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愛家庭雜誌 第138期 (2024年08月) | ||||||||||||||||||||||||||||||||||||||||||||||||||||||
|
囤積者大追蹤 美國A&E頻道2009年首播的真人實境秀《囤積者》(Hoarders),曾轟動一時。囤積者家居的凌亂骯髒程度,令不少觀眾瞠目結舌,然而在每集結尾時,皆重現窗明几淨的畫面。不少人懷疑,受助者能維持屋內清爽多久呢? 其實這節目自播出後,曾受到外界質疑,是否利用囤積者的病態生活作賣點,提升收視率。電視台雖聘請心理學家隨隊提供諮詢,但對長期囤積者幫助顯然相當有限。節目慣常套路是:由紛亂不堪狀況的視覺效果,跳接至團隊介入清理過程的轉捩點,接著便是匆匆呈現戲劇性的轉變。批評者指出,此節目鮮少著墨於受助者自省或重塑的心路歷程,而觀眾也難以投入學習,以改善自我。 最終,電視台又推出《囤積者現况一探》(Hoarders: Where Are They Now),發現仍有不少前受助者未能脫離囤積的習慣。為甚麼?專業清理師不是已示範了方法和技巧嗎? 事實上,目前Netflix仍在播放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Tidying Up with Marie Kondo),YouTube上也有很多教導整理家居的影片。可說各門各派的整理方法,皆垂手可得。不過,我們身邊,甚至自己,可能依舊是囤積者大軍的一員,單在美國,據估計就多達一千九百萬人。 處方 1:整理雜物之前,先整理心靈 心理治療師安靜女士在《物品的語言》一書中探問,面對堆積如山的家中物品,當事人為何視而不見?她認為是因為心盲、心累。換句話說,家中空間被物品堆佔阻塞,正代表著心靈糾結,致使內心缺乏空間,心靈無法呼吸。不知不覺間將心結依附在物件上,令其反客為主,成為逃避、恐懼、情傷或懷念的替代品,操控著當事人,使他/她對著滿眼重叠亂放之物,無法動手處置。 正如整理術一代宗師山下英子在《斷捨離》一書中的剖析,整理房間其實就是整理自己;從「看得見的世界」走向「看不見的世界」,藉對物件的行動,帶來心靈的變化。她倡導的不僅是「收納術」(如多買儲物櫃)或單純重新擺放整齊,而是內心的重整。 山下英子強調,必須釐清「我」才是主體,「物」乃副體,同時在整理物件過程中喚醒沉睡的心靈,才可以真正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捨棄多餘的廢物)、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否則,看到滿室紛亂堆砌,很容易會產生心理學上所謂的「選擇規避」—因不知從何入手,便決定甚麼都不做。 專家會為囤積者加油打氣,鼓勵他們下定決心逐步鍛鍊選擇的能力,先由廢物去留開始,慢慢進階至日用品,最後則是判斷喜愛之物。山下英子提出斷捨離不合用的東西,近藤麻理惠則著重留下「怦然心動」的物件。這兩種進路最終都能達致整理心靈的功效:摒棄負面思維,留下美善意念。 處方之 2:對需求勇於設限 專家指出,囤積的習性,源於對物質錯誤的價值觀,以為擁有東西才有安全感,以致雖不斷囤積,仍無法填滿不安的深淵,無法知足,不少囤積者又罹患「強迫性購買症」。特別是曾經歷貧困、戰亂的世代,更容易產生心理學所稱的「匱乏心態」(Scarcity Mindset)。 囤積者應受引導釐清「需要」(needs)和「想要」(wants)的分際,避免將安全感及個人價值感建立在物質上,拒絕讓囤積去填補永不見底的心洞。要慢慢學會當身邊物件足夠滿足衣食住行等基本需要,和人身或經濟穩定等安全需要時,便適可而止。 與「知足感」密切關聯的是「立界線」的重要性。對物品的需求要勇於立下限制,如:東西壞了才更換;價錢和更換的頻率要有上限。《物品的語言》書中更提醒,對贈品(更糟的是為了它還購買毫無需要的商品),或免費的東西如速食店的調味包等,務必立下防線。 家庭治療師區祥江博士在《因為捨棄才能得著》書中,形容這概念其實與心理學上的「個人界線」(Personal Boundaries)息息相關。囤積者可以從對物品說不,成長至能在人際關係中立下界線,不接受他人的無理要求或情感勒索。 處方 3:感恩道別,微笑轉身 大部分人會將回憶與相關物品連接,尤其是美好的甜蜜思念。其實捨棄物件,絕不等於忘卻世界的真情厚愛。我們必須承認,人間的互愛之情具深厚的無形價值,因而只是要改變將「回憶」與「依戀物件」相連的心態。或許,可以將具紀念意義的物品拍照留念,把甜蜜情懷轉存於心,成為心靈的滋養素。 區祥江博士輔導受助者,邀請他們列出生命中情感的包袱。例如有些人覺得父母的關愛不夠,導致自我形象偏低,若能夠接受雙親也會犯錯,鬱結可望徐徐解開。又或者執迷於初戀、單戀對象,宜放下不實際的少艾浪漫,慢慢接受真正男女日常的交往。過去未療癒的感情破口,若學習面對和檢視清理,方能擺脫物件掩蓋或封鎖了真感受的枷鎖。 安靜女士強調,囤積者對著將要清理的物件,要懷著「感恩別離之心」。曾在身邊的東西不會沒有價值,此刻捨棄只是它完成了使命。山下英子也提議,在丟掉使用多年的東西時,對它說聲「謝謝」;對沒有用完的物件,則要說「對不起」。如此心靈或可少些虧欠,多些包容。 安靜女士還特別提醒,不要本末倒置,將掃除一切物品視為終極目標,卻忘了心靈的重整才是重點,以至於成為無情的人。她指出,不論對物或對人,在經歷承認和接納的過程後,盼能帶著微笑轉身,逐漸選擇放手。 回歸造物者的初衷 說到底,萬物皆造物者所創,其中有太多不需強求擁有便可享受的事物,例如大自然的明媚風光,落日餘暉,或旭日初升的美景等等。至於其他的物質,需知我們只是造物者的管家,若讓物品反客為主,佔 滿了心靈,致令內在和外在空間皆因擁擠堵塞而瀕於枯竭,豈是善用受託管理的資源? 親愛的朋友,何不認真學習斷捨離各種執著、悔咎、傷痛,令心靈重現清爽,回歸造物者的初衷? 作者譚瑞玲博士為歷史學者,來自香港,特別關注家庭與社會趨勢。 |
|||||||||||||||||||||||||||||||||||||||||||||||||||||
Copyright © 2001-2024 Family Keepers, All Rights Reserved |