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01期 (2018年06)
主題企劃
團隊呼籲篇
  為愛而寫,為家而讀
會長談心篇
  100+1,更上層樓
觀察回應篇
  愛他,就仔細瞧瞧他
感恩故事篇
  真愛,伴我家走過春夏秋冬
激勵鼓舞篇
  有一種愛的叮嚀綿延不絕
 
真愛分享
單親不孤單
  今天我要遇見祢
全人保健
  活力婚姻保健有道3-1
職場好媽媽
  聲聲入耳,事事關心
三代之間
  顧不顧孫?
真愛EQ坊
  日日幸福
一笑抵萬金
  他敢嗎?
溫馨圖文篇
  真愛滿家園
歡樂享真愛
  滿載歡笑的珍貴禮物

幸福大賣座
        2018年1月份耶魯大學開的「心理學和美好生活」(Psychology and the Good Life)課程,就像幾年前哈佛大學最夯的「幸福課」一樣,引起沸沸揚揚的討論。

        這課程吸引了1182名學生選修,人數破了耶魯大學創校316年來的記錄。這麼多學生呼朋引伴上課,學校一時手忙腳亂,教室一改再改,最後竟用上交響樂演奏大廳。他們需要廿四位助教來協助教授維持課堂秩序,心理系人手不足,還得到別的部門借助。就這樣,心理學教授桑羅荏(Laurie Santos)在廿四名助教的幫助下,每週兩次講授正向心理學和行為改變的課程。

        學校很高興這門課如此受歡迎,同時表示以後不太能再開這樣的課,因為不但人手場地太傷腦筋,25%的大學部學生都去選修這門課,造成其他教授的課選修人數不足。

        為甚麼美國最高學府都要開有關「快樂學」的課程?又為甚麼受到這麼大的歡迎和廻響?這說明了學生對他們的情緒處理模式感到厭倦,希望學會如何疏導負面的情緒,培養出正確的觀念與習慣。據耶魯大學的調查,有一半的學生感到壓力沉重,經常有沮喪和焦慮的情緒。其實他們在高中就一直面對進入常春藤大學的高度競爭壓力,入學後菁英雲集,競爭壓力不減反增,導致輟學者成倍增加。

各國幸福指數評比
        聯合國近年也十分關注全球各國人民的幸福指數,特倡導每年3月20日為「國際幸福日」。一年一度的世界幸福指數報告以「主觀幸福感」(SWB:Subjective Well-Being)報告引述了各種因素,包括以人均收入衡量的經濟強度、社會保障、人均壽命、自由選擇的機會、慷慨程度,以及人們所認為的腐敗程度,來衡量幸福水平,判斷各國人民的幸福程度。

        聯合國發佈最新2018「幸福國度」報告,芬蘭名列全球最快樂國家,挪威、丹麥分居二、三名,再來是冰島和瑞士。加拿大排名第七,德國十五,美國十八,英國十九。臺灣今年排名廿六,比2017年排名卅三有顯著進步,在亞洲居首。亞洲其他地區,新加坡排名卅四、馬來西亞排名卅六,泰國四十六、日本五十四、南韓五十七、菲律賓七十一、香港七十六、中國八十六。東非的布隆迪在受評比的156個國家中名列最末,倒數第二位是中非共和國,倒數第三是南蘇丹。這些國家總是掙扎在衝突和不穩定中。

        北歐五國已經連續六年位居榜首,特別是丹麥,雖然今年屈居第三,可該國過去曾三次奪冠,以至於描述丹麥人舒適生活方式的詞彙“Hygge”一時風靡歐美,還入選柯林斯辭典2016年度熱詞。這個字來自於“hug”擁抱,其涵義是「一種安全、平等、舒服、愉快和高度受重視心理狀態的日常體驗」。

快樂vs意義
        可見人人都在追求幸福。拙著《練習快樂達到幸福》一書中提到,2011年沙哈爾博士(Tal Ben-Shahar,2013年曾赴臺灣演講。)在哈佛大學開了一門熱門的「幸福課」,選修的學生也是上千名。他曾在所著的《幸福的方法》(Happier)一書中,開宗明義解釋幸福是「快樂與意義的結合」,而意義包括付出、滿足、感恩。

        英文Happy的Hap,字根有幸運、好運之意,跟中文幸福的「幸」有異曲同工之妙。知名的「愛情博士」黃維仁也說過:「人人都在追求兩個基本感覺,一個是幸福感,一個是意義感。幸福來自與他人有和諧親密的連結,意義來自有成就與對人生的掌握。」兩位大師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高薪的工作、令人羡慕的天賦以及高高在上的名望,都不能增加幸福感。君不見有多少知名上流人士不快樂,憂鬱孤獨,靠酗酒及嗑藥來尋求刺激或者短暫的平靜,過量致死或自殺身亡的比比皆是?

        快樂代表目前美好的時光,是當下的,且可能是短暫的利益;意義則是來自目標,一種長遠的,但目前可能尚未得見的利益。金錢與成功都不能帶給人幸福。但是如果一個人活得有目標、有動力、有意義,他的態度與活力一定是積極正面的。

        所以,幸福不是局限於某個時刻,而是涵蓋整個過程,其中有高山有低谷,就算經歷痛苦,若能養成持續鍛鍊快樂的習慣以及高EQ的換位思想(即同理心),學會時時感恩和付出,正如聖經所說:「要常常喜樂,常常禱告,在任何環境中都要感謝。這是上帝為你們這些屬於基督耶穌的人所定的旨意。」(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8,現代中文譯本)要懂得表達感激,珍惜生活中的家人、朋友、健康、教育,不視為理所當然,因為它們都是上帝賜給你回味無窮的禮物。

喜樂是可以操練的
        這次耶魯大學的課除了教導如何疏導情緒、營造快樂,還特別要求學生行為的改變,並培養帶來快樂的好習慣,而且學生的功課就是去練習和實踐這些行為。這與筆者一貫的理念不謀而合!

        剛開始練習可能會覺得有難度,但是按照「快樂大師」大衛麥爾的建議,練習快樂就像學習任何好習慣一樣,開始時需要勉強自己,甚至需要假裝一下。但是假久成真(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讓自己養成記錄別人善意以及點滴恩惠的好習慣,重複練習,就能讓你在任何情況之下都擁有越來越快樂、越來越幸福的能力。

        新的態度、新的習慣一旦養成,嘗到努力耕耘終獲收成的快樂滋味後,好習慣會變得越來越容易。習慣成自然,水到渠成,最終就可以在信靠上帝的基礎上,得到「有意義的長遠快樂」,也就是聖經詩篇第十六篇11節所描述的「喜樂」─「祢會指示我生命的道路。在祢面前,我滿有喜樂;在祢身邊,我有永遠的幸福。」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