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85期 (2015年10)
主題企劃
話題篇
  網上網下,相得益彰
實例篇
  良性循環:Online+Offline
資訊篇
  網路如何改變了我們?
 
真愛分享
個案剖析
  我真的回家了嗎?
真愛故事館
  伴百歲老母走最後廿年(之2)
家庭團隊
  雖非易事,卻是美事
關係處方箋
  化解衝突=資源處理!(實作篇)
真愛下午茶
  最棒的生日禮物
一笑抵萬金
  恐怖阿嬤?
真愛交流道
  如何拒絕職場性試探

實例 1 單聖明夫婦:堅持家庭上網守則(玉琢 採訪整理)
        單聖明和藍美玲夫妻倆,一個是工程師,一個是全職媽媽。孩子念小學時,一家五口從臺灣移民來美定居,好不容易適應了語言文化的衝擊,現在三個孩子全進入了青少年期,夫妻倆面對網路洪流的挑戰,絲毫不敢鬆懈。

        美國的初高中生,許多功課需要上網查資料做研究,作業需要在網上進行。網路的好處是寫共同研究報告時,孩子們可以在網路上直接討論,不需要家長接送,但網上聚在一起也容易養成邊寫功課邊聊天的習慣。

        網路對聖明家兒子影響最大,他喜歡玩益智類的電玩。現在的電玩設計得很詭詐,會在特定時間舉行比賽,讓你時間到了就要上網報到參加,否則會喪失得分機會。比賽的時間或許只有十分鐘,但孩子的作息會圍著電玩打轉,寫功課時不能專心,休息時也不能真正放輕鬆。

        電玩也造成孩子不喜歡出門的現象,雖然網路社群似乎增加孩子與同學聊天溝通的機會,卻也使他們真正彼此碰面相處的時間減少。根據美玲的觀察,即使是在教會專門為青少年舉辦的一些活動中,例如野餐或集體在輔導家過夜,他們彼此間好像也不知如何共度面對面的相處時光,常會各玩各的手機,而不是彼此自在聊天。

        美玲期望孩子能不對電玩上癮,可以自由地安排生活作息而不受電玩捆綁。她鼓勵兒子參加發射火箭社團,鼓勵孩子參與教會青少年的聚會。

        家中對上網有限制:從晚上九點到隔天早上六點是網路關閉時間,除非是很特殊的例外,例如報告沒寫完,才允許用母親的電腦繼續上網;如果不做完應做的家事,就沒收手機;不能在房間和廁所裡使用手機。美玲特別提醒,要在孩子上學時就將筆電收好,免得孩子放學後,父母一不注意就自己上網,到時再要求關機,就會引起爭執。

        對家庭時間的維護,先生聖明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全家共餐時間,就需要父親出面召集,才不會有孩子自行拿食物去電腦前吃的現象。

        他們還規定孩子每日靈修後才能使用電腦,唸完靈修默想讀本後,回答六個問題,安靜五分鐘,加上禱告,通常十到十五分鐘完成。

        夫妻倆也發現,家庭聚會的時間,也能抵擋孩子沒事做就想上網的習慣。一年前開始,他們家一個月會有兩次家庭聚會,剛開始是聽英文講道,大女兒帶領弟妹唱詩歌,旁邊擺著白板寫經文詩歌,順便認字。以至於現在如果孩子不想參加教會的青少年活動,就會要求在家中聚會,寧可在家看福音電影,唱詩讀經。稀奇的是,孩子在教會中雖不易投入享受敬拜,在家中卻願意唱詩,因為孩子們覺得與家人相聚的時光很自在。

        美玲特別提醒作父母的,要站穩腳步。家庭聚會不容易召集,總會有人拖延,例如時間到了卻一定要去洗澡,千萬不能放棄或動怒,要堅持到底,甚至只是相約在家看電影,也是一樣,聚會延遲開始總比沒有好。父母自己要先準備好傳達的訊息,講重點,這樣孩子才會注意聽你所說的話。看完電影後,討論要簡短,父母不能趁機教訓或問太多問題,並且聚會時間要控制在兩小時之內,這樣大家才能再做其它的事,並期待下次的聚集。

實例 2 譙進:讓網路在生活中適得其所
        對我兩個小學四年級、二年級的女兒來說,網路目前還只是開了一扇小小的窗戶。她們沒上社交網站,也沒有即時短信,只擁有一個對父母開放的Email帳號,偶爾和同學發發郵件。沒有手機,也沒有自己的平板電腦,只能通過共用的家庭電腦上網。上網的時間和內容也有所限制,大都是在週末,用來搜尋一些與功課和個人興趣有關的資訊。

        網路很多時候只不過是現實世界的數位投影,很多在現實中適用的規則,在網路世界中也管用。作為家長,我們沒有任由她們在網上自由闖蕩,因為我們不能放手讓未成年的孩子獨自面對不可測的虛擬世界。

        就像世上所有新奇的東西一樣,網路對孩子的吸引力巨大。雖然只為她們開了一扇小窗,但是窗外五光十色,眼光放出去就很難收回來。每次告訴她們電腦時間結束了,常是無法乾脆地點擊網路瀏覽器右上角的那個小叉。總是說「再五分鐘就好了!」五分鐘之後,一點下網的跡象都沒有。這時候就只能盯著她們執行。

        但是單單把窗戶關上並不管用。眼裡看不到,心裡卻還牽腸掛肚地想著,看她們一臉的不滿意就知道。有時候尋思著乾脆斷網,把她們與網路隔離開來,但是再想想又覺不妥。她們以後的世界將是淹沒在網海中的世界,如果不讓她們現在開始學習如何在網路世界中生存,駕馭自己的好奇心,等到不得不放手那天,很可能一下就滅頂了。所以既要開著窗戶,又要想法讓她們不從窗戶摔出去。

        這種情況有點像是解決孩子偏食的問題。某樣食物對孩子更有吸引力,你既不能就隨她們專吃那一樣,也不能簡單粗暴地阻止。最好的方式就是鼓勵她們嘗試不同的食物,而且盡量把其它食物做得更合她們胃口。對待網路也是如此。網路本質上是個工具,它可以為現實生活提供便利,卻無法取代現實。如果能夠幫助孩子們構建一個本身就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而且讓她們找到網路在這個現實中該有的位置,就不用擔心她們「偏食」到現實中只剩下網路的地步。

        兩個女兒在現實世界中一個愛讀書,一個愛畫畫。於是我們慢慢讓她們習慣將網路當成興趣的延伸之處,而非替代。

        愛讀書的那位,引導她上網去看自己喜歡的作者生平,去找他們的新作,或找同類型的書讀。愛畫畫的,就用網路來搜尋喜歡的圖片,學習一些繪畫的技巧。畢竟她們還小,自制力有限,有時還是會上得去下不來。但是當網路逐漸成了她們生活中調味的「配菜」,就不用擔心會忘了「主食」。

        另外,我們還讓她們了解「偏食」的危險。身體需要均衡營養,只依賴某樣食物,身體無法健康成長。網路偏食也有類似危險。

        記得有一次孩子做功課時遇到一道難解的題目,她略微知道Google的強大功能,出於遊戲心態,就像搜索其它信息一樣,把自己的功課也輸入搜尋。點擊下去,答案果真就出現在搜索結果中。

        我和她都驚訝於網路的力量,但我也趁機與她探討這其中的危險。孩子其實稍微點撥就能明白。如果在需要她自己動腦的事情上仰賴網路,她的思考能力就慢慢變弱了。雖然只需輕鬆點擊,難題就迎刃而解,但人必須要在自己的掙扎、錯誤中才能學習、成長,過分依賴網路的力量,就像偏食一樣,會讓她越來越弱。我不在乎她因不懂而答不出問題,但不希望她只為了答案而用網路代替思考。這樣談過後,女兒也能欣然認同。

        「上網」原來和「飲食」如此相似!網路可以增廣見識、豐富生活、給人祝福,也可以成為陷阱,讓人沈迷其中、虛實不分。作為家長,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用智慧省視生活,以網上網下的合宜搭配,為孩子建造起一座「營養生活金字塔」。

實例 3 劉小臨:伴孩子一同關注網路公益
        家長們若不先入為主地視網路為洪水猛獸,願意更深了解網路正在如何改變世界,或許會對被網路吸引著的兒女們另眼相看。網路對公益事業的推波助瀾就是一個具體例證。

        網路,使人人皆可做公益。以網路助推形成的「病毒式公益」(Viral Philanthropy)現象,正迅速取代傳統公益。藉著大量網路用戶,公益信息像病毒一樣快速傳播、擴散,涵蓋了群眾募資,以及推動文化、政治、環境等領域的變革。

        透過社群媒體、衛星定位、通報系統、雲端運算、第三方支付手段等工具,網路科技大幅提高了公益行動的應變效率,擴大了能見度和影響力,讓更多社會大眾更及時地受惠。無論是公益組織搭建的平台,還是純自發的微公益,都如雨後春筍般成長。目前已廣泛運用的“Ushahidi”免費軟體,讓網路使用者在災難發生時,在網路上張貼他們目擊人員死傷、等待救援的圖片,這些資訊又能同時呈現在一張地圖上,這種即時更新資訊、引導救難人員、集中救災物資的能力,遠遠超過傳統新聞管道。

        當今網路公益涉及的範圍實在是廣博,從重病救助、老人關懷、去印度照顧小孩,到為滯銷的農產品促銷。一場「茉莉花革命」因著新媒體的助推顛覆了突尼斯政府。從日本強震救災,到各種防災通報,公益的腳步,因著網路而無遠弗屆。網路還被譽為「窮人的原子彈」—透過網路,資源不足的個人或非營利組織,也有機會實現改變世界的理想。

        2011年3月,一身障者遭臺鐵林鳳營站副站長羞辱後,憤怒地在網上貼文,激起公憤,使得無障礙環境的匱乏再度受到全臺灣關注,並伴隨著催生「散步運動」,鼓勵身障者走出家門,以散步這種既堅定又溫柔的方式,通報全臺各地的不友善環境。

        無獨有偶,2012年6月,美國一位校車管理員克萊恩在校車上被四個七年級學生戲弄羞辱,錄影被發到網上,極速擴散。一位同樣有類似經歷的有心人遂在Indiegogo群眾募款網站上發起了「讓我們給克萊恩一次度假機會」的群眾募資行動,原本只想籌到五千美元送給克萊恩,讓她享受一個久違的假期。不料僅一個月,募款總計逾七十萬美元。克萊恩從來沒有索要補償,但網友的好心讓她得到了安慰,她遂拿出十萬美元成立了反霸凌基金會。

        這些事件都體現了網路在成就公益上的威力。

        網路還促使公益創意無限。Colleen Wainwright女士想過一個特別的五十歲生日,於是設定目標,計畫生日到來之前在網上籌款五萬美元,以奉獻給WriteGirl這家知名的、通過寫作鼓勵青春期少女成長的機構,結果她籌到了逾六萬美元,同時一家不願透露名稱的機構還配贈了五萬美元。

        另一種很受歡迎的新公益模式,則是從提案、決定、到宣傳全都由網友掌控,已成為許多國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青睞的模式。例如Walmart的「一起對抗饑餓」活動,交由網友決定哪個小鎮最需要幫助;Google的“Project 10 to the 100”,由網友投票,從超過十五萬個點子中選出五個最佳點子,Google遂出資一千萬美元贊助了免費網路教育、政府開放數據、創新公共交通技術等項目。

        這個世界看似無情,但人們透過行動、也透過網路,似乎在說:人與人、人與社會的關係重於金錢交易。很多人都希望成為某個偉大運動的一部分。

        而常被老一輩人看作自我中心、對世事冷漠的千禧世代(1980至2000年之間出生),卻表現出尋求意義和價值、力求改變世界的行動。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克里夫‧祖金(Cliff Zukin)認為,當今大學生肩負著做善事的使命,實現這個使命對他們來說比生兒育女、事業有成、獲得財富,或成為社區領導者都更為重要。到2020年,千禧世代將接近勞動力總人數的一半,他們的喜好勢必影響到社會運作以及公益事業。

        網路正在把千禧世代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之中。每一次點擊鼠標支持一項公益、或捐出一點錢,看似小小動作,但意識上的改變很可能最終導致行為上的參與。父母們,何不抓住這與孩子共同參與網路公益、親子共同成長的好機會?


   
歡迎上「真愛家庭論壇」發表您的感言。
Copyright © 2001-2015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