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78期 (2014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揮別收養迷思,樂享美妙親情
資訊篇
  像我們這樣一個家
實例篇
  收養帶來的祝福
 
真愛分享
瞻望金色年華
  老健無價寶
網上新世界
  改變一張臉
今天的心情很單身
  單而不毒的人生
夫妻一世情
  這條路,這些年
愛與衝突個案剖析
  你知道我的恐懼
一笑抵萬金
  五缺一?
真愛交流道
  瞻望金色年華

臉書新手
        我曾經鄙視過臉書,認為那是吃飽飯沒事幹的人閒逛的地方。

        就像我經過一些自由牆,看到有人在上頭發表愛情宣言時,覺得他們「頭殼壞去」(台語,指神智不清)了一樣,我簡直不能明白為何有人把自己每天到哪裡吃飯,吃什麼,發生什麼事,如此公開地報告給天下人看。

        但─老友爬著網路蜘蛛網來找了,周邊的弟兄姊妹見面時開始講一些發生在他們生活上的事情,而大家都那麼懂,只有我聽得滿頭霧水,常得靠早已登陸臉書的老公在一旁小聲說:「臉書上有寫,大家都知道了!」

        「局外人」的感受讓我有點悶,想進去瞧瞧。不幸,臉書沒有觀光客這回事,不登入就進不去。為了實地觀察,不情願地開了一張模糊的臉(隨便找一張圖畫代替大頭照),準備成為臉書上一個沒有表情的過客。

        如此一年。從非常不爽老公把有我的照片不斷放上去,到自己默默嘀咕他侵犯肖像權,到漸漸習慣,了解有沒有自己的照片出現,其實不影響「臉」的表情。

        另一方面,我發現對不善社交,總是害怕不曉得怎樣跟人熟絡的自己,因為住進了這個社區群體後,竟不知不覺,又不費力氣地,跟許多人生活在一起。同一教會卻幾年沒講過一句話的人,因為臉書上的交集,見了面,出現會心一笑,多年生活圈子沒有交集的朋友,因為臉書,又熟了起來。

        當初對臉書的曝光度很恐懼,總以為攤在那裡,就有一種被人看光光的可能。漸漸,我卻在那上頭讀到了人性。是,免費舞台的確可任人在上頭搔首弄姿,臉書真是個很自我的媒介,你高興怎樣就怎樣。但,很快你會知道自己不是那張大臉,而是大臉上的一個毛細孔。在上頭自以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留言,其實在多數人輕易一個滑動就過去了。到頭來,臉書會把大部分人從世界中心還原到一個角落,縮小,默默承認自己真的沒那麼被在乎、被注意。

大家搶幸福
        儘管臉書提供各種設定,讓人的社交圈可以瘋狂放大,如果你保守,也可以只和你允許看見自己留言的親密親友們,湊成臉書上一顆痣般大小的社群。每個讓你我有歸屬感的小社群,都存在一種專屬的氣氛、互動的節奏,或是─次文化 。

        如果有人po今天吃了什麼,可能大家就開始討論吃喝和餐廳,如果有一人在上面發牢騷,可能我們就要面對一張張皺眉的文字臉。

        但如果有人開始傳閱感動人的故事,你會開始讀到一些感動人心的話。

        我漸漸看到任何平凡,卻讓人習慣存在的東西,其實裡面都藏著一股潛移默化的影響力。是的,平凡+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力。

        老公已經在上頭寫了兩年短句。向來不善文字,年輕時連寫情書都要熬夜的他,每兩三天,靈修時的心得也好,生活中的領悟也好,持續上場。我暗笑他在大家都喝白開水的地方,天天浪費地泡壺上等好茶,但奇怪,就是怎樣都有人讀,也有人捧場喊讚,甚至回應。

        2013年,教會推行全民靈修運動。我擬下「親近主,絕對幸福」的招牌口號後,為了打撈到那些天天掛網上不靈修的弟兄姊妹,決定到臉書上去搶幸福,採取的是天下媽媽最厲害一招:嘮叨,讓教會弟兄姊妹週末在教會被提醒要靈修,週間一上臉書,嘿嘿!又來了:你今天搶幸福了沒?

        個人網頁篇幅小,我看好粉絲專頁,這原本為明星們設計的公開臉書專頁,一上場就被商家機構利用,接下來,不少基督徒也上去當迷你博客。那樣的園地,公開性大,對私人的威脅性淡,可用筆名,也可封殺麻煩訪客而不會直接血淋淋傷損個人關係。

驚喜連連
        一年裡面,發生了不少沒有預料過的事。首先是產生了一些忠實跟到底的讀者,還有候鳥似的, 一批一批飛來的讀者。當初介紹人來粉絲專頁的人不來了,她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卻繼續來讀。

        有時我認為寫得超好的分享沒幾個人按讚,有些勉強出爐的急就章卻人氣特旺。

        說好寫五百到七百字,因為臉書的馬路讀者無法駐足太久,開張頭三個月,我還要用許多圖畫照片宣傳口號,炒熱整個專頁氣氛。但後來「生意做穩了」,我率先大膽踩線,越寫越長。直到人開始不耐煩了,我才趕緊停止「增肥」。學到的功課是:1. 當讀者習慣你,甚至喜歡你之後,包容囉嗦的耐心會產生。2. 不能因為有粉絲就得寸近尺。

        雖然我沒清高到完全不在乎每天得到的人氣和讚的次數,但走過一整年最感恩的兩件事,並不是曾經一天破千或有人留言誇獎,而是看到兩位被我網羅的寫作新手,一位竟然一年內出手寫下近十萬字,另一位約五萬字!真實地看到他們的進步,無論在表達、寫作,或領受經文的能力上,都大有突破。

        另一個驚喜,發生在粉絲專頁開張半年後,在我這一掛社區中,越來越常看到有人在臉書上分享靈修心得,即使是從只貼照片到貼經文。那轉化,沒有僵掉臉書氣氛,人的手還是可以隨意滑過,可每天,臉書裡的交流,越來越有看頭。有些人收到了這份平凡的影響力,也開始注意自己會對什麼東西點讚,讓繫在自己網上的每根絲都受震動。

        感染力!越讓人感到鬆散、不認真的地方,其實潛進去改變氛圍的可能性越大,這是臉書教我的一課。不過,我們得先放下身段、換上家居服、抹揉臉上的線條,忍得住聽見往來閒聊,把想講的話,先寫成一張張便利貼,持續地,掛在自由牆上,直到人習慣便利貼的存在。

喊住失落的心
        長年以來,我都相信自己腳下踩的每一塊地都是聖地,都要好好看待上帝讓我站在那個地方的心意。因此,我努力經營自己的家庭、花時間愛自己的教會、關懷圍繞在身邊的親友,盼望在每一個認真裡,與上帝相遇。

        漸漸我看見網上也有自己踩的一塊地。我問:現在,我又如何能在這一臉書社群裡,脫下鞋,尊主為聖?無論眼前有無臉書帳號,那兒,其實已存在你許多朋友,並有你的一間房。只是,你手中有鑰匙,卻尚未踏入那社區,或者你偶爾去,卻沒有好好在裡面住過。有無想過,踩進臉書,那裡也可以成為你腳下的聖地,你可以在那上面,留下與上帝相遇的記號?

        有回跟小女兒聊天,她告訴我,在臉書上不管做什麼,都不要太在意有沒有人來讚妳。「臉書不是個讓人注意自己的地方,而是個讓你了解到除了自己還有很多人存在的地方。」這話,很深地提醒著我。沒錯,臉書不是一個講台,供我大聲疾呼,而是一條街,我走著,跟人微笑,有機會聊幾句,再走,再碰到人,聊幾句。

        寫臉書文章時,總懷疑每個人是否只在手機上點一下,快速滑過我寫的東西,只賞我一分鐘的交會?他們會讀懂嗎?擦肩而過的交會,能產生火花嗎?但就是有!渴望被感動的路人仍然不少。我就是會碰到有人聽見了信息,眼眶含淚,滿足地道謝,說再見,下次還要再見。

        網路匆匆,但仍然渴望真心寫出來的文字,能夠喊住他們失落的心,一次都好。

作者為網路與紙本兩棲作家,經營多個部落格與臉書專頁。她為本會撰寫播講的《理家理心》有聲教材(書+5CD),好讀又好聽,實用又雋永,凡為本會事工奉獻100美元以上者,即可索贈一套。臺灣讀者請電02-2515-3551向天恩出版社洽購。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