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21期 (2021年10)
主題企劃
話題篇
  真愛總比記憶長
視角篇
  他們的世界
實例篇A
  當我不是我自己時……
實例篇B
  他不重,他是我丈夫!
 
真愛分享
家庭電影院
  《游牧人生》觀後
家庭EQ坊
  抗疫雙城記
生命教練伴你活
  覺察你家庭關係中的「螞蟻」
真愛故事館
  絕處逢生婚姻路(第一幕)
單飛也能高飛
  有一份愛,從天而來
真愛交流道
  孩子出櫃,父母入櫃
一笑抵萬金
  活下去

自我覺察

        在你的家庭、你的關係、你的方向、你的事業、你的夢想、你的生活中,共同點是甚麼?

        對,是「你的」。

        你的一切始於「你」,包括你的家庭關係;關係中有雙方:你和別人。但管理好自己,才能處理好關係。老子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人」與「自知」都有助於關係的建立,而二者的基礎是覺察力。本文將聚焦在「自知」上的自我覺察,它是管理自我、掌握自我(self-mastering)的前提。

        自我覺察,就是人對自己情緒、思想和狀態的覺知與觀察,它不是自己的情緒、思想和狀態本身。例如:太太心中罵先生「你怎麼笨得像豬!」是她情緒思想的狀態;「當我看到他……時,我感覺很生氣,氣血上湧,在心中罵他像豬。」這是太太對自己內心狀態的覺察。

        覺察可以發生在事前、事中和事後;覺察如船,把人從情緒和事態的水流中打撈上來,可以在船上打量水流,從而有機會獲得對事情較為客觀的看法,而不必身在水中被激流沖走。

        善用自我覺察,尤其是對自己的思想和看法的覺察,是建立良好家庭關係很重要的一環。

影響關係的常見因素:對事情、對對方的看法

        「我感覺自己快撐不住了!這一年來,兩個孩子在家上學,問題多多;太太憂鬱症更加嚴重,拒絕去看心理醫師,非常負面,常常抱怨,就像石頭一樣,拽著我往水下沉。」

        這是小林眼中自己的處境。小林有一份小生意,新冠病毒的蔓延給他的生意帶來極大的困難。他非常努力地工作,同時竭力照顧家庭;可感覺用盡了洪荒之力,太太的身心健康卻依然惡化,孩子也問題不斷。他感覺自己是個綁著石頭游泳的人,雖然努力浮在水面,但實在太累,想放棄了。

        最累的累,往往是心累;而心有多累,跟我們如何看待相關的人、事、物關係甚大。在如何看待事物上常有的一個誤區,是只聚焦在情況的一部分,以部分取代全貌,讓部分帶來的感受成為心情的主要色彩。這時若能看到更大的畫面,感受則自會不同,相應的心理能量也會發生變化。

        小林的情況是否如此?他的畫面裡是不是有他忽略掉的部分呢?

        「除了自己努力划水,還有甚麼幫助你浮在水面?」我問他。「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個問題意在將小林從他的「廬山」―累的感覺中―帶了出來,從「山外」觀察自己的處境。

        「上帝吧。我的信仰在起作用。」沉吟一會兒,小林說。

        「上帝對你的幫助像甚麼?」

        「像救生圈,祂幫助我浮在水面不要沉下去。」

        在小林的畫面中,出現了一個之前忽略掉但很重要的構圖成分―救生圈。從這裡開始,經過進一步探討,小林重新發現了讓自己不那麼累的心法:「如果讓石頭不是拴在我的腳上,而是拴在救生圈上,那麼我就不那麼沉重了。」

        心法可貴,也還需實際操作、練習與之配合,當我們得出了落實心法的一些具體方法和步驟後,小林感覺心中的擔子輕省了很多,建立家庭的「力氣」似乎也回來不少。

        走到這一步,在於小林通過對處境的覺知和觀察,獲得了對處境的不同看法,而不同看法帶來不同的感受及動力。

        如前所提,關係中有「對方」,所以覺察的對象除了有對處境的看法,還有相關之人。小林的家庭關係中,相關之人是孩子和妻子,其中妻子讓他尤其心累,像「石頭」,拽他下沉。

        可以想像,將妻子定位為「石頭」,這會如何影響他與妻子的互動,因為人「心怎樣思量⋯⋯為人就是怎樣。」(參考箴言23:7)如何看待妻子,對他們的夫妻關係影響重大。

        那麼,妻子有不像石頭的時候嗎?小林的答案是有,並且可以舉出一些實例來,最後對妻子的看法也改變了,從拽他下沉的「石頭」,變成「暫時受傷且不太習水性的伴侶」。

        「石頭」冰冷、堅硬、沉重,對一個勞累的人是百上加斤,與這樣一個「石頭」建立關係無疑是困難重重。而「暫時受傷且不太習水性的伴侶」則人性化很多,也更接近事實與真相,激發的是小林內心溫暖的一面,從而更添心力,以更有效的方式去面對挑戰。

        而小林與我的談話過程,是他藉助外力來幫助自己、管理自己的過程。能更好地管理自己,意味著他能去更好地處理關係,建立家庭。

覺察你的「螞蟻」

        我們人一天中有大約七萬個思想,大部分是自動發生的,無需我們做任何努力,而且往往負面,英文稱之為Automatic Negative Thoughts,將第一個字母連在一起,成為 ANT,與「螞蟻」的英文拼寫一樣。對「螞蟻」的覺察,是自我管理、關係建設的一個關鍵。

        常見的「螞蟻」有以下特點:
        • 以木為林,片面化:她/他總是……;

        • 以感覺為裁判:我對他的話感覺不快,所以他不對;

        • 以猜測為證據:我覺得她偷懶了,所以她偷懶了;

        • 過度擔責:甚麼都是因為自己沒做好、沒做夠。如:「先生沒吃帶去的午飯,一定是我廚藝不好。」;

        • 總見陰影和半瓶空:思想負面,任何事中看到的都是不好的一面。在對人、對己的看法上也如此。

        「螞蟻」來襲難免,而一旦對它有了覺察,其襲擊力就大大減弱。若要往好的方向更進一步,可在覺察它們的基礎上,再問自己一些有意義、有建設性的問題,來促成改變。例如:

        1. 我還可以如何看待這件事/這個人?(這讓你的覺察面積和角度擴大,能避免不自覺中形成的「偏見」,相對更符合實際情況。)

        2. 我可以從中得到甚麼啟發,讓事情往好的方面走?(這讓你聚焦在具有建設意義的思維方向,讓過去的事情成為未來生活的建築材料。)

        人的覺察力是上帝所賜的禮物。善用覺察力,就能讓不全面或有偏差的思想及時剎車、轉彎,讓人能更好地地建立自己、建立關係、建立家庭。

作者李文屏老師為認證生命教練(betterlivingcoach.com),亦為基督豐榮團契文字及傳訊主任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21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