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42期 (2025年04月) | ||||||||||||||||||||||||||||||||||||||||||||||||||||||
|
─如何避免成為職場和校園霸凌者與被霸凌者?2024年底,中華棒球隊在日本贏得世界冠軍,臺灣舉國歡騰。然而最令人感動的並非贏得冠軍的光榮,而是曾豪駒總教練展現的領導智慧。他在賽後婉拒了在東京巨蛋舉行的香檳慶祝,認為應將慶祝留待回臺灣與同胞共享,而非在日本隊的主場,平添對手的失落。 他表示:「如果要慶祝,回臺灣與同胞一起才有意義。」這一舉動展現了曾教練的謙遜與格局,不僅讓臺灣民眾倍感驕傲,也贏得日本媒體的高度讚賞,認為中華隊不僅實力出眾,更具禮貌與品格。 與曾總教練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臺灣勞動部某分署長的領導風格。她經常以咆哮、怒罵和侮辱,霸凌下屬,最終導致一名職員因無法忍受長期壓迫而輕生,震驚全臺!該分署長的霸凌領導模式,不僅破壞了組織的士氣,更對下屬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傷害,引發社會強烈反思領導者應有的責任與品德。 優秀的領導者究竟應具備哪些核心素質?而身為下屬,特別是華人文化中長大的個體,又該如何在職場中表現出assertive(堅定溫和)的態度,避免成為被動的受害者?本文將從僕人式領導的角度,探討有效領導的特徵,以及如何從小培養assertive品格,幫助個人在職場與生活中,自信面對挑戰。 僕人式領導:領導學的最高境界 筆者在攻讀領導學碩士時,學習了「僕人式領導」的理念─以耶穌的榜樣為核心,強調謙卑與服務;將領導的重心從權力與控制,轉向服務與激勵。僕人式領導要求領袖以身作則,透過真誠的鼓勵與支持,激發團隊成員的潛能,營造互相信任的氛圍。 僕人式領導有以下四大核心特徵: 1.多聽少說:傾聽團隊聲音 僕人領導者的第一步是傾聽。不急於發表自己的意見,先認真聆聽團隊成員的想法與需求。這種傾聽並非形式,而是深入了解每位成員的困難與目標,當員工感受到尊重與重視時,就更願意全力以赴,實現團隊的共同目標。 例如某科技公司的CEO在訂定公司未來五年策略時,花了三個月對各部門成員進行深度訪談,了解員工對市場趨勢的看法與個人目標。這樣的溝通方式不僅讓策略更接地氣,也增強員工對公司願景的認同。 2.以「我們」為核心,塑造團隊文化 僕人式領導者在交流中強調「我們」的概念,將團隊的成功視為最重要的目標。他們的語言與行動傳達團隊合作的重要性,鼓勵每位成員共同承擔責任,享受成就感。 3.彈性與適應力:因應變化,調整領導方式 僕人式領導者懂得根據情況靈活應變。他們了解每個員工的特質、能力與投入程度,並據此調整自己的領導方式。英國心理學家W. Ross Ashby的「必須變化的不變法則」指出,能適應變化的領導者,最具影響力。僕人領袖通過觀察與調整,提供有效的指導與支持,讓團隊能在不確定性中穩步前進。 4.鼓勵與包容:將錯誤視為學習機會 僕人式領導者深知,員工在追求創新與突破時,難免會犯錯。他們不會因一時的失誤而批評或懲罰,而是將錯誤轉化為教學工具,幫助員工成長。例如某零售企業的管理層,在一次市場推廣失敗後,舉行內部分享會,鼓勵員工探討失敗原因,並提出改進建議。這種做法不僅提升團隊的士氣,也讓員工更敢於嘗試新的想法。 Assertive的價值與華人文化的挑戰 在日常生活與職場中,個人行為可分為三種模式:aggressive(攻擊型);passive(被動型);與assertive(堅定溫和型)。其中,assertive是最健康有效的溝通方式,既不傷害他人,也不犧牲自我。 • Aggressive(攻擊型) 此類人以自我為中心,無視他人感受,甚至通過言語或行為傷害他人。上述臺灣勞動部分署長的領導風格,便是一個典型例子。 • Passive(被動型) 被動型個體往往選擇隱忍,害怕衝突,最終可能導致情緒崩潰或極端行為。例如吳姓職員因無法忍受長期霸凌,選擇輕生。 • Assertive(堅定溫和型) 這種方式平衡了上述兩者的極端,個人以理性與平和的方式表達需求,既維護自己的權益,又尊重他人的感受。例如,小陳面對老闆連續加班的要求,選擇了assertive的表達:「這幾天我每天加班到深夜,睡眠不足已影響健康和效率。我希望能重新分配工作,讓團隊更均衡完成任務。」 Assertive的表達方式包括「I-Message」(我訊息)和「3F溝通法」: • I-Message:以「我」為主詞描述感受,避免對他人進行責備。 • 3F溝通法:包含三個部分: 1. Fact(事實):陳述具體情況。 2. Feel(感受):表達自己感受。 3. Future(建議):提出期望與建議。 這種方法在職場與生活中都有效,不僅能解決問題,還能避免不必要的衝突。 從小培養Assertive的品格 父母是孩子品格教育的第一責任人。要讓孩子學會assertive的表達方式,首先要鼓勵他們分享內心想法,並在此基礎上教導適當的溝通技巧。例如當孩子在學校遭遇霸凌時,可以鼓勵他們用以下方式回應: •「當你把取笑的字條貼在我背後時,我感到被羞辱,希望你不要再這樣做。」 •「當你在眾人面前取笑我時,我覺得不被尊重,請停止這樣的行為。」 如果這些回應無效,則應立即向老師或相關人士反應情況。同時保存相關證據,以備不時之需。 結合中西文化:最佳的領導與品格培養 華人文化強調的「溫良恭儉讓」品格,有其優勢,但若過度強調忍讓,可能導致被動的行為模式。將傳統思想與西方assertive溝通方式結合,能幫助華人更好地應對現代社會的挑戰。 父母應允許並鼓勵孩子自由表達,並適時引導他們正確應對壓力與挑戰。在家庭對話中,父母可以示範如何運用「I-Message」表達需求和感受。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幫助孩子建立自信,也能讓他們在進入職場後勇敢面對挑戰。 總結來說,僕人式領導與assertive品格是現代社會中不可或缺的素養。無論是領導者還是下屬,只要具備謙卑、靈活與堅定的態度,就能在團隊與社會中脫穎而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
|||||||||||||||||||||||||||||||||||||||||||||||||||||
![]() |
Copyright © 2001-202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