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8期 (2024年08)
主題企劃
話題篇
  這代到那代,傳揚祢奇恩
教練篇
  在別無選擇中採取主動
故事篇A
  主恩盈盈滿楊家
故事篇B
  似水年華三代情
故事篇C
  四十漫漫
 
真愛分享
趨勢瞭望台
  斷捨離了,然後呢?
家庭EQ坊
  悲劇原本不必發生!
與成年子女談錢
  我們不喝星巴克!
家庭閱覽室
  愛之歌
真愛交流道
  愛,真的?假的?
一笑抵萬金
  這樣也行?

        1950年代初期到1960年是我的童年期。那個年代的臺灣,多半家庭生活清苦,父親在外打拚賺錢,母親忙著照顧孩子生活起居,怎麼會有時間、心思及體力來與孩子談話?當然,年幼的我看到父母為家庭盡心竭力,也感覺到他們那默然的愛,但內心似仍有欠缺待補滿。

        長大之後,我逐漸了解上帝對家庭的心意。那時,內心深處有一個期待和禱告:「上帝啊!如果有一天祢讓我成家,求祢幫助我建造一個合祢心意的家,至少讓孩子感受到我們樂意花時間與他們一起。」

兒子童年期:兩大兩小樂開懷

        1974年婚後到1980年,有六年時間先後在新竹與高雄的校園團契服事。禮拜一是傳道人休息的日子,早上我們夫妻倆會出去走走,有了孩子之後,這種休閒方式仍然保持著。那時清華校園、高雄澄清湖,常有我家兩大兩小的蹤跡。

        1980至1983年,外子在加州柏克萊基督工人神學院進修。到了週末,在柏克萊校園草地上,兩個兒子盡情翻跟斗、跑跳。黃昏時我們到海灣看夕陽,一家四口坐在車內或岸邊,望著碧綠的海灣上五顏六色的帆船,還有灣區大橋、日落晚霞⋯⋯,太美了!兩個孩子也學會享受那段片刻的安靜,我們稱為「發呆時間」。你相信嗎?當時他們才五歲、七歲不到呢!

        1983年回到臺灣。一個月會有一兩個下午,外子從辦公室提早回家。利用孩子放學後,全家共騎一輛摩托車到山腳下,爬到小山頂享用牛奶和麵包當晚餐。每主日傍晚,結束一天的事奉,帶他們到臺大校園騎腳踏車,到學生活動中心看電影、撞球,或到政大後山逛茶園。這短短兩、三個小時的輕鬆時間,既疏解了孩子們的功課壓力、也增進我們親子關係。

兒子青年期:心開口也開

        1990年外子應聘至紐約牧會,兩個兒子進入青春期,我注意到他們忽然間沉默多了。主日傍晚飯後,全家來到住家附近的速食店。那幾年,Wendy's、Burger King成為我們的家庭咖啡屋,信不信由你,我們可以從晚上6:30坐到店裡打烊。奇怪!在那裡,孩子的心、口都開了。親子間可以談好玩的事情,敏感的話題,未來一個禮拜的計畫。好多時候,孩子甚至會利用這個時間,對爸爸當天主日信息有些「回應」,這個主日晚上家庭時間一直持續到他們結婚離家才停止。

        兩個兒子小時候常告訴朋友,他們最大隻、最好玩的玩具就是「我的爸爸」。直到他們上了中學,長得都比爸爸還高了,還想辦法合作要把老爸從床上推到床底下。每次看見三隻「大土牛」,把床鋪弄得亂七八糟,我內心卻為此高興。如果這也是一種親子關係連結的方式,再亂也值得,不是嗎?

        1983至2000年,兒子們陸續到中西部上大學,難得回來,我們也不容易去看他們。當時電話費昂貴,不想常用電話追蹤孩子,嘮叨個不停:上課有沒有遲到?主日有沒有去敬拜⋯⋯?我們就約好每週固定時間通話一次,分享近況。

        幾個月之後,兒子提醒我們:「我們花那麼多時間講話,為甚麼沒有一起禱告呢?」感謝主,藉著孩子的提醒,一週一次的電話交談及禱告,不僅了解彼此生活及需要,並一起交託給上帝。不管他們是在中西部,或作交換學生到國外讀書,甚至遠赴新加坡工作,持續一週一次的電話,成為我們家的傳統。

        也許是早期這些互動無形中成為與孩子關係的基礎,使得在我們有意見不同,甚至衝突時,容易得到化解。記得老二大三時,在電話中告訴我,他染了頭髮。在當時(1999年),一個華人教會牧師的兒子把頭髮染成綠色,要是會友看到了,不難想像他們的反應!我簡直要昏倒!我很難過地在電話中說:「在頭髮沒有變黑時,請你不要回來紐約⋯⋯。」後來他告訴我,當晚他哭了,心想:「我竟然有家歸不得。」

        外子提醒我,染髮沒有那麼嚴重,如果有一天他欺負了女朋友,那妳才真的該哭了!後來,兒子告訴我為何在那個時候要染髮:「一來,同學們認識我好多年,他們已經知道我是怎樣的人;此外,我要留些相片,將來給我的孩子們看,你們爹地年輕的時候也曾如此cool過。」

孫輩幼年期:週一的教堂真好玩

        兒子們先後成家,還好,我們三家都住得近,甚至走路可以到。當時我們還在牧會,第一個孫子開始會走路,我們固定每週一早上把他帶出來,讓他在教會的交誼廳或停車場走來走去,有時帶他到附近公園玩,去車站看火車等等。

        18年之間,七個孫子女相繼出生。老大孩子在家教育,媳婦就把週一早上的課程挪到下午,所以有好多年的時間,在老二孩子還未上學前,他們就一起來到教會交誼廳,玩捉迷藏,在台上唱詩歌,甚至自編舞蹈。看到教會有乒乓球桌,也想打乒乓球。其實當時都還比桌子矮,可想而知,當時阿公阿嬤要很有耐心地一直撿球,直到現在大孫子都打得比我們好。當時附近還有大書店,有時也帶他們去看書,偶爾去麥當勞吃冰淇淋,獎勵他們。

        2016年,當我們與孩子討論考慮退休後住哪裡,他們建議:「你們最好不要搬太遠,否則我們很難去看你們。」的確,這段時間他們正需要費心思時間建造家庭,參與教會事奉和創業,若住得遠,一年能見一、兩次面就很高興了。感謝上帝為我們預備一個小公寓,離兒子們的家開車不到20分鐘,隨時可以見面,若有需要,還可以彼此支援,真好!

孫輩成長期:河畔、夕陽、咖啡香

        孫子女們從一個到七個,都逐漸長大。年齡不同,興趣、話題也不一樣,與他們互動的方式也需要調整,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呼之即來,集體行動。

        2017年底從教會退休,我們就試著分批帶他們出去,我們會兩、三個月約幾個高中以上的孫輩,到曼哈頓河邊的美食廣場。雖然搭地鐵大概要40-50分鐘,但他們很喜歡,因為那裡也是我們夫婦經常約會的地方。

        幾次之後,大孫子說:「阿公阿嬤我請你們喝咖啡,你們就請我們吃晚餐。」聊天、喝咖啡、飲料及簡餐,中英文混著使用,他們會好奇地問我倆:他們的爸爸小時候做過甚麼調皮、有趣的事;我們夫婦怎麼相遇;怎麼知道上帝要我們結婚;為甚麼要來美國服事;我當師母有甚麼高興和壓力的地方;我們對他們媽媽的看法;東正教跟基督教信仰有甚麼不同。在分享中,我們不著痕跡地說出與上帝的關係,以及人生觀、價值觀。

        隔著落地窗面對哈德遜河口,看著大大小小穿梭航行的船隻,直到夕陽日落⋯⋯。兩三個小時很快過去,若不是隔天要上課,我看誰都不想離開。前不久,剛上高中的孫女單獨請我們到教會附近新開的基督徒咖啡屋約會。單獨與一個孫女約會真不一樣,可以更專注在她身上。我們希望這種「約會」傳統能持續下去。

阿公阿嬤成長期:活到老學到老

        作阿公阿嬤還有一件不容易的事,就是送禮物(聖誕禮物、生日禮物)。送禮是藝術,也是恩賜。每年聖誕節的禮物就是屬靈書籍,例如全年靈修材料、靈修日曆,或屬靈偉人的傳記,根據他們的年齡而定。因為是一年的開始,鼓勵孫子女每天藉著讀上帝的話與衪同行,讓他們知道我們很在意他們的信仰。至於生日禮物,我就投降了。我怎麼會知道甚麼是他們最喜歡或最需要的?七個孫子女輪著來,他們年齡越大,越難送到位。我就請媳婦幫我們買,那一定會是他們最喜歡的。

        要與孫子女相處、建立關係,我想對北美的華人父母或阿公阿嬤挑戰很大,特別是如果我們沒有在此受教育,更是不容易。當他們年級越高,英文詞彙加深、說話速度越快,講中文的機會越少,中文表達、理解的能力越來越弱,就不能奢望或要求他們與我們一起時,不講英文。逐漸地,難免會有文化、語言的隔閡。於是,我學習安靜聆聽,聽不懂的就請他們再說一遍,或請比較懂中文的孫輩幫忙簡單翻譯。當然,我們也需要督促自己活到老學到老,加強聽力及閱讀能力,以增加詞彙量。

        有一回與孫輩約會時,我主動提出「語言溝」的問題。兩個孫子說:「是的,雖然有困難,但我們要學習感恩、珍惜,因為知道你們願意花時間與我們一起。我們也要彼此給對方grace,不要要求太多⋯⋯。」

        他們懂得祖輩的心和彼此的限制,讓我們很得安慰,也感到自在。我會不定時跟他們寫電子郵件、簡訊等,關心、了解他們的需要,常收到感人的回信。孫兒們都知道我每天固定輪流為他們禱告,七名孫子女一個禮拜剛好可以輪一圈。

        上次過生日時,我收到孫子女們的賀信:

        “I am so grateful and proud that I get to call you my Ama. I am so so thankful for all the time you spend with us!”(我非常感激和自豪,可以稱您為我的阿嬤。我非常非常感謝您與我們共度的所有時光!)

        “I hope we can continue to have wonderful talks and spend lots of time together.”(我希望我們能繼續有精彩的談話,花很多時間在一起。)

        這份親子、祖孫情是無價的,是來自上帝的禮物!


   
Copyright © 2001-202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