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7期 (2024年06)
主題企劃
呼籲篇
  虛擬世界辨真愛
反思篇
  愛,真的?假的?
教練篇
  世界可以虛擬,愛卻必須真實
叮嚀篇
  樂活AI時代?我家可以!
幽默篇
  小毛家網路斷線了!
 
真愛分享
真愛診療室
  華人家庭的愛恨情仇
父親節專文A
  爸爸的三雙手
父親節專文B
  曾經,但是
趨勢瞭望台
  當子女成為「斜槓人」
人生感懷
  手足情,伴我行
一笑抵萬金
  不好玩,怎麼辦?
真愛EQ坊
  專注主控圈,擴大影響圈,收縮關注圈

一代不如一代?

        香港一名母親自小便強迫獨子學習鋼琴、參加各樣比賽,且戰績輝煌。在長久的薰陶下他也愛上了音樂,希望長大後成為音樂家。誰料上大學時想主修音樂卻受到媽媽激烈反對,要求他選讀實用的工程系。兒子無奈就範,如母願完成學位,卻在畢業那天把證書遞給媽媽說:「我已經圓了妳的夢,從今天起我要過自己選擇的人生。」然後收拾行裝離開優渥的成長環境,搬到「劏房」(狹窄的分租房),教琴為生。

        不是說贏在起跑點嗎?縱觀全球,不知有多少父母悉心栽培下一代成為「三師」:醫師、工程師、律師,希冀子女未來有穩定收入,順利踏上青雲路,得到「三仔」:屋仔、車仔、老婆仔。何以有些子女如此不念親恩,甘願拋棄保障前途的專業?

        這些父母飲恨嗟歎:昔日自己的雙親教育程度低又家境清寒,連子女念的課本都看不懂,全靠個人努力打拚出頭天。如今傾力為下一代籌謀,他們卻偏行己路,何以一代不如一代?

        的確是時代不同了!子女面臨的職場環境,遠不如父母當年入職場時,充滿著晉升機會和穩定性。美國前總統克林頓便曾勸戒戰後嬰兒潮世代(出生於1946年至1964年)的父母,他們那一代的機緣及所成,下一代多數難以超越。因戰後百廢待興,商機無限,只要抓緊時機並努力不懈,就可以得到向上提升的機緣。不過兒女長大時,要面對的世界已不一樣了,他們可是要生活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的世界啊!

看日韓,學功課

        試看日本,很多國民比美國人更早經歷職場的激盪。邱淑婷博士在她撰寫的《中日韓電影:歷史、社會、文化》一書中指出,二戰後經濟崛起的日本,出現了「團塊世代」(1947-1949)、「縫隙世代」(1950-1957)、「新人類」(1958-1967)。大部分人的人生目標就是大學或研究生畢業後,考進大企業,享有終身雇用制,一直到退休都再毋須再為另謀高就擔心。

        可是到90年代經濟泡沫破滅,各企業已不能維持終生雇用制度。生於60年代的「新人類」突然在步入中年之際,碰上國家經濟萎縮,飯碗難保,更遑論剛畢業的年輕人了。可是不少老一輩的人仍停留在經濟蓬勃的過去中,認為是青年人缺乏進取心。日本家庭社會學權威山田昌弘因而撰寫《社會為何對年輕人冷酷無情》一書,剖析個中誤解。

        再看隨著日本經濟下滑,取而代之亞洲四小龍之一的韓國。鍾樂偉博士在《韓瘋:讓世人瘋狂的韓國現象》中,指出在去弱留強下,現時剩下的大型財閥企業只有三星和LG,令求職者的競爭更為激烈。在韓國的就職人口中,分正規、合約和非正式員工。有超過三分之一屬於第三類,年輕人欲爭取成為正規或至少是合約員工,常得不斷賣命工作,望得上級垂青提拔。時下流行的韓劇,便有不少類似的場景。

        也許你會說,那麼,就鼓勵求職的年輕人拚命爭取吧!只要有實力又何所懼?然而實力也需要用在適合的領域。臉書的創辦人扎克伯格曾警告:大學生剛踏進校門時,職場上最熱門的工作,到他們畢業時已截然不同。科技發展的速度比任何人的想像都快,影響著各樣的工種,一不留神便會遭淘汰。

「一心多用」非必壞事

        不單終生雇用制不再可能,連所謂的「三師」專業也岌岌可危。過去多數人以為,需要動腦筋和判斷力的專業工作,不會被機器取代。隨著AI發展一日千里,目前在重複修正和輸入海量資訊下,已能做出會計師和律師的中階運作,或主治醫師做的醫療診斷。因此,若跟隨傳統選科系,企圖保有職業穩定性,將所有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必然換來更大的失落。

        此外,不少年輕人在大學一路修讀下來,可能發覺不是自己的志向,或畢業時仍未知喜歡甚麼工作,又或者就業後才知道是入錯了行。其實,正因為新時代職場的高度不穩定,及早入行未必最保險,「斜槓」職涯反而是更能適應瞬息萬變的社會。

        何謂「斜槓」工作模式?SLASH(即斜槓)一詞,源自美國New York Times專欄作家Marci Alboher,在2007年出版的書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Life Success,提出的職涯概念,意指透過多重工作身分,達到發揮不同專業、天賦、興趣及收入的目的。之所以稱為斜槓,是作這類選擇的人,在寫履歷時,會用slash(/)區分不同職業或身分。例如電腦程式設計/自由攝影/創辦社會企業,已常在全球最大的個人履歷庫網站LinkedIn裡出現。

T型模式職涯規劃

        上一代不是常勸勉子女做事要專心一致,並且要有一技之長?所謂斜槓職涯,豈非分散了專注力,會不會到頭來一事無成?

        香港科技大學副教授黃岳永,在所著《工作自主─組合你的SLASH人生》書中認為,斜槓職涯的一身數職,並非指漫無目的地拼凑散工或兼職,得過且過的躺平生活。為防止無目標、缺方向的懶散堆砌,黃永岳提出了T-model的簡明概念:T是一橫一豎,直立的一豎代表個人要有核心的事業/方向/目標/使命,作為職涯的重心。一橫就是從此重心出發的開展,亦即所謂「職業轉換」(Crossover)。特別是年輕人若尚未確知自己喜歡的職業,斜槓的工作組合非常適合摸索階段。

        前文提及的「鍾情音樂的工程科畢業生」,表面上是文、理的天淵之別,放到斜槓職涯的觀念,卻毫無違和之感。這位音樂理工男可把工程知識,應用在製作音樂產品上。他的斜槓工作可以是:鋼琴教師/音樂製作工程/社區表演策劃。我的一位大學學長主修工程,但又醉心戲劇,後來他遠赴好萊塢,成為一名舉足輕重的舞台燈光設計師及表演工程總監。

        其實,越早幫助孩子透過實際體驗,認知職場的多面化,並發掘個人的興趣越好。例如芬蘭便推出Me & MyCity計畫給超過40,000名六年級學生,讓他們在一個微型城市中擔任不同的職業角色,工作賺錢,透過實體經驗學習真實世界需要的知識和技能。美國的女童軍晉升獎章,亦要求完成相當數量不同行業的影子實習生(job shadowing),務求學員可涉獵現實職場的方方面面。

第一份工作無趣怎麼辦?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一身多職的奢侈,特別是必須分擔家庭經濟,或解決自身衣食住行花費。由伍詠光、林峰、馮文傑、萬樂人、廖燕萍合著的《邊個想返工(粵語:誰會想上班):拆解職場新丁49道難題》書中,勸勉新入行者可視第一份工作為尋覓下一份工作的資產,將所見所聞作為藉以開闊眼界,及改善前途的關鍵。

        若困於無趣但必須持續一段時間,以維持生計或養家,這幾位作者建議:在正職之外發展自己的興趣,好為日後斜槓鋪路;亦可以發展黃岳永教授所提議的平行事業(Parallel Career)。被譽為現代管理學之父的Peter Drucker,早在90年代便提出平行事業一詞,以平衡人生各方面的興趣和需要,甚至可藉以打造正職以外的第二職業。

        雖然上一代定義的穩定工作,已隨職場新趨勢續漸消失,然而新世代卻湧現嶄新的工種。根據世界經濟論壇在2016年的研究報告,雖然估計2020年全球有500萬個工作被取代或淘汰,卻同時又會產生210萬個新職位。臺灣《數位時代》雜誌曾報導了十種從前聞所未聞的創新職位,如體驗設計師、社群媒體小編、敏捷行銷工程師等。

讓世界因你而不同!

        要知道1995後出生的一代,正如美國人口學家William J. Schroer的分類,屬於「Z世代」。互聯網在1995年正式誕生,新生代在呱呱墜地那一刻便是「數位原住民」,成長在網路科技和智能產品的環境中,不像老一輩的數位盲「移民」要加把勁學習,反而是信手拈來,坐擁時代優勢。

        新科技時代的另一特徵是快速變遷,故此年輕人規劃多角度嘗試的斜槓生涯,其實是增強他們的適應力和裝備。而且,不論電腦如何儲存海量資訊和多層次的運用,斜槓族必須精裝人類獨有的軟實力,亦即人際關係、團隊合作和情感智商,特別是調整個人心態的能力,以克制容易受外在因素影響的情緒,這也是時下公、民營企業或機構評估員工的重點之一。黃教授更提醒,斜槓人生並非僅如表面顯示的任性而為,其實需要高度的自我約束和時間管理,才可成功走出一身多職的路。

        當工業革命走到4.0,我們仍應堅信 LeadingAI 事工總教練,也是真愛家庭協會特約講師陳德堅所強調,Use AI for Good, and Use AI for God!不論是推出創新產品、處理受眾身心問題、在群體內與人同工等,造物者早已將不同的特質與才華賜給我們。何不好好認識自己,發掘和發展內在擁有的軟實力,把握機會裝備自己,活出適當的角色,在職場和人際都發揮影響力?不論是單一或斜槓,世界必會因我們而有所不同!

作者譚瑞玲博士來自香港,專攻歷史,特別關注當代社會公義及家庭趨勢。


   
Copyright © 2001-202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