保護人際關係所設定的界線。         例如告誡孩子誠實的重要,而當餐館給予六歲以下兒童免費用餐的優待,父母為換得一頓免費晚餐虛報孩子年紀,孩子看在眼裏,父母的可信度便打了折扣。
        信仰的成長不單是對聖經的熟悉和行為符合聖經教導,還是自己對上帝的認識與經歷。龐博士建議父母容許孩子提出質疑,鼓勵討論,並持續為他們的信仰禱告。

2. 父母是基督徒,孩子自然也是基督徒。
        按美國法律,美國公民或在美國國土出生的小孩,就是美國公民。然而基督徒生的小孩,自然就是神國的公民嗎?有位牧師這麼說:「上帝只有兒子,沒有孫子。」
        信仰可以傳承,但不能繼承。父母可以建立一個基督化的家庭,但孩子要為自己的信仰負責。他(她)們需要決志、受洗,承認耶穌為生命中的救主,與上帝建立個人關係。這些經歷每個人需自己走過,父母不能代勞。
        曾經有位太太選女婿,其中一個條件是「出身基督徒家庭」,女兒嫁過去之後,才發現女婿雖號稱「基督徒」跟本不願去教會。信仰不會自然成型,需要父母花時間、花心思來引導,本人也要有心、願受教,才能使信仰自然流露在生活中。

3. 父母全心投入服事,孩子自然也會熱心服事。
        新澤西州的陳先生與太太在教會參與多項服事。夫妻倆教兒童主日學,先生帶活動,太太教唱歌與領兒童敬拜。除上班外,大部份時間都花在備課及策劃課程。
        當初夫妻以為小孩會有樣學樣,有日願意步上父母的「後塵」,樂意服事。不料,忙碌的服事使他們忽略親子時間,用許多時間陪主日學的小朋友,卻沒照顧好自己的孩子。
        全家一起服事是個美好的福份,但要先建立在正確的服事觀念及態度上。許多孩子因父母親「全心」在教會而心靈受傷害,以致對服事持抗拒的態度。與孩子解釋及討論父母的服事,能幫助他們了解父母對上帝的敬虔與委身。先把孩子處理好,不要讓他們覺得父母選擇教會而忽略他們。

4. 牧師、教會同工的子女應該為別人樹立榜樣。
        這種說法,猶如把牧師、教會同工的子女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他們的行為,再下評語。老師家的小孩一定名列前茅嗎?水電工人的家,水管一定不會漏水嗎?答案若是「非」,就不應該把「樹立榜樣」當「緊箍咒」,讓牧師、教會同工的兒女躲不開信徒的指指點點。牧師也是人,教育兒女也會遇到掙扎,難題,甚至有更多別人不了解的苦衷。當特別為牧師、教會同工的家庭禱告,體貼他們的難處。
        住在紐約州的嚴大煒是P.K. (Pastor's Kids,牧師的兒女),小時的願望是「不要當P.K.」,因為教會弟兄姊妹對他們家的「評語」太多。酒席時,他夾一塊肉,聽到別人說:「牧師的小孩好愛吃!」聯考時,是否考上都關係到牧師家族的成敗,使他壓力倍增。離家上大學之後,一心想遠離與教會有關的人事物。
       如今,嚴大煒重回信仰跑道,生活歷練豐富的他,學習擁抱 "P.K." 的身份,對於別人的評語,總是微笑以對,選擇對自己有益的建議,將那些傷害他的話語,卸下在主耶穌腳前,拒絕把它當重擔背在身上。

5. 信仰傳承不需特別教導,等孩子長大,自然會懂事理解。
        第四代基督徒陳路得表示,信仰傳承愈小扎根愈好。雖然,好幾代基督徒之家的後輩,長大後也有可能離開教會,但父母應盡的傳承責任,沒有理由與藉口懈怠。父母若將基督信仰以身教落實在每日生活,孩子從小看到父母的生活見證,長大 後持守信仰的機會更大。
        陳路得從小孩有記憶開始,就教導他們什一奉獻,例如,壓歲錢、零用錢,都要求什一奉獻。今年孩子 上大學,暑假打工,第一次領薪資,很自然就主動什一奉獻。
        通常十二歲以前的孩子,樂意取悅父母,當父母堅持孩子養成某些好習慣,孩子較容易聽從。陳路得十幾年來如一日,每天讀一章箴言,也如此要求孩子。孩子上大學時,陳路得對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保持每天讀一章箴言。而孩子也做到了。
       「小樹長成大樹,除了天然的陽光、水之外,適當的施肥、修剪也是必要的。若等到樹長大、長歪了再修理,要費的力氣就更大了。重點不是教孩子教條,而是帶領孩子的心,從小對孩子的內心說話。」資深主日學老師陳路得語重心長地強調。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0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