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04期 (2018年12)
主題企劃
話題篇
  自助助人,成長不息
故事篇
  生命的感染力
實例篇
  是祝福,不是重擔
資訊篇
  照顧者成長指南
 
真愛分享
阿公阿嬤成長課
  歡喜讚歎「人之初」2-1
家庭理財
  做對9件事,助你避免夫妻財務衝突
家庭EQ坊
  老了,也要幸福!
親子加油站
  與13歲兒子的13條手機使用約定
人生感懷
  呼喚愛女
真愛交流道
  《真愛》5分鐘
一笑抵萬金
  家族企業?

        那天上午,女兒十萬火急打來電話:「媽媽,我現在要到醫院去了,醫師說寶寶今天就會出生了!」啊!怎麼提早這麼多天?我甚麼都還沒有準備耶!苦茶油、麻油還沒買,中藥材也還沒有備齊……。

        匆匆忙忙趕到醫院,女兒已經在待產室奮鬥,女婿正在一旁守候,時而為女兒加油打氣,時而盯著心律監視器。

        我一開始還能鎮定地和女婿談談話,紓緩一下瀰漫在待產室的緊張氣氛,不久之後,就隨著女兒抓著床邊欄杆大口大口喘氣而眼淚滾到眼角。雖然三十多年前也是經過陣痛把女兒迎來人間,今日卻是恨不能替女兒受苦。

迎來新生命
        新生命的降臨考驗醫師的經驗、判斷以及父母緊要關頭的智慧,而產婦陣痛的頻率和心律監視器是我們跟胎兒溝通的工具。好幾次以為就要出生了,又歸於平靜,原來等候女兒生產比自己生產還辛苦!夜已深沉,忽然一組醫護人員進來,我感覺心就要從喉頭跳出來,我和親家母被請到守候室。

        我們正在禱告時,女婿終於從手術房跑出來報佳音:「寶寶出生了!健康!」所有的壓力一下全獲得釋放,終於可以到嬰兒室了!筋疲力盡挨痛又挨刀的女兒露出疲憊的笑容,無限愛憐地望著身旁的小寶貝,真的很小,體重剛好是出院的標準,不必進保溫箱。

        不敢多想臍帶纏繞的小調皮,是如何掙扎度過艱難的生產過程,我只覺得全身虛脫一般,凌晨兩點多鐘開車回家的路上,一路流淚感謝上帝的恩典。

愛的團隊
        比起上一代五十多歲就抱孫子,我們的下一代遲婚晚育,逼得我們六十來歲上「成公嶺」「成婆嶺」,體力可是差了十來年。

        大約兩三年前就陸陸續續聽到同學朋友從臺灣飛到美國幫女兒或媳婦坐月子,有的還在飛機上就接到孫子提早降臨的消息,時差來不及調整就披掛上陣,非常辛苦。

        有位朋友才幫了幾天月子就體力不支送急診,美國的天價帳單嚇壞人。看到最好的月子是公公婆婆加上從臺灣前往美國支援的叔叔嬸嬸,嬸嬸天天煮月子餐,叔叔洗碗、掃地、擦桌子。

        綜合考量,我對自己的體力完全沒有信心,半夜起床就難以入眠,只好乖乖地接受女兒的體貼建議,請來月嫂幫忙。

        女兒懷孕到末期,我們就做了沙盤演練,知道必須建立愛的團隊,因為月嫂不是鋼鐵人,怎麼可能日夜照顧小娃娃而不必休息?親家夫妻倆還在上班,於是月嫂加上我和先生,三人組上陣。

        外子每天聽月嫂發號施令到超市買鮮魚、蔬菜,還有月嫂愛吃的零食,我呢白天就幫助女兒照顧小娃娃,把屎把尿重溫舊夢,讓月嫂可以睡睡午覺,養好體力,準備夜戰。

        娃娃睡覺時,我就到廚房和正在煮飯的月嫂聊天。她做了三十年月嫂,故事特別多。例如有小器的婆婆對她叮嚀:「月子餐隨便煮就好了,多照顧孫子比較重要!」有的新手爸爸在月子裡就和妻子大吵特吵,摔門而出。

        看盡人間百態的月嫂也嗅出了我們待她的真誠,於是信仰的見證就自然交流。適逢月嫂生日,我們買了蛋糕為她慶生,讓她在我們禱告感謝的祝福中,如同和家人在一起。耶穌是我們愛的團隊的總領隊,我們的小寶貝何等有福!

母女親情再次連結
        有多久沒有跟女兒如此近身接觸了?到床邊搖醒熟睡的女兒「餵母奶嘍!」愛憐地拍拍體力尚未恢復的她,一段遙遠的記憶彷若眼前,那時的女兒還綁著小小辮子處處黏著我呢!現在已經當媽媽了。

        產婦的需要固然有月嫂幫忙,我卻寧可多勞動自己,一天3餐加上甜點水果,杯杯盤盤也不少,不要認為花錢請人就該全由人家來做,幫忙端個食物、收拾碗盤、擦擦桌子,可以省下月嫂不少時間,如同耶穌說的「做在最小的人身上,就是做在我的身上」。

        新手媽媽時而害怕時而充滿信心,她們的資料來源是網路,大量的訊息卻也讓她們無所適從。如果以為自己可以倚老賣老那就犯了大忌,許多母女或婆媳糾紛就是這樣開始的。一位母親說替女兒坐月子的經驗好像又經過一次磨合期,一位婆婆更是一氣之下再也不去看媳婦、孫子。

        其實回到當年自己初為人母,不就是摸索著長大的嗎?何況現在又與當年不同,新的規則不斷產生,從前鼓勵嬰兒趴著睡,現在因為許多窒息猝死的案例已經不被鼓勵。仰睡又怕扁了頭,放個凹枕吧也不行,這時候最好閉上嘴吧,聽聽年輕人的意見,畢竟她們才是小娃娃的爸爸媽媽,我們可是沒有「股份」呦!

        「注意界線」,把空間還給年輕人,讓他們成長成熟為人父為人母,才是孫子的福氣,我們也同時在時代演進中謙卑學習。女兒說雖然親家母的專業就是小兒科,可是當他們有問題請教她時,她總是尊重寶寶的小兒科醫師,絕不多言。

        每一個星期親家翁、親家母下班後總會到女兒女婿家探視一兩次。一陣寒暄過後,我會趕緊把空間留給女兒、女婿和他們的爸爸媽媽,讓他們享受祖孫三代情。女婿是新手爸爸,也需要父母的經驗傳承和鼓勵支持。

關注產婦身心變化
        臺灣有位知名的女精神科醫師分享她的坐月子經驗,她說醫院裡鼓勵「母嬰同室」已經是普遍的現象。只要嬰兒沒有特殊狀況,基於嬰兒身心發展的需要,都會在產後推到媽媽的身邊和母親共度在醫院的時光。

        這位醫師是高齡剖腹生產,產後傷口疼痛無力照顧小娃娃,在「母乳比配方奶好」的普遍共識下,自己也下定決心親餵母乳。誰知剖腹產後母乳姍姍來遲,雖然護士好意時時進來鼓勵有加,自己也勤用擠奶器幫忙。

        到了晚上體力用盡,號稱非常負責任的先生卻是睡死了,怎麼也聽不見娃娃的哭聲,最後還是自己勉強撐起身來照顧寶寶。幾天下來,眼淚就不聽使喚直直落,以她專業的認知,知道自己得了產後憂鬱症,必須去參加支持團體。

        一般人對坐月子的概念就是產後的營養調理,月子中心提供的也是產婦膳食,畢竟飲食營養可以調理產婦的身體復原以及改善母乳的品質。但是現代的知識告訴我們,產婦的心理狀況更是需要特別關注。

        因為產婦的心情好壞可以直接影響母乳的分泌與否、產後荷爾蒙的變化,和新手媽媽的壓力以及睡眠的品質,都會影響產婦的身心狀況,所以儘量讓產婦放鬆,避免擔憂和壓力可說是照顧團隊最應該注意的。

Baby在成長,新手外婆也在成長。祖孫零距離身心靈互動中,還有更多動人的催淚場景和雋永的生命感悟喔!……下期待續。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8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