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欣達教授認為治療假日悒鬱的最佳解藥之一,就是為別人盡點心。
「在這個節期裡,用點時間去幫助那些擁有比你少的人,」杜教授說:「當注意力從『我』,移轉到『你』和『他』時,就能推開陰霾,迎向晴天;這過程中不僅學習表達美意和善心,且為節期賦予了一層豐富的意義。」
下面有三則焦聚於別人,或是容讓別人珍愛自己的真實故事,不論是宴請人或是被宴請,他們的生命都有了截然不同的意義。
實例 1:天上的笑臉
我隔壁的隔壁鄰居,泰得(Ted)一家,和我相處融洽。猶記得,大妹一家三口剛移民來美時,暫住我家,外甥恰和泰得的小兒子是初中同學,平日總玩在一起。泰得常幫我們修腳踏車、鏟雪等粗活,我則維持以蛋炒飯和蔥油餅做鄰里外交的習慣。
第二年聖誕節前一個月,我在信箱前遇到泰得,他告訴我,他失去了工作,並且感歎因得取消聖誕節的度假計劃,讓家人很失望。
記得,有一次在路上曾經撿到他的皮夾,查看裏面文件時,發現他們也是基督徒,就說會為他禱告。禱告幾天後,心中有個想法:為何不把愛心付諸行動呢?於是立刻去邀約他們全家來一同歡慶救主耶穌誕生的日子,他們開心地接受了。
宴客當天,我拿出最好的桌巾、餐具,擺出我們精心預備的滿桌佳餚;有義大利肉丸、日本壽司,還有揚州炒飯等。當他們吃到上海春捲時,讚不絕口,高興得大叫:「哇,今天吃到真正的春捲了!」飯後甜點是經改良,用奶油加在糯米粉裏攪拌牛奶和糖,放進烤箱烘培而成的西式年糕。他們很愛吃,我們也趁機介紹了華人的風俗文化。
相談甚歡的冬日寒夜裏,彼此殷殷道別。屋外氣溫很低,我們搓著手、哈著氣,笑得好開懷!目送他們進入家門後,我仰望天空,彷彿看到耶穌的笑臉!心想,祂一定很高興看到我們彼此表達愛心的這一幕。
簡海蘭,《神國》雜誌「聖誕專刊」編輯,單親獨居。
那年,Ted Tuerk 一家(由左至右:Ted, Sherry, Kevin, Jameson)在鄰居海蘭家度聖誕節,享受鄰里相愛、雪中送炭的溫馨。
實例 2:單而不孤
單身的好處之一,就是一人吃飽,全家都飽。剛遷到波士頓的前幾年,每逢佳節,像是感恩節、聖誕節、新年、除夕等,通常都會受到朋友邀請,去別人家過年或過節
。時光匆逝如流水,幾年下來,身旁的朋友們個個成家,而我仍是一簞食、一瓢飲,孤家一人。隨著年歲的增長, 漸漸地對「家」有了不同的體會與領悟……那就是,一個人也可以「成家」。
雖然,有時也會發發白日夢,希望有一天,能夠擁有一棟有如建築設計雜誌裏的夢幻屋,一個大廳可以宴客娛賓,一個專業廚房可以料理烹煮……但,能知感恩,就是富足,所以,每一個今天,就是最好的一天。我相信,有誠心,就能夠賓至如歸!
就拿聖誕期間的宴客來說吧,會事先打聽身旁朋友們的狀況,然後再發出邀請。為何?因為,事先被邀請與臨時才被邀請,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要再一次強調──請客貴在有誠意。
除了誠意,最好還可以加上創意,對於走視覺派系與質感路線的我而言,總會擺上僅此一家、舉世無雙的自製碗盤與杯子來招待嘉賓,絕對不會為了圖一時方便,而使用免洗餐具。關於菜單方面的設計,用心烹煮就好,能力有多少,就請多少,此時此刻,跟誰吃比吃甚麼重要。
人生短暫,不必等到如果有一天……重要的是──哪裡有愛,就是家!
周蘭惠,快樂窮畫家,《宇宙光》雜誌專欄作者。
邀團契青年姊妹小組成員至家中吃吃聊聊,前者男孩現已與後排最左者女孩結婚,真是吃出一家親!
實例 3:異鄉的第一頓大餐
時光如飛,轉眼已是來美的第十個秋天。黃葉片片飛落,使我憶起「一片金秋」這四個字,思緒頓時回到十年前,在異鄉的第一頓感恩晚餐。
2001年我帶著十五歲的女兒、十歲的兒子移民來美,才兩個星期後,孩子們就開學了,語言、學業、駕照、工作……全家陷入適應新環境的重重壓力中,整天頭昏腦脹、身心俱疲。
一個週末,我以單親媽媽的身份,接受姊姊海蘭的邀請,參加蔣海瓊老師主辦的「單親成長營」。
當時只抱著休息減壓、結交新朋友的念頭。海瓊老師和藹的笑容、親切的聲音,使我有一見如故的感覺。大夥相知相惜的氣氛,也溫暖了當時尚未成為基督徒的我。
那年海瓊老師邀請我們一家共進感恩晚餐。走進她的白色小屋,香味四溢,滿桌可口道地的美式傳統食物,讓我們一家三口大開眼界。對喜好美食又愛烹飪的我們,尤具吸引力!
席間,老師的關心與鼓勵,連孩子們也能體會她諄諄教導中滿溢著的憐憫與愛護。她的經歷與信仰彰顯出主的慈愛,扶持了與她有同樣遭遇的單親家庭。翌年聖誕節,我們一家三口就受洗成為上帝的兒女。
上帝藉她「完全饒恕」的課程醫治我;悔改的淚水,洗刷壓抑心中多年的怨與恨。我主動道歉、請求饒恕,贏回大女兒的心,融解了我們之間堅硬的冰山,到如今能彼此體諒、互信互愛。
如今細數上帝恩典,想起海瓊老師在「一片金秋」文中闡述:「我不放棄,我要在陽光下展現生命的美!」
是的,好好活著就是美。
簡海玲,美國「溪水旁關懷單親家庭協會」同工
蔣海瓊老師(左前)曾以生命扶持引導單親父母和周遭的人:好好活著。海玲(右前),海蘭(右後二)與其他姊妹都身受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