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42期 (2025年04月) | ||||||||||||||||||||||||||||||||||||||||||||||||||||||
|
從2024年夏季奧運開幕式談起 國際奧運是跨國家、跨文化、跨種族的世界大賽,2024年奧運的開幕禮中,有一個小小的片段。一些非男非女的人出來,好像在模仿耶穌基督跟12門徒的最後晚餐;這是末世跨性別主義意識形態的展現。 跨性別是一種主義及意識型態(ideology)。跨性別跟同性戀有點不同,部分同性跟跨性別的傾向,經過醫學研究,並沒有確定的遺傳基因,不是天生的,為甚麼現在越來越多的下一代,有跨性別的想法?跟這個主義和意識型態,以及傳媒、社交媒體有關係。 為甚麼在這個隆重盛大的開幕禮上,會展現這種怪異突兀的表演?因為有全球最廣大的觀眾在看! 用基督教最後的晚餐,最具攻擊性,且能受到廣大媒體、社媒的關注。因為西方人都知道甚麼是最後的晚餐,最神聖的反成為最受人嘲笑的。自由派媒體最喜歡「褻瀆」這一類的表現。然而,這是對猶太基督教倫理(Judeo Christian ethics)的嘲弄,也就是對傳統基督教,以及猶太教的一種嘲笑。 為甚麼找了12個使徒與耶穌基督最後晚餐的這個主題?因為覺得跨性別的自由也是一種藝術,所以採用那幅名畫的意境。 為甚麼不是伊斯蘭教?不嘲諷可蘭經?因為基督徒基本上是善良的,沒有甚麼恐怖分子,不用擔心遭到報復。(以前法國一份叫作Charlie Hebdo的雜誌,因刊出被認為是諷刺伊斯蘭教的漫畫,遭恐怖分子襲擊,工作人員被殺害。) 基督教長久以來都被傳媒霸凌,這個開幕禮中的這個片段極具攻擊性,可是觀眾看久了,就慢慢覺得沒有甚麼大不了,甚至可以是模仿的對象,人們會認為,奧運開幕式都可以這樣,我為甚麼不可以? 變性人參賽風波 這次奧運還有另外令人矚目的事,就是在女子拳擊賽中,有兩個選手的性別身分被炒作,遭人質疑。從這裡,就讓我們來談談雙性人(intersex),也叫間性人或雌雄同體(從前叫作陰陽人)。 大部分的人依照染色體的結構而斷定是男是女,很清楚。女子是XX,男子是XY。然而,據說一位臺灣選手的染色體是XY,外表有女性特徵,但是沒有月經、子宮和卵巢,睪丸酮雄性激素超標,可能是雙性人。 提倡跨性別主義的人就認為,既然大自然中有雌雄同體的雙性人存在,為何人不可以主動變性呢?其實雙性人是性發育的障礙,他們天生如此,不是自己選擇的。 性發育障礙(DSD,disordersofsex development),是影響生殖系統的先天性疾病,其中染色體、性腺或解剖性別的發育,受到影響而產生非典型的模糊生物學特徵的多種組合,形成性發育差異或性特徵變異(VSC, Variations in Sex Characteristics),追根究柢,是由性荷爾蒙水平異常引起的。是一組非典型性染色體的結果混合 XX和XY染色體(46XX/46XY, 46XX/47XXY, 45X/XY),可能包括看起來模棱兩可的外生殖器。 跨性別主義的意識形態是末世的現象。人原來受造有上帝的形像,卻被攪亂混淆了,所以跨性別成為基督徒需要重視的事工之一。奧運開幕禮上有了這樣受爭議的表演,你的教會做了些甚麼?你的家庭做了甚麼?你的小組可以做些甚麼?不是一笑而已,還有後果。因為現在跨性別者,不再是隔壁的人,而很可能是我們自己的家人。 基督的愛就在這個事工顯現出來;基督徒可以挺身而出,捍衛上帝的創造。別的宗教也有做這種工作,但是很少。我們夫婦前往馬來西亞幫助那邊的事工有二十多年了。2023年,一位伊斯蘭教醫學院很有名的醫生,看了我寫的《性別有自信,孩子更快樂》的英文版“Raising Gender-Confident Kids: A Practical Guide”,覺得對她很有幫助。2024年4月,我們在馬來西亞七個不同基督教大宗派的神學院,主領關於wokeism(覺醒主義)的講座,她也來學習。 下一步:跨性別運動崛起! 基督徒可以挺身而出,但也會成為仇視者的目標。奧運會開幕禮中高舉的意識形態,看似贏了;變性主義、跨性別主義,似乎已在人的心中潛移默化。 那些有性別混亂的人,在極度痛苦的時候,可以從哪裡得到幫助?國際真愛家庭協會的真彩虹助人團契,有上帝差派的楊牧師和符老師夫婦,還有很多同工,我很感激他們。耶穌基督透過他們安慰在極度苦難中掙扎的父母或當事人。 美國各州對未成年者是否能接受變性手術或荷爾蒙療程,有不同法律。所以教會需要陪伴在性傾向上困惑或掙扎的人和他們的家庭,關愛他們,為他們禱告,這是末世福音所在。看到孩子出櫃,作父母的心裡已經夠苦了,再被旁人不齒、拒絕,心裡更是悲傷,但是耶穌基督的愛能安慰這些父母。 鋪天蓋地的訊息很難改變、控制,但起碼在民主國家裡,基督徒有投票權,透過選票表達價值觀。假如候選人提倡跨性別主義,就不要投票給他。聖經教導要行公義、好憐憫,關愛那些受傷的人,好像耶穌基督一樣,傳福音給他們,讓他們有盼望。這並非樂觀或正面思考就能足以解決的議題,而是要過著有信心的生活。符老師跟楊牧師,還有很多真彩虹助人團契的弟兄姊妹,他們就是當今的「性別宣教士」,傳揚耶穌基督的愛。 2015年美國最高法院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北美號角月刊的編輯林修榮弟兄問我: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後,下一步是甚麼?我說,就是跨性別了。 面對文化專橫,教會如何回應? 性別議題來勢兇猛,在你我尚未能防備時,已席捲文化。 我曾說過,下一場意識形態與屬靈的戰爭,就是「性別中立主義」。世人會認為,非男非女才是最公義、最平等的想法。很多知識分子與各界菁英提倡性別中立是最民主的,如果不接受,就是落後,就是歧視。而性別中立以後,就是跨性別。性別混亂已成為新正常。 不是危言聳聽,我們需要理解性解放者的計畫。他們主張,如果有孩子對性取向有點困惑,惟一的方法就是幫助他(她)成為跨性別者,這就是專橫。禁止別的選擇,豈是真民主?豈是真自由?不是! 在教會中,我們是否教導下一代合乎真理的性別觀念?是否幫助父母為兒女講解上帝造男造女的奇妙?經文所說「以神的形像和樣式造人」,「受造奇妙可畏」,到底是甚麼意思?當主流文化裡找不到,甚至不允許合乎真理的性別觀念時,基督徒豈能隨波逐流? 如今,教會是惟一可以講論正確、健康、符合聖經教導的有關性和性別的場所。教會需要負起責任,幫助每個人在穩固的真理基礎上建立正確的世界觀,才能分辨大環境裡似是而非的言論和思想。 教會若要能正確教導,便需要從神學院的教育開始。我是心理師,也是精神科教授,研究治療方法。然而最後的目的,是希望信徒有健康的信仰,強化神學教育,要認識同性戀的同志神學和跨性別的神學。 是甚麼助長了激進化? 一個道地的美國人,會成為一個伊斯蘭教的恐怖分子,這個過程就是激進化(Radicalization)。The Three Pillars of Radicalization: Needs, Narratives, and Networks(激進化的三大支柱:需求、理念與群體)的作者之一Arie W. Kruglanski,是位猶太裔社會心理學博士,研究為甚麼有些美國年輕人會成為伊斯蘭教的恐怖分子。是甚麼助長了激進化?去激進化是否可能?他表示,有三個決定的因素。 第一個因素是「需求」:人都渴望獲得尊重與肯定。同樣的,孩子要跨性別,也是因為他們覺得有需求,渴望覺得自己重要,如果跨性別,他們就覺得自己獨特。在他們孤單、被人拒絕、不被重視時,要幫助他們,肯定他們原本受造的價值。 第二個因素是「理念」:指引成員進行「重要性追求」。這次奧運開幕禮高舉的不是運動精神,而是跨性別議題,以為這是一個人最重要的身分,只要表達了,便可滿足所有的夢想。 第三個因素是「群體」。或者說,是個人所屬群體的成員身分驗證了團體信念,並對遵行這種信念的成員給予獎勵和尊敬。例如有人在臉書上說自己是跨性別的,就會有很多人按讚;又說沒有錢買荷爾蒙,就在網上籌款,那批人就捐錢資助。 為甚麼不能「流動」回來? 跟大家介紹一個治療法,叫做「系統性重新確認療法:自我協調性別焦慮」(Systemic
Re-Affirmation Therapy: Ego-Syntonic Gender 剛才那本書說的三個決定因素:需求、理念與群體。3N's ─Need → Narrative → Network 我們換成ABC─ Anguish → Beliefs → Community 在孩子陷入性別困惑的痛苦時,父母沒有解決之道,但是網路上跨性別意識形態看來非常包容,也提供一個支持群體,一致認為無論男女,都可以出櫃,可以選擇、改變性別。 性別焦慮症(Gender Dysphoria Disorder)就是心理焦慮緊張,為甚麼要靠性別肯定治療(Gender Affirmation),例如:手術、打針、吃藥等等來解決,徒然增加身體上的痛苦和副作用?為甚麼不解決心理問題?未成年者真有能力簽下手術同意書? 如果一個男孩以為自己應該是女孩,一個女孩以為自己應該是男孩,大可以有系統地給他們做恢復性別治療(gender recovery),可是目前加州法律上不容許。其實,這也可說是gender re-affirmation(re-transition)therapy,把性取向調整回來。既然有性取向絕對可以流動(gender fluid)的說法,那為甚麼不可以流動回來呢? 華人宣教之父王永信牧師曾說,跨性別是徹底的傲慢、反叛、羞辱上帝的行為;同性戀的人是新的未得之民。現在符老師、楊牧師和很多弟兄姊妹,就是新的宣教士,挽回新一代的未得之民,就像好牧人尋回、拯救迷失的羊。
|
|||||||||||||||||||||||||||||||||||||||||||||||||||||
![]() |
Copyright © 2001-202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