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93期 (2017年02)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扶持照顧失智家人者
故事篇
  不離不棄,自助助人
資訊篇
  照顧者指南
 
真愛分享
家庭良辰
  從忍受到享受
家庭宣教
  愛,在南臺灣的艷陽下
家庭EQ坊
  都是嘴巴惹的禍?!
真愛故事館
  舉家窮遊到地極(5-2)
瞻望金色年華
  人生,到最後總是一個人
親子加油站
  兒子的一封信
真愛交流道
  成年手足以愛相繫
一笑抵萬金
  內外不分?

前情提要:皙彰、碧清夫婦努力走出婚姻谷底,重立家庭願景,重燃愛情親情。他們採用的方式非常特別─不上班、不上學,全家遨遊一整年!請上網詳閱本刊第92期。

腦力激盪訂出計畫
        為了跨出第一步,我們和五歲、七歲、十歲的三個孩子一起進行腦力激盪(Brain Storming,中國叫作「頭腦風暴」),看看我們和他們各自的期待是甚麼。我們在餃子館開例行的家庭會議。我認為,教孩子們制訂旅行計畫要從提問題開始。

        第一個問題是:「這一整年我們要做甚麼?」

        「我不想要爸爸去念書。」一個孩子說。

        「我也不想讓爸爸去上學,或是去美國找一份臨時工作。」另一個孩子補充說。

        「我們要爸爸陪我們!」三個孩子不約而同地說。

        「如果我們去農村住一段時間呢?」我拋出下一個問題:「不只是去看看,而是真正住在那裡。」

        來中國之前,我們就很想去農村工作,服務那兒的貧困人群。但考慮到孩子們還小,尤其老三才剛出生,主管建議我們住在城市,幫助流浪兒童。但我們從未忘記最初的心願,也不希望在人生中留下遺憾。

        餃子館會議之後,我們又開了幾次家庭會議,最後決定最初三個月去南美洲背包旅行,希望一家人的關係能因此更緊密,然後再去北美洲與親戚朋友相聚三個月,最後去雲南偏遠的農村住六個月。

全方位行前預備
        「我們真的可以不上學嗎?」這是孩子們最關切的。如果我們真的要花一年時間修整家庭親情,孩子的教育就必須好好規劃。

        我們得在身體、心理和知識上為這次旅行做好準備。不但要給孩子體能訓練如游泳、攀岩等,也必須學習最基礎的「生存西班牙語」。

        孩子們找了一張教基礎西班牙語的CD,我們一起學習一些簡單詞彙和用語。如從1到100怎麼說、一週裡的每一天怎麼說、各種顏色怎麼說,到如何跟人打招呼等等。當然最重要的一句話是「請問廁所在哪裡?」老大宛慧不光學了南美洲的歷史和地理,還讀了一本關於印加帝國的兒童小說。老二恩禮和老三敏慧則看了一本介紹南美洲相關知識的填色圖冊,把裡面該塗的顏色都塗上。

        「孩子們,如果你們想全家一起去旅行,功課得跟上。如果你們不想做功課,我們就不出門。」我提醒三個孩子,他們立刻同意了。這樣的旅行一輩子可能只有一次,他們當然不想錯過。

        旅行的過程會很艱苦,為了讓他們有心理預備,我補充道:「為了省錢,我們會住在非常簡陋的青年旅舍、坐長途巴士,還要走很多路。你們可不許抱怨喔!」

        隨著這番警告,我們的「家庭間隔年」(Family Gap Year)就開始了。

窮遊足跡:南美+北美+雲南山區
       我們一家五口一邊認識南美洲的地理、歷史、文化,一邊體驗全家人一起冒險所帶來的親密關係和連結。一起尖叫、一起餓肚子、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狂奔追趕班車⋯⋯,都留下無數溫馨的回憶。

        我們不是故意要討飯,但當肚子餓,一起在菜市場流口水,眼巴巴地盯著攤位上美食的當兒,心裡一起偷笑我們有多嘴饞,還讓當地人哭笑不得。啊!好開心的回憶!因為我們走過、見過、住過南美洲,就開始真正關心南美洲的新聞,會在乎當地人民的生死需要如自己隔壁的鄰居。南美洲改變了我們!這段窮遊讓南美洲從遙遠的地名成為貼切的生活心跳。

        在北美洲我們住在孩子們的外婆家。大家擠在一起打地鋪,很溫馨。我們和孩子們體驗北美洲的生活方式,一起去圖書館,釣魚,在河堤邊漫步、玩飛盤。我們向朋友借了五輛腳踏車,騎車認識溫哥華。我們養成健康的生活作息,早睡早起、讀書有時,游泳有時⋯⋯,享受休閒戶外生活和學習生活結合的喜樂。

        住在雲南彝族村的六個月,是足可影響我們一生的奇特經歷。有位彝族奶奶歡迎我們租用她家房間,和我們成為家人。她教我們如何劈柴、生火、做火坑燒水、煮飯,帶著我們學會農村生活的必備技能。我們買了自己的小馬,領養小狗、小貓,又養小雞、小鴨,體驗「接地氣」的生活⋯⋯。從此,天涯海角,無論住到哪裡,我們都會想要珍惜每個地方的環境、花草,理解當地農民的需要。

窮遊結束,冒險繼續
        雖然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的「間隔年」已經結束,但我們在接下來的年日中,還是會有意無意地重溫「間隔年」的旅行方式與生活方式。

        每年我們一家至少會有一次較大型的冒險旅行,而且往往都是臨時決定的。2010年臺灣環島自行車之旅,2011年去了寮國、泰北、緬甸邊界背包遊;2012年去了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一些島嶼;2013年帶孩子去柬埔寨拿潛水執照;2014年和外婆一起去印尼爬火山。

        在這些地方,孩子們依然會盡情享受攀岩、穿越原始森林、在大海裡浮潛、從峭壁上跳進水裡的樂趣。他們對睡夜班車、住簡陋的青年旅舍也習以為常了。孩子們的打包技術已經非常嫻熟,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把東西收拾好。我們甚至為全家製作了旅行名片,發給一路上遇到的朋友,自稱「蘇家徒步背包歷險─萬國旅行禱告」(Su Family Backpacking Adventures--Traveling and Praying through the Nations),上面有我們的名字和博客地址(sufamilyadventures.com)。

        除了旅行,我們在生活中同樣繼續「間隔年」的活動。住縣城的時候,我們會沿著山谷裡的河流游泳,在附近森林裡徒步八個小時去看瀑布,或是一天內騎自行車環繞滇池115公里。冒險的生活方式已經在我們每個人生命中扎根了。

        「間隔年」結束後我繼續上班,孩子們也回學校上課。但我們已養成全家一起談心休閒的習慣,不論時間長短。我們會玩紙牌、讀《納尼亞傳奇》、看韓劇,或是一起運動。沒有「家庭良辰」(Family Time)時,我們會覺得若有所失,彷彿哪兒不對勁似的。

        是的,窮遊的餘韻成為我們生活的旋律。我們雖再度回到日常的生活作息裡,但會自然而然把徒步旅遊的習慣融入。我們賣掉摩托車,每個人有自己的鐵馬,背著書包單騎闖天下。

        不知不覺,七年又過去了!當年窮遊南美洲的三個孩子已經長大了。2015年,老大宛慧十八歲,高中畢業;兒子恩禮十五歲,讀完十年級;小妹十三歲,讀完七年級。一家人再度為著我們的安息年禱告。我們在這七年的日子裡一起夢想,下一個間隔年要如何計畫?我們每個人的期待又是甚麼?(待續)

下期預告:蘇皙彰、吳碧清夫婦真有可能帶孩子體驗第二個間隔年嗎?「不上班,不上學,陪孩子窮遊到地極」的壯舉會再度成真?

《不上班,不上學,陪孩子窮遊地極》述說蘇哲彰、吳碧清一家五口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在南美、北美、雲南少數民族農村的冒險遊歷和另類生活,圖文並茂、生動有趣,有豐富深刻的第一手體驗觀察,更有對婚姻家庭、親子關係的洞見。凡為本會奉獻50美元以上者,即可索贈一冊。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7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